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中考背景下,即将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尽快适应新的学习节奏。音乐等艺术类学科正式被纳入中考体系,这一考试制度变化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利用跨学科教学等先进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文章分析新中考背景下的初中音乐跨学科教学意义,从整合跨学科教学资源、组织游戏活动、开展跨学科音乐鉴赏活动、鼓励学生创作乐曲等四方面入手,探究新中考背景下的初中音乐跨学科教学路径,旨在为教师的跨学科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中考;初中音乐;跨学科教学
作者简介:柯琦(1996—),女,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锁金分校。
新中考政策主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乐学爱学、全面发展,发挥考试招生的“指挥棒”作用,引导教师进行素质教育,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跨学科教学契合新中考政策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有助于实现高质量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在跨学科教学实践中,教师有必要优化新课导入方式,灵活利用跨学科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锻炼其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一、新中考背景下的初中音乐跨学科教学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在新中考背景下,初中音乐跨学科教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科壁垒,使音乐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融合。跨学科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跨学科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音乐知识学习,而是通过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建立音乐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迁移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音乐跨学科教学不仅强调知识的传授,而且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音乐跨学科的学习中,学生需要面对复杂的音乐知识和多元的观点,同时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1]。学生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分析和比较,能形成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发展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使他们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开展音乐跨学科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学生可以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将音乐与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相结合,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展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拓宽艺术视野,接触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提升创造力和想象力。具备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生,能深入理解并表达音乐内涵,为今后的艺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有利于学生构建整体的知识结构
跨学科教学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助于学生构建整体的知识结构。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这要求学生具备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可以让学生理解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网络,提高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二、新中考背景下的初中音乐跨学科教学路径
(一)整合跨学科教学资源,优化新课导入方式
整合跨学科教学资源是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如整合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中符合音乐教学需要的知识,形成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库[2]。教师利用这些跨学科资源优化新课导入方式,设计新颖、有趣、富有启发性的课堂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跨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在优化新课导入方面有重要作用,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深入挖掘跨学科资源,如文学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历史事件中的音乐背景等。同时,教师可以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思考。以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旧版)《歌唱祖国》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整合历史、地理教学资源,优化音乐知识的导入方式,开展高质量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兴趣。
1.整合历史教学资源,优化音乐知识导入方式
教师可以结合历史学科中我国的发展历程,讲述我国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而导入《歌唱祖国》的学习。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课前简要介绍我国的历史发展脉络,突出我国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重要事件和成就,如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等。教师可以展示相关历史图片、视频或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在学生对爱国情感有了深刻体会后,教师可以自然过渡到《歌唱祖国》的学习。历史学科与音乐学科的融合,能够优化音乐知识导入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歌唱祖国》这首歌曲所表达的爱国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2.整合地理教学资源,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结合地理学科中我国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特点,展示我国的美丽景色和丰富资源,让学生感受我国山河的壮丽与伟大,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黄河、长江、珠穆朗玛峰等自然风光的图片或视频,提出“我国有哪些独特的地理特点?这些特点如何用音乐表达”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用音乐描绘祖国自然风光和地理特点的可行性。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果要用音乐来表达对祖国自然风光的赞美,你会选择怎样的旋律和乐器?”在学生对祖国自然风光有了深刻感受之后,教师可以自然过渡到《歌唱祖国》的学习,介绍歌曲中描绘的祖国美景和表达的情感。地理学科与音乐学科的融合,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与伟大,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组织游戏活动,丰富学生跨学科学习体验
跨学科教学中的游戏活动是将音乐学习与游戏相结合,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并体验跨学科学习乐趣的教学活动。教师组织音乐游戏活动,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学习效果[3]。同时,游戏的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提升跨学科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其跨学科学习体验。跨学科教学中的游戏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游戏也应富有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教师可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游戏环节,如音乐接龙、音乐猜谜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
