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 助力智慧阅读开展

2024-11-14 00:00熊远明
新阅读 2024年9期

全民阅读是国家战略,已被写进党的十八大、二十大报告中,并连续十一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推动全民阅读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全民阅读蔚然成风。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中强调:“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同时,图书馆也是全民阅读的重要阵地。图书馆在推动全民阅读中也担负着重要使命,发挥着重要作用。智慧转型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智慧图书馆将成为智慧阅读的重要支撑。智慧图书馆建设是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已被写进了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在财政部和文化和旅游部的大力支持下,国家图书馆牵头联合全国公共图书馆正在实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计划到2035年完成建设任务,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

● 智慧图书馆的实施目标与体系架构

智慧图书馆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使广大读者能够便捷高效地获取信息资源。通过智慧图书馆建设,实现信息数字化、管理智慧化、服务智能化、阅读便利化。智慧图书馆的实施目标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通过智慧化手段,实现对图书馆业务的全流程优化重组,引入大数据管理等现代技术,全面提升图书馆的业务管理效率;二是应用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等智慧化技术,创新图书馆对各类型知识资源的组织加工、关联揭示和集成管理方式,全面提升图书馆的专业知识服务能力;三是引进现代智能设备,推动图书馆线上知识内容与线下服务空间的虚实交互,全面提升图书馆的空间功能和服务体验;四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和现代物流体系,推动图书馆的优质知识资源和服务进一步向城乡基层延伸,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普惠均等服务水平;五是适应新型知识服务业态发展,构建一站式知识内容服务平台,推动图书馆公益知识服务与其他多元主体非营利性、商业性知识服务的整合互动,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对接能力。

国家图书馆将“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总体架构归纳为“1+3+N”。“1”是一组智慧图书馆云基础设施;“3”是搭载在基础设施上的三套智慧图书馆软硬件基础平台,包括全国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多维融合知识服务平台和智慧用户服务体系;“N”是若干个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线下智慧图书馆服务空间。其中,全国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是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大脑中枢”,主要用于支撑图书馆多来源、多载体资源的全流程一体化管理;多维融合知识服务平台是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知识服务汇聚门户,接入多元知识生产、管理、运营主体,推动形成知识服务的线上管理运营机制;智慧用户服务体系则基于数据驱动,打造面向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用户需求的智慧图书馆服务场景。

● 智慧图书馆建设的主要进展

智慧图书馆体系自2021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在全国各级图书馆及相关合作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先期实施了40余个基础性、试验性项目,在智慧图书馆知识资源准备、支撑平台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大力夯实云基础设施架构。重点推进“私有云建设”“全网知识内容集中仓储系统一期”等项目实施。其中,“私有云建设”项目已完成首批设施设备的分配安装,推进云平台搭建,并陆续把一些服务迁移上云。“国家图书馆信创云平台建设”案例获评“2024年云基础设施软件优秀案例”。“全网知识内容集中仓储系统一期”项目完成云平台安装部署,与17家省级图书馆联通,后续将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通过专线网络,搭建全国智慧图书馆联盟链,支持图书馆、出版社、其他文化机构加入,共同建设全国数字资源可信仓库。为满足海量数字资源和服务的高保真、低延时、高可靠性的传输服务需求,国家图书馆分四批先后与32家省级图书馆合作,搭建智慧图书馆专线网络,后续还将依托各省级图书馆,推动全国各级图书馆智慧服务网络的互联互通。

二是积极推动智慧化知识内容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立足于已有数字化资源积累,围绕智慧图书馆知识资源建设、管理和服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试点攻关,先后推出了系列创新应用成果。例如,发布《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等成果,实现对古籍知识内容的多维展示和情景还原;今年6月,发布《山海经》知识库,对馆藏92种不同版本的《山海经》古籍进行数字化采集、深度加工和整理,实现文本、图像、地理信息在浏览、检索、数据分析方面的多维多向关联。此外,国家图书馆还在VR等新型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制作发布了5G全景VR《永乐大典》《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融媒体内容等新型知识资源,让用户以更沉浸的方式体验蕴藏在典籍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国家图书馆还积极联合地方馆编制知识资源建设一系列标准规范。

