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数字化、智慧化的全民阅读

2024-11-14 00:00张新草
新阅读 2024年9期

智能技术嵌入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在这一形势下,2024年8月18日,在2024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召开期间,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指导,新阅读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合承办的“智慧阅读论坛”在北京举办。

以创新为驱动,以技术为突破,智慧阅读提供了更丰富的阅读内容、更便捷的阅读方式、更多彩的阅读空间,是推动全民阅读,促进书香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智慧阅读的内涵和外延仍处于演变过程中,其发展日新月异,挑战也层出不穷,因此有必要对智慧阅读展开持续且深入的讨论。本次论坛围绕智慧阅读,主要探讨科技在阅读中的应用、智慧阅读及阅读教育的新方式、数字阅读空间与智慧图书馆建设、人工智能时代阅读新趋势与新生态等内容。论坛由致辞、主旨报告、特邀报告、对话读者4个环节组成,100多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及作家等出席了本次论坛,共同探讨智慧阅读的新未来。

● 科技赋能,智慧阅读正当时

2024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数字”“数智”是其中的一大亮点,数字化、智慧化已经进入社会总体布局之中。融合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积极打造阅读新赛道、新模式,使阅读不断向着智慧化、数字化的方向迈进,成为阅读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的必由之路。

“自2008年起,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把数字阅读纳入了国民阅读调查的范围之内。”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在致辞中强调了数字阅读在全民阅读中的分量。“当年,数字阅读率只有24.5%,如今,数字阅读率已经超过了80%,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更为普遍的阅读方式。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出版、传播、阅读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深入。未来,阅读的智慧化趋势将有增无减。”

“智慧阅读正在塑造我们的阅读方式,塑造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我们的表达方式。”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当代诗人西川从作家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对于智慧阅读的看法。阅读帮助读者形成对于世界的看法,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无论是传统的纸质阅读,还是现在高科技形式下的智慧阅读,都形成了一个有益的结果,即“对于惰性思维的一种重新理解,甚至是一种挑战”。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表示,对知识、智慧的升级是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之道。他认为,无论阅读方式怎么变化,阅读的本质没有变,就是要通过阅读获取知识,获取智慧,提升能力、素养、精神境界和生命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化时代越发展,阅读的能力越来越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核心竞争能力。阅读将成为每一个人的本质,并在阅读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 加快智慧体系建设,助力智慧阅读开展

智慧阅读正在成为新时代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抓手。当前,越来越多的行业加入智慧阅读体系建设,作为阅读公共服务供给者的图书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智慧阅读的开展须在内容供给方面进行优化,为此分级阅读资源建设及其相应研究理应得到强化;智慧阅读的实现需顺应技术变革和社会发展趋势,加强智慧阅读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

图书馆是全民阅读的重要阵地,智慧图书馆建设任务已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图书馆原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熊远明介绍了国家图书馆牵头联合全国的公共图书馆,在实施智慧图书馆的体系建设中取得的初步进展。他认为,智慧转型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从业者应通过智慧图书馆建设,融会贯通、集成共享,力图实现信息数字化、管理智慧化、服务智能化、阅读便利化。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启动暨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开通仪式上指出,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是将数字技术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阅读提质“最大增量”的关键一招。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教化教育馆)中小学图书馆与阅读处处长樊汝来梳理了教育部资源中心在青少年学生阅读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上的努力。教育部资源中心运营着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中小学读书阅读服务平台三大智慧阅读服务平台,它们协调运作并以数字化资源推进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

教育装备是数字化时代激发教育创新的条件之一,加强智能教育装备研究,对于实现智慧阅读、智慧教育意义重大。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学校图书馆分会副理事长梁学全提出以教育部推荐的300本必读书目为重要资源,结合现代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提升阅读效能和深度,最终实现高质量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智慧阅读的开展离不开科学化的阅读内容供给及其理论指导。外研社阅读出版分社社长许海峰强调,外研社通过纸数融合策略,构建家校阅读赋能体系,制订分级标准,构建丰富阅读体系,并创新服务模式,进行智慧版读物、阅读平台、分级阅读馆全方位建设,开展教师培训、阅读测评和教研共同体行动,切实解决家长和教师的痛点。阅读服务的加持使外研社阅读业务在全国图书市场出现下行的环境中实现了逆势增长。

“学生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书香校园是书香社会的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少儿编辑室主任王林认为,“分级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与国内外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的广泛合作,人民教育出版社利用大型语料库和神经网络技术构建并不断优化中文分级阅读系统,解决了分级阅读标准问题,为全民阅读和书香校园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技术平台发展丰富着知识生产和传播媒介,运用新媒介打造诸如有声阅读等阅读新形态,构成智慧阅读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李洪岩表示,智慧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和资源的智慧化,关键是把它们用起来,使人获得智慧,让音声化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播和有效传承。

