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本文在梳理乡村旅游电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数据在其需求分析、产品设计、精准营销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完善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强数据治理与分析、创新产品设计与营销模式、优化大数据应用、强化从业人员数据素养等发展路径,并就优化发展环境、健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促进多方协同发展等提出保障建议,以期为乡村旅游电商赋能,助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乡村旅游电商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乡村旅游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但受制于大数据应用水平不高,乡村旅游电商在需求把握、产品供给、营销模式等方面还有待优化。本文拟深入分析大数据在乡村旅游电商中的应用,探索基于大数据驱动的乡村旅游电商发展新路径,为我国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一、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依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各地积极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民宿、农家乐、田园综合体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带动了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然而,乡村旅游仍面临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挑战。同时,后疫情时代游客消费行为和需求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如注重健康安全、崇尚本真体验等。这既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也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乡村旅游电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乡村旅游电商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助推乡村旅游的重要力量。各大OTA平台纷纷布局乡村旅游市场,一些地区和企业也积极搭建专门的乡村旅游电商平台,丰富了乡村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但是,当前乡村旅游电商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品牌打造、产品创新、营销推广等方面还较为欠缺。许多乡村旅游电商平台存在同质化的问题,缺乏特色产品和深度体验,难以有效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此外,乡村旅游从业者电商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升,配套的物流体系、信用体系也有待完善。
(三)国内外乡村旅游电商发展的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电商发展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法国依托“味道之旅”平台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打造区域品牌;日本重视挖掘乡村的“物语”内涵,创新“参与型”乡村旅游产品;西班牙借助互联网优化乡村旅游供给,提升服务品质。在国内,浙江德清依托大数据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精准营销;四川阿坝借助直播等新型营销方式扩大乡村旅游电商销量。这些都为乡村旅游电商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关键是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创新驱动发展,以优质供给满足多元需求。
二、大数据在乡村旅游电商中的应用
(一)大数据的内涵、特征及应用领域
大数据是指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它通过对海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能够揭示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带来新的机遇。大数据具有Volume(容量大)、Velocity(速度快)、Variety(类型多)、Value(价值高)等4V特征。当前,大数据在商业、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大数据分析可从数据中发掘隐藏的模式和趋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创新商业模式,催生新的增长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契机,乡村旅游电商也不例外。
(二)大数据在乡村旅游电商需求分析、产品设计方面的应用
乡村旅游电商要实现精准服务,首要前提是洞察游客需求。大数据分析可以刻画游客的年龄、性别、喜好等用户画像,并通过追踪其浏览、搜索、下单等行为,预测其兴趣偏好,判断其消费意向。对这些数据的深入挖掘,能为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优化迭代提供参考依据。例如,通过分析游客偏好,电商平台可推出个性化的乡村旅游产品组合,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可以通过分析游客行为路径,优化平台导航和搜索功能,降低游客的决策成本;通过分析游客反馈数据,可以改进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可见,大数据分析是乡村旅游电商实现精准化运营的关键所在。
(三)大数据在乡村旅游电商精准营销、智能推荐方面的应用
大数据分析是乡村旅游电商实现精准营销的利器。通过分析游客的浏览、收藏、购买等行为数据,电商平台可准确把握其消费特征,自动进行用户分群,从而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营销。例如,可根据游客偏好推送个性化的目的地、景点、线路、活动等信息;针对不同细分人群投放差异化的营销内容;对具有相似喜好的用户开展关联营销等。同时,大数据驱动下的智能推荐也是乡村旅游电商提升转化的关键。通过机器学习等技术,分析海量用户的行为数据,可实现基于用户喜好、关联规则、上下文等多维度的智能推荐,从而将最合适的乡村旅游产品推荐给最需要的游客,提高营销的投入产出比。
(四)大数据在乡村旅游电商口碑分析、旅游体验提升方面的应用
在乡村旅游电商运营中,游客评价数据是重要的经营资产。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评论、点评等用户生成内容(UGC),可全面诊断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口碑状况,挖掘游客的真实感受,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不断优化乡村旅游体验。例如,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情感计算等技术,分析游客对目的地、景区、民宿、特产等的评价,找出满意或不满意的关键因素;跟踪负面口碑的产生和传播,采取针对性的舆情应对措施;对同类竞品的口碑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自身的优势和短板;结合评价数据,完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升级乡村旅游体验,提升游客满意度。大数据分析为乡村旅游电商持续改进经营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新思路。
三、基于大数据的乡村旅游电商发展路径
(一)完善乡村旅游电商大数据平台建设
构建功能完备、架构科学、运行高效的乡村旅游电商大数据平台是发展的根基。这个平台须整合线上线下多源异构数据,形成全域数据资源池,为大数据分析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撑。平台架构要合理设计,搭建起分布式数据存储、计算和服务框架,实现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实时响应。平台还须强化数据安全防护,构建严密的数据管理制度和授权机制,严防数据泄露、篡改等风险。此外,平台应嵌入数据可视化、用户画像、智能搜索等功能模块,为从业者挖掘数据价值提供利器。同时,平台生态建设不可或缺,要广泛吸纳旅游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入驻平台,促进多方数据互联共享、业务协同发展。总之,乡村旅游电商大数据平台应成为集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分析、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运营中枢,以数据驱动乡村旅游电商加速奔跑。
