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的困囿与破局

2024-11-22 00:00刘永梅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4年11期

摘 要 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有效助推教学质量提升,拓宽了劳动教育空间,优化了劳动教育评价过程,为革新现有劳动教育存在样态、提升劳动教育质量提供了机遇。但是,过度智能化也可能导致学生劳动观念淡化、学生脑体退化及劳动教育质量下降等诸多困囿。想要破解难题,就要在把握好人机边界的前提下,强化劳动价值观引领,加强劳动实践观塑造,注重劳动环境的虚实结合,注重劳动教育的多元评价,在人机协同与互补中化解风险,促进劳动教育生态的新平衡。

关 键 词 人工智能;劳动教育;风险治理;大数据;数字化;多元评价

引用格式 刘永梅.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的困囿与破局[J].教学与管理,2024(33):35-39.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劳动教育由最初的基于实践经验的口耳相传到文字传递,再到大规模标准化学校教育,教育的形态、机制,以及传递方式被基本固定并不断延续。进入21世纪,在旺盛的人类需求与坚实的技术基础的双重助推下,人工智能日益凸显出了其革命性变革的技术潜质,由此引发社会各个领域的“链式突破”[1],“AI+劳动教育”也使得劳动教育的形态与范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在当前人工智能语境下,劳动教育的时代跃迁和内涵更迭既为提升劳动教育质量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现有劳动教育范式形成了较大的冲击。有鉴于此,全面审视与客观评估当前人工智能在提高劳动教育质量和效率方面的潜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人机协同为导向的教育框架,在范式原则与范式转换的统一中达到技术与人的协同,对实现劳动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的发展态势

劳动教育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劳动活动来开展的教育,其旨在塑造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其劳动技能,同时也强调通过劳动体验来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劳动教育内涵丰富,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技能劳动和脑力劳动。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劳动教育全过程,通过精准干预、数字化、个性化教育等智能技术,培育学生的综合劳动素养,实现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智能时代劳动教育新形态的过程。当前,人工智能在劳动教育领域的应用场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虚拟现实劳动模拟、智能教育平台,以及机器人辅助教学。技术赋能使劳动教育内容、劳动教育空间、劳动教育评价系统都得到了智能化提升,对于劳动教育提质增效具有重要价值。

1.劳动教育手段智能化,助推教学质量提升

有史以来,人类的劳动主要表征为手工劳动或机械劳动。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了传统劳动教育的手段,智能技术在辅导学生学习、辅助教师教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助推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人工智能以“助教”角色参与到劳动教育全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智能教师”作为辅助角色进入劳动教育课堂,能使传统的单向性教学转化为人机协作,备课、讲授、课后辅导,以及劳动实践都能实现智能化生成,这样有利于教师摆脱重复性劳动教育的束缚,把精力投入到塑造学生创新性劳动思维与劳动技能提升等工作中。另一方面,技术的加持“使得教学中的隐性学习过程显现化”[2],传统教育中一些难以精准捕捉与量化的学习反馈因素,如学生的情绪波动、学习习惯,以及认知模式等可以依托大数据进行精准分析, 并以最直观的图表形式呈现,这一技术有助于教师实现个性化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人工智能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习效率、扩宽成才通道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人工智能通过行为感知技术收集了学生的海量数据,包括他们的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的兴趣方向等,并“快速获取与生成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资源”[3],学生可以更加自由且轻松地获取高质量且差异化和定制化的劳动教育资源,尤其在5G技术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协同推进下,个性化教学资源的增加以及虚拟实验场景等的设置,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自由、全面、个性化发展。

2.劳动教育环境虚拟化,拓宽了劳动教育空间

人工智能对劳动教育的持续赋能,极大地改变了劳动教育环境,这主要体现在它打破了传统劳动教育的时空限制,跨越了传统劳动教育的地理阻隔,利用智能技术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教育资源。这种虚拟化的教育场域“完善了学生的劳动认知图式,增强了学生的跨时空劳动体验,促使劳动主体(教师、学生)平等交互”[4],有效弥合了传统劳动教育中存在的物理环境互相隔离的缺陷,充分发挥了虚、实劳动教育环境的协同育人作用。

