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巴黎奥运会射箭女子团体赛银牌获得者安琦轩的“翻山”之旅

2024-11-19 00:00:00马雪娇
伴侣 2024年10期

“妈妈,我入选了奥运会的参赛名单。”

“妈妈,我获得了奥运会亚军。”

从2024年7月9日启程前往巴黎,到7月28日在巴黎奥运会摘得射箭女子团体赛亚军,这是安琦轩与家人为数不多的交流。

两句话,落在母亲王秀萍心里,重如千钧。

7月28日,中国射箭女队在射箭女子团体决赛中以4∶5的比分惜败韩国队,收获银牌。

8月9日,结束巴黎奥运之旅的安琦轩,在鲜花和掌声中回到家乡。

这是中国射箭女子团体在奥运会取得的最好成绩,安琦轩不仅创造了新疆射箭项目的历史,还成为继王洁之后,新疆第二位获得奥运会银牌的选手。

在奥运会上,最精彩的不仅仅是夺金,这些突破与超越,欣喜与遗憾,同样动人、震撼人心。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期待站到最高的那个舞台。”这个24岁的姑娘,从接触射箭项目,到曾经迷茫,再到逐梦奥运,一步一步翻越重重困难,越发笃定与坚韧。

这是体能和精神上的双突破

2024年7月28日,安琦轩携手队友杨晓蕾、李佳蔓站上领奖台,她们接过的虽是银牌,但“含金量”十足。

决赛中,安琦轩与队友在大比分0∶4落后的绝境中奋起直追,与对手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然而,在最后决胜中中国以27∶29的成绩惜败,距离翻越“韩国射箭”这座大山仅一步之遥。

“这块银牌意义非凡。韩国队已经蝉联了九届奥运会的反曲弓女子团体金牌,但中国射箭女队拼到了最后一箭,她们的表现足够惊艳,这对新疆射箭队来说更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新疆射箭队女队主教练宋俊杰感慨道。

“安琦轩作为国家队压轴的运动员,在这样的大赛中,扛住了压力,她的稳定发挥是实力的体现,也是中国队能获得亚军的关键因素。”新疆射箭队教练赵卫华对弟子的表现十分满意。

“这场比赛,我并非只准备了3年,而是整整7年,虽然没有创造历史,但从0∶4落后坚持到拼完最后一支箭,我已经全力以赴了。”安琦轩说。

7年前,安琦轩备战过东京奥运会,但在队内最后一场选拔赛时,她被杨晓蕾反超,痛失东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她曾一路从昌吉业余体校走到自治区射箭队,再到国家队,凭借着天赋与刻苦,她一路都很顺畅,但落选东京奥运会却成为她最艰难的一道坎。

安琦轩在练习射箭
安琦轩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赛场上
2024年巴黎奥运会射箭女子团体赛亚军中国队选手安琦轩、李佳蔓、杨晓蕾在颁奖仪式上

疲劳、困惑、坚持、奋斗……这些复杂的情绪层层包裹着安琦轩。然而,在教练、家人的耐心安抚下,她接受了现实,并将精力放在了当年的全运会中。

这次失意彻底磨练了安琦轩的意志。安琦轩在很多方面逐步改变,目标更加坚定,训练更加刻苦,在巴黎奥运备战周期中,她的状态与表现都逐渐稳定。

2024年4月28日,在世界杯上海站比赛中,安琦轩搭档李佳蔓、杨晓蕾以6∶2的成绩战胜韩国射箭女队,首夺该项目冠军;5月26日,在世界杯韩国站比赛中,安琦轩搭档李佳蔓、许智芸,以5∶4的成绩战胜韩国射箭女队,再夺冠军。

