从财务管理角度探索提升乡村旅游企业经济效益的对策

2024-11-28 00:00:00杜肖彦
今日财富 2024年33期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内容。随着乡村旅游的火爆,乡村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严重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需要加强乡村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提高其经济效益,促进其持续稳定发展。

一、引言

近年来,乡村游、生态游成为大众旅游消费热点。但乡村旅游企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日益凸显,如管理理念欠缺、管理制度不成熟、营运资金短缺、融资难、财务人员专业水平低、信息化不足、创新能力差等问题,制约着乡村旅游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从财务管理角度出发,探索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促进乡村旅游企业经济效益全面提升意义重大。

二、乡村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一)财务会计制度、机构不健全

多数乡村旅游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经营规模较小,产品类型和服务单一,没有独立的会计核算机构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无法进行独立的会计核算工作。即使规模稍大的企业设置了独立的核算机构,但是由于缺乏独立核算能力,导致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职能不能有效发挥。不相容岗位相分离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也是会计制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在一些小微企业,服务员兼会计、出纳兼会计、后勤人员兼采购和保管等现象普遍存在。有的企业存在着经理兼会计、经理兼出纳等现象,严重违反了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

企业实施内部管理工作,财务会计制度是保障。然而,部分乡村旅游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缺失,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

1.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对于现金的日常收支管理、银行存款的管理、往来结算管理以及投融资管理等方面没有明确的制度规范,随意性较大,缺乏有效的制度管控。个别家族制企业,企业负责人既承担管理职责,又兼职财务管理,公私账户收支区分不清,资金使用不规范,制度约束缺失。

2.物资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对于固定 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折旧计提以及报废等未按规定及时做相关记录,甚至还存在不计提折旧费用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成本费用的真实性;在原材料等物资的管理上,未能形成严格的物资管控制度,物资购进和领用随意,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和登记记录人员,物资的安全性难以保障,企业资产流失风险加大。

3.成本费用核算制度不健全。绝大多数乡村旅游企业存在重收入轻管理的现象,成本费用核算制度及规范不完善。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准确的成本费用核算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要求,更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保障。一些企业存在的成本费用控制不严格、成本费用信息核算不准确、成本开支范围随意扩大或缩小等问题,原因在于成本控制体系制度的不健全。成本费用数据的真实与否,不仅会影响企业利润的准确性,更会影响税收的真实性,长远来看,影响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财务管理人才缺乏

结合乡村旅游企业自身特点来看,以家庭为单位的较为普遍,进而在人才选取方面更看重血缘和地缘关系,对外来人才接受度较低,裙带关系较为普遍。尤其对账务管理等敏感部门或岗位,相对于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企业负责人更看重忠诚度,倾向选用亲戚朋友或者亲信,即使吸纳专业优秀人才也不会委以重任。其次,大多数乡村旅游企业现有财务管理人员普遍学历水平较低,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没有经过财经法规和行业会计制度的系统性学习,因此法制观念淡薄,规则意识较差。

(三)融资难,资金短缺

乡村旅游企业地处农村,受到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的限制,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日益火爆,乡村旅游企业发展迅猛,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资金供给不足阻碍了乡村旅游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农村乡镇的银行网点少,贷款规模有限,贷款政策限制性较强,乡村旅游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信用评级不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低,财务信息严重失真等,也是乡村旅游企业融资诉求被银行忽略的重要原因。

三、加强财务管理提升乡村旅游企业经济效益的对策

(一)强化对财务管理的认识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居于核心地位,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通过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有利于企业合理有效地利用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有利于企业精打细算,降低成本费用;有利于企业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减少财务损失等,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能否得到提高。

乡村旅游企业是依托本土特色景点景观而存在的,企业所在地都位于农村,企业管理者大部分都是本地农民,他们没有接触过现代化的管理观念,更没有学习过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几乎空白,日常管理中往往凭经验、个人主观意识办事。因此,首先要从企业管理者自身出发,加强对财务管理的认识,把财务管理放在重要位置,让财务管理的理念、方式、方法真正落实到旅游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其次,相关部门要加强管控,通过相关法规制度规范企业财务行为,加强对企业主和财务人员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

