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护理在眼科全麻手术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4-11-22 00:00:00叶聃张宇茹杨雪赵青青张丹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眼科全麻手术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儿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 2024年3月在院接受眼科全麻手术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入睡时长、主观睡眠质量、睡眠困扰、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等5个维度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各项睡眠质量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患儿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情绪、躯体诉述、自觉症状和行为症状等4个维度的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4个维度的抑郁情绪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患儿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的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眼科全麻手术患儿的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眼科手术;全麻;人文关怀护理;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4)21--04

全麻手术是儿童眼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为高精度、微创或者复杂手术操作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儿童作为特殊的患者群体,在全麻手术中往往面临更大的心理和生理挑战。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全麻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术中的护理质量和患儿的心理健康值得高度关注。全麻手术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应激源,可引发患儿的恐惧、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不仅影响手术效果,还可能对患儿的心理健康造成长期影响。传统的护理模式主要关注手术过程中的生理指标监测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而忽视了患儿的心理需求,“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护理更加关注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心理和社会需求[1-3],为患儿提供更全面、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等护理服务,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增强其对手术的信心和配合度[4-5]。本研究主要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眼科全麻手术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促进患儿术后康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1月- 2024年3月在院接受眼科全麻手术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纳入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下的患儿;因眼科疾病需进行全麻手术者;能够配合完成术前、术后的评估与随访者。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无法有效沟通者;术前已存在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者;有麻醉或手术禁忌证者;术中或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者;无法完成全程研究或中途退出、失联、转院者;同时参与其他临床研究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及家长或监护人均知情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等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术前,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合手术,同时向家长详细解释手术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术中,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术后,定期为患儿更换敷料,检查手术部位的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此外,对患儿进行饮食指导和生活护理,促进其尽快康复。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术前护理:①了解患儿情况:通过与家长的详细交流,获取患儿的日常习惯、兴趣爱好以及过去的医疗经历,并根据患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设计专门的心理疏导方案,如使用放松音乐、呼吸练习或简单的冥想技巧来帮助患儿放松身心。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可以通过玩偶、绘本等辅助工具来模拟医疗场景,让患儿在游戏中逐渐熟悉和接受即将进行的手术。同时,护理人员使用温和、亲切的语气和患儿交流,同时配合适当的肢体动作,如拥抱、轻拍等,来传递安全感和信任。②术前教育:利用动画视频、彩色绘本或互动式的电子书,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患儿解释手术的目的和重要性。并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定制个性化的教育材料,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或利用模型或玩具进行模拟手术操作,让患儿在玩耍中了解手术过程,减轻对未知手术的恐惧感。③手术室环境准备:定期对手术室进行深度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的卫生安全。同时,选择柔和的灯光和温暖的色调来装饰手术室,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此外,根据患儿的喜好,在手术室内悬挂其喜欢的卡通人物、动物图案或彩色气球等装饰物,并准备一些患儿熟悉的玩具或书籍,以便在等待手术时能够安抚其情绪。

(2)术中护理:当患儿被接入手术室时,由一名熟悉的护士全程陪同,确保患儿在陌生环境中仍能感受到安全和陪伴。使用温和的语气与患儿交流,通过轻抚、握手等轻柔的动作给予患儿安慰,以缓解其紧张情绪。术中持续监测患儿的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此外,定时检查患儿的体位,确保舒适且不会造成压力性损伤,必要时进行适时的调整。

(3)术后护理:首先,密切关注患儿的疼痛情况,提供有效的镇痛措施,并教会患儿和家长如何正确使用镇痛药物。协助患儿进行日常活动,如洗漱、进食等,确保其舒适和安全。定期与患儿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鼓励家长参与患儿的康复过程,增强患儿的安全感和信心。其次,在患儿出院前,提供详细的出院指导和健康宣教,包括用药指导、复查时间、注意事项等,确保患儿和家长能够正确应对术后的各种情况。同时,根据患儿的康复情况,逐步引导其进行适量的活动,并为患儿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建议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避免给患儿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食物、酒精和咖啡因等。此外,术后定期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和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1.3 观察指标

(1)睡眠质量: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儿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入睡时长、主观睡眠质量、睡眠困扰、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等5个维度,每个维度0~10分,分值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2)抑郁情绪:采用儿童抑郁评定量表(CDRS)对患儿的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包括情绪、躯体诉述、自觉症状和行为症状等4个维度,每个维度0~10分,评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严重。

(3)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评估,①非常满意:护理人员态度热情、友善,能够主动关心患儿及家属的需求;对患儿的病情及手术情况解释详尽,使家属对手术充满信心;术后护理周到细致,能够及时解决患儿及家属提出的问题。②满意:护理人员态度较好,能够回应患儿及家属的需求;对患儿的病情有适当的解释,使家属对手术有一定的了解;术后护理基本到位,能够处理患儿及家属的基本问题。③不满意:护理人员态度一般,对患儿及家属的需求反应不够及时;对患儿的病情解释不够详尽,家属对手术了解有限;术后护理存在疏漏,对某些问题的处理不够及时。护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观察例数。

