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教材建设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教材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实践策略展开深入研究。研究认为,教材体系应强化“教材思政”理念,教材结构应突出“体育课程一体化”理念,教材内容应贯彻“大单元教学”和“教会、勤练、常赛”的体教融合理念。从树立精品意识、精编教材内容、创新教材新形态、加强 “教编研”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推进项目化教材建设的实施。
关 键 词 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教材;教材思政;武德思想;数字教材建设
引用格式 康德强,王哲,张富军,等.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教材建设的基本理念与实施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4(33):92-96.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向着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目标不断迈进。为此,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提出体教融合理念,教育部又进一步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中小学体育教材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与足球、体操、田径等诸多西式体育运动项目一起依附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被编入体育教材进行传承与传播。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尚未形成独立的、项目化的、系统化的武术教材。同时,受限于中小学体育课时、体育运动项目繁多等原因,中小学体育教材中的武术内容及形式既缺乏内在联系,又不能体现武术的本质内涵,存在内容庞杂而浅显、各学段相互脱节、系统性极度缺乏等问题。可见,武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既未达到中小学教育中武术教育的目的,又未起到弘扬与培养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作用[1]。
基于此,本文以运动项目化发展为出发点,深入探讨新时代中小学武术教材建设的基本理念与实施策略,以期促进中小学武术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为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教材建设提供参考。
一、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教材的界定
为适应体育强国、体教融合的战略要求,国务院、教育部提出“足球进校园”方案,并于2015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成功推出首套以运动项目为中心的体育教材——《中小学校园足球》,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教材建设迈入运动项目化发展的新阶段。
运动项目化教材是根据运动项目的内容与形式划分具体的项目任务,并以项目任务为依据,通过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价、总结归档的模式来构建的国家、地方或校本教材。具体到武术来讲,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教材是适应武术运动项目化教学方式的教材,在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武术运动内容细分为功法、拳法、腿法、摔法、拿法、刀法、剑法等理论与技法的项目任务,然后以师生共同确定项目任务、制定“学习+训练+比赛”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价、总结归档的模式来构建教材。
该教材既落实了“教会、勤练、常赛”的体教融合理念,把“健康第一”、发展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竞技能力等多种理念整合于中小学武术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对武术理论与技法的整体把握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具有师生共同探索、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的特征。
二、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教材建设的基本理念
教材作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媒介,中小学武术教材既是传承与传播武术理论和技法的主要载体,又是体现国家与民族价值、理念和意志的重要工具。因此,建设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教材,必须立足于武术运动项目的学术前沿,深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重要文件所提出的教育新理念、新要求,结合中小学生对于武术学习的新诉求,确立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教材建设的基本理念,以引领中小学武术教材的设计与编撰、推广与使用,进而促进中小学武术教材乃至武术学科体系的创新性发展。
1.教材体系:强化“教材思政”理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2]课程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课程思政这一理念从根本上回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实践问题,抓好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3]。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以“三全育人”理念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共同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
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起步阶段,尤其应当全面贯彻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要求。思政教育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在教材体系中也应有所体现。将思政理念融入武术教材体系,形成“教材思政”理念,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思政理念,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
