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古装悬疑探案剧《唐朝异闻录》一上线,剧中的玉华一角就以绝美的古装造型圈粉无数。曾经的女团女孩蒋申,终于以专业演员的身份再次星光闪耀。
精彩,弄堂女孩追梦
2024年8月31日,刚刚结束在老家上海举行的生日见面会,心潮澎湃的蒋申在微博上写道:“这只是个开始,有了这个开始,后续的路一定会充满希望……”
蒋申1997年出生在上海弄堂里的一个普通人家。她长相漂亮,有唱歌天赋,学校的文艺活动总少不了她的身影。她喜欢唱歌,对表演充满热情。从那时起,她就想当演员,当明星,只是,这条路她不知道该如何去走。
18岁那年,同桌了解到S.I.N.G女团开启了报名渠道,便自作主张帮她报了名。蒋申知道后,决心去尝试一番。
爸妈得知她要去广州参加女团选拔,特别担心:“练习生特别辛苦,这条路不好走。你一个高中生,我们哪里能放心让你去。”蒋申态度坚决,两个月的训练和磨砺能换来出道的机会,她就继续追梦;如果不能,就回归平凡,按部就班地生活。
爸妈知道,蒋申有主见,也有些倔强,只好同意了。蒋申拉着行李就奔赴广州。
她以为,女团就是穿着漂亮衣服和小高跟鞋,在舞台上唱唱歌跳跳舞就会有很多人喜欢你。到了广州后她才知道,一切没那么简单。
开始面试时有二十几个人,要在两个月内挑选出三个人和一期生一起出道。蒋申没有任何舞蹈基础,要跟舞龄十年的高手们PK,她想放弃。可机会来之不易,如果真的因为自己不敢尝试而错失这次机会,一定会后悔。
蒋申留了下来。训练和考核都非常严苛。她那会儿有些微胖,其他女孩的晚餐是几片菜叶子,而她,没有晚餐。
蒋申缺乏舞蹈生所需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她每天的舞蹈训练都从拉筋开始。老师将自己整个身体的重量压在她后背上,她疼得掉眼泪。广州的夏日炎热潮湿,舞蹈室却不许开空调……
爸妈很担心她,每天都给她打电话,蒋申总是报喜不报忧。最终,蒋申如愿以偿,成为S.I.N.G女团的正式成员。爸妈为她高兴:“你的坚持是对的,我们为你骄傲。”
女团每个月都有test(小考核),成绩会关乎你是否能上通告。蒋申的test成绩一直垫底,好几个月,同伴们都上通告了,只有她一个人留在训练基地。她自我怀疑,想放弃。
爸妈从她说话的语气里听出她状态不好,有退缩的迹象:“当初那么难你都走过来了,坚持下去,要对自己有信心。想想以前你在学校田径队跑800米拿第一的时候。”
爸妈的话,给了她力量。她希望有一天,爸妈能够骄傲地告诉别人:“那个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女孩,是我们的女儿蒋申。”
蒋申成功克服重重困难,追了上来。2016年1月,她随S.I.N.G获得第一届“繁星年度颁奖盛典”2015年度先锋新人组合奖;7月,推出首张数字音乐合辑《致青春》。
然而,2017年,女团遇到了困难,没有工作和演出可以接。大家相互打气,开始拍视频往各大平台投稿。她们还拖着基地的小音箱去路边演出。
辛苦和坚持都没有白费,2017年9月,S.I.N.G推出EDM曲风单曲《寄明月》,MV中的“扇子舞”引发了一股网络翻跳狂潮,蒋申和她的小伙伴们终于被人看见了。
2018年,中国首部女团青春成长节目《创造101》启动,蒋申被邀请参加。首轮公演后,她面临淘汰。队友孟美岐复活了她,她成为旁听生。第二轮公演后,蒋申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转正。
然而,舞蹈始终是她的弱项,她拼尽全力,甚至不惜以膝盖受伤为代价,但她的舞蹈还是跟不上队友。蒋申害怕拖队友后腿,压力巨大。
节目组注意到这一点,特意安排她在现场给爸妈打电话。电话一接通,她就忍不住哭了:“爸妈,我坚持不下去了,我好想回家。”爸妈安慰她:“乖女儿,想哭就哭,没关系的。”