下面以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青春舞曲》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文学、体育设计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让学生体验跨学科学习的乐趣,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跨学科学习体验。
1.设计音乐与文学结合的游戏活动
音乐与文学的结合,能让学生理解音乐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以设计以“青春舞曲”为主题的文学创作与音乐表演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对青春的理解,并通过音乐表演来展现《青春舞曲》的情感。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青春舞曲”的主题,成立小组并创作简短的诗歌或散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学作品转化为音乐作品,尝试用简易乐器来创作音乐作品。音乐与文学的结合游戏,可以是朗诵与音乐结合的形式,也可以是诗歌与音乐结合的形式。在音乐与文学结合的游戏活动中,学生能在创作中深化对青春主题的理解,同时提升文学创作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丰富跨学科学习体验。
2.设计音乐与体育结合的游戏活动
教师可以设计音乐与体育相结合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动感,同时锻炼自己的音乐表现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播放《青春舞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设计一系列的动作,如拍手、跳跃、转身等。学生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练习自己设计的动作。当音乐响起时,学生需要立即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做出相应的舞蹈动作。教师要在竞赛中让每组展示他们的动作设计,并邀请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在音乐与体育结合的游戏活动中,能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节奏感,提升音乐学习效果,丰富跨学科学习体验。
(三)开展跨学科音乐鉴赏活动,拓宽学生音乐视野
跨学科音乐鉴赏是指通过鉴赏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4]。教师开展跨学科音乐鉴赏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能提升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跨学科教学中鉴赏的音乐作品应具有多样性、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对作品的思考和感悟,引导学生从跨学科的角度分析音乐作品。教师可以选择不同风格、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同时,教师可以在鉴赏过程中介绍不同的音乐作品、文学作品、历史事件,利用不同的知识关联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以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打虎上山》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与歌曲相关的文学、历史、美术等资料,如民间故事、历史背景、画作等。教师可以将这些跨学科资料与音乐作品相结合,设计不同的电子课件,为学生提供全面的音乐鉴赏背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展示电子课件,向学生介绍《打虎上山》的背景,包括创作背景、历史意义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音乐与美术的角度鉴赏《打虎上山》,借助相关的画作或图片,将音乐与视觉艺术相结合。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比不同艺术形式的方式,让学生理解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共通之处和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与《打虎上山》相关的跨学科话题进行深入研究,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集雕塑、油画、漫画等作品,并在课堂上分享和展示。学生在分享和展示的同时,能深入地理解《打虎上山》的音乐内涵,还能了解与音乐相关的文学、历史、美术等知识,从而积累音乐鉴赏经验,拓宽音乐视野。
(四)鼓励学生创作乐曲,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作乐曲是指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实践的艺术创作活动。在新中考背景下,跨学科教学鼓励学生创作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力,提高其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创作实践活动是跨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5]。乐曲的创作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将音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乐曲创作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创新,促使学生迁移运用创作方法和技巧。
以人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隐形的翅膀》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语文、历史和信息技术等学科,开展跨学科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掌握的跨学科知识进行创作,锻炼其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历史等学科的知识,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或历史作品,联系歌词“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分析《隐形的翅膀》这首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在学生对歌曲的情感和主题有了深入理解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思考运用现代音乐制作技术来表达情感和主题的方法。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音频编辑、合成器等现代音乐制作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音效、音色合成器等,创作具有独特风格的乐曲。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如帮助学生解决软件操作、音效调整等问题。在学生完成创作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互评,鼓励他们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创意和努力。
结语
综上所述,新中考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使初中音乐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中考背景下,教师有必要明确政策要求,结合课堂教学活动现状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寻找跨学科教学的突破口。在跨学科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元素,保持音乐学科的本质特性,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未来,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策略、创新方法,为学生适应新中考奠定基础,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如平.跨学科视角下初中音乐与古诗词融合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2023(31):81-83.
[2]何秋梅.初中音乐教学跨学科融合策略[J].亚太教育,2023(10):153-155.
[3]薛海梅.学科交融视域下的初中音乐跨学科教学[J].教育界,2022(19):63-65.
[4]纪华.中考改革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策略探究[J].教师教育论坛,2022,35(6):64-66.
[5]王郁婕.新中考政策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多元评价方式的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1(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