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调查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韧性现状并分析影响患者心理韧性的因素,为开展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1年7-12月,在上海市杨浦某社区中选取487位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及家庭关怀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心理韧性的因素。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总分为67.20±16.7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婚姻状况、月收入、最近一次血压结果、服药情况、身体状况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得分均有影响(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非未婚、按时服药、自觉身体状况良好及家庭功能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相对较高(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服药情况、自觉身体状况、家庭功能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变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老年人;高血压;心理韧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4)21--05
Current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silienc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ao Chunting, Lai Zhengdong, Hu Huiju, Tang Qiqun, Wang Yuxin, Qiu Yang. School of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0632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patients,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terven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Methods From July to December 2021, 487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a community in Yangpu, Shanghai were selected as survey subjects, and questionnaires were conducted using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Resilience Scale and the Family Caring Degree Scale, and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silience of the patients. Results The total psychological toughness score of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was 67.20±16.72.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education level, occupation, household registration, marital status, monthly income, latest blood pressure result, medication and physical condition all had effects on the resilience score of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P<0.05).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esilience of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high education level, non-unmarried, regular medication, self-conscious good physical condition and high family function was relatively high (P<0.05).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toughness of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is in the middle-upper level, education level, marital status, medication status, conscious physical condition, and family function a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Key words】 Older adults; Hypertension; Mental toughness; Influencing factors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率为53.24%[1]。由于病程长且迁延不愈,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伴有较大的心理压力[2]。因此重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尤为重要。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压力、生活逆境、负面经历等消极情境下仍然能有效应对和调适的“反弹能力”[3]。有研究表明心理韧性能够帮助老年人接受、处理、调整如身体机能下降、认知能力下降等各种不利境况,从而降低或减轻其疾病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4]。因此,为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提高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实现“积极老龄化”和健康中国战略,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心理韧性的相关研究显得非常必要。目前,针对心理韧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者、运动员及学生等人群[5-6],较少关注老年高血压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因此,本研究调查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的整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21年7-12月,在上海市杨浦某社区中选取500位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平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③意识清晰,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排除标准:听力、语言障碍、精神病史或患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参与调查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调查知情,并自愿接受调查。
1.2 样本量计算
根据样本量计算公式N=400×Q/P。其中P为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P=53.24%),计算出样本量应为352人,考虑到10%的无应答率,需要调查387人,本研究实际完成调查487人。
1.3 调查内容
1.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内容包括人口社会学(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户籍、婚姻状况、经济来源、收入状况);基本健康状况(高血压类型、用药、自觉身体状况)共12个条目。
1.3.2 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 本研究采用的是由于肖楠[7]翻译修订的,包括坚韧(13个条目)、力量(8个条目)和乐观(4个条目)3个维度25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从不”至“几乎总是”分别赋值0~4分。量表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心理韧性越强。
1.3.3 家庭关怀度量表(APGAR) 该量表由美国学者 Smilkstein[8]编制,吕繁等[9]翻译修订,用于评价家庭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亲密度5个方面。该量表报告用于有心理行为问题的中学生、大学生、糖尿病、心肌梗死、癌症、手术患者的家庭功能评价,并逐步推广至全科医学中的家庭治疗指导工作。重测信度为0.80~0.83,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4 调查方法
由2名调查员对符合标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发放纸质问卷,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并当场回收;对于因故无法独立填写的,则由调查员复述问卷内容后协助完成。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7份,有效回收率为97.4%。
1.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6.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心理韧性与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功能、应对方式与心理韧性得分情况
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功能得分平均得分6.47±1.87分,心理韧性得分最小是11分,最大为97分,平均得分67.20±16.72分。详见表1。
2.2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的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户籍、婚姻状况、月收入、最近一次血压结果、服药情况、身体状况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得分均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与家庭功能、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水平与家庭功能呈正相关(r=0.736,P<0.01)。