● 开展智慧阅读教育,推动书香校园建设

2023年3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旨在通过3到5年的努力,使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广泛深入开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得到切实加强。阅读作为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育青少年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建设书香校园布局书香中国的重要举措,更是传承中华文明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石。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正确导向,教育系统各方也纷纷在教育数字化、阅读智慧化等的指引下,持续利用新技术和新观念变革教育系统,将智慧阅读的发展进程体现在全学段、全要素、全领域的教育工作之中。

苏州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宋海英分享了苏州大学在书香校园建设的积极探索。苏州大学已经成功举办了28届读书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香品牌。近年来,苏州大学还开展了“习经典、向未来”读书行动,通过教授荐读、学者领读等形式,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阅读模式。该行动融入教育全流程之中,并倡导阅读与实践结合,丰富读书形式与阵地,展示多维度读书成效。此举有效提升了学生人文素养与专业知识,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苏州大学因此获评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引领校园阅读文化新风尚。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边玉芳基于中国孩子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了吗”的调研,就高质量智慧阅读课堂的构建问题,提出分级阅读要从儿童年龄特点、思维特点、社会化特征出发,供应适合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阅读需要的读物,并为儿童提供阅读方式与策略的指导。边玉芳教授呼吁以儿童为中心,真正实现儿童本位的阅读行为,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阅读之路。

高质量儿童阅读应符合三大指标:优质儿童读物、良好阅读环境及专业推广体系。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谭旭东论及全民阅读视野下高质量儿童阅读时提到以上观点。在这一基础上,谭教授提出,要推动儿童阅读立法;建设专业儿童阅读组织;构建家、校、社一体化的儿童阅读体系;加强儿童阅读理论方法和实践活动的开展与研究;研发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阅读数据库,建设儿童阅读实验室等,全方位构建高质量儿童阅读体系。

广州市中小学智慧阅读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阅读生态系统,是国内智慧阅读平台建设的典范。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谢幼如基于团队多年来在中小学阅读教育上的研究和实践,指出高质量的智慧阅读课堂的四大要素:价值引领,阅读素养,技术赋能,体现高育人水平、高效率以及高稳定性。并从理论到实践,将高质量智慧阅读课堂归纳为深度阅读、生成性阅读、跨学科阅读三种典型案例进行展示汇报。

长沙市育新小学通过数字阅读平台提升学生素养已卓有成效。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育新小学校长杨娜总结了学校通过智能化打造阅读新场景、系统化构建阅读模式、数智化提升阅读课程价值、情境化丰富阅读活动体验的宝贵经验。杨娜校长表示:“技术上打通平台底座,实现数据共享,应用上要优化平台设置,及时反馈信息,加大家、校、企之间的联动,让阅读平台持续赋能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 分享阅读故事,共享智慧阅读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的贺信中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全面展开。为充分展示全民阅读成果,呈现智慧阅读成效,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5位读者参与圆桌对话。

全民阅读建设离不开老年人的参与,建设成果也应与老年人共享。阅读滋养心灵,疗愈伤痛。银龄书院院长薛晓萍分享了老年读者的阅读经历,尤其强调唐诗宋词对其人生的深远影响。她讲述了杜甫的诗让一位离休干部放下官司执念,苏轼的词让失独母亲找到情感释放的出口,令人动容。

《中国作家》杂志社副编审陆源认为,读书与写作密不可分。他以新书《昨晚妈妈打来电话》为题,探讨亲子关系的复杂、人生价值评判标准的转变带来的迷茫、阅读写作的爱好与家庭和社会对青年人的期待之间的微妙冲突,以细腻的个人感受给出了“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个灵魂之问的答案。

青年作家、评论家李潇潇以作家敏锐的视角观察现代生活下的文学创作与阅读现状,通过讲述《甄嬛传》与《红楼梦》的关联,展示了经典文学的基因如何极具穿透力和生命力地滋养着后世的内容生产。她呼吁走进真正文学的场域里,走向更广阔的公共领域,让真正的文学发声。

智慧阅读平台与工具为平等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与阅读机会提供了保障。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自治县第一小学学生伍玲钰回顾了自己的阅读之旅,讲述了她利用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的阅读体验。她在分享中讲道:“阅读是我通往智慧之门的钥匙,也是我人生旅途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生郝馨悦在分享俄侨诗人兼作家瓦列里·别列列申的故事之余说道:“在上个世纪,工业铁路链接了俄侨文学。如今的信息时代,智慧网络技术迅猛发展,诞生了越来越多便捷的阅读方式,也为越来越多的同学提供了新的学习选择,希望大家能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看到俄侨诗人的作品,了解俄罗斯文化,也希望大家在读万卷书之余,行万里路,亲临别列列申的故土,代替他感受一生都未能归去的故乡。”

● 结语

本次论坛汇聚了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读者发表真知灼见,为实现智慧阅读系统内外息息相通、合作共赢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化、智慧化产业发展,重视书香中国的建设工作。从业者未来应继续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行业布局,持续关注智慧阅读发展新动态,探索人机交流互惠新途径,打造常态化交流互通新平台,让阅读成为开启全民智慧之门的钥匙,让书香成为照亮社会发展之路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