智能技术引发的劳动教育环境变革,将物理劳动场景借助具身技术转化为虚拟场景,有力拓展了劳动教育的实践空间。以中小学虚拟实践为例,在学习历史课程时,学生可以借助VR技术走进虚拟的历史场景,亲身体验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演变。学习地理课程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走进世界各地的自然人文景观,了解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文化差异。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对具有危险性的劳动场域进行虚拟创设,如消防演练、应急管理训练等,这样不仅可以提供安全无风险的学习环境,还可以模拟不易实现的或复杂、或危险的劳动条件,以此减少实际操作的风险。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将物理劳动场景借助具身技术转化为虚拟场景,有力提升了学生的劳动能力。以农业生产实践模拟为例,通过VR技术,学生可以体验从耕作到收割的全过程,了解农业机械的操作方法以及作物生长的各个阶段。这种模拟空间的设置,可以激发学生,尤其是城市学生了解农业劳动的兴趣,“为劳动教育中知识与技能融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5]。此类虚拟环境既丰富与锻炼了受教育者的劳动技能,也提升了劳动的实践宽度,拓宽了劳动教育的实践空间。

3.劳动教育评价数字化,优化了教育评价过程

劳动教育评价在提升教育质量的过程中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使得学生的劳动教育实现了数据化记录与智能化分析,极大地优化了评价过程。

教育评价作为人工智能在教育应用中的主流场景,通过重塑评价理念、改进评价方法,实现了精准化、个性化的过程性评价。首先,评价理念由标准化转向个性化。诞生于大工业时代的主流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主要通过甄别选拔来培养能够高效率、标准化应用知识的劳动力,而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的评价理念因技术加持转向因材施教。具言之,依托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的接入,基于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维度的个性化教育大数据得以建立,其包括了面向个性需求的教学资源的个性化推送、学生训练数据的个性化采集、学生成长的个性化画像分析,很好地解决了劳动教育难以精准聚焦劳动者个体兴趣与成长的问题,实现了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精准化、个性化评价。其次,评价方法由经验化转向数字化。传统评价主要通过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主要以教师的经验观察与标准化测试为依据,这种不依赖科学方法的评价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公正性。大数据驱动下,利用视频监控、在线学习平台等智能工具建立的“数据抓取+数据分析+数据反馈”的评价方法,助推了评价由经验主导向数据驱动转向,有效弥补了传统评价中过程性评价精准度不高的短板,促进了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的形成。

二、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囿

“不断减轻人类痛苦是技术持续进步的主要动力。”[6]人工智能技术把人从简单性、重复性、危险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然而,劳动教育的价值理念与新兴科技的可能冲突也导致了劳动观念异化、劳动技能弱化、劳动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

1.手段过度智能化导致劳动观念淡化

作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核心素养,劳动观念是指对劳动的价值、意义、目的、方式等的综合看法和态度,它不仅反映了个体在劳动中的价值取向,也是时代变迁背景下劳动观念变迁的生动映射。智能化手段的应用在显著扩展了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学生将劳动视为可能随时被智能工具替代的低端活动,这种观念降低了学生对于劳动的尊重和参与劳动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他们的劳动态度与职业道德养成。

一方面,过度依赖技术可能削弱学生劳动的主动性。劳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终极旨趣,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奠基作用。劳动的主动性作为人所固有的本质意识属性,需要在亲身实践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中被激发,而实践则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与手段,当人工智能这种物化智力不断赋能实践的时候,劳动形态就从体力向脑力转变,在劳动自由度显著提高的同时,也使得学生产生了劳动的存在论问题,陷入劳动价值观异化的困境,导致学生劳动主动性下降,劳动观念淡化。另一方面,过度依赖技术使得学生的关注点从传统注重劳动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转移到“技术革新以及新型工具的使用上”[7]。这一教育过程较少强调劳动的具身实践属性,学生缺乏实际动手操作和体力劳动的体验,缺乏劳动的参与感,劳动的技术之维不断凸显。这种虚拟化技术不仅导致学生对传统劳动技能的忽视,也淡化了学生的劳动观念,甚至出现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等现象。

