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铭空降到新岗位,孤掌难鸣时,下属张勇主动邀约他一起骑行。顾铭由此打开了工作局面,张勇也在公司有了存在感,两人越走越近。
有一天,张勇带顾铭参加集体骑行活动,顾铭“大开眼界”后,事情起了变化……
震惊!骑行圈怪象吓退上司
2022年年初的一天,总监顾铭愁眉苦脸,都没留意到烟灰正摇摇欲坠。他正要伸手拿烟灰缸时,一张彩色打印广告伸过来,接住了下落的烟灰。顾铭回头一看,是网页设计师张勇。
时年33岁的顾铭是福州本地人,一直在外地工作,刚空降到本地的分公司担任领导。初来乍到,又是空降,工作一时难以开展。正发愁呢,下属张勇热情地邀请他一起骑行。
张勇也是本地人,单身,是骑行圈的资深玩家。热情豪爽的他,经常在同事中宣传骑行健身运动,介绍骑行装备。
张勇29岁,年纪不小了,一直想获得领导认可,升职加薪。只是,他的设计差强人意,入职多年,在公司也没什么存在感。眼看着跟自己前后脚进来的同事不是升职就是跳槽去了更好的公司,还在原地踏步的他就着急。
“在职场,工作能力不是最重要的,给领导提供情绪价值更重要。”有一天,张勇刷到一条这样的职场宝典,又想到了新来的领导顾铭,他眼前一亮。
顾铭正好有健身的需求,想着参加骑行还能通过张勇了解公司的情况,就爽快答应了。
顾铭不懂骑行和各类装备,张勇干脆从旁指导。各类骑行装备,张勇如数家珍,顾铭不由得对他的博学生出几分敬意。在他的指导下,顾铭购置了一辆进口的豪华自行车。车被物流送到公司,张勇抚摸着全黑的车身,羡慕道:“我们整个车队都没这么牛的车,这是独一无二的豪车。”
拿到车后,顾铭和张勇一有时间就约着骑行。途中,两人经常聊天。顾铭通过张勇了解到公司各部门和手下员工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很快就在新环境新岗位上打开了局面。同事们也都知道顾铭经常跟张勇一起骑行,两人走得近,他们对张勇也热情起来。
张勇确实充满活力,可在工作上,他表现平平。顾铭发觉张勇是有创作潜力的,只是心思没全花在工作上。他有意提携张勇,有时会借着骑行的空当,引导张勇关注业内动态,甚至帮张勇拆解一些设计背后的逻辑等。
领导有意提点自己,张勇在工作上着实比从前用心。他的一些设计方案在公司内部会议上也慢慢获得了领导的表扬,同事们也开始注意到他的变化,渐渐认可他的专业能力。
张勇非常开心,越发相信网上的“职场宝典”,尤其是那些关于职场情商、取悦领导的职场建议。
跟顾铭往来时间一长,张勇也了解到了他的一些私人生活。顾铭有个相恋多年的女友,这两年一直在国外,两人靠视频维系感情。见顾铭一直空窗,张勇觉得,新的机会来了。
2022年9月,张勇计划组织一场骑行活动,途中会在酒店入住。按他们的玩法,到酒店后他将组织大家抽签选房,男女盲抽,抽完签后女方先进房间,匹配上房号的男方后进房间,男女双方自主决定是否同住。张勇邀请顾铭来参加活动,顾铭还没参加过骑行圈的活动,兴致勃勃地答应了。
那天,到了酒店,张勇一边让大家抽签一边说明入住规则,拿着房号的顾铭震惊了:这不是打着骑行的幌子来开房吗?顾铭不好当众发作,借口买烟离开了酒店,打算等会儿进房间后当面拒绝女方,给人家女孩留点颜面。
张勇见顾铭急匆匆离开,以为他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感到不好意思,便自作聪明地将他的自行车送去了房间。领导好不容易出来玩一次,可得让他玩得开心。张勇特意从酒店外买了鲜花和饮料,简单布置了下房间,随后拿起相机拍了几张照片,好到时候给顾铭显摆。
顾铭回到房间,发现房间有鲜花,女孩已经在洗澡,心里一阵慌乱。女孩听到开门声,在洗澡间冲他喊话:“别急,马上好。”顾铭顿感不适,当即推车离开,入住了其他酒店。
女友出国深造,难得见一面,两人的亲密劲儿确实不如从前。不过,顾铭还是小心地呵护着这段感情,只等女友学成归来,一切就会好起来。越界的事,他是坚决不干的。
