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农村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策略

2024-11-26 00:00:00刘云英
教育界·A 2024年29期

【摘要】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相对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面临着更多的阅读挑战,难以提升阅读水平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文章探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农村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首先,分析了农村学生阅读的现状和挑战。其次,探讨了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针对农村学生的阅读教学策略,包括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搭建阅读交流平台、教授整本书阅读技巧、提供个性化阅读指导等,以期促进农村学生阅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农村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阅读策略

作者简介:刘云英(1973—),女,福建省建宁县闽江源小学。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新课标指出,学生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积累语言,并在实际的语言运用场景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就是语文核心素养[1]。而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就是阅读。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较弱,这与其所处的环境、所获得的资源等方面密切相关。对此,农村语文教师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一、农村学生阅读的现状与挑战

(一)文化环境的制约

农村地区文化氛围相对薄弱。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往往缺乏阅读意识,对孩子阅读的重视程度不高。有的家长片面认为孩子应识记学科文化知识,而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更严重的是,一些年轻家长外出打工,使得孩子长期仅与祖辈亲人一起生活。这些孩子往往缺乏科学的管教,只要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即可,难以产生自主阅读的意识。

(二)课外阅读资源不足

相比城市学校,农村地区学校缺乏图书馆。而有的学校虽有图书馆,但其中的藏书量也较为有限,学生也未能养成借阅的习惯。此外,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家庭生活压力较大,购买课外书的能力有限。种种情况导致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缺乏,学生能获得的阅读机会也不多,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

习惯。

(三)不良生活习惯削弱了阅读兴趣

在较为缺乏课外娱乐的农村学校中,部分学生出现了依赖手机、沉迷网络的不良生活习惯,对于网络世界的兴趣超过了阅读。笔者调查了本校五年级的学生,发现每天用手机娱乐的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快餐式娱乐方式消耗了农村学生大部分的精力,导致他们对阅读的兴趣不高,严重限制了他们阅读能力的发展。

二、培养农村小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独立阅读是指个人依照自己的爱好和需要,自行选择书籍来阅读,灵活性比较强。独立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主要路径。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讲,阅读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独立阅读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品格

农村学生接受的教育以知识的识记和考试的应对为主,而农村学生的情感道德发展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塑造学生的品格。一本好书,就是一位良师益友,让人受益匪浅。例如,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会为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曲折的命运所叹息和刚强的毅力所折服;阅读《西游记》会被孙悟空的智勇无畏、不屈不挠、忠诚尽职所感动;阅读《绿山墙的安妮》会被小安妮善良、乐观、坚韧的性格所打动……通过阅读汲取精神营养,有助于养成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三观。

(二)独立阅读有助于能力和思维的发展

通过独立阅读,学生可以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且在阅读期间还能锻炼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综合素养的发展。阅读还可以激活学生大脑的思维,使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独立阅读有利于语文学习

部分农村学校存在阅读资源不足和语文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而独立阅读可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言材料,在拓展词汇量的同时不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独立阅读,学生还能拓宽知识面,丰富表达内容。热爱阅读的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表现得比较好,在语文学习中更为轻松高效。例如,笔者调查了本校五年级爱阅读与不爱阅读的学生在写作中的差异,发现爱阅读的学生写一篇命题作文只需半小时左右,而且语句优美,表达有条理,内容真实感人;不爱阅读的学生写起作文来就像“挤牙膏”,口语化较为严重,语言逻辑性差,内容空洞。因此,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对语文教学至关重要。

三、培养农村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策略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在各个阶段的阅读过程中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阅读文本篇幅太长、内容深奥难懂、生字词太多等。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阅读帮助,就会容易产生阅读压力,渐渐地还会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有效引导学生阅读尤为重要。

(一)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

选择合适的读物是独立阅读的第一步。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可以提高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同学生阅读兴趣不一样。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童话故事,有的学生喜欢科幻小说,有的学生喜欢历史传说等。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提供合适的阅读材料,如此,学生阅读起来会更加轻松有效。针对本班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会选择一些内容易懂、有趣生动的阅读材料,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例如,在五年级下学期,笔者结合课文《祖父的园子》《猴王出世》《刷子李》等,由课内阅读教学拓展到课外独立阅读,向学生推荐了《呼兰河传》《西游记》《俗世奇人》等书籍。这些书不仅可以补充课内阅读资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教材内容,还因其个性鲜明的人物、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搭建阅读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考虑到农村学生的实际阅读需求,农村学校和家庭应努力共同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2]。

