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校际壁垒,推动学区教育优质发展

2024-11-20 00:00:00盛红
教育家 2024年44期

近年来,上海市进才实验中学在深化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构建了“全景式”课程体系,为每名学生的卓越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截至目前,学校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百强品牌艺术名校、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等5项全国级以及30项上海市级称号,不断扩大办学影响力,逐渐在浦东新区花木学区乃至全区发挥更大的辐射引领作用。

开发、共建特色课程

自2007年起,学校从“基础型课程校本化”点状1.0版开始实践,细化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设计、强化校本作业评价;之后又通过开发系统,探索推出了“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拓展型课程多元化开发、探究型课程自主化实践”的线状2.0版课程,使学校“三类课程”得到均衡发展。到2013年,学校在三类课程“三化”的基础上又推出了“德育课程主题化、社团课程特色化、综合实践课程基地化”的巢状3.0版校本课程。

随着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的出台,学校开始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研制新的课程方案,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课程理念——“让孩子们拥有一百个世界”。

在学校看来,课程即浓缩的“世界图景”,让孩子们拥有一百个世界,就是要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让他们领略浓缩的“世界图景”;课程即独特的生命体验,每一个孩子对世界的认识都不一样,一百个孩子就是一百个世界,课程要认可每一个孩子的生命体验,并尊重他们的选择和体验;课程即预设的学习经历,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见识比知识更重要、比知识更有价值;课程即“可选”的发展标志,课程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开发适合他自己的独特的“世界图景”。

因此,学校把育人目标“六气”(即有志气、透大气、露朝气、现勇气、展才气、显灵气),分解到各年级的课程目标中;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六全”课程,即全语言课程、全科学课程、全思维课程、全艺术课程、全身心课程和全人生课程,使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三类课程互通互融,社会实践、研学游学、生涯指导活动互联互补。

课程变革,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校卓越发展的每一次进阶,都离不开具有远见卓识的校长领导,以及具有丰富学识和深厚文化底蕴、兼具国际视野、能肩负教育使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经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如今,学校课程改革的研究重点已经从课程的构建转移到了课程的实施上,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中,进入核心素养时代,出版发行四本课程变革研究成果:《以素养为核心的学科课程图谱》《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实施》《具身学习的18种实践范式》《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范型》。

在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及初中教育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学校作为花木学区牵头领衔校,担负区域学校发展领跑者的责任,助力花木学区构建“课程共建、队伍共培、资源共享、特色共创”的学区教育品牌。一方面,通过“师资联动提升”“学段有效衔接”“文化互动融合”等共进共享方式,不断生成并共享新的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学区内13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跨校合作研究,推进以进才实验中学为领衔的基础教育紧密型学区化办学,形成花木学区优质教育资源圈。

另一方面,学校以各成员校开发共建“花木少年说”课程为抓手,形成花木学区特色课程体系,持续扩大各校特色课程的影响力,发挥优秀课程的引领、辐射作用。比如通过挖掘花木社区公园资源,开设花卉9noUEsd/ycuJQpt4F/ys+g==等社区课程;利用附近场馆(科技馆、图书馆、展览馆等),建设场馆课程;开发 “一心公益”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忆江南”诗词创作传统文化特色课程等。

建设、共培师资队伍

举办专家讲堂。学校举行“名师讲堂”活动,邀请教育教学专家、名师作专题讲座,创设教师与专家、名师对话的平台,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启迪教师的教育智慧,拓展教师教学研究的视野。

成立名师工作坊。学校成立由学区内学科带头人组成的、以学科为单位的学区“名师工作坊”,通过名师“开放课堂”“微型讲座”等形式,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

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为帮助新教师及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实施师徒结对“青蓝工程”、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为教师创设交流发展的机会,与学区内同学科青年教师结伴成长。

组织青年教师技能比武。学校联合学区内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组织开展花木学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比赛、九至二十教龄成熟教师课堂教学评优比赛,以技能比赛促进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举办教师论坛。学校开展以问题探讨或经验分享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论坛活动,邀请专家、名师、骨干教师参与或主持活动,营造异质多元的交流氛围。

开展联合主题教研。学校围绕“双减”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与作业管理工作,开展有主题、系列化、多形式的教研活动。比如,组织某一门或两门学科教师开展联合主题教研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联合教研活动方案。

整合、共享优质资源

学校借助信息技术,推进联合教研工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一方面,学校成立工作室,引领、推进学区资源共享工作;另一方面,做好“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学区”公众号和学区网站建设工作,定期公布各项活动进程和成果,加大对学区联合活动的宣传力度,以供各校学习和借鉴。

加强校际教研组、备课组的联系,集各校智慧,共同推进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比如,通过开放社团课程资源,分享学区各校优质校本课程;通过推广校园主题活动和节庆活动,共享各校品牌活动资源。

探索制定优秀教师柔性流动制度,发挥优质师资的带动效能。三年来,学校不断输出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从校际托管、骨干流动、学科建设三个维度大力扶持薄弱学校发展,为更深层次的合作共研打下基础。

融合、共创特色文化

学校积极开展“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区级展示活动,不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进才实验中学在花木学区牵头开展多个教学展示与教研活动,邀请花木学区教师参与《减负增效提升教学,优质均衡共谋发展》的教学展示课16节,邀请市、区专家近30人参与备课指导和听课评课;组织《“双减”背景下作业提质增效策略探索》《“双新”背景下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学习探索与实践》等专题论坛;组织以“课后服务展特色 启智润心促成长”为主题的课后服务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旨在交流和展示花木学区各校在“双新”背景下进行的指向核心素养的教与学的探索和变革,围绕作业提质增效策略、项目化学习、课后服务开展教学实践,共研“双新”、互学亮点。

如今,进才实验中学持续引领学区内学校变革教学模式、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立校馆紧密互动机制,基于各校办学特色进一步推进“体育、艺术”一条龙建设,形成资源共享常态,共创浦东新区紧密型学区化办学优质品牌。

进才实验中学作为学区教育的示范学校,将继续保持其卓越的教育文化和创新精神,一如既往地在教育领域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为浦东乃至上海的教育改革提供生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