很遗憾,命运似乎并未给予她应有的回报,蒋申最终还是告别了101的舞台。
转弯,孤身开启北漂
总决赛那天,舞台上的灯光璀璨夺目,蒋申独自一人躲在宿舍流泪。在她最孤独无助的时候,电话响了,是爸爸打过来的。她迅速收拾情绪,按下了接听键。爸爸和妈妈在电话那边跟她拉起家常来。
爸妈絮絮叨叨,讲的都是日常,蒋申知道他们的用心,便默契地也没提比赛的事,静静地倾听,偶尔应和几声。电话的最后,爸妈叮嘱道:“注意身体,好好休息。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
爸妈的这通电话,让蒋申渐渐平复情绪,也意识到,她要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
回广州后,蒋申继续投身到紧张的训练之中。团队活动之余,她开始积极探索更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那年,她发行个人单曲《Mermaid》,成为《音浪合伙人》乐评嘉宾。
有一天,在超市,蒋申瞥见了家乡的青团,将她的思绪带回到了遥远的童年和上海的家。“小时候很想快点长大,去别的城市奋斗,觉得这样好像很了不起。但真的去了外面,才会想起只有家才是最温暖的。”因为工作关系,蒋申常年在外,很少回家陪伴爸妈。可爸妈,家乡的一切,总在给她提供飞翔的能量。她萌生了为爸妈和家乡创作一首歌的念头。
歌曲创作对蒋申来说并不轻松。她并非专业制作人,写歌填词的技巧与规则都不懂。然而,当她回想起童年的一切,那些在田子坊的旧街巷中奔跑的日子,那些在咖啡馆里与家人共度的温馨时光,灵感便汩汩流出。
她提笔,将对家和童年的眷恋融入创作之中。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都像是对父母与家乡的告白,也是她成长和追梦的记录。
2020年,蒋申参与创作并演唱的歌曲《上海时光》正式发行。歌迷和粉丝们被这首歌戳中,给予了她最大的热情。
听到这首歌的爸妈,第一时间给蒋申打来电话:“你懂事,总是报喜不报忧,但爸妈知道你一个人在外闯荡有多不容易。事业遇到挫折不要紧,一条路走不通,拐个弯再走,总能走通的。走累了,你回头,就能看到爸妈。”
是呀,转个弯,一样可以闪光。
因为《上海时光》这首歌,蒋申重拾信心,决定在唱歌之外尝试演戏,恰好芒果TV邀请她出演青春校园剧《夏夜知君暖》。在剧中,蒋申表演自然灵动,获得业内更多认可。
2021年,蒋申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将事业重心转向影视行业。经纪公司在音乐领域有着丰富的资源,但演员之路更适合她,也是她曾经的初心。这年,她与经纪公司和平分手后,离开广州,开始了北漂生活。
没有资源,没有经纪公司支持,蒋申在北京孤军奋战,在各个剧组奔波,递送资料,试镜,争取机会。因为疫情影响,影视行业遭受重创,蒋申的演员之路一起步就不顺,生活也随之步入低谷。
爸妈鼓励她从小角色做起,逐步积累经验和人脉。她接受了这一建议。同时,前同事丁丁向她伸出援手,向剧组推荐她,为她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切换赛道,没有那么容易,蒋申会感到迷茫,尤其是在工作上遇到难题时。好在,在丁丁的指导下,蒋申逐渐发现了自己在演戏上的优势,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戏路。在2021年和2022年,她分别参演了《我的女主别太萌》和《一二三,木头人》等剧集。
成长,敬未来的自己
就在蒋申的演艺事业有了起色时,丁丁回老家发展了,她再一次面临孤军奋战局面。
影视行业竞争激烈,蒋申没有背景,哪怕是小角色,也很难竞争过别人。拍过的剧还没有播,很多工作就不会选择她。
