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2024-11-26 00:00:00朱昊
教育界·A 2024年29期

【摘要】根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学校应致力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作为教育全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班主任需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小学生参与劳动,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劳动教育;小学教育

作者简介:朱昊(1995—),男,江苏省南通市虹桥第二小学。

劳动是创造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基础。劳动教育是“五育”的基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助推力。由此来说,劳动教育对于初入学校的小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遵循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探讨该如何实施劳动教育,引导小学生磨炼意志,使其形成吃苦耐劳和脚踏实地等劳动品质。

一、以劳动教育磨坚韧意志

“用劳动生活来教育,给劳动生活以教育”是陶行知“合乎生活”劳动教育思想的核心[1]。人生的道路向来不是通途,学生的成长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班主任可以运用陶行知的劳动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发展状况,引导学生在劳动中磨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在学校的小花圃里植树,开展挖坑、扛树苗、栽树、填土、浇水等劳动。在此过程中,班主任既不能过度帮助也不能不闻不问,同时还要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如“你们太棒了,这么重的水桶都可以自己提起来”,或者“再加把劲儿,你们是可以的”。此外,班主任要对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指导和纠正,如“这个坑可能太浅了,放不下树苗,再挖深一些”“不可以浇太多水,否则树苗会被淹死的”。在劳动过程中,班主任不能直接出面干涉。劳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班主任扮演的是指导员的角色。之后,班主任可以定期带领学生看护和照料树苗,记录树苗的成长过程,让学生将这样的劳动教育铭记于心,进而磨炼意志品质。

二、以劳动教育品吃苦耐劳

劳动教育的范围不应该局限于学校。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生活即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劳动教育的范围。因此,劳动教育可以走出校园,拓展至生活和社会中。劳动教育的引路人也不仅仅只有学校的教师,还应囊括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杰出人才,从而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锻炼吃苦耐劳的品质。

班主任可以布置社会实践作业,让学生以家庭为实践场所,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参与家庭的维护和建设;又或是让学生帮家长干农活,认识农作物的名称,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拍照、写作等形式将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让学生感受劳动教育过程中的美好。学生成长在一个重视劳动教育的环境下,能够塑造健全人格,锻炼吃苦耐劳的品质。

劳动教育的范围不应该被局限在学校或者教室里,教师将其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中,劳动教育才能突破校园的桎梏,拓宽教育范围,真正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学生的人生必修课,这也符合陶行知教育理论中的“生活即教育”思想。

三、以劳动教育悟脚踏实地

劳动教育的目的不单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育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态度等。“生活即教育”理念强调生活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而劳动教育正是学生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好机会,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可以逐渐意识到脚踏实地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品

质[2]。

班主任在班级中组织了一场跳蚤市场活动,以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优良品质。班主任在活动开始前组织了一场班会,与学生共同商讨分组分工和材料准备等工作。这场班会主要以学生的自主讨论为主,旨在让学生考虑自己想法的可行性,班主任则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方案的合理性。比如,班主任可以询问:“你们是想要售卖小金鱼吗?小金鱼需要水,你们要怎么把它们带到教室来呢?万一水洒了怎么处理?”学生通过仔细思考,意识到脚踏实地才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陶行知教育理论中提到“教学做合一”,这其实是对劳动教育的肯定,劳动教育实际上就是“合一”的结果[3]。学生既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也需要培养优良品质。而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短板,脚踏实地地实现自我提升。

四、以劳动教育思求真务实

班主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劳动,使其深切体验劳动的艰辛与愉悦,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加珍视劳动成果,还能使其深刻领悟到劳动的价值与重要性,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

为此,班主任组织了一次全面而深入的教室大扫除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今天,我们要共同进行一次彻底的教室大扫除。这不仅仅是对我们学习环境的一次整理与美化,更是对我们求真务实精神的一次锻炼与提升。”在班主任的鼓舞下,学生纷纷行动起来,拿起扫帚、抹布等清洁工具,投入热火朝天的劳动中。在学生进行清扫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不仅仔细地教授学生各种打扫卫生的技巧,还特别强调对细节的把控,以确保整个教室的整洁程度达到最高标准。

