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建构路径寻绎

2024-11-25 00:00:00苏循波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4年11期

摘 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建议。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常陷于经验主导、主观臆断的境地,未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和功效。因此,可以尝试将“循证”理念融入语文课堂,引领教师通过课前循证,依据学情证据明晰“教什么”;课中循证,依据过程证据修正“怎么学”;课后循证,依据效果证据评估“怎么样”,进而探索一条有据可依、有迹可循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路径。

关 键 词 循证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一体化

引用格式 苏循波.循证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建构路径寻绎[J].教学与管理,2024(32):46-5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称《新课标》)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建议,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依据经验而教、依据惯例而教、依据感觉而教,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缺乏关联性、一致性和科学性。循证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坚持“证据”导向,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课堂评什么,都将在证据的论证下进行。在循证理念指引下,教师通过课前循证,依据学情证据明晰“教什么”;通过课中循证,依据过程证据修正“怎么学”;通过课后循证,依据效果证据评估“怎么样”,进而探索一条有据可依、有迹可循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路径。

一、传统桎梏:“教—学—评”一体化的“绊脚石”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1]虽然《新课标》对“教—学—评”一体化给予了明确要求,但教学中这一要求常陷于教师经验主导、主观臆断的境地,并没有真正落实。

1.目标定位不准,重经验轻创新

备课时,一些教师对《新课标》关于学段、单元、单篇的价值定位并不清晰。教学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是《教师教学用书》,一旦脱离,教师便不知该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导致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很多教师依靠多年教授同一课程或年级的经验,倾向于遵循既定的教学框架与流程,致使教学明显地体现出个人教学经验积累应用的特征,限制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

2.教学方式传统,重讲授轻活动

课堂上,教师常依赖驾轻就熟的教学方法,如师生问答、一问一答等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趋于模式化,侧重于知识的单向灌输,多指向以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忽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教学中,缺少项目式、大单元、任务群等前沿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导致课堂没有真实的情境创设,没有富有情趣的活动设计,不利于“教—学—评”一体化的组织与实施。

3.评价方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

教学中,教师常凭借已有经验进行程序化、模式化的评价,不管学生回答什么、回答如何,教师的评价都鲜有变化。这些评价无法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无法促使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改进学习方法。此外,由于应试指挥棒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缺乏过程性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考查[2]。

二、证据导向:“教—学—评”一体化的“助推器”

循证视域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将证据融入教学的每个环节,使证据成为课堂教学的“助推器”。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评价“评什么”都将在证据的引导下进行。

1.从“教师以为”到“证据认为”

循证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有望从教师主观臆断转向证据客观导向。从课前学情证据收集,到课中过程证据记录,再到课后效果证据评估,形成闭环反馈机制。课堂话语权不再掌握在教师手中,而是由客观证据主导决策过程。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经验与偏好的简单重复,而是基于证据的探索与实践;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执行者,而是证据的搜集者、分析者与应用者。教师依据学情证据设计教学方案,依据过程证据调整教学策略,依据效果证据评估教学成果,课堂将实现从“教师以为”到“证据认为”的转变。

2.从“单一决策”到“多元论证”

循证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将从“单一决策”走向“多元论证”。课堂教学设计不再依赖教师的个体经验与直觉,由学生、同事、学科骨干乃至家长等组成的论证团队,将构建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证据收集与验证体系。团队成员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举证为教学设计提供多样的证据支持,确保证据的全面性与互补性,避免单一视角带来的偏颇与局限。在相互印证的过程中教师对证据进行交叉检验与逻辑梳理,确保教学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有效性。

3.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求证”

传统教学中,学生常被束缚于既定的听讲与记录模式中,多扮演聆听者的角色,听课动力多源自纪律约束与考试压力。循证理念下的课堂将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构建理解的舞台。教师将从单一的传递者转变为引导者与促进者。学生将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权,不仅需要倾听教师的讲解,更需要主动搜集、评估证据,进而基于证据构建与论证观点。课堂形态将从单一的“教师一言堂”“师问生答”拓展为“生生互动”“合作学习”“全班研讨”等,学习将成为一种“主动求证”而非“被动接受”的过程。

三、三阶循证:“教—学—评”一体化的“施工图”