比如,教师可以开展班级学生共读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开设的“读书吧”、图书室以及班级建设的阅读角等场所开展共读活动,鼓励学生互相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展开阅读交流;或者结合课堂阅读教学内容,设计与农村生活、农业知识相关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共同完成阅读任务。如此,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阅读,使班级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

如,笔者教授五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中的《西游记》选段时,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情节,当学生听得聚精会神,情感随之波澜起伏,急切想知道故事结局的时候,笔者戛然而止,告诉学生后面的内容更加精彩,想知道结局,请自读整本《西游记》。这样,学生在强烈的阅读欲望下带着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但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深入阅读。因此,笔者组织课堂阅读分享会,给学生搭建一个阅读交流平台。阅读分享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把自己阅读《西游记》的体验和收获的知识表达出来,分享自己的看法,由此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不仅爱上阅读,还学会了阅读。

再如,教师可开展“读书驿站”“流动图书馆”等活动,从而让阅读走进农村学生的家门,并鼓励学生家长开展家庭亲子共读活动。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能够形成浓厚的家庭阅读氛围。此外,教师可指导家长充分发挥农村资源,多和孩子一起阅读乡村故事、民间传统文化读本等,从而借助阅读促进孩子对农村生活的了解和热爱,让孩子在学会独立阅读的同时强化综合素质。

(三)引导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技巧

农村学生大多缺乏阅读技巧,尤其是缺乏整本书阅读技巧,往往只能完成课文阅读,很少能自己有效进行课外整本书阅读。对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包括快速浏览、略读、精读、猜读等,帮助他们更有效地掌握阅读内容。

例如,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是半古文半白话文,学生读起来觉得拗口难懂。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掌握课文阅读要领。第一步,猜读文章内容,知其概要;第二步,参照文中注释,结合上下文理解文本意思;第三步,边读边画出描写武松打虎的精彩句子,体会人物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再教授给学生阅读《水浒传》的方法,要求学生课后践行整本书阅读方法。首先要浏览。浏览是指不需要仔细阅读,而是从总体上掌握大概内容的阅读方法。浏览的作用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了解文章内容,还能有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第一,浏览回目,了解章回小说的特点,找出回目中的人物,预测故事内容。第二,浏览前言,大致了解小说主要内容。第三,浏览导语内容,了解阅读的方向。第四,浏览助读内容。比如,注释,帮助理解阅读;文本插图,想象故事画面。第五,浏览书本后的结语,提升自己的阅读感悟。然后要精读。精读指深入细致地研究文本,要求细腻地感受、彻底地理解和广泛地联想。学生要自己精读书中精彩片段,并用横线画出来;精读难以理解的语段,并用波浪线画出来。然后和同学或者老师探讨这些语段,并在旁边批注阅读理解内容或者阅读感受内容。这样的整本书自主阅读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与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综合能力,丰富精神世界[3]。

(四)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

个性化阅读是读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思考主动阅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得出个人的阅读见解。农村学生往往缺乏阅读经验,容易人云亦云,或者不敢表达自己的见解。对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阅读需求和水平差异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指导。

例如,针对《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妖怪斗法的精彩情节,jfdRDt+zNHwDeP7b9MseXw==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具体而言,有四点。第一点,在感兴趣或有想法的地方进行批注,如写下自己的阅读体验、收获、疑问等内容。第二点,以思维导图等自己喜欢的形式梳理主要内容。第三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第四点,思考并回答开放性的问题,如《西游记》“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见唐僧态度坚决,只好告别唐僧,又向猪八戒和沙和尚交代了很多事情,再三叮嘱他们要照顾好师父。临走时,他会说些什么呢?经过个性化阅读,学生能够更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增强阅读的信心。

此外,教师可针对农村学生的具体阅读情况,建立学生档案并记录其阅读情况,为每名学生制订个性化阅读方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开展一对一阅读指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阅读任务或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教师还可联合家长,鼓励家长在家中给予孩子个性化阅读支持,依据孩子兴趣爱好提供相应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指导,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在课上和课外实施有效的阅读指导策略指导农村学生展开独立阅读,有利于提高农村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资源的逐渐丰富,农村学生将获得更多的独立阅读资源。农村教师应该持续关注农村学生的阅读情况,不断探索适合他们特点的阅读方法,为他们提供更为优质的阅读环境和支持,使他们能够享受阅读的乐趣,并从中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 五年级 下册 专用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3]华章.语文要素教学设计.五年级.下[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