在打扫过程中,班主任注意到班级中的学生小明的清扫工作存在问题。只见小明站在角落,随意地用扫帚扫了几下地面后,便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四处张望,一幅心不在焉的样子。发现此状,班主任随即上前,严肃而郑重地对小明说:“小明,请你仔细打扫你所负责的区域,这里还有许多灰尘和纸屑没有被彻底清扫。教室是学习的场所,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确保每个区域都干净整洁,不得有任何疏忽。”

经班主任的提醒,小明面露愧疚,拾起扫帚开始重新清扫,态度更认真专注。班主任主动向其示范正确的扫地方法,并详细讲解如何清除顽固污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小明逐渐掌握要领,清扫动作也变得更快、更高效。最终,在他的努力下,他所负责的区域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小明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满含感激之情地对班主任说:“谢谢老师,我学会了如何认真仔细地打扫卫生,也深刻体会到只有用心去做才能收获成果。”

大扫除工作圆满完成,教室环境焕然一新,窗户洁净明亮,桌椅摆放得井然有序。班主任站在讲台上,审视着学生辛勤劳动的成果,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郑重地说:“此次大扫除活动,我们不仅美化了教室环境,更在实践中培养了实干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遭遇何种困难与挑战,我们都应保持这种精神,用心对待每一件事情,努力追求卓越,争取取得最佳成果。”

通过这次大扫除活动,学生不仅锻炼了自身的动手能力,还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升了问题解决能力,更深刻地认识到,求真务实是收获成果与回报的必备品质。

五、以劳动教育怀诚实守信

劳动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参与实践、锻炼能力,更在于塑造学生品德,健全学生人格。诚实守信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班主任应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使他们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以此前的跳蚤市场活动为例。为了确保此次活动的圆满举办,班主任需提前进行周密的策划,并向学生明确阐述此次活动的目的和具体内容。在本次跳蚤市场活动中,班主任以贝壳作为市场交易的货币,以此让学生深入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活动当日,学生们怀着满腔热情、承载着无比兴奋和激动的心情,早早地来到了布置得焕然一新的教室。他们一个接一个迫不及待地开始精心准备各自的专属摊位。学生们带来了种类繁多的闲置物品,这些闲置物品包括各种类型的书籍、多种多样的文具和五花八门的玩具等。学生们还为每一件精心挑选出来的物品都贴上了清晰的价格标签。

班主任看到学生们忙碌的身影,内心充满了极大的欣慰,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此次活动怀有无比热切的期待与激情。在活动正式开始之前,班主任非常郑重地向学生强调诚信交易的重要性:“诚信,就像建筑物的基石一样,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格品质。在进行交易时,大家务必要严格遵守交易规则,杜绝任何形式的欺诈行为。”唯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刻领悟到诚信的重要价值。

随着活动的正式开始,班主任需要为每一个学生发放固定的5个贝壳币,作为他们进行交易的货币,并在各个摊位之间来回走动观察,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经过观察,班主任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他们热情洋溢地叫卖,努力向其他同学推销自己的物品。然而,学生之间也产生了一些矛盾。班主任发现有一个摊位的学生正在争吵,了解后得知,是两位学生不愿意叫卖。

发现这一情况后,班主任与发生争执的学生进行深入交流,询问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参与叫卖活动。学生解释道,他们觉得叫卖太麻烦了,想让其他人叫卖。班主任指出,在劳动中,努力参与集体劳动并贡献力量才是值得鼓励的行为,坐等他人的红利,自己撒手不管,是一种缺乏责任和担当的行为,也是一种失信于人的行为。班主任鼓励学生放开自我,积极尝试通过叫卖来推广自己的物品,即便未能成功售出,也不应气馁,而应从中汲取经验,不断改进,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班主任还着重向学生强调诚信交易的重要性。

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品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应充分利用劳动教育的机会,使学生通过持续的劳动实践,培养诚实守信、奉献自我等品质。

结语

总之,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发展劳动素养,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教师应以劳动教育为依托,打通学生课内外生活实践的活动环节,以活动促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赵华晔,孙振东.合乎生活: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精髓及其当代价值[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2,34(4):13-20.

[2]王玉琴.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J].幸福家庭,2019(12):54.

[3]吴妮.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探索家园合作新模式[J].好家长,202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