武术教育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其核心组成部分——武德教育与“课程思政”所强调的个人德行培养育人理念高度契合。可以说,武德教育是“教材思政”理念在武术教材整体建设中的重要体现,也是落实“教材思政”理念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当前中小学武术教育中普遍缺乏武德教育。其一,武术教材编写片面强调技术动作的教学指导,忽略武德教育,未能将“教材思政”理念贯穿始终。其二,在武术教学开展过程中,缺乏足够思政元素的指导与教学,德育效果令人堪忧。最终导致学生只关注“术”的学习,未得到“道”的提升,对于武术的理解往往浮于表面或有失偏颇。因此,在中小学武术教材建设中,迫切需要将“教材思政”理念融入其中,融入教材编写、审定、选取和运用的全过程中,渗透到武术教育的知识、经验及活动过程中,着力通过武德教育提升学生能力,通过武术课堂加强学生品格塑造,达到全课程育人效果[4]。
2.教材结构:突出“体育课程一体化”理念
中小学武术教育体系一直沿用“教、练、考”套路的运作模式,“竞技化”“套路化”的发展理念被广泛应用在武术后备人才、专业学生的培养方面。这种墨守成规的武术教育与广大中小学生所期待的具有技击性和趣味性的武术教育相去甚远,极大地阻碍了武术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曾指出,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在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大中小学教学相互脱节,十四年教学过程未被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就武术而言,《体育与健康》课程系列教材将武术内容按学段进行划分,按年级进行设计,虽便于教材管理,但未能将武术作为运动项目所具有的特点及内容系统科学地呈现在教材之中,致使学生对武术运动项目的感知与体验趋于技能化、表面化。
实现中小学武术教育的整体设计与发展,应创新性地坚持“体育课程一体化”理念。其一,应打破对这一理念的错误认识,即体育课要学很多的项目才是全面发展。其二,要树立正确的理念,建立“每位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学校可以提供的运动项目并进行较长时间专项化学习的体育教学,即建立“体育走班制教学”的新课程体系[5]。武术教材作为武术课程的重要依托,建设以武术项目内容为中心的教材体系,对于“体育课程一体化”理念在教材结构上的呈现尤为重要。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素梅研究员提出,只有达到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形式联合的课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课程[6]。就纵向衔接、横向一致而言,首先纵向划分要做到不同学段的武术教材内容相互衔接,实现教材内容的单元化或模块化,以搭建合理的武术教材框架,避免出现违背武术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低级重复现象,使教材结构成为一体。其次横向划分要求武术教材内容对于相同学段、相同年级学生运动能力的要求应相对一致,依据同一年龄段学生在动作、认知等方面的发展规律,制定全国不同区域相同学段学生所需的共同武术教材内容,确保武术教材在不同区域相同学段所教授的内容大体一致,其内容结构具有一定稳定性。
就内在统一、形式联合而言,其内在统一的要求是,武术教材编撰应与课程标准相统一、课程目标应与武术教材内容相统一、武术文化内容应与武术技术内容相统一,以此为基础实现武术教材结构的一体化。形式联合的要求,一方面是一体化武术教材建设要注重课内外和校内外学、练、赛的高度统一,实现家、校、社的协同配合;另一方面,要注重不同形式武术教材的开发与创新,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已经促使教育行业向“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等方向延伸与深化,教材形式也应该在数智化、信息化方向进行创新发展,这将成为推动中小学武术教材发展的一大动力。
3教材内容:贯彻“大单元教学”与“教会、勤练、常赛”的体教融合理念
武术“大单元教学”理念是针对目前存在的“分离式”“双教材”“小单元”教学而提出的新一轮体育学科教学改革理念,是解决当前武术教材内容缺乏连贯性、整体性等问题的重要理念。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目前存在的普遍情况是“小学生学蹲踞式起跑、双手胸前传球,大学生还在学”,甚至“学生上了十二年体育课未能很好地掌握一项运动技能”[7]。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与我国实行的“分离式”“双教材”“小单元”式的体育课程教学方式不无关联。除此之外,教学中所体现的问题也受到教材与教学之间处于动态变化的中间区域的影响。在这个中间区域里,“正式的课程”包括“领悟的课程”“实施的课程”和“体验的课程”,与教学之间并不是简单的贯彻与执行的关系,而是复杂的动态互动关系[8]。教学层面所出现的问题,体现在教材层面就是其内容布局的不合理性所导致的教材与教学之间的冲突。
为保证武术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应全面贯彻“武术大单元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坚持推行“教会、勤练、常赛”理念,真正实现二者的理想形态——“可选择的专项化体育教学”[9]。其一,通过武术“大单元教学”理念,确保教材内容具有充分的展示机会,摆脱蜻蜓点水式的教学痼疾,提高教学实效性[10],帮助并引导学生形成具有武术攻防技击能力、武术健康行为以及武德的武术核心素养;其二,通过“教会、勤练、常赛”理念,提高教材内容的针对性,遵循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和学校体育教育的育人规律[11],帮助学生掌握从参与活动到熟练运用技术的能力。坚持“武术大单元教学”理念与“教会、勤练、常赛”理念,着力建构满足中小学武术教育需求、结构整合度高、权威性大、内容适配度强的中小学武术教材体系新模式。
三、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教材建设的实施策略
1.树立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教材建设的精品意识
首先,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引领,构建思政贯穿始终的精品武术教材。武术运动具有与课程思政理念一致的丰富文化思想,在编创精品化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教材的过程中,以立德树人为指引,将思政理念贯穿始终,具体做到以下两点。其一,遵循教材科学建设的基础上,在武术运动技能中充分融入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等文化思政元素,构建价值观念与武术运动技能一体化的武术教材。使学生在学会武术运动技能的同时,逐渐把武德思想内化为价值观、道德素养、审美理念等,最终成为有理想、有品格、有创新、有担当的爱国青年,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二,既要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来科学合理地设制各学段课程目标,又要遵循各单元、各章节思政理念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由浅入深、由分到合的规律,以构建具有连贯性、渐进性的思政化武术教材,使受教育者由感性认识逐步内化成价值观念,实现思政理念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其次,心系民族伟大复兴,构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精品武术教材。