2.4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总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身体状况、家庭功能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68.1%。自变量赋值见表3,多元回归结果见表4。
3 讨论
3.1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水平处于中等偏上
个体心理韧性水平与其应对生活压力、突发事件、负面情绪 和改善应对行为息息相关[10]。本次调查48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量表得分67.20±16.72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与陈娟娟的研究结果相近[11],低于空巢老人的86.50±8.40分[12]。分析原因,一方面,受传统文化影响,患者对突发压力事件常采取内敛隐忍的态度,不擅表达内心感受,从而导致心理压力堆积;另一方面,高血压患者面对持续的药物治疗使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13]。因此,医务人员应重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提高其心理韧性水平,促进其有效应对和社会心理康复。
3.2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文化程度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影响显著,与陈立青的研究一致[14]。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通常具有稳定的工作、较高的收入,且其文化程度越高,所寻求和获得的疾病相关信息越多,有益于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减少负性情绪,参与治疗决策,从而具备较好的心理韧性[15]。因此,医护人员应进行针对性疾病宣教,对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讲解病情现状和治疗方案,消除患者因疾病知识不足而导致的迷茫和无助感,帮助其提升心理韧性。
3.2.2 婚姻状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与陈曦的研究一致[16]。婚姻状况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对个人的心理领域健康影响深远,有配偶的患者可获得家庭成员心理、生活照护、情感支持等方面照护,利于缓解内心不良情绪,使其对未来生活有信心,从而具有较强的心理韧性[17]。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无配偶患者的心理支持,与患者勤沟通,加强人文关怀,增强她们在应对压力时的勇气和信心,以积极情绪面对疾病,增强治疗依从性,从而有益于提高心理韧性水平。
3.2.3 身体状况 本研究表明,身体状况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与王道勤的研究一致[18]。研究表明,身体状况良好者可以更好调节自己的情绪,身体状况越好,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承受压力的能力也越强,有益于提升心理韧性[19]。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人为关怀和治疗的同时,还应注重加强患者身体素质的提升和体能的储备,组织患者进行体育运动训练,提升患者身体状况,帮助其提升心理韧性。
3.2.4 家庭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与家庭功能呈正相关,与前期研究结果一致[20]。家庭功能是指家庭满足家庭成员各种需求的能力,体现在家庭成员间情感沟通以及共同承担对生活事件和压力源的能力等方面[21]。良好的家庭功能是患者和照顾者各自心理韧性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因素[22]。这提示医护人员可通过促进患者家庭的情感交流、情感表露与合作问题解决,鼓励家庭成员提供情感支持,倾听患者的担忧和困难,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家庭成员改善与患者的沟通技巧,鼓励开放和支持性的交流,增强家庭凝聚力。
4 小结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家庭功能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韧性最主要的因素。医护人员应对压力感知明显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同时应鼓励其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有效提高心理韧性。本研究属于横断面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可进行纵向研究,进一步调查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前后不同病情状态时的心理韧性状况,以此更好地诠释心理韧性是人们和逆境彼此作用,并胜利应对的动态过程,使结果更全面。
5 参考文献
[1] 李洋洋,刘艳丽,秦玉婷,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的动态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构建[J].护理学杂志,2023,38(23):84-90.
[2] 李艳红,李菲菲,马莉娜,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压力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21):5379-5382.
[3] Nuno Gameiro,Filipe Rodrigues,Raul Antunes,et al.Mental toughness and resilience in trail runner’s performance[J].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2023,130(3):1202-1220.
[4] 叶静,张戌凡.老年人心理韧性与幸福感的关系:一项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21,29(2):202-217.
[5] 乔朋华,龙杨,许为宾.管理者心理韧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22,44(7):33-47.
[6] Kerri Zappala-Piemme,Edward D,Sturman,Gary G,Brannigan,et al.Building mental toughness:A middle school intervention to increase grit,locus of control,and academic performance[J].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23,60(8):2975-2990.
[7] 于肖楠,张建新.自我韧性量表与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的应用比较[J].心理科学,2007(5):1169-1171.
[8] Smilkstein G,Ashworth C,Montano D.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family APGAR as a test of family function[J].J Fam Pract,1982,15(2):303-311.
[9] 吕繁,曾光,刘松暖,等.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测量脑血管病病人家庭功能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1999,15(11):987-988.
[10] 谭洁,陈晓丽,张丽.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理韧性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33):4329-4332.
[11] 陈娟娟,李惠萍,杨娅娟,等.癌症患者家庭韧性及照顾者反应对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J].中国卫生统计,2022,39(6):943-946.
[12] 张少波,孔艳玲.社区空巢老人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及自尊状况调查及其关系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5):575-580.
[13] 李改云,丁明峰,闫欢,等.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慢性病共病数与抑郁关联强度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23,40(6):885-888.
[14] 陈立青.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留观隔离人员心理韧性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研究,2020,34(8):1473-1475.
[15] 汪棋,李珏锦,胡晓林.肺癌患者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22,29(10):5-8.
[16] 陈曦,韩斌如,徐凤霞,等.我国护士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12):1845-1849.
[17] 陈辉,朱文俊.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韧性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23,24(1):106-108.
[18] 王道勤,王营营.灵性健康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2):144-146.
[19] 史康,王一飞,陈汉利,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援护士心理韧性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职业与健康,2021,37(6):772-776.
[20] 袁玮玮,张兴慧,孟珂冰,等.家庭功能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生命意义与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效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4,32(4):498-502.
[21] 赵恩,孔祥瑞,郑玉凤,等.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锻炼态度、家庭功能与药物渴求的中介效应关系:基于I-PACE成瘾模型理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4,32(3):352-358.
[22] 程玉婷,周东阳,张驰.脑肿瘤患者及照顾者家庭功能与经济毒性的纵向主客体模型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3,38(22):15-19.
[2024-05-21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