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珠江流域自古就有百越等土著先民过着渔猎及刀耕火种的生活,并留下许多早期文化印记,但珠江文化主体则来自秦汉以后随移民传入的中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珠江文化不仅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质,而且还是本土大陆型文明与域外海洋文明链接沟通的桥梁与主要渠道。正是这种精神特质使珠江人勇立潮头,脱颖而出,为中国社会从农耕文明转入工业文明,从闭关锁国到走向世界,为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走出了一条新路。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珠江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文明成果、文化遗产,有资格有条件进入国家文化公园体系,粤港澳应积极申请创建珠江国家文化公园珠江口先行试验区。在2023年召开的《第二十六届全国社科院院长论坛——推动文化繁荣 建设文化强国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会议上,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詹双晖探讨了珠江文化的演进路径、文化形态与精神特质。
本刊将詹双晖的发言以专题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本刊:珠江文化的精神特质。
詹双晖:珠江文化是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海外文化长期融合而形成的地域文化。它脱胎于古代中原文化,并植根于广东独特的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环境,背依五岭、面向大海,融会贯通百越土著文化、闽南文化及其他区域文化,近代以来又大量吸收西方等外来文化,逐步形成了大陆性与海洋性交融的文化品格。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更具多元化、开放包容性与开拓进取性,其精神特质在中华文化中可谓独树一帜。
首先,从构成要素与文化形态看,珠江文化基因多元、形态多样、中西共汇,既有百越土著文化,又有中原移民文化和海外文化元素,在长期的融合发展中,在地域上又逐渐育化了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雷州文化和高凉文化等文化分支,还有侨文化以及港澳不同制度形态的文化。
其次,从文化属性看,珠江文化属于大陆性与海洋性交融的文化类型,既有内陆型重农文化属性,又有海洋型重商文化属性,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两种属性各有侧重,总体上海洋文化属性比重更大。同样是内陆型重农文化属性,珠江文化与中原文化也有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后者为原生性文化,前者为植入性文化;后者“以农为本,以商为末”,前者则亦农亦商,既重农又重商,即使在国家最严苛施行“以农为本”时期,这里的老百姓也不以商为末,这为市场经济在粤港澳、珠三角地区的率先发育奠定了坚实基础。大航海带来西方的崛起及中西海上贸易长足发展以后,珠江文化的海洋型重商文化属性进一步凸显,到19世纪已成为主流。
最后,从文化个性看,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多元的文化构成以及交融的文化属性造就了珠江文化不一样的文化个性与文化品格。丰沛的自然资源、便利的水上交通、开阔的视野以及文化的多样性使得珠江文化具有开放、包容、融通的胸襟;粤谚“树挪死,人挪活,商家最灵活”,“耕海”、重商、“海丝”“闯南洋”,使千千万万珠江人随着珠江南海的波涛走向远方、走向世界。“耕海”、国际贸易不仅使珠江人开阔了眼界、洞察到世界发展大势,练就了不畏艰险、敢于探索、勇于开拓的积极迸取性格,还形成了精明实干、合作共赢、创新发展的商业价值理念,以及务实、内敛、低调的风格。
正是这种精神特质使珠江人在中华民族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勇立潮头,脱颖而出,为中国社会从农耕文明转入工业文明、从闭关锁国到走向世界,为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走出一条新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文化在开放包容与开拓进取的精神特质中又进一步融入了时代文化元素,并形成了“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开拓进取,领潮争先”的思想观念,成为新时期珠江文化的精髓,引领推动了全国思想文化的进步和创新,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综上所述,珠江文化是中原民族与岭南、西南百越等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见证,粤港澳大湾区更凭借珠江口联通海外的桥头堡、中西文化交汇的主要通道(甚至很多时候是唯一通道)的独特地理位置,在中华古代文明的晚期清晰地显现出“以海为田”的海洋特质,为千年不变的中华文化开启了交流互鉴的窗口,为中华农耕文明的转型提供了全球性的视野。近代以来,在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中更是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并赋予古老的中华文化以重商、开放、多元、包容、开拓、创新的文化品格。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关口,粤港澳每每携手并肩,屡屡领风气之先。粤港澳不仅是中国革命文化、大众文化、商业文化、时尚文化、流行文化等现代文化的发源地、先行者,在中华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充当先锋队、排头兵与主力军的角色。
本刊:申请创建珠江国家文化公园珠江口先行试验区。
詹双晖: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强国建设战略高度出发作出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重大决策部署,核心在于以中华民族文化标识来型塑国家文化形象、增进中华文化凝聚力与传播力,“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目前已有长城、大运河、长征(以上为第一批)、黄河(第二批)、长江(第三批)共三批五个列入国家文化公园体系。我们认为,珠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特别是近代以来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有资格有条件进入国家文化公园体系,中华文明宏伟大厦四梁八柱不能缺了岭海一柱。广东应认真研究学习、复制推广黄河、长江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经验,携手港澳积极申请创建珠江国家文化公园珠江口先行试验区,并通过这一国家级文化平台、载体来整合资源,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共建湾区精神家园,厚植家国情怀,促进民心相通相融,“更加积极主动促进国际人文交流”,构建国际文化资源配置枢纽,打造国家文化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建设充满人文关怀与岭海文化魅力、具有强大凝聚力与文化软实力的人文湾区。
本刊:研究大江大河等中华大文化圈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为了守正创新,更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而国家文化公园正是基于中华文明独特的文化基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实践以及新时期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而提出的新概念、新理念、新模式,是新时期大文化圈守正创新的重要抓手。相信在粤港澳的积极努力下,早日实现创建珠江国家文化公园珠江口先行试验区,迎来珠江文化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责编: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