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取舍和方法

2024-11-14 00:00张荣贵齐婷婷尹焕晴
新阅读 2024年9期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当下知识与信息的大爆炸引起了诸多新问题:一是数字化阅读对传统阅读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二是泛滥成灾的各类书籍令人心更加浮躁,造成人们的选择困难;三是部分书籍内容、题材晦涩难懂,令读者阅读困难。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辩证看待,学会选择、讲究方法,才能实现乐于阅读、高效阅读的目标。

辩证看待数字阅读

数字阅读之利。数字阅读有别于传统的纸质阅读,其阅读内容和阅读工具都以数字化形态呈现。相较于传统的纸质阅读,数字阅读载体小巧便携,内容丰富,容量超大,形式新颖,符合现代人高效、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阅读需求,且由于无纸化而更环保、更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新兴阅读方式。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手段不断丰富,数字阅读越来越不受时空和环境等各种条件的约束,不仅可以随时随地阅读,还可以实时交流互动,与其他读者甚至作者互换意见、感受,加速了知识、信息的高效传播。因此,我们应充分支持、利用新科技,加速推动数字阅读的广泛普及和发展,为实现全民阅读做出积极贡献。

数字阅读之弊。数字阅读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各种弊端。首先,数字阅读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阅读需求。其次,碎片化阅读不利于深度思考,适合“快餐式”阅读、浅泛阅读。最后,数字内容巨量,容易对人造成干扰,浪费、分散人的阅读时间。数字化阅读难以克服的弊端使其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阅读,尤其在专注阅读、深度阅读等方面,传统阅读有明显优势。

美国学者罗伯特·达恩特在其著作《阅读的未来》中表示:“电子书将充当古腾堡的伟大机器的补充物,而不是替代品。”数字阅读的普及除了其技术优点的支撑外,背后资本逐利的推动也是一个隐藏而强大的力量,很多需求是被资本建构出来的。关于数字阅读,科技史专家江晓原曾尖锐地指出:“透过无数双紧盯着iPad屏幕的眼睛(视力正在迅速损坏中),我们不难‘诗意地’看到,这正是乔布斯他们的‘大势’……如果卡尔·马克思活在今日,他会毫不犹豫地指出:这就是‘资本’的大势。”

阅读中的选择

取经典。古人云:“有书癖而无剪裁,徒号书橱。”意即有读书的嗜好,却无所取舍和选择,不过是书橱。但“居移气,养移体”,“仅次于抉择益友,就是抉择好书”,“择书如择友”,可见选择书籍意义重大。而不同的书籍对人的影响也不同: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无论哪一类书,读者都应尽可能选择经典。所谓经典,即经过时间的洗礼而流传至今的书籍,“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但凡有价值和生命力的东西定能经得住实践和时间的考验,书籍亦是。

但越是经典,版本越多,对初读者来说,就越难选择。同样的经典并不具有同等价值,尤其涉及古文和外文翻译的著作。以译著为例,译者的翻译和解释相当于二次创作。首先,应考量译者的水平。读者可以参考豆瓣书评,盲目选书的结果很可能是到手的书看不明白、读不下去。其次,应选择出版社。不同出版社质量有别,出版内容、风格、类型、题材也有其偏好。读者可选择知名出版社,也可以参考纸书出版的印次。最后,可以网上“海搜”,在阅读中根据文中所引进一步找寻相关书籍,亦不失为有效的书目选择方法。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我们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古人云:“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断舍离。进入数字化时代后,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刺激与诱惑使人心浮气躁,读书的功利性凸显,然“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过于着急,一味追求效率和速度,只会适得其反。当然,我们反对的读书功利性,并非读书的经世致用性,而是指急功近利、违背规律、拔苗助长的商业化操作。读书切忌浮躁,避免受商业侵染,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下可格物致知辨是非正人心,上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通过断舍离克服物欲、虚妄等给人心带来的浮躁历来是读书人自我修炼的任务之一。数字化引发的快餐式阅读更需要沉淀人心以抵御良莠不齐的刺激。大道至简,删繁就简,才能返璞归真。因此,自古以来,读书人普遍提倡“反求诸己”“少私寡欲”,反对诉诸身外、怨天尤人,强调内省、坐忘等方法,使心灵保持和谐宁静,少被外物牵绊,沉浸于阅读。

阅读中的方法

粗读。粗读法亦称浏览法、泛读法。相对于精读而言,粗读法以极快的速度把书通读一遍,以求对全书有概括、宏观的了解,知道其大略轮廓,把握章节大概内容。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总结出的“一总、二分、三合”其实就是粗读的一种方法。“一总”就是先浏览目录,“二分”就是略读正文,“三合”才是部分精读,即先粗读再精读。当然,在精读的基础上也可以继续粗读,只是这时的粗读已不再局限于了解书的轮廓了,而是为了在整体上把握全书的意图、目的、结构、情节、系统等,类似于庄子的“得鱼忘筌”“得兔忘蹄”“得意忘言”。任何人都不可能涉猎各个领域并达到精通水准,在这种情况下,大略的粗读就是不二选择。“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何苦求全责备。就读书而言,泛读无疑是化解二者矛盾的有效办法。

陶潜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其主张读书要会意,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要前后贯通,从宏观整体上把握和了解大意。如若过于追求细节,难免忽略整体。在这方面,古人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据王粲《英雄记钞》载,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务于精熟”的三人不免囿于细节,执着于句读、字词、段落,“观其大略”的诸葛亮,胸中有丘壑,则从宏观、整体看问题,更显格局和智慧。宋代理学家陆象山在其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不必太滞”也是不因小失大、不咬文嚼字的意思。

精读。精读法亦称细读法、研读法,是深入钻研、细读多思、反复琢磨,以求对全书有全面、细致、透彻的理解和领悟的一种读书方法。唯有通过精心研读,历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方可彰显并弘扬书中的“微言大义”。朱熹在《读书之要》中也提出先熟读、继精思的读书方法:“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把字字句句弄明白,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朱子的精读法具化了前人古法,使作为精读典范的“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以及反映精读妙用的“半部论语走天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了具体的实现途径和方案。古人十分推崇精读,精读也是读书人的必备素质。

“八面受敌”则是苏轼对精读的另一种心得。苏轼在《又答王庠书》中说:“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他借用军事术语来谈读书,即读书要像用兵一样,做到“敌分而我专”,如同八面受敌,却不应该八面同时出击,而要将自己的全部兵力集中在一起,攻打敌方的其中一面,以众击寡,一次次分割包围,达到各个击破的效果。苏轼将兵法引入读书,反对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倡导每次读书,带着问题,从不同的需要或不同的角度反复研读,以解决不同的问题。这样步步深入,才能读懂作者,读“厚”原作。“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