2.环境过度虚拟化导致学生脑体退化

人工智能介入劳动教育,在拓宽教育实践空间的同时,也会由于劳动环境的过度数字化,导致学生的脑力思考和具身化经验被简化或削弱,造成脑、体的双重退化,乃至劳动创造力的下降。

首先,劳动环境的虚拟化可能导致脑力劳动的退化。人工智能在复杂推理方面的算力已经远超人类,许多需要复杂脑力劳动处理的问题被算法技术轻松解决。从产业视角看,人工智能包括的三个层级中,无论是基础层的数据与算力,还是技术层的模型和算法的研发和升级,抑或应用层的辅助智能学习软硬件产品或解决方案,其最终都是以自动化与简化的方式在线上呈现。长期沉溺于这种技术福利,可能导致学生脑力劳动的退化,以至于无法适应复杂劳动环境的需求。一些专门研究大脑额叶的神经科学家猜测,滥用数字技术可能会妨碍青少年正常成长,“将他们冻结在青少年大脑模式中”。其次,劳动环境的虚拟化可能导致学生身体机能退化。真实的劳动技能是AI模拟不来的,传统的劳动教育中,学生面对的是物理性的劳动环境、劳动方式,以及劳动对象,通过不断具身劳动积累经验,在真经历、真体验、真实践中熟悉劳动技能。但是,虚拟化技术下的劳动场景“只是一种功能上的实在性,缺乏身体的可感性和实体性”[8],学生身体力行的机会大大减少,对实际操作环境的感知和适应能力减弱,容易导致身体机能下降,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最后,劳动环境的虚拟化可能限制学生的劳动创造力。劳动创新能力,即通过在劳动过程中革新技术、知识和思维来提高劳动效率。这一过程体现在,人类在面对全新的问题时能够在实践操作环境中通过非线性思维模式进行创造性思考。但是在虚拟劳动环境中,人工智能难以模拟人类的创造性思维和直觉判断能力,因此在完成某些复杂任务时受到限制,故环境过度虚拟化有可能破坏学生的创造力。

3.评价过度数字化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劳动教育评价过程数字化,使得教育评价过程更加便捷与高效,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与科学,显著推动了评价体系的现代化进程,为客观评价教学效果,并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依据。然而,劳动教育是一门内蕴着很强实践性和体验性的独特学科,其内核无法完全被数据所量化。评价过度数字化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削弱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影响对劳动教育质量的评估和提升。

首先,评价过度数字化可能遮蔽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其学习动机,导致能力数字化问题。当劳动教育受到数字化评价的影响时,学生的关注点从提升自我劳动创造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转向如何获得可量化的数字成绩,学习动机从内在的兴趣驱动转向外在的成绩驱动,而内隐的劳动品质、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等难以量化的指标被忽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评价过度数字化可能削弱师生互动关系。人不仅是知识的接收主体,还具有情感、道德、创造力等多重特质,这些特质在人际交流和互动中得以更好地实现,故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在教育中扮演着人工智能不可替代的角色。积极互动不仅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信任与尊重,有利于师生深度交流,提高评价的客观性,也可以帮助学生培育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等核心素养。但是过分依赖数字化评价,使得教师的角色从教育者转变为数据分析师和结果评估者,这种工具化和功利化的倾向导致教师的关注点从学生转移至数据,对个体学生关注度降低,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后,评价过度数字化可能因评价视角单一而导致评价结果无法准确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劳动教育的核心在于通过实操和体验,培育学生的劳动综合素养,但是过度依赖在线评价工具,显然无法真实且全面地评价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劳动情感与价值观。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过度的技术依赖可能使其走向唯技术化、唯技能化、唯数字化等极端,影响劳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困囿的破局进路

人工智能深刻影响着劳动教育的理念与方向,理性审视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所带来的机遇与衍生出的挑战,把准其实施方向,对未来劳动教育至关重要。为此,要在把握好人机边界的前提下,强化劳动价值观引领,加强劳动实践观塑造,注重劳动教育的多元多视角评价,在人机协同与互补中化解风险,更好地推进劳动教育的时代化发展。