(二)加强乡村旅游大数据的采集、治理与分析能力
高质量的大数据采集、治理与分析是应用的基石。乡村旅游电商要广泛采集多维数据,借助在线旅游平台、社交网络、物联网设备等渠道,全面获取游客特征、行为、评价等数据。随后,要聚焦数据治理。从数据标准化、清洗、去重等方面入手,提升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靠性,为后续分析夯实基础。在数据分析层面,要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深入剖析游客行为模式、偏好特征、情感倾向等,多维解构游客画像,精准洞察游客需求。同时,要注重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呈现,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数据价值,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此外,要加强乡村旅游从业者的大数据分析实操培训,提升其数据应用能力。唯有从数据源头抓起,从数据治理做起,精准分析数据,乡村旅游电商才能真正驾驭大数据,厚植发展新优势。
(三)创新乡村旅游电商的产品设计与营销模式
大数据应用为乡村旅游电商产品和营销创新开辟了新赛道。产品设计要立足游客大数据分析,以需求为导向,推陈出新。通过深入挖掘游客偏好数据,精准定位细分人群,研发出个性化、定制化的乡村旅游产品,提供丰富多元的消费选择。比如,针对亲子、蜜月、研学等不同群体,设计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乡村游产品;基于游客反馈数据,升级改造乡村民宿、农家乐等;运用VR/AR等前沿技术,创设沉浸式、互动式的乡村游体验。营销创新则要发挥大数据的精准赋能。利用大数据构建起精准用户画像,实施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营销。例如,根据用户特征和行为自动匹配相宜的旅游产品;结合用户轨迹,开展基于地理位置的实时推送;利用用户关系网络图谱,识别关键节点,实施口碑营销。同时,积极探索社交营销、内容营销、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方式,借助KOL、KOC等营销工具,全面提振营销效能。
(四)优化乡村旅游大数据应用,提升游客体验
游客体验是乡村旅游的生命线,大数据应用要始终围绕游客体验提升这一中心。首先,利用大数据优化乡村旅游服务。通过文本挖掘、情感分析等技术,深度解析游客反馈数据,全面诊断服务短板,精准改进服务细节。借助大数据预测游客流量,动态调配服务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其次,发挥大数据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作用。基于用户生命周期管理数据,完善分级会员体系,开展针对性营销。为高价值用户提供尊享服务;对沉睡用户实施唤醒;对流失用户开展挽留,全面提升客户体验;再次,以大数据驱动智慧场景营造。利用多模态数据优化语音讲解、虚拟向导等智能应用;利用物联网数据提供智慧停车、移动支付等便捷服务,营造智能化、沉浸式的乡村游体验;最后,用大数据监测游客满意度。通过构建游客满意度模型,实时评估体验质量,并作为产品优化、服务升级的重要抓手。
(五)强化乡村旅游电商从业人员的大数据素养
培养大数据思维,是当务之急。要引导从业者树立数据意识,学会用数据说话,善于依据数据优化决策,增强对数据价值的认知。夯实数据技能,是攻坚之举。要加强从业者在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可视化等方面的实操训练,使其熟练掌握数据分析工具和H1IS9I2+rZYXa08AyV4YHy3wj2TpOX5r6HyPOFA1HPQ=算法模型,提高数据应用能力。要鼓励从业者广泛学习编程、算法、数据挖掘等前沿知识,培育懂经营、善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此外,要着力营造数据创新氛围。鼓励从业者立足大数据创新商业模式、优化营销策略、升级管理方式,为乡村旅游电商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要帮助中小企业从业者跨越数字鸿沟,通过在线课程、经验分享等方式,使其尽快掌握数据分析工具和变现思路。与此同时,强化从业者的数据伦理意识,引导其遵守数据隐私保护规范,提升大数据应用的社会责任感。
四、保障基于大数据的乡村旅游电商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优化发展环境
乡村旅游电商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亟待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各级政府应将其纳入数字乡村、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设立专项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乡村旅游电商关键领域建设。要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在土地利用、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倾斜。还要优化电商发展环境,强化农村物流、移动支付等配套设施建设。引导金融资本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投融资模式。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唯有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要素保障,乡村旅游电商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二)健全乡村旅游电商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
乡村旅游电商大数据的汇聚和应用,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亟待健全法律制度,明确数据采集、存储、流通、应用等各环节的安全保护责任。要制定行业数据安全标准,规范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其次,加强电商平台安全防护,提升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级别。运用区块链、联邦学习等新技术,探索隐私保护与数据开发的平衡之道;最后,加强从业者安全教育培训,增强消费者隐私保护意识。完善监管机制,强化数据安全监测预警和违规惩戒。多管齐下,共筑数据安全防线,夯实乡村旅游电商发展的数字底座。
(三)促进乡村旅游电商与社区、农户等各方协同发展
乡村旅游电商要根植乡村,促进与社区、农户等多方协同发展,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一方面,乡村旅游电商要与乡村产业、文化、生态深度融合,发展“旅游+”新业态,打造产业融合新亮点。通过发展数字乡村等,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要积极带动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村官等投身乡村旅游电商创业,打造乡村双创新平台。广泛开展电商培训,提升农户电商技能,引导其参与民宿运营、农特产品销售等。还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更多分享发展红利。探索“农户+合作社+电商”等利益共享模式,完善产品和服务的利润返还机制。此外,要发挥大数据在乡村治理中的赋能作用,激发多元主体参与的内生动力。唯有多方携手,乡村旅游电商才能行稳致远,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结语:
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是推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在数字经济时代,积极应用大数据赋能乡村旅游电商创新发展,有望推动形成全域旅游、全时旅游、优质旅游的乡村旅游新局面。目前,须加快构建乡村旅游电商大数据体系,探索符合乡村特点、彰显地域特色的大数据应用创新模式,在数据驱动下实现乡村旅游电商与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民增收、农村现代化的多维协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数字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