工作的间歇期一点点变长,蒋申的迷茫和失落也一点点加深。打开网络,看到曾经的同事们在舞台上和银幕上大放异彩,蒋申为她们感到高兴,也对自己感到失望。
心情低落时,她会给爸妈打个电话,听听他们的声音,聊一聊弄堂里的生活。自己的困境,她不敢提,可爸妈还是从她的声音里听出了她的情绪。
“乖女儿,你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从小弄堂走上大舞台已经很厉害了,演戏才刚起步,遇到困难在所难免。慢慢走,总能走到终点的。”
没有工作的日子,蒋申就跟爸妈打电话聊天,或者去观察生活,观摩学习表演。
日常的烦恼,观察生活的所得,取得的小成绩,她都一一通过电话传递给了弄堂里的爸妈。爸妈在电话里唠叨的琐碎日常,弄堂里的小见闻,也总能给蒋申带去慰藉。
演员,是被动的。在漫长的等待中,蒋申一次次被打击,又一次次自我鼓励。这样的状态循环往复了一整年。好在,她坚持下来了。
随着《我的女主别太萌》《一二三木头人》陆续播映,蒋申逐渐被人看见。爸妈专门打电话来,夸她演得好,鼓励她再接再厉。
2023年,蒋申被邀请参加《噗通扑通的夏天》,这是一档户外真人秀节目。在节目中,蒋申的活泼开朗感染了许多观众,勇敢迎接游戏与挑战也为她收获了许多粉丝。
2023年7月,蒋申迎来了她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1Mgbto7GS+w+aiGKtHshQ==要转折点。她被选中在《唐朝异闻录》中饰演玉华一角。这个角色对她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也给她带来了许多困难。
剧集开拍的首日,那厚重的戏服便给了蒋申一个不小的下马威。此时正值夏天,室外气温高达30℃以上,而蒋申扮演的玉华是一名护卫,那厚重的戏服以及护甲,让蒋申还没动弹就已经满身大汗。
为了能够扮演好这个角色,她努力克服了这一困难,做到尽善尽美。每一次拍摄间隙,她都跑到一边,不停地吹着风扇,希望凉风能够带走这一身的汗水。休息结束,她又迅速调整好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拍戏中。
在这部剧中,蒋申有不少打戏。这不仅要求她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还需要她在短时间内掌握一定武术技巧。同时,动作戏还需蒋申要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和反应能力。这又触碰到了蒋申的短板。不过,她没怕。
得益于之前的女团经历,蒋申顺利完成了各种高难度的拍摄任务。
2023年10月,“文荣奖青年演员扶持计划”公布了首批百位名单,蒋申在列。她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决心在热爱里不断突破自己,去用心演绎交到手里的每个角色。
2024年春节,蒋申在微博写道:“慢慢感受到了坚持的一些回馈,两年前从公司出来自己去北漂之后才真真切切地成长了……能直面正视真实的自己也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其他的就任由它发展吧。”从最初的焦头烂额,到如今的淡然松弛,那个小女孩,长大了。
2024年7月,《唐朝异闻录》热播,英姿飒爽的玉华小出圈了一把,蒋申被更多观众所熟知。这部戏,这个角色,让蒋申和更多人看到了她作为演员的无限可能性。
2024年8月30日,蒋申在上海举办生日见面会,现场演唱了两首自己创作的歌曲。在写给她自己和粉丝的歌曲《集光》里,她唱道:“时光荏苒你还记得初遇时的自己吗?现在的眼里还有光吗?”——致过去的自己,也敬未来的自己。
编辑/张亚萍
25528128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