循证视域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凸显证据意识,证据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次阶段循证,构建“教—学—评”一体化闭环实施路径。

1.课前循证:依据学情证据明晰“教什么”

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这是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基石。“教什么”不能随心所欲,需要依据前端证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理性的选择。

(1)溯源:向课标循证。“教什么”是“教—学—评”一体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标》为“教什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新课标》指出:“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3]“阅读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感受其中的智慧、学习其中的思维方法。”[4]通过在课标中追根溯源,可以发现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自相矛盾》《田忌赛马》和《跳水》都指向培养理性思维、理性精神、思维方法的素养要求,且本单元的“思维”是以辩证、逻辑和创造为主的理性思维,不同于中低段的直觉、形象、感性思维[5]。通过向课标循证,单元教学目标就聚焦于理性思维这一主线,单元教学行为应围绕这一主线进行有梯度、有层次的构建与设计。

(2)析本:向课本循证。课本是根据课标编写、供学生使用的教材。因此,课前循证还应立足课本。通过研读课本发现,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以“思维的火花”为主题,以“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语文要素,意在引导学生树立结合实际思考问题的意识,知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梳理课后问题,可以发现这些问题都指向人物言行背后的因果关系,通过分析与把握因果关系,可以了解人物言行背后的思维过程[6]。结合单元“交流平台”可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先分析情况,再选择办法。通过向课本循证,单篇“教什么”的问题就逐渐清晰起来(见表1)。

(3)问需:向学生循证。循证教学的起点是适宜的教学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值得去解决、需要去解决的。而学生是循证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实际情况,才能规避因经验的局限性或主观性错误带来的风险。因此,“教什么”还要以学生的学情实际为变量单位,认真了解学情,明晰学生需求,进行多层次、动态化、可观测的教学设计。如教学《田忌赛马》前,笔者设计了问题清单(见表2),以便了解学生的已知点和困惑点。

问题的价值性不强常导致后续的教学设计指向性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以目标为导向,对问题进行分析、筛选。通过对问题清单的分析,可以发现《田忌赛马》内容通俗易懂,但学生仍然有许多困惑,特别是一些涉及人物深度思维过程的问题。因此,笔者对问题进行分类处理:与教学目标关联不大的,比如问题2,可在课前了解;与核心问题关联密切,比如问题1,要在课堂上予以关注;还有一些问题,比如问题3,可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思考。

在循证视域下教师要围绕大概念、基于大单元,以课标证据为根本、教材证据为载体、问题证据为导向,关注多元证据,聚焦现实需求,以大概念统领课程知识、大单元统领教材知识、大任务统领教学知识,循证出适切的、有价值的核心任务,让课堂教学发生在真实的学情之上[7](如图1)。

2.课中循证:依据过程证据修正“怎么学”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和评价,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帮助学生突破瓶颈、获得真知、提升素养。

(1)解疑:在困惑处循证。教学《田忌赛马》一课,在解决了“孙膑为什么要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这一问题之后,有学生继续追问:“田忌的马还有哪些出场顺序?”针对这一课前并没有预设的问题,笔者鼓励学生小组讨论,画一画对阵图,进行自我循证(见表3)。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发现原来田忌的马竟然有六种出场顺序,但只有一种出场顺序能让田忌赢得比赛。那么,这一教师预设之外的探究是否有利于本单元、本篇课文教学目标的达成呢?答案是肯定的。在常规课堂上,“孙膑为什么要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这一核心问题的探究,基本停留在“马的脚力相差不多”“分成上、中、下三等”等客观因素上,这样的分析仍停留在文本层面,并没有上升到人物思维的高度。而学生对马的六种出场顺序的探究,不但深化了学生对核心问题的理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揣摩孙膑的思维过程,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深化学生的思维深度,有助于单元语文要素的达成。

(2)猜测:在留白处循证。课文留白具有显著的教学价值,它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田忌赛马》第10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教学时,笔者聚焦单元语文要素,围绕教学目标,设置“猜一猜,孙膑到底跟田忌说了啥?”的学习任务:

师:孙膑跟田忌说了什么,书上没有写。请大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孙膑会跟田忌说些什么?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生1:将军,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第一场请您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

生2:先生,这样一来第一场必输无疑啊!

