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力的“1+N”幼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策略探讨

2024-11-26 00:00:00陈燕华
教育界·A 2024年29期

【摘要】学习力是幼师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阐述基于学习力的“1+N”幼师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和内涵,分析幼师学习力培养的现实问题,探讨基于学习力的幼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思路和策略,旨在促进幼师的专业成长,满足新时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教师发展;学习力;幼师;“1+N”学习共同体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指向教师学习力提升的‘1+N’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以Y幼儿园为例”(批准号:J-c/2020/0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燕华(1983—),女,江苏省扬中市第一幼儿园。

幼师是引导幼儿学习知识、积累生活经验的关键角色,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幼师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把握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此,幼儿园应建设基于学习力的“1+N”幼师学习共同体,让幼师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优化教育教学模式,从而增强幼儿的学习体验。

一、基于学习力的“1+N”幼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概述

(一)学习力

教师在教学生涯中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行业改革发展要求[1]。因此,教师需要具备学习力,即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构建、发展、提升的能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和学习创新力等。教师学习力与教师的个性品质、生活背景、社会关系和个人经验等因素有关,可以作为衡量教师成长发展程度、个体发展潜力和组织竞争力的标尺。幼师学习力是指幼师进行自我反思、批判、接纳、驱动和重建的原始内驱力,包括反思力、探究力、建构力、互惠力。

(二)“1+N”幼师学习共同体

“1+N”幼师学习共同体是由具有共同志趣和学习意愿的幼师和助学人员(专家学者、管理者等)组成的学习型组织,是能够让幼师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知识技能进行听课研讨、师生交流、读书交流、教育教学反思、主题讨论、理论学习的组团式学习团队[2]。幼师可以借助学习共同体获取更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水平。

(三)基于学习力的“1+N”幼师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能够有效助力幼师提升自身的反思力、探究力、建构力、互惠力[3]。这对幼师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对于幼儿园来说,开展基于学习力的“1+N”幼师学习共同体建设工作,能够使幼师集思广益,研究如何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也能够让幼师在相互交流和互动中拓宽视野,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幼儿园的整体办学水平。

二、幼师学习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质疑精神不足

幼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4]。这要求幼师具备质疑精神。然而,大多数幼师习惯借助传统的经验和方法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乏反思和评估教育教学活动的流程和环节,只有少数幼师会综合各方面条件和情况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科研实践能力有待增强

科研能力是检验教师学习力情况的标准之一,也是评估教师专业成长发展潜力的关键指标。幼师应具备较强的科研实践能力,能够完成教研任务,进而推动幼儿园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然而,幼师的日常教学任务比较多,可能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更多理论知识,难以高效完成科研任务,科研实践能力提升缓慢。

(三)学习内驱力不足

幼师学习内驱力来源于工资薪酬、自身需求、职位晋升等因素。部分幼师缺乏学习内驱力,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强;也有部分幼师虽然有一定的内驱力,但是没有充足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导致其学习内驱力逐渐减弱。

(四)合作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幼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压力比较大,与同事交流、合作的时间和机会并不充足,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升缓慢。此外,一些幼师的合作学习活动存在形式化问题,没有及时进行反馈和跟踪,难以发挥合作学习活动的价值,还有部分幼师未形成较强的合作学习意识,参与合作学习的意愿不强,更倾向于自我摸索,难以锻炼自身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基于学习力的“1+N”幼师学习共同体建设思路

(一)文化建设

为建设基于学习力的“1+N”幼师学习共同体,幼儿园需要优化管理制度、开展文化建设工作,进而形成以共同志趣和学习意愿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使幼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增强成长和发展的动力[5]。

第一,幼儿园可以通过优化管理制度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幼师学习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幼儿园需要根据园所的实际情况创设适合幼师的学习环境,从而助力幼师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

第二,幼儿园需要采取多元化手段优化成长环境。例如,幼儿园可以根据“同根同生、共生共长”的三叶精神打造“三叶文化”,利用人文精神力量激励幼师共同成长。

第三,幼儿园需要充分发挥幼师自身持续成长和发展的积极性,增强幼师的职业认同感和教育信念,引导幼师自我反思、批评、接纳、驱动、重建,从而促进幼师学习力的发展。

(二)模式建设

基于学习力的“1+N”幼师学习共同体的模式建设包含组织架构、运行方式、效果评估等三个方面。

第一,合理的组织架构。基于学习力的“1+N”幼师学习共同体组织架构包括幼师个体、幼师团队、学校组织等层面。幼儿园可以从这三个层面具体设定学习共同体的类型,包括专家引领式学习共同体、主题研修式学习共同体、问题导向式学习共同体、自主研修式学习共同体等。此外,学习力较强的幼师应带动其他幼师积极学习,进而推动学习共同体的整体发展。