这不仅是体能上的突破,更是精神上的巨大飞跃。2024年,安琦轩不仅拿到了奥运会的参赛资格,还站上了领奖台。

胜利源自不断超越

安琦轩有着1.80米的高挑身材、灵动的双眼、白皙的皮肤和一头利落的短发,穿上国家队队服后,整个人英姿飒爽。

其实早在12岁时,安琦轩就已经长到1.70米,而且活泼好动。姥姥曾开玩笑说:“这孩子适合搞体育,说不定以后能培养出个‘小郎平’。”安琦轩一家是郎平的粉丝,都希望她能试试体育项目。2013年,母亲带着13岁的她去昌吉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时,碰到了当时的射箭教练伊冬云。伊冬云看安琦轩个子高、手臂长,觉得她是个射箭的好苗子,当即说服母女俩去试试射箭。就这样,安琦轩开启了射箭运动生涯。

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安琦轩展现出了非凡的射箭天赋,而且训练也非常自律刻苦。

2014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三届运动会上,她一举夺得丙组5枚金牌,随后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体育训练二大队。

2017年,安琦轩进入国家队;2018年,17岁的她获得全国射箭冠军赛女子个人赛冠军。此后,她多次站上国内和国际比赛的领奖台。

“她训练时自驱力很强,目标坚定、生活自律,几乎不用我们操心。”宋俊杰说。

10年射箭生涯,有高光时刻,也曾陷入低谷。

射箭运动是一项孤独运动,每天需要8至10小时的训练,运动员要在枯燥的重复训练中完成与内心的对抗。

安琦轩有自己的调节方式,她会通过拍照、骑马、四处走走看看等方式来放松心情。

“面前的山再高也要翻过去,过去了,就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她说。

训练时遇到瓶颈期,她便找教练诉说,或把自己关在屋里看书、写书法,让自己静下心来。

领奖台背后的动人画面

“转眼,宝贝已经长大,在她童年的时候,没有给她买过芭比娃娃,成了我的遗憾。”在安琦轩家中,王秀萍看着摆放在客厅的一张中国射箭队备战第50届射箭世锦赛集训时的合影说道。

王秀萍说,那时很多同龄的小女孩都喜欢玩芭比娃娃,安琦轩也向她要过,但她考虑到当时的家庭状况,拒绝了女儿的请求。

这些年,王秀萍最心疼的还是女儿因长期刻苦训练,缺失了很多同龄人该有的快乐与肆意。

2013年,安琦轩进入昌吉少年儿童业余体校的第一年,在云南集训时,高强度的训练和初次离家的无助,让13岁的她难以坚持,哭着打电话让妈妈接她回去。

“她第一次不在家过春节,我担心得整夜睡不着觉,但又不想让她就这样放弃。”于是,王秀萍硬下心来,没有去接女儿。

熬过了那半年的艰苦训练,在次年的自治区第十三届运动会上,14岁的安琦轩首次参加大型赛事,便一举获得丙组5枚金牌,并顺利被选入自治区射箭队。

由于长年在外训练、比赛,安琦轩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很少。匆匆地来、匆匆地告别,对他们而言,聚少离多已成习惯。

巴黎奥运会期间,从32进16、16进8、8进4……到最后的巅峰之战,王秀萍和丈夫始终守在电视机前,一场不落地看女儿的比赛。

看到安琦轩站在巴黎奥运会的颁奖台上戴上银牌的那一刻,安琦轩的父母和昌吉体校的教练们一起欢呼、流泪。

他们比谁都清楚,从自治区运动会到全国射击冠军赛、射箭奥林匹克锦标赛、世界杯,再到巴黎奥运会,安琦轩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辛。

作为最传统的中国父母,他们给予了安琦轩最好的支持,当孩子高飞后,他们又默默退后,只给孩子留下最深的祝福。

“希望有一天在巴黎奥运赛场上,你能为国争光,国旗能因你而升起,国歌能为你而奏响。”这是王秀萍最想告诉女儿的话。

与安琦轩一同训练多年的好友李新鑫说:“安琦轩坚持本心,目标坚定,专注力强,她一步一步地扎实前行,让我们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她的坚持和努力,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

责编/伊和和

E-mail:yiheh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