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成就,很难用美国的理论、制度、文化和道路来解释。
事实上,从改革开放到美国发动贸易战,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对于中美经贸关系,美国是“满意的”——某种意义上,中国顺应了美国及其盟友的“去工业化”,如果没有中国这样的“接盘者”,它们或许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看到“去工业化”的后果,或者它们根本就没有机会看到“去工业化”的后果。
中国求仁得仁,从“世界民工”式的世界工厂,成为世界制造业和出口中心级别的代表着世界制造业发展方向和未来的世界工厂。美国及其盟友将不得不推动“再工业化”,与中国抢夺制造业的未来。
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经济形势,是时候对一些理论和认识加以澄清了。
从文艺复兴开始,围绕一个国家如何发展经济和创造财富,一代又一代学者进行了接力式的研究。尽管答案越来越全面,但给出的观点和理论、提供的“处方”却各执一端、莫衷一是。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国家应根据劳动分工的原则,在某一项工作上成为专家,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一个国家就能更好地创造价值和财富。
在劳动分工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每个人都必须通过自己劳动创造的交换价值来获得商品。这种逻辑带来的必然结果是交换成为一种常态,市场经济日趋发达,每个人、每个组织都被裹挟其中,概莫能外。
亚当·斯密把交换、私人财产和自由市场视为创造国家财富的基础,并据此成为公认的经济学鼻祖。
卡尔·马克思在认同亚当·斯密一些基本逻辑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逻辑。他认为自由市场会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及大众的持续贫困,必须通过剥夺私人财产并由国家为着无产阶级的利益进行管理,一个国家的经济才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认识到自由市场和计划经济各自的缺陷,主张政府应该主动发挥作用,通过灵活的货币供给管理和财政政策减轻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
与凯恩斯大致处于同一时期的英国经济学家冯·哈耶克则针锋相对地提出,如果政府在拥有或管理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无助于经济增长,还容易导致国内经济出现问题。
同为中国顶级经济学家,林毅夫与张维迎的观点却水火不容。林毅夫认为中国通过“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建立了更有效率的市场经济体制;而张维迎则认为,中国的产业政策存在一定的问题。
世界对于交换、私人财产和自由市场作为创造国家财富的基础已经形成共识,而且对于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基本上达成了共识。
分歧在于,一方面,国家的作用是否仅仅局限于上述领域,政府能否在更广阔的领域借助市场机制达成国家战ZUvO2aLi0ThWDnnByZHHDlYXUxsDAbsQa8TDnrVcrtE=略;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对于不同政治制度及文化有多大的包容力。
无论是更强调“看不见的手”,还是更强调“看得见的手”,各方都强调尊重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
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其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是自由交换与自由竞争。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价格波动”“市场主体的利益追求”“市场供求变化”而进行经济调节,包含一般机制以及特殊机制。前者主要包括供求、价格、竞争及风险机制等,存在于所有市场并发挥普适作用;后者主要包括金融市场的利率机制、外汇市场的汇率机制、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机制等,存在于特定市场并发挥独特作用。一般情况下,通过市场机制基本上可以创造公平、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最大化。
但无论是在二战之前,还是在二战之后,西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都持续表明,仅仅依赖市场机制事实上难以自然而然地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虽然二战之后经济危机的强度和危害大大降低,但各种类型的危机仍然会周期性出现。
英国号称市场经济的典范,但一战之后,尤其是二战之后,它曾经无可匹敌的经济活力和经济基础,都已经不可逆转地衰落了,而社会矛盾却在持续积累。
冷战结束后的美国,在决定市场经济繁荣的方方面面都领先并领导全球。但美国在资本财团持续暴利的前提下,一方面,在经济、科技、金融和军事上遥遥领先;另一方面,在财政上债台高筑,在金融上危机重重。
市场机制还是它们推崇的那个市场机制,贸易规则还是由它们制定的那些贸易规则。美国及其盟友只是遇到了新的竞争者,它们不仅更加坚守市场机制,同时也与时俱进。
这是一个十分诡异的现实:发展中国家热烈地拥抱全球化,接受在竞争中占尽优势的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反倒是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处处防范远远落后于它们的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表现为GDP(国内生产总值)和GNP(国民生产总值);二是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发展;三是企业发展、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和强大品牌发展。
