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融合的运营管理措施

2024-11-28 00:00:00吕桂梅
今日财富 2024年33期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为企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会计是企业员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也需要转变职能,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在企业内部实施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融合的运营管理模式,既有利于会计工作人员的转型,也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首先分析了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融合的重要价值;其次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最后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以期能够为新时期的企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各行各业逐步落实了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这就为企业的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会计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会计类型,其能够在完成传统会计工作的基础上参与到一定的管理工作当中,确保企业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并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基于此,企业的管理者就需要正确认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融合的重要价值,并能够立足于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完善的融合发展策略,使会计工作能够助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一、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重要价值

(一)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企业内部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运营管理,能够直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新时期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面对更多且更为复杂的内容,对企业的整体管理运营能力而言也是一种考验。一旦企业不能正确认知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以及会计工作中的隐患,那么就无法及时发现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可能引发严重的财务风险。为了有效防范此类风险,企业就需要推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全面整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财务管理信息数据,做到在明确运营现状的同时把握财务状况。同时,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也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更为精准的财务数据信息报告,为投融资项目管理以及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提供参考资料,使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

(二)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运营管理推动企业的发展,也可以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企业的管理者仅能够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参与到较为简单且繁琐的工作,且采用单一的模式评估生产经营活动的状况以及预算管理的落实效果,将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设定为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此类管理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但是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就需要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管理,使会计工作人员能够基于成本中心以及成本对象获得更为精确的财务管理数据。同时,也可以结合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评估生产经营活动的现状,实现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机统一,从而使企业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三)全面把握企业的运营状况

在新时期实现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还可以使企业全面把握自身的运营状况。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存在本质的区别,能够从财务管理以及整体管理两个角度提供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数据信息,让管理者评估所制定的发展战略的合理性。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融合运营管理的作用下,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建立全新的会计体系,并要求会计工作人员提供更为精确的财务数据信息报告。另外,管理会计也可以参与到融资、投资以及与合作相关的管理工作中,以精确的数据信息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在这一过程中,融合运营管理工作就能够对企业的预算管理、成本控制、风险防范等形成更为积极的影响,使管理者更为科学且合理地分配企业内部的资源。

二、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差异性

(一)不同的职能

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具备不同的职能。在传统财务会计方面,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能主要有关注表内资产、明确核算价值,更关注结果、注重事后核算、以股东为导向等。不难看出,财务会计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立足于对企业发展的监督以及审查全部的财务活动,利用财务会计报告体现出资金流动的状况以及生产经营活动中各阶段所产生的盈亏数额。在管理会计方面,更为注重表外资本、明确创造价值,更关注事情发生的原因、以客户以及企业员工为导向等,能够直接提升企业的实际价值以及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的发展潜力。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管理会计能够对企业全阶段的发展状况开展全面的管理以及控制,且能够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以完善的数据支撑提升决策的合理性。

(二)不同的服务对象

企业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需要为不同的对象提供服务,这是企业管理者需要格外注意的部分。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内部的决策人员,这是因为其需要立足于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收集以及分析大量的财务数据信息,将全部的财务报告递交给决策人员,进而保障企业全面把握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所在行业的变化趋势,并能够提升企业未来发展决策的科学性。应该明确的是,管理会计所提供的数据信息不需要受到行业准则或制度的限制。财务会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外部的人员,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的状况整合财务数据信息。相较于管理会计,其所提供的数据报告必须严格遵循新时期的会计准则以及制度。

(三)不同的工作要求

新时期的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还需要面对不同的工作要求,主要体现在工作的精准度。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就需要根据工作要求实现融合管理。管理会计必须提供具有极高时效性的会计信息,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面对大量的财务数据信息,这对其专业胜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对于财务会计来说,需要提供高精度的财务数据信息,结合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发展状况以及相关项目的特点获得对应的财务信息,不得出现任何误差。如果需要参与到财务信息的预测以及企业的发展决策工作时,管理会计还应使用大量的现代化技术手段以及更为复杂的数学方法。而财务会计仅需要使用通常的数学方法就能够达成工作目标。

三、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融合的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融合运营管理机制

企业的管理者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机制,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运营管理提供制度层面上的保障。在开展这一方面的工作时,管理者应基于长期发展的理念深入探索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将全新的管理理念融入相关的运营管理机制当中,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能够在生产经营活动稳步运转的环境中实现有机结合。也需要关注企业的财务体制,结合现行的内部管理机制以及市场环境的发展趋势优化细节,明确全体会计工作人员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以及应参与的工作内容。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的管理者应根据全新的管理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工作,针对二者的融合落实动态化的监管,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还要不断加快融合管理的进度,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二)推动信息化建设

企业也需要在内部推动信息化建设,以此提升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融合运营管理工作的质量。应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以及会计工作的现状建立专门的信息化系统平台,并投入大量的资源,使全新的系统化信息平台能够直接提升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关工作的效率,且能够全面整合二者的优势。在具体的建设工作中,应积极使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如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全方位地整合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数据信息。同时,也需要开展全过程的审计工作以及监督管理,利用已建成的信息化系统平台分析以及整合财务数据信息,并将其与业务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对比。当财务数据信息中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时,会计人员就能够及时更正错误,进而提升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数据融合

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明确的是,针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应增强对数据融合的重视程度,确保这项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且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完善的保障。第一,企业的管理者应整合与管理会计相关的工作数据,立足于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实施成本分析工作以及业绩评价工作,然后采用定量管理的手段计算企业的实际成本支出,借此落实差异化管控。第二,收集与财务会计相关的工作数据,正确认知企业当下的财务状况,如利润收入、现金流情况、亏损数据等。完成数据信息的分析以及整理工作后,则需要将各项数据信息体现在本年度的财务报告中。第三,整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原始数据。以记账凭证工作为例,需要要求管理会计结合原始数据信息评估企业的经济活动,然后通过记账凭证中的信息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管理风险。

(四)培养大量的综合型会计人才

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离不开综合型会计人才。因此,企业需要培养大量的综合型会计人才,从根本上提升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发展的质量。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综合型会计人才需要参与到多个环节,如决算管理、全面预算、业务结算、资金结算、核算管理等。企业的管理者应根据新时期综合型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以及本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专门的培养规划,确保全体会计工作人员均能够实现职能的转变。专业培训工作的内容应包含管理会计以及财务会计相关的专业知识、新时期的会计工作准则、相关信息化手段等。通过培训学习,使这一群体能够切实把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并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如有必要,管理者也可以开展人才招聘工作,利用外部渠道吸引更多的会计专业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培养一支专业化的会计人才队伍。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实现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发展,符合市场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提出的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只有切实把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差异性,并深入分析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才能够以更为科学且合理的决策保障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同时,也需要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及完善的管理机制体系约束全体会计工作人员,使其能够以高水平的专业胜任能力达成所制定的工作目标,从而使企业实现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