三是试点推进智慧化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大语言模型赋能的智能问答系统正式上线,为读者提供全天候、快速响应的咨询服务,有效提升综合咨询服务的个性化、精准化。与百度合作上线“古文今问”家谱寻根服务,通过连续动态的交互问答,支持、引导用户在纷繁复杂的家族谱系中,自主探索发现所需信息。当前阶段,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将以古籍智慧化服务为突破口。为此,国家图书馆正联动全国古籍收藏单位构建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致力于以海量古籍资源为基础,通过知识标引、数据挖掘、语义关联、可视化呈现等方式,构建一系列实用知识工具和古典知识库。目前平台建设工作方案已通过专家论证,并完成系统建设招标,组织研制古籍数字化选目规则、古籍知识标引规范等工作规范。各省古籍数字化整理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四是探索提升线下空间智慧服务体验。打造虚拟现实互动体验项目《古籍寻游记》,以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四大专题的相关史料记载、考古遗存为依托,创作VR互动纪录片。观众可以借助VR设备身游古今中外、穿梭星辰大海,融入鲜活历史场景。该项目获得2023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金鸡VR影展”年度艺术探索和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咪咕最佳沉浸体验”等荣誉。开发“博物馆智能导览系统”,嵌入国家典籍博物馆线下场馆,为用户提供展品定位、多媒体讲解、个性化参观路线规划、展项互动、增强现实体验、展品检索、在线云观展等智慧化导览服务,营造更好的智慧化、互动性观展氛围。此外,国家图书馆还通过开发国风科技虚拟人、《山海社的宝藏:雁行者》、“故纸修复师·碎丹青”互动解谜游戏,部署智慧阅读树、数字魔墙、270度VR全景阅读、机器人导览、人脸识别、迎宾讲解、实时语音检索等,为观众提供更为独特的沉浸式体验。

五是有序推进智慧图书馆标准体系建设。按照“标准先行”的思路,国家图书馆于2021年启动“智慧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建设”项目。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向业界发布了智慧图书馆标准体系的建议框架,作为下一步智慧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的指导。在这一框架下,“智慧图书馆统一身份认证标准规范”“智慧图书馆知识单元抽取规范”“智慧图书馆知识单元描述规范”等亟需适用标准的研制工作已于2022年完成。与此同时,一些地区也在本地智慧图书馆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组织研制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智慧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标准。

● 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是全力推进古籍智慧化服务相关工作。统筹考虑业务和技术层面需求,进一步完善古籍智慧化标准体系,为各馆提供标准应用指导,着力提升资源加工标引的质量和效率,完善参与馆的权益保障机制,引导、激励地方馆积极提供古籍知识资源,年内完成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建设及首批资源上线服务。

二是加快推进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建设。在全国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建设的总体需求框架下,国家图书馆已试点开发“文献捐赠系统”“开放获取资源采集与发布系统”等业务管理系统,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需求调研工作也已全面开展。接下来,要围绕业务需求及重难点问题,从全行业智慧化转型创新的角度,对图书馆业务流程管理的智慧化转型进行规划设计,系统梳理智慧图书馆的业务流程和功能需求,推进贯穿图书馆管理全流程、覆盖业务各环节的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建设。

三是积极推动全网知识内容集中仓储系统建设。进一步支持其他公益性、商业性和非营利性数据资源提供商开放接入,推动建立贯通知识内容创作、发布、存储、传播、利用等全链条的社会化合作机制,共同建设全国数字资源可信仓库,逐步形成立体化数据资源仓储管理体系,实现多源数据资源的融会贯通、集成共享,以及多方数据资产权益的全程溯源与安全认证。

四是全面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交互的智慧图书馆服务空间建设。策划全域预约平台、数字阅读瀑布墙以及针对各类知识资源的智慧化服务项目,推动智慧技术更广泛地应用到图书馆阅读服务空间当中,实现由“局部体验”向“全面适用”的提升。将来还考虑基于5G网络和物联网等现代先进技术,将全国图书馆的智慧服务空间连接起来,实时采集、发布、关联这些空间中的资源、服务、设施、设备等数据信息,形成馆馆相联、书书相联、人书相联的全方位知识内容及服务网络,支持用户便捷发现、获取身边的图书馆资源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