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分斋,融合育人

2024-11-20 00:00:00卫新
教育家 2024年42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近年来,江苏省苏州中学在确保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前提下,以书院分斋的方式,提供给学生更多可供选择的自主选修课、大学先修课、综合实践课、登峰竞赛课等书院课程,多元融合、贯通育人,积极呼应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整合书院,分斋育人。依托苏州府学和紫阳书院的文化积淀与精神传承,我校利用“左庙右学”的“千年庭院”办学格局,整合富有书院精神与文化内涵的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打造具有江南特色的书院文化生活空间,并完善现代书院育人模式,注重学理研究与学术探讨,形成人才培育合力,实施“分斋育人”。积极探索基于新书院制的人才培养“苏中方案”,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学习与成长需求,“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以科学的方法求和谐的发展”,探索以书院精神为特征的育人方式,着力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融合基地,课程育人。以国家课程为内核,以书院课程为拓展,以基地课程为特色,以云上课程为补充,依托书院和课程基地,我校将传统教室、实验工坊、交流长廊、休闲书吧和实践基地等融合为一,以融合课程的形式,整合构建立体化、综合性的学习生活社区,为师生打造具有现代书院文化特色的“南园小镇”,形成以“面向全体、自主选择、高级研修”为特征、以“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为宗旨的课程基地平台,开设综合实践课、校本选修课、登峰竞赛课等,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可能的路径。

智能互联,数智育人。为了积极引领未来教育新样态,我校主动发扬“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神,主动作为、深度拓展现代高中建设的高品质内涵,积极推进智能化校园书院课程建设,以“精准、个性、优化、协同、思维、创造”为原则,借助大数据云平台,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生态化学习环境和培植人机协同的数据智慧、教学智慧和文化智慧,由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协助完成数据分析和应用,精准辅助学校课程的智能化管理,让教师能够实施高成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更精准的学习服务和体验。

联通国际,对话育人。融合现代与传统文化,融汇东西方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稳步推动学校办学的国际化进程,构建以“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国际理解,深度融通”为特征的“地球学习村”。优化国际书院外部格局,拓展“外来”联结,精心打造卓越课程实验项目,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通过体育比赛、艺术交流、论坛研讨、模联活动、国际竞赛等多种方式,努力在交流对话、国际合作中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以及对话世界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教育不断面临新的命题、新的挑战,要敢于拓宽视野、创新方式。总结过去,面向未来,苏州中学将踔厉奋发、勇于创新,以府学书院文化涵育拔尖创新人才,为学生的个性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多选择和可能,稳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