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干预联合父亲支持母乳喂养对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

2024-11-22 00:00:00宾婷婷郭灿戴晓秋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与分析正念干预联合父亲支持母乳喂养对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7-10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掷硬币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正念干预联合父亲支持母乳喂养护理。两组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breastfeeding self efficacy scale,BSE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产后1个月、产后2个月与产后3个月各时间点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3个月后,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念干预联合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能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也可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

【关键词】 正念干预;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2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4)21--03

母乳是新生儿生长发育最理想的营养来源,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有助于产后子宫恢复,可有效拉近母婴关系[1]。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倡导新生儿出生6个月内进行纯母乳喂养,并建议产妇坚持哺乳24个月以上[2]。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外的母乳喂养状况一直不太乐观,特别是部分地区的6个月以内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为百分之二十五以下,远未达到理想标准[3-4]。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是指产妇对自己给新生儿实行母乳喂养能力的自信程度,是预测母乳喂养行为的重要变量,其可决定产妇是否自我鼓励、如何面对母乳喂养中的困难、愿意为此克服多少困难、是否愿意母乳喂养等变量[5]。现代研究表明,父亲被视为母亲在持续母乳喂养过程中获得的主要支持来源之一,父亲支持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决定、喂养自信心、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等有重要影响[6]。正念干预是以正念为基础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可有效缓解个体压力与加强对个体的情绪管理[7]。本研究探讨正念干预联合父亲支持母乳喂养对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以促进改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3年7-10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顺利完成分娩,分娩过程顺利,都身心健康;②足月分娩的产妇;③新生儿出生5min Apgar评分均在9~10分;④单胎妊娠者;⑤产妇已婚;⑥产妇年龄22~40岁,新生儿父亲年龄20~45岁。排除标准:①无法配合研究者;②合并传染性疾病者;③合并精神障碍者;④因客观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者。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掷硬币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产妇的孕周、分娩方式、产妇年龄、新生儿体重、产妇受教育程度、父亲年龄、父亲受教育程度等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接受日常母乳喂养的健康宣教,由责任护士进行沟通交流,根据产妇的具体身心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方案。产妇出院后进行1个月1次的家庭电话访视,对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评估与动态调整。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正念干预联合父亲支持母乳喂养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正念干预:指导产妇取坐位,保持产妇平静呼吸,建立有效的身心联系,引导其体会到身体感受与思维的变动情况。嘱托产妇在脑海生成情绪、思维、冲动等状态,引导其客观地接纳并用心体会,每次30min,2次/d。

(2)举办爱婴沙龙,指导父亲积极与产妇、新生儿进行接触和互动,咨询师适度参与,解决双方疑惑,增强父亲的荣誉感和参与感。

(3)建立微信群,由医院的2名产科护士轮流担任群主(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10年及以上产科临床经验),要求产妇、父亲都加入微信群,每天发送相关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引导夫妻间相互理解支持,鼓励大家分享母乳喂养成功经验,并积极进行交流和答疑解惑,激发父亲们在母乳喂养中的角色意识和技能学习欲望。

两组产妇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率=母乳充足例数/观察例数×100.00%。母乳充足标准:每日新生儿小便超6次,大便4~5次,乳汁充足,每日可喂母乳8次,无需添加母乳替代品。

(2)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在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采用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breastfeeding self efficacy scale,BSES)测定产妇对坚持母乳喂养行为的信心程度,包括3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 Likert 5 级评分法,总分范围 32~160分,分数与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呈正相关性。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比较

产后1个月、产后2个月与产后3个月各时间点观察组的产妇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3个月后,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母乳是最适合新生儿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之一,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物质,具有营养均衡、比例适中、营养丰富、温度适宜、清洁卫生、容易吸收等特点[8]。母乳中也具有大量的抗体与乳小体,可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功能,促进新生儿语言、肢体及社交等方面的发育成熟,有助于其健康成长[9]。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产妇在出院后与分娩后,自觉奶量不足或由于新生儿哭闹,且没有良好的母乳喂养氛围,担心哺乳时间长导致乳房变性等,导致母乳喂养健康宣教质量不高,也使得母乳喂养率一直比较低[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后1个月、产后2个月与产后3个月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正念干预联合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能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从机制上分析,正念干预可使得产妇从容地应对产后压力与母乳喂养应激,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应激源,可缓解其不确定感、紧张及焦虑水平,使其认识到母乳喂养为正常生理活动[12]。其也采用生物反馈疗法、呼吸调节等多种方式对产妇进行渐进性放松训练,让产妇积极进行适应性自我管理,可提高对情绪的控制力,缓解焦虑情绪,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13]。当前父亲角色在支持母乳喂养中的重要作用被广泛重视,其需要给产妇大量的安慰与支持,充分利用家庭支持系统缓解应激状况,有助于产妇建立正确母乳喂养的观念,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14]。