1.4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 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入睡时长、主观睡眠质量、睡眠困扰、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等5个维度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各项睡眠质量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患儿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患儿睡眠质量更高。见表2。

2.2 两组患儿抑郁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情绪、躯体诉述、自觉症状和行为症状等4个维度的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4个维度的抑郁情绪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患儿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总满意率比较

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的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总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在现代生物医学模式下,护理工作的范畴已远超出单纯的技术性操作和生理护理,逐步演变为一种融合了生物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护理实践。特别是在护理理念上,正逐步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全面、人性化护理模式转变。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眼科全麻手术在治疗儿童眼部疾患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得益于手术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完善,诸如先天性白内障、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等以往难以处理的眼部疾病,如今都能通过精细的手术治疗得到显著改善,从而极大提升了患儿的视力水平和整体生活质量。然而,手术对于儿童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心理和身体挑战。因此,在围手术期间提供全面、细致的人文关怀护理,对于缓解患儿的焦虑情绪、改善睡眠质量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6]。

人文关怀护理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会和精神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在眼科全麻手术的患儿护理中,人文关怀护理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护士能够深入了解患儿的心理需求和恐惧来源。在手术前,护士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儿和家长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过程,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减轻对手术的恐惧感。这种沟通不仅能够增强患儿对护士的信任,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和理解,从而有效降低焦虑情绪[7]。其次,人文关怀护理注重为患儿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在手术室布置上,会尽量减少医疗设备的冷硬感,增加温馨的元素,如贴上卡通画、放置患儿喜欢的玩具等,以减轻他们的紧张情绪。同时,在手术过程中,护士会通过轻柔的话语和适当的肢体接触来安抚患儿,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支持和安慰[8]。再次,人文关怀护理还体现在对患儿家属的关心和支持上。护士会主动与家属沟通,了解他们的担忧和需求,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信息。这种关怀不仅能够增强家属对医疗团队的信任,还能让他们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9-10]。最后,人文关怀护理还注重对患儿的疼痛管理和术后康复指导。护士会根据患儿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确保患儿在术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疼痛缓解。同时,护士还会为患儿提供详细的术后康复指导,帮助他们更快地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状态[11-12]。

通过以上多个方面的细致关怀,人文护理在眼科全麻手术患儿护理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人文关怀护理的患儿抑郁情绪的改善、睡眠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人文关怀护理在改善患儿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和促进康复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人文关怀护理通过减轻患儿的不良情绪,改善了患儿的心理状态。这种改善不仅有助于患儿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还能减少因紧张和恐惧而产生的应激反应,从而降低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有利于患儿的术后康复和长期健康发展。此外,人文关怀护理还能显著提高患儿的睡眠质量。通过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提供个性化的疼痛管理和术后康复指导,人文关怀护理有效减轻了患儿的疼痛和不适感,从而改善了他们的睡眠质量。而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患儿的术后康复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13-14]。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护理在眼科全麻手术患儿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创造舒适的医疗环境、提供个性化的疼痛管理和术后康复指导等多方面的细致关怀,有效减轻患儿的抑郁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4 参考文献

[1] 贾航.围手术期人文护理干预对小儿包皮环扎术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28):35-38.

[2] 张玉霞,朱淑萍,叶璐.人文护理模式在小婴儿病区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3,32(3):544-548.

[3] 区秀媚,李小燕,张文风,等.中医特色人文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OnO4TpxYwmnNOTEVnV4W9Q==,32(12):1491-1492.

[4] 黄海英,梁志敏,许秀贤,等.多维度人文关怀在初诊住院急性白血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10):110-113.

[5] 邵琴.人文关怀对小儿保健护理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7):192-194.

[6] 饶美红,李燕.人文护理在患病儿童检查心电图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295,300.

[7] 魏啟智.人文护理模式用于小儿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7):104,110.

[8] 吴女琴,何铭奇,宁慧娟.小儿外科应用人文护理的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9):1250-1252.

[9] 何菊兰.人文关怀护理在PICU住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6):683-685.

[10] 宋晓艳.人文护理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7(S1):51-52.

[11] 杨春梅.人文护理在小儿疝腹腔镜术后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4):238-239.

[12] 王小春,陈玉芹.人文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2):289.

[13] 卢惠卿,梁素丽,曾小阳.人文护理在新生儿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5,36(1):128-130.

[14] 姜凌燕.人文护理在儿科病房应用的体会[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3,4(1):65,67.

[2024-05-23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