1.注重劳动价值观的塑造,防止教育背离劳动本体论

劳动本体论认为,劳动是人类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劳动不仅是物质生活,更是人的自我实现、社会关系构建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方式。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类实现幸福的唯一正当方式;恩格斯指出,劳动是“人类的造物主”。由此可见,劳动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智能技术赋能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劳动观念淡化,乃至劳动的本质价值被忽视。在此背景下,坚持劳动本体论,实现劳动育人目标尤为必要。

坚持劳动本体论的首要任务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不断变化的劳动历史文化语境赋予劳动教育以新的内涵和要求。”[9]人工智能背景下,劳动的内涵从狭义的物质生产扩展到包括思维劳动在内的广义范畴,但智能技术作为辅助性工具,并未改变劳动以及劳动教育的本质,故劳动教育必须坚持“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以及“崇尚劳动”的价值导向。要使学生树立劳动平等的理念,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无论是劳心还是劳力,一切合法和诚实的劳动都应该被平等对待,并要明白劳动是促进自我发展的根本途径,摒弃完全依赖技术的投机心理。

坚持劳动本体论,要处理好人机边界,突出人的主体性,践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一是要培养学生辛勤劳动的习惯。智能工具的介入降低了学生直接参与劳动的获得感,而躬身力行在某种程度可以消解机器带来的劳动参与感和成就感下降的问题,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主要途径。二是要诚实劳动。要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智能工具,不做智能设备的附庸。正如比尔·盖茨所说:“技术本身并不足以改变世界,重要的是人们如何使用技术。”[10]三是要创造性劳动。劳动是一个具有动态、多维和创造性特征的过程,新时代的劳动愈加呈现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特点,迫切要求学生提升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特征的各类实践活动,在持续的积累中满足不断时代化的劳动教育新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要把握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递进式教育关系,“辛勤劳动”是基本准则,“诚实劳动”是更高层面的社会规范,“创造性劳动”在三者中居于最高地位,强调技术创新背景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注重劳动环境的虚实结合,防止学生脑体退化

学校依托智能技术搭建的虚拟化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虚拟空间内感受近乎真实的劳动场景,极大地减少了学生对实时劳动环境的依赖,拓宽了实践空间,因而成为一种新兴且有效的劳动教育形式。但长期处于虚拟化的劳动环境中,学生的大脑与身体互动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仅剩大脑在唱“独角戏”,这可能导致脑体协调能力下降。因此,在构建劳动环境时,“倡导虚实交融的教学理念”[11],是防止学生脑体退化的重要着力点。

注重虚实结合,一方面要做好虚拟劳动教育环境的设计。首先,虚拟环境中的操作逻辑、劳动工具使用方法等,都应尽可能地与现实环境保持一致,以降低学生从虚拟环境向现实环境转换时的适应难度。其次,虚拟劳动教育环境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交互性和反馈性。要引导学生通过虚拟平台进行劳动实践的团队合作,提升其沟通协调能力,在主动交互中保持大脑活力。再次,在虚拟环境设计中融入与劳动教育相关的物理活动,如使用虚拟现实(VR)技术进行模拟操作时,设计需要学生站立、走动,甚至进行一定强度体力活动的劳动场景,增加具身性。此外,要结合具身认知科学,如多感官学习、间隔重复等,优化虚拟教学方法,防止学生脑力退化。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协同作用,加强具身性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身体与大脑思维双重建构的过程,是学生身心合一参与其中,由学习者的身体和心智动态地有机结合构成的教育活动。”[12]学校层面,要从加强具身劳动教育的宣传、树立具身劳动教育思维、组织多样化的具身劳动实践等方面出发,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义务劳动、社会服务等,提高劳动实践课程的比例和质量,通过项目合作、提供参观学习,以及实习等形式推动校企合作,不断拓展与整合劳动实践课程资源,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劳动形态与技术趋势,激发学生的创新劳动意识与思维。社会层面,主流媒体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劳动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借助重大节日,如五一国际劳动节,表彰为社会做出杰出劳动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在全社会营造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氛围;家庭层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鼓励学生多参与家务劳动,在多方协同中实现劳动的具身回归。