在国内外全面普及正确母乳喂养观念、提升纯母乳喂养率,有利于提升人口素质与保证母婴健康。在母乳喂养中,新生儿吸吮可刺激母体分泌催乳素和催产素,可促进子宫复原与子宫收缩,有利于产妇身体恢复,还可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率[15]。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部分产妇因为在产后存在不良情绪及生活习惯,且与工作时间比较冲突,可减少泌乳量,进而采用混合喂养或完全用母乳替代品喂养,导致母乳喂养率降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可针对性评价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状况,可识别产妇的早期母乳喂养状况,为制定提高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16]。正念干预可积极为产妇提供相应的指导和鼓励,及时解决母乳喂养中的难题,更大程度地提高母乳喂养水平,可以提高其母乳喂养的信心,学会母乳喂养的方法,提高了产妇母乳喂养的自信心,并及时解决母乳喂养中的难题,变被动哺乳为主动哺乳[17]。父亲支持母乳喂养可帮助产妇培养正确哺乳的观念,有利于践行正确哺乳方法,可为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提供有效保障[18]。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护理3个月后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都显著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正念干预联合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能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同时在护理中要积极温馨提示并继续鼓励父亲参与母乳喂养中,针对产妇的个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咨询指导,使产妇在放松的状态下产生认知重建,使产妇树立坚定的母乳喂养信心,提高其自我效能,促进母婴健康[19]。

综上所述,正念干预联合父亲支持母乳喂养能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也可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但是本次研究分析的指标数据内容比较少,也没有对产妇进行长期随访,且父亲支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将在后续研究中探讨。

4 参考文献

[1] 廖晨帆,蔡正杰,冷芳群,等.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母亲负性情绪与6月龄内婴儿喂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23,45(4):541-548.

[2] 任红,宣静,姚雅鸿.环境干预结合伴侣参与式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角色转换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4):671-676.

[3] Utami R,Arief Y S.The effectiveness of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intervention on implementation of breastfeeding in low-birth-weight infants:A systematic review[J].J Pak Med Assoc,2023,73(Suppl 2)(2):S153-S157.

[4] 沈礼利,王明媚,洪粉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4,22(4):39-41.

[5] 李燕敏,肖新燕,冯晓雯,等.自我效能理论护理干预对产后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1):94-97.

[6] 王晓婷,王华君,应秀萍.产前微信平台知信行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妊娠结局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4,32(1):128-132.

[7] 卢彩洪,梁秋萍,程倩怡.初产妇母乳喂养认知程度调查及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干预效果[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4,32(2):360-364.

[8] 于佳佳.互联网+医疗护理模式在产科三位一体家庭式病房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之友,2024(4):230-231.

[9] 施昀溪.家庭赋权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喂养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4,21(5):98-101.

[10] 何平,成娟,洪晓娜,等.孕妇配偶同步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产前心理压力及分娩方式、母乳喂养的影响[J].当代护士,2024,31(1):42-46.

[11] Maleki A,Asghari-Jafarabadi M,Youseflu S.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arital relationship and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and duration of breastfeeding[J].Breastfeed Med,2023,18(2):86-96.

[12] 康松琳.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J].妇幼护理,2023,3(2):315-317.

[13] 李翠红.针对性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心理状况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28):131-133.

[14] 王翠娜,张茜,王真真,等.循证护理干预在改进母乳喂养相关乳头疼痛及损伤预防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研究,2023,31(2):185-188.

[15] Blixt I,Rosenblad A K,Axelsson O,et al.Breastfeeding training improved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self-efficacy to provide evidence-based breastfeeding support:A pre-post intervention study[J].Midwifery,2023,125(9):103794.

[16] 董家男,李秀荣,王娟,等.短视频在父亲支持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23,38(2):69-72.

[17] 赵永丽,雷敏,胡昌娥.手术室流程式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25):166-169.

[18] 韩明娟,裴晶.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母乳喂养的干预效果[J].母婴世界,2023(21):13-15.

[19] 梁菊,谢水秀,尹才芳,等.集中群组化产前保健护理对孕妇母婴结局、自我效能、母乳喂养及分娩恐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1):108-112.

[2024-04-18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