张勇得知顾铭离开,追过去道歉:“骑行圈里有些人确实是为了交友来的,这是圈子里默认的规则。对不起,顾总,我没恶意,就是觉得你有些孤单、寂寞……”顾铭打断张勇:“情出自愿与我无关,但你得有边界感。”张勇没琢磨明白顾铭这话的意思。之后他再约顾铭骑车,顾铭都找理由推掉了。
纠结,生活与工作难分解
2022年11月,公司竞标一个app研发项目,张勇负责设计主页面。出方案时,顾铭看着设计图皱眉:“张勇,你要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工作上。”张勇这才意识到,客户指定的主页底色是黑色,不是他主观印象里的饱和度更低、更符合对方公司外在形象的灰黑色。
张勇想起来,顾铭提点他,做设计要注重用户体验,把客户的想法放在首位。他有些羞愧,再仔细一琢磨顾铭点自己的那句话,张勇心里有些发慌。
当天晚上,张勇找到顾铭的公寓,送了一套昂贵的骑行装备。顾铭几次拒绝,场面一度很尴尬,他只好收下,并把钱转给了张勇。张勇心里好歹安定了几分,至少领导把东西收了。
项目进行期间,正碰上张勇要组骑行比赛。他想跟领导澄清一些骑行圈的误会,也趁机修复关系,便主动邀请顾铭参加比赛,还说明了这次是正规比赛。顾铭还是拒绝了,并劝他也放弃比赛:“你好好工作,别被骑行牵扯太多精力了。现在项目不好接,就这个小项目,外面还一堆竞争对手。”
张勇解释,骑行是团体运动,难免有一部分人要牺牲个人时间和利益,他没办法不管。顾铭听了欲言又止。张勇意识到,顾铭在有意与自己保持距离,并时刻拿他领导的身份指点自己的私人生活。想到这里,张勇有些灰心。
组织骑行比赛,事务繁多又琐碎,张勇在努力平衡爱好和工作,但还是出了错。这天,他跟甲方讨论方案时意外泄露了公司的底价,一屋子与会人员目瞪口呆。
顾铭把张勇叫到办公室一顿责骂。顾铭总觉得这件事不简单,怀疑张勇私联对家,故意拆公司的台。他私下找人查张勇。网络部排查了张勇电脑后台的信息,没发现他跟外面的公司有联系,张勇下班后除了联系骑行圈的人,没有任何反常规的举动。顾铭这才放下心来。
有一天,张勇去饮水间,刚走到门口就听见网络部的技术员在跟同事八卦:“领导查人了,你们聊QQ发企业微信,包括电子邮件,千万别聊无关工作的事。”大家好奇查了谁,技术员压低声音点了张勇的名字:“怀疑他跟外面的人私下联系,泄露公司商业秘密。”
张勇只觉得五雷轰顶。自己工作确实不够卷,但也不会吃里爬外。关键是,自己把顾铭当朋友,他却私下调查自己,张勇想走人。
回家后,张勇都开始考虑怎么打辞职信了,可一想到当下的就业环境,离职的念头就被打消了。眼下,除了跟领导修复关系,争取改变他对自己的坏印象,也没更好的办法了。
思来想去,张勇硬着头皮再次约顾铭去骑行。他想借机把话聊开,解除心结,消除误会。
对冤枉张勇私联对家一事,顾铭有些过意不去。没骑行的这些日子,他也看了不少有关骑行圈乱象的帖子,帖子下的留言很多:“组织者才是最难的,费尽心力组织活动,难免出些纰漏。”“有时候人家结伴来的,不好干涉。”“有些另有目的的人,你肉眼也辨别不了。”
顾铭也认同,借骑行开房、交友的只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还是纯粹热爱这项运动。张勇只是组织者,参加活动的人的行为,他也没法左右。这些日子,顾铭也在反思,不该因为私生活对张勇抱有偏见,进而影响到工作。
2023年初,顾铭又开始跟张勇搭伴骑行。
2月,骑行队有活动,顾铭参加了。这次,他提前和部分骑友自行解决了住宿问题。
那天半夜,有人敲门。顾铭一开门,就见门口站着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孩,怀里还抱着一瓶酒。女孩一见他,扑了上来。顾铭躲开后,将女方推出门外:“你赶紧离开,否则我就喊人了。”女孩一听,破口大骂:“你这会儿装什么清高?不是你让张勇传话叫我来的吗?”