生1:将军莫急,第二场请将军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

生2:第二场我们有望获胜啊!

生1:第三场请将军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

生2:这样一来,三场两胜,我们就可以赢得比赛了,先生高见,实在佩服!

在猜想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联系上下文,搜集证据,做到有理有据地猜想。学生既可以联系上文孙膑观察到的客观条件进行猜测,也可以联系下文的“不动声色”“微微一笑”“满意地笑了”以及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情况进行猜测。

(3)辩明:在争议处循证。教学《田忌赛马》时,笔者设置了一个任务:“辩一辩,田忌之前到底是输还是赢?”学生对这一话题产生了争议,笔者尊重学生的争议,将学生分为“输”“赢”“有输有赢”三组,组织他们组内交流讨论,找出论证观点的依据,完成学习单(见表4)。小组讨论之后,全班交流。

通过组内讨论,全班汇报,“田忌之前到底是输还是赢”这一问题的答案逐渐清晰。学生通过查找证据,论证了观点,锻炼了思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课中循证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证据意识,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查找证据、验证猜想的过程,成为发现思维、锻炼思维的过程。

3.课后循证:依据效果证据评估“怎么样”

课后,循证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学—评”一体化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要基于充分证据,评估实施效果,及时分析教学过程中积累的证据,分析哪些教学设计是有效的,哪些是低效或者无效的。基于证据的效果循证,有针对性地修改完善教学设计。

(1)析效:向课堂成效循证。初次试教《田忌赛马》,在探究“田忌之前是输还是赢”这一任务时,笔者在询问了几名学生的想法后,直接出示了一份资料: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进行一次比赛。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马场。

——选自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虽然这份资料论证了“齐王赢,田忌输”的结果,但对单元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一目标的达成几乎没有作用。这样的教学设计只关注了问题的最终结果,忽视了问题的思维论证过程。“田忌之前是输还是赢?”这一任务的设置初衷是引导学生结合客观条件进行合理的思维推断,而这个环节的教学没有达到教学预期。因此,在后来的教学中,笔者以辩论赛的形式重新设计了此环节。

(2)纳谏:向学生反馈循证。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倾听学生的声音,采纳合理的意见与建议,修改、完善课堂教学设计。完成《自相矛盾》的教学后,有学生提出:“楚人如何卖矛和盾,才能把矛和盾都卖出去,又不自相矛盾?”应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问题,教学中教师既应引导学生了解楚人“弗能应也”的思维过程,也应引导学生反思楚人该如何卖矛和盾才能不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于是,笔者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设置了一项课后练笔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思维训练。

小练笔:

第二天,楚人又出来卖矛和盾了,这次他吸取了昨天的教训 。

课堂教学的结束是课后探索的开始,利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疑问和反馈,聚焦单元教学目标,对课后作业进行再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引领学生开启新的思维探索之旅。

(3)自省:向自我反思循证。Hq1JAGmshrkM9LeI/BCzpA==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离不开自我反思。教师应通过对课堂教学实施效果的反思,以新的教学策略投入新一轮的教学中,不断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试教《田忌赛马》时,笔者曾组织学生填写“观察记录表”(见表5),虽有一定价值,但耗费大量时间,影响了课

堂教学的进度。

笔者原本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穿越回现场,化身为孙膑,通过观察记录,深入分析“孙膑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的原因。通过课后反思,笔者发现“观察记录表”的设计与学生思维水平有一定的距离,致使记录表的最终使用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后期教学中,笔者放弃了“观察记录表”的使用,而是将这一问题的探究纳入到了“猜一猜,孙膑到底跟田忌说了啥?”这个大任务中。

循证视域下“教—学—评”一体化建构路径的寻绎,依据学情证据设计教学方案,依据过程证据修正教学策略,依据效果证据评估教学成果,让课堂教学从基于经验走向基于证据,有望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桎梏,助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落地,引领课堂教学步入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轨道。

参考文献

[1][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8,29,30.

[2] 李萍.“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智趣课堂”新探索[J].小学语文教师,2023(06):4-9.

[5][6] 薛法根.打开思维的暗箱——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小学语文教师,2023(Z1):24-29.

[7] 李功连,龚鑫.语文“教—学―评”-致的实践逻辑和教学策略[J].语文建设,2024(08):32-36.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