第二,合适的运行方式。为建设基于学习力的“1+N”幼师学习共同体,幼儿园应利用问题激发幼师的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引导幼师积极学习、主动探究。基于此,幼儿园可以利用成长发展平台加强幼师的沟通和互动,使不同专业水平、不同背景的幼师能够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学习和接纳他人观点的意见,在借鉴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进而使幼师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在相互激励和学习中共同发展。此外,幼儿园应鼓励幼师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

第三,科学的效果评估。幼儿园应针对学习共同体运行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具体而言,幼儿园需要重视幼师学习力的发展情况,从反思力、探究力、建构力、互惠力的角度出发评价基于学习力的“1+N”幼师学习共同体。围绕反思力,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师在“1+N”学习共同体建设中自我审视、自我批判、教育态度、教育信仰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估;围绕探究力,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师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解决问题的表现进行评估;围绕建构力,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师学习新知识和构建知识体系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估;围绕互惠力,幼儿园可以针对幼师在学习过程中互惠分享的表现进行评估。如此,能够促使幼师理解、运用、整合所学知识,并利用各种资源共同学习,进而促进幼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四、基于学习力的“1+N”幼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策略

(一)减轻幼师工作负担

为建设基于学习力的“1+N”幼师学习共同体,提升幼师的职业体验感,使其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专心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幼儿园需要切实降低幼师的工作负担。具体而言,幼儿园应合理安排幼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避免出现人手短缺、人员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同时还要优化幼师结构,推动幼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鼓励其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此外,幼儿园应避免开展具有形式化特征的工作,从而避免幼师消耗过多时间和精力而减弱工作积极性。如此,幼儿园能够为幼师创造更好的成长发展环境,从情绪价值和制度保障等方面激发幼师的工作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基于学习力的“1+N”幼师学习共同体建设工作。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幼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重视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幼儿园应构建成长发展平台,使幼师能够相互合作和交流,共享资源和经验,从而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促进幼师的团体性成长和发展。其中,在参与合作和共享活动时,幼师应具有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主观意愿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动员其他幼师参与活动。

为了更好地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幼儿园需要培养幼师共享和协作的合作意识,营造公开、包容的知识共享氛围,使不同班级、不同专业、不同教龄的幼师能够积极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在学习交流共同体中充分发挥个人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幼儿园需要将幼师的成功经验和文化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具体而言,幼儿园可以利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引导幼师在共同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取大量学习资源,并且让他们掌握将这些学习资源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和技巧,进而提升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在此过程中,幼儿园管理层需要高度重视基于学习力的“1+N”幼师学习共同体建设工作,充分理解幼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幼师积极参与共同学习活动,助力他们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三)准确定位成员关系

对于部分在“1+N”学习共同体中处于成长平稳期的幼师来说,在取得持续性的进步和发展之后,他们可能会经历瓶颈期。如何有效打破瓶颈,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十分重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这部分幼师需要精准定位自身在学习共同体中的位置,明确自身需要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因此,幼儿园可以在学习共同体内采用师徒结对的方式加强新旧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处于成长瓶颈期的幼师在帮助新成员成长的过程中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其中,这部分幼师可以在教研活动中承担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利用自身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其他幼师提供指导和帮助,拉近幼师之间的距离。此外,幼儿园也需要不断调整基于学习力的“1+N”学习共同体中不同幼师的角色定位。虽然积极参与学习共同体已成为幼师的共识,幼师之间也形成融洽和谐的合作关系,但是随着新成员的加入以及每一名幼师成长和发展需求的变化,共同体内的角色定位和关系也需要进行调整,从而满足每一名幼师的成长和发展需求。由此,幼儿园管理层和学习共同体的组织者需要定期讨论学习共同体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每一名幼师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对“1+N”学习共同体的组织架构、运行方式等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幼师学习共同体得以高效运行,促进幼师的成长与发展。

结语

学习力是幼师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提升幼师的学习力,幼儿园可以通过建设“1+N”幼师学习共同体的方式,为幼师搭建交流和互动的平台,确保每一位幼师都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知识和经验,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总之,基于学习力的“1+N”幼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和运行能够为幼儿园营造和谐融洽、合作共享的文化氛围,也能够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贲海舟.ELLI框架下幼儿园教师学习力的调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3.

[2]林淑文.构建学前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困境与突破[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11):36-38.

[3]肖宇君.乡村小学教师学习力的培育路径研究:以湖南省X县为例[D].银川:宁夏大学,2021.

[4]张译匀.教研共同体中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研究:以南京市Z园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0.

[5]张亚敏.构建具有内生力幼儿园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1+N组团式学习共同体[J].邯郸学院学报,2019,29(2):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