审视当前武术的发展态势可以发现,武术民族性的弱化主要表现为武术自身文化内涵的缺失[12]。经过长期的体育化改造,当前的武术建构在西方运动文化理论之上,基本失去了中华民族文化根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景下,建构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精品教材必须增强其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突出民族特色。武术教材建设应突出民族性,使学生在学习武术的基础上,培养武术精神,形成民族文化心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具体到武术教材创编,一是应遵循教材编写规律,把握教育强国战略所需,深入挖掘我国古往今来促进民族进步的名人事迹,讲好促进人类发展的故事,加强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二是应统编中华武术自身蕴含的民族精神并融入教材之中,通过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刚健自强、厚德载物的尚武精神,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荣誉感、归属感。
再次,以人为本,构建凸显体育核心素养的精品武术教材。《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方面培养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构建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精品教材,必须以人为本,围绕武术攻防技击能力、武术健康行为、武德等核心素养进行创编。其一,既要加强和阐释武术技术动作所蕴含的攻防技击内涵,又要阐释武术技术动作的健康功能,减少体操化、套路化的“花架子”。通过系统合理的学习和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武术攻防技击能力和健康促进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品格塑造的核心素养。其二,要挖掘我国古往今来公而忘私、保家卫国的武术名人的光辉事迹和文化思想,将其融入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教材,使武德思想贯穿教材始终,强调武术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青少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2.精编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教材
首先,提炼课程思政主线。在精编教材内容的过程中,提炼武术所蕴含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思政元素,并与武术技法有机结合,形成立德树人的思政主线。具体到中小学运动项目化武术教材中,可设置如“知识窗”“课课练”等模块,在“知识窗”模块介绍中华武术文化及其价值内涵;在“课课练”模块设置各种练习,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深入掌握武术文化内涵。
其次,完善教材内容的阶段划分。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技能发展、认知发展、身体发育等规律,完善武术教材内容的阶段性划分。根据融合性、统一性、衔接性与适用性原则,以走班制的大单元为主体,合理划分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教材内容的各个阶段,把武术功法、招法、对抗等理论与技法科学、合理、系统地编入中小学不同阶段,为培养德艺双馨的武术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再次,遴选与组编先进内容。依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新课标要求创编精品教材,确保教材的政治性,提升教材的思想性,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先进内容的遴选与组合是建设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精品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依托。
3.创新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教材的形态
目前数字化线上教学发展迅速,体现出较传统教学的巨大优势。相关研究表明,数字教材具备的交互性、泛在性、个性化、延展化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材的不足[13]。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要创新和开发数字化新形态的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教材,具体可从情境创设、机制完善、创新形态三方面,将信息技术融入教材建设之中,推动武术精品教材的开发与应用。
首先,创设数字化武术学习情境。为提供真实、互动和便捷的学习体验,需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和教育资源,创立数字化武术学习情境。其一,整合、转化数字化教材内容,在严格把控意识形态的前提下,以纸质教材内容为基础,整合数字化资源,进行信息化的转化和创造。例如:课程关联二维码、视频、音频、动画、文本等,以形成数字化武术学习情境。其二,推动武术教学优质资源信息平台的建立和共享,方便共享交流武术教学经验,同时鼓励优秀教师通过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参与平台共建,促进武术教育资源的丰富和优化。其三,推动教师在线课程、虚拟课堂的开展,设计在线社区论坛,实现师生线上互动教学、录播教学、在线讨论等活动,以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与兴趣自由安排学习进度,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
其次,完善数字化武术教材的规范机制。目前,虽然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标准尚未建立,但为了建设标准化、高质量、可靠且有效的数字化武术教材,有必要深入研究数字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数字化教材管理功能、数字化教材反馈服务等问题,以完善数字化武术教材的规范机制。其一,坚持数字化武术教材建设的三审三校原则。通过学科编辑、学科专家、教育专家对数字化武术教材内容进行基本质量、教学要求、价值观传递等内容的审定与校对,确保教材的意识形态、整体质量和内容适合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念与发展要求。其二,完善数字化教材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提升教材使用情况、学生反馈、教师评价等数据的分析,了解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教材的优化和更新提供依据。其三,推动数字教材反馈服务,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建立有效的反馈渠道,在教材质量、使用体验、教学效果层面进行反馈,从而帮助数字教材平台或开发人员改进教材质量,优化数字教材的用户体验。