顾铭拽起女孩就去了张勇房间。张勇一见这阵仗,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特别尴尬:“顾总,我是让她给你送酒,她喝了些酒,估计理解错了我的意思。这就是个误会。”
顾铭对张勇的话半信半疑,不过,他也没再说什么。回房间后,顾铭觉得,张勇似乎在借着骑行给自己下套,想性贿赂自己。他庆幸自己守住了底线。
荒唐,职场宝典害人不浅
这次骑行回来,app研发也进入了尾声。交付时,客户发现主页面logo打错了,大发雷霆。很快,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查清楚了。原来,产品交付的前一天下午5点29分左右,客户给张勇发送邮件,提出要修改公司logo的字体。当时,张勇去打印样单了,没有看见邮件。他打印好样单,递交给领导后就到了下班时间。张勇约了几个骑友去骑行,就关了电脑走人了。
客户不依不饶,在谈判会上以设计不符合要求为由提出赔偿:“你们错了几次了?有没有能力干好?”顾铭觉得非常丢脸,当场道歉并按照合同赔偿。
之后,总公司紧急召开了几次会议,顾铭每次都被责骂得狗血淋头。不久后,张勇就听到风声,公司可能要开除他。想着自己跟顾铭私交好,且顾铭作为审核人也有失误,他主动找顾铭承认错误并认罚,只是恳求顾铭务必帮自己说说话,保住工作。
顾铭没有多说,只说这事由公司决定。张勇急了:“哥,顾总,那个客户也有问题啊!方案提交上去一周他们没提出修改意见,出样单前一天还是快下班的时候,突然发邮件提出要修改,也没电话联系说清楚。这样开除我,我不服。”顾铭不置可否。
一周后,张勇被开除了。因他涉及公司核心业务,离开时,顾铭让人检查他的电脑和包。这一举动,引得同事们议论纷纷。之前离开的同事,没有谁被这样对待过,顾铭分明是针对自己,张勇吼道:“你们这是侵犯我的隐私,侮辱我的人格!”那天,张勇抱着电脑在众目睽睽下离开,委屈得掉泪。
过了好几天,张勇还是没办法接受这个结果。他承认自己有错,但不至于被开除。公司这么处理,太不公平了。冷静下来后,张勇开始重新找工作。他四处投简历,可拿到面试通知的寥寥无几。好不容易入围面试,三十多岁、IT一线员工,又成了他被刷下来的理由。
四处碰壁后,张勇在家躺平摆烂了一段时间。其间,他捋了捋跟顾铭的往来,发现顾铭两次不肯参与圈子里的活动,事后还在工作上针对自己。这次项目出事,作为负责人,顾铭将所有责任都推给了自己。张勇越想越生气,决定报复顾铭泄愤。
2023年5月,张勇匿名在一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揭露骑行圈乱象的视频,他将当初准备拍来向顾铭显摆邀功的照片放进了视频里。酒店房间里,两辆靠在一起的自行车,鲜花,饮料,年轻女骑手的背影,每一处都足以引人遐想。照片底下,张勇还写了字:“某公司高管借骑行交友,开房。”他还在照片上打了水印,是公司的logo,若隐若现。
随即,张勇将视频发给前同事,假装吃瓜,问这辆豪华进口自行车是不是顾总的。顾铭的进口车特征明显,他之前常推着车进出公司,很多人认得。很快,顾铭打着骑行的幌子乱搞男女关系的消息传遍公司。
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顾铭女友那里。维护这段感情本来就很吃力,如今又出了这种事,两人在电话里争吵不休。吵吵闹闹了好一阵,顾铭也累了,干脆分了手。
消沉了好长一段时间后,顾铭慢慢从打击中站了起来,开始查找造谣并恶意传谣的人。这一查,很快就查到了张勇身上。
顾铭想不通。2023年10月的一天,他找到张勇,打算问问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造谣。顾铭的狼狈状况,张勇早就知道了,心里的怨气也就消了。顾铭质问张勇是不是他发帖造谣,张勇爽快承认了。顾铭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顾铭的怒火瞬间熄灭,只能要求张勇发帖帮他澄清,两人的恩怨一笔勾销。张勇笑得前仰后合:“你不是我领导了,凭什么使唤我?”
顾铭看张勇那副模样,也不想再跟他纠缠,转身就走。走出张勇家,刚来到马路边,张勇就追了出来,冲他喊道:“你等一下,把包给我检查一下。”顾铭明白了,不管是发造谣还是冲到大街上要搜包,他都是为了报复自己。
张勇上前扯下顾铭的包就要打开,向来克制的顾铭忍无可忍,抱起路边的石头墩子就砸到了张勇头上。张勇倒地,头部血流如注。见此情形,顾铭将张勇送往医院并报警。经法医鉴定,张勇颅骨破裂,系重伤2级。
案发后,顾铭很后悔当时没有克制住自己的情绪。
2024年初夏,当地法院以犯故意伤害罪判处顾铭有期徒刑5年。张勇被另案处理。
(因涉及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相关信息做了技术性处理。)
[以案说法]孚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辉律师说,细节之处见人品,小事之中见教养。本案中,张勇提供的所谓“情绪价值”,不仅不是领导所需,而且某些细节已突破道德底线。作为领导,顾铭本该有所警惕,他却并未点醒对方,而是继续与其来往,导致了最后的悲剧发生。所以,职场选人用人,窥一斑而知全豹,务必要慎之又慎,否则极易酿出祸患。
编辑/张亚萍
25528128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