(二)改进财务管理制度

1.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的安全保障工作不容忽视。乡村旅游企业需改进现金收支制度,规范企业经营者的现金收支行为,约束其支配现金的随意性;改变投资决策制度,乡村旅游企业的投资决策很多都是管理者一人决定的,容易造成投资决策失误,必须完善相关投资决策制度,规范投资行为。此外,还要防止管理者公款私用的行为,确保资金安全,保障企业资金服务于企业日常运营。

2.成本管理制度。乡村旅游企业要改进成本管理制度,细化核算的每项内容,如各种费用明细核算、费用归类、分摊方式及原则、成本明细核算方式等;改进成本控制制度,从旅游资源开发、加工到销售,从人工成本、服务成本到营运成本等全方位、全员工、全角度进行成本控制。在各个环节具体展现成本明细指标,并实施指标完成考核制度,与员工工资、奖励绩效关联起来,鼓励全员共同参与,为乡村旅游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出谋划策。

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权责分离制度,明确企业管理人员和各重要职位的权限和职能,切实做好权责划分;落实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制度,比如会计人员工作职务分离、审批权与执行权分离、业务登记与执行分离、内部工作岗位相互牵制等;加强监督与审查,配备专业人员对企业营运和财务行为等进行审查、监督,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三)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1.拓宽融资途径。银行或其他融资机构的支持是乡村旅游企业获得资金的保障,乡村旅游企业需要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的实力,取得金融机构的认可,为进一步融资创造条件;乡村旅游企业还可以积极开发新的有价值的旅游项目和产业,吸引有信誉、有实力的投资商加入,加大主营业务市场,创新筹资方式;乡村旅游企业可以借助其地理优势,有效利用本地农民闲散资金,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基金,不仅可以使农民闲置资金得以有效利用,实现保值增值,还可以有效缓解其融资压力;另外,乡村旅游企业可以积极了解国家相关扶持政策,把握政策导向,开拓融资渠道,取得期限长、成本低的资金。

2.增强自身资金积累。乡村旅游企业应该努力创造利润,实现内部资金积累,有效缓解资金短缺压力。资金是企业持续经营的保障,企业持续盈利是创造资金的前提,乡村旅游企业要努力发掘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开发新的本土特色景点,改进服务水平,不断吸引消d4818583361473b7aeaf0566ffe9d9af费者,实现营收稳步增长。尽可能避免坏账,加大资金流动性,从多种路径扩大收入,积累内部资金。

3.加强制度保障。相对于大企业的产权明晰、经营集约、信用评级高等特点,乡村旅游企业明显处于劣势,由此造成融资难问题。乡村旅游企业要想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一方面要结合政府优惠政策,积极赢得政府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积极改善自身条件,获得各大银行政策性支持。这就需要乡村旅游企业建立规范的制度,解决产权与经营混乱等问题。

(四)建设高质量的财会团队

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旅游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必须有综合素质较高的财务管理人员,乡村旅游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提高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财务工作是“人与财”打交道的过程,少数财务人员铤而走险、挪用公款等,对企业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乡村旅游企业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会严重影响资金的安全。乡村旅游企业需不断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并强制要求财务人员定期参加线上线下政策法规培训学习,以增强法制观念,使其能够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有效保证资金安全,维护企业利益。

2.有目的地进行专业培训。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如企业管理相关理论、财会制度以及财务理论知识等,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水平,使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五)加强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大爆炸的经济时代,一手的数据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有力的“弹药”,信息化管理技术的运用至关重要。乡村旅游企业经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具有极强的季节性、复杂性、灵活性,财务数据动态分析并不容易,因此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是乡村旅游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利器”。

结语:

当前,乡村旅游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财务会计职能发挥不足、融资难、高质量专业人才短缺等,为解决这些问题,乡村旅游企业首先要改变其重营业收入轻管理的思想,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改善自身条件,提升自身实力和资信度,改善信用评级,提升信用水平,为有效融资创造条件;加强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基础建设,改善企业管理效益低下的现状;加强人才培养及引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有效促进经济效益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