3.注重劳动教育的多元评价,防止教育质量下滑

为了规避过度数字化评价对劳动教育的不良影响,需要注意传统评价与智能评价的平衡,实行多元、多方、多视角评价,防止因过度数字化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首先,注重整合评价维度,是解决过度数字化评价导致能力数字化问题的关键。整合评价维度,要建立一个包含定量和定性指标在内的评价体系,以过程评价为核心,明确每项指标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定量评价包括学生在特定劳动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完成劳动实践任务的质与量,以及劳动参与度和出勤率等。除了这些传统评价指标外,还应当加入对学生劳动态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定性评价,弥补数字化评价中此类指标无法精准量化的缺陷,使评价更趋全面。其次,要提升教师的综合评价能力,以应对评价过度数字化导致的师生互动关系弱化等问题。一要针对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数字化管理能力相对缺失的问题,加强教师的数字能力培训工作,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定期组织专业的数字化劳动技能培训,或者通过校企合作,形成支持与鼓励教师“走出去”的交流机制,也可以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经验丰富的智能技术专家到学校传递经验与进行指导,通过多样化培训帮助教师了解最新的劳动技能要求和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并将这些前沿知识与经验应用到劳动教育评价过程中,使数字化评价更精准。二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将数字评价和传统评价相结合,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劳动技能测试等做好对学生的劳动参与度、技能娴熟度、劳动创造力等方面的观察记录,使终结性评价更准确。最后,通过收集来自家庭的反馈信息,建立基于多源反馈、多元视角的综合评价,以应对数字化评价视角单一导致的结果偏差,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建立家庭与所在学校的劳动反馈评价信息机制,作为学校评价体系的重要补充。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建成教育强国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点,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13]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极大地推动了劳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撬动创造性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支点。但是,过分智能化也带来了劳动观念淡化、劳动技能退化等诸多困囿。在劳动教育被大数据与智能革命重新定义的时代,我们面对的不仅是技术的拐点,更是一场劳动教育的理念变革,因此我们要从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创设符合时代要求的虚实结合的劳动环境等出发,坚持教育的本质,坚守教师的初心,培养新时代既脚踏实地、又具有创新精神的劳动者,在人本化教育与智能化教育的协同中推进劳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煜.人工智能视域下健康大b7114301f63ba70e9a29af881091c0342a56c5ac499de1a59c51b8050777f940数据的应用实践研究[J].中国发展,2017(06):76-81.

[2] 周琴,文欣月.智能化时代“AI+ 教师”协同教学的实践形态[J].远程教育杂志,2020,38(02):37-45.

[3] 王闻萱,王丹.ChatGPT介入劳动教育的前景呈现、潜在风险与纾解之策[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3,37(06):72-86.

[4] 李洪修,刘梦臻.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空间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超越[J].思想理论教育,2023,43(25):3-8.

[5] 王海建.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创新与调适[J].思想理论教育, 2021(01):103-107.

[6] 刘力源.人工智能是人类的“终结者”吗?[N].文汇报,2015-04-17(T08).

[7] 尤莉娟,陈鹏.“有限”中的“无限”:人工智能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向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28):10-15.

[8] 周美云.当劳动技术教育遇到人工智能:审视与超越[J].上海教育科研,2020(02):9-13.

[9] 李娜,张光陆.深度学习背景下劳动教育的特征与实施对策[J].教学与管理,2022(34):6-10.

[10] 和渊.AI时代,学什么,怎么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4:18.

[11] 邵建新,何玉坤,李雪.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教育论坛,2021(06):100-107.

[12] 高叶红,陶磊,徐莉.劳动教育的具身回归:价值、困境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34):11-16.

[13] 秦梦琦,张永飞.新时代劳动育人的意旨、困囿与澄清[J].教学与管理,2022(30):14-19.

[作者:刘永梅(1979-),女,山西吕梁人,山西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 白文军】

*该文为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BKS124)、2024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课题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医学类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研究”(2024MZ00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