再次,创新建设新形态武术教材。单一的纸质教材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中小学武术教育教学的数字信息化改革。因此,创新建设新形态中小学武术教材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其一,要实现纸质教材与数字资源的融合,通常是以“书配码”[14]的形式,将纸质教材的文本内容与图片、音频、视频、PPT、微课等数字化资源进行二维码关联,构建具有动态性、交互性的数字化教材,以方便随扫随学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其二,实现教材、课堂、平台三者的融合,即在创新建设新形态教材的同时,建设同步虚拟仿真课堂,并以数字平台的跨媒介教学的方式,将多元资源呈现给学生。其三,实现教学、学习、测评、反馈等多功能的融合,将数字信息化技术支持、多媒介综合应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与跨媒介、跨平台、多场景的“课堂+自主+协作”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监测与评估,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完善自我。
新形态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教材以纸质教材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仿真、二维码等数字信息技术,将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在线课程等资源深度融合,具有内容智能开放性、学习环境交互性、目标导向性的特点,能够精准服务中小学武术教育教学的新形态教材。
4.加强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教材建设的“教编研”队伍
武术教材的“教编研”队伍建设水平直接影响教材质量,进而影响中小学武术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教材建设需要组建一支政治合格、教编研素质过硬的教材建设队伍。
首先,应组建高素质的“教编研”一体化队伍。从学科背景、教育教学经验、编辑素养、意识形态立场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选拔优秀武术教师、高水平武术运动员、武术编审等高素质人才组建“教编研”队伍,并依据能力对这些多元化、高素质人才进行有机整合,使其在中小学武术运动项目化教材的创编过程中,协调配合,优势互补,发挥最大合力。
其次,应加强“教编研”队伍的培训。其一,通过专题培训,使队伍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坚定意识形态立场,及时更新工作理念。其二,组织“教编研”队伍深入教学一线开展调研工作,密切联系中小学武术教学实际,优化武术教材内容和形式。其三,对队伍进行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培训,强调教材编写过程中信息化成果的合理运用,提升武术教材的使用效果。其四,通过线上线下的理论和技能讲座、研讨会、学术沙龙等形式的培训,开展教材建设“教编研”队伍的能力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编写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
再次,应构建“教编研”队伍的多元化考核机制。由政府部门牵头优化考评政策,根据现实需求适当调整“教编研”人员的考评指标和内容,如在职称评定上适当增加参与教材编研人员的指标权重,从而提高教材编研人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9.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16)[2022-10-25].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721685.htm.
[3]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2019-03-19)[2020-12-14].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319/c1024-30982117.html.
[4]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7):10-14.
[5][7] 毛振明.解说“体育课程一体化”[J].体育学研究,2022,36(01):123.
[6] 于素梅.论一体化课程建设对学校体育发展的促进[J].体育学刊,2019,26(01):9-12.
[8] 徐文彬,罗英.课程、教材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辨析——基于课程形态的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36(03):47-53.
[9][10] 张以,赵晓丹,毛振明.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视域下的“大单元体育教学”[J].体育学刊,2022,29(06):127-133.
[11] 李军,刘世磊.“教会、勤练、常赛”的生成背景、基本内涵与实践审思[J].体育学刊,2022,29(06):134-139.
[12] 郑薇娜,王宏.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武术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7,33(06):61-64.
[13] 郭利强,谢山莉,范慧圆.传统教材向数字教材转型:动因、障碍及实现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07):36-41.
[14] 陈瑛.疫情背景下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思考[N].浙江教育报,2021-05-28(005).
[作者:康德强(1973-),男,山西文水人,天津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王哲(1997-),男,天津人,天津市南开区实验学校,二级教师,硕士;张富军(1998-),男,四川宜宾人,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硕士生;万汀峤(2000-),女,江苏东台人,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硕士生。]
【责任编辑 赵武星】
*该文为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体教融合背景下中小学武术教材体系的创新研究”(CLE21008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