由于在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和国家层面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个国家在推动经济发展上,会采取不同的国家战略、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财税政策。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上存在“三个世界”:超级强国、中等发达国家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市场经济不可能脱离国家现状、国家制度、国家目标和国家政策以及民族文化而存在。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打造不同的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不妨碍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相反,是市场机制能够占据主导地位的前提。
市场营销从规划和执行层面,为国家借助市场机制发展市场经济、增加国家财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观念、逻辑和工具。
1.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方法,以研究和洞察本国的主要机遇、优势和劣势以及实现经济增长或经济恢复的可靠途径。
国家以市场为导向,借助市场机制规划和发展经济,这是中国的特色。这套战略体系和工具,也是一个持续自我纠错的战略过程。它要持续解决的问题是,国家将走向何处,如何到达目的地,如何提升这一过程的效率。
只要有一家超级企业能够科学研究和洞察市场,能够发现甚至创造战略机会、制定市场战略,一个国家就能够制定这样的国家战略。
政府在治国理政时,必须洞察市场规律以及市场机制调节经济的底层逻辑。只有如此,才能突破市场机制束缚,使市场机制在经济调节中的主导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全面发展,为国家借助市场机制,规划经济、科技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2.市场经济和市场机制,在推动创新、财富创造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内生和积累影响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因素,比如垄断。因此,政府监管必不可少。如何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如何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不是仅凭一只“看不见的手”就能解决问题。
在垄断的作用下,本土的“自由竞争”永远是一个相对概念;而在国家力量的作用下,国家之间的“自由竞争”也是永远不可能真正存在的。这种现实是市场经济自身规律决定的,它不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问题的本质并非国家力量该4RDGsyYFRV06VhDZ+zV1Yw==不该存在,而是它该如何存在。
3.将国家目标、国家战略导入市场机制,借助国家营销,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融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
中国对市场经济最大的贡献就是借助对市场趋势、市场机制的洞察,解决了国家有效参与市场经济并达成宏观目标的途径、方法和体制机制。
相对于英国这个最老牌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美国是后发的经济强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美国接力英国成为全球自由贸易尤其是全球化的倡导者。
美国是凯恩斯主义的实践者和最大的受益者。它通过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仅度过了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更是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发达国家。在二战后,美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同盟(世界贸易组织前身)等,建立了由美国及其盟友控制的世界经济秩序。
从市场营销角度看,美国的“自由市场、自由贸易和全球化”,具有下列特征:
1.超越国别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基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国家营销。
美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仅是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政府行为,也是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政府行为。此外,还是利用其全球领导地位和打造的“市场机制”,周期性收割全球财富和控制全球经济的手段。
美国建国后逐步建立的美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质上是基于全球市场的国家营销。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没有强大综合国力支撑的国家营销,都不可能超越国别,在全球建立影响力。一直在变化的始终是国家营销发挥作用的方式。
二战前,美国国家营销发挥作用的方式是以推动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为手段,在技术和产品创新上领导市场和全球。这与英国毫无二致。
二战后,美国将金融工具和财政工具强行植入,建立基于全球市场的所谓市场机制,并基于金融工具和财政工具,建立了一系列由其控制的国际组织,制定了基于自身优势的规则,建立了以自身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并把所有这些通过国家营销和国家实力,定义为美国标准的“市场经济”。
但冷战之后,尤其是发动针对中国的贸易战之后,不仅世界上不再有美国所标榜的“自由市场”,也不再有什么“世界贸易规则”,剩下的只是“基于实力”的美国优先。
2.超越党派的资本主导。
美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即便是在国内,也并非按照它所标榜的方式自由运行。美国的大选,本质上是资本财团的博弈。谁资助的政党胜选,就由谁在背后运作,制定符合自身利益的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3.超越自由市场的长臂管理。
在上述措施效果有限或者失败后,美国会将针对性更强的贸易壁垒、经济制裁、“卡脖子”和长臂管理,作为维护美国第一或美国优先的救赎手段。
美国民事诉讼中有一个专有概念——长臂管辖,即他国企业不必在美国设有公司,也无须在美国有业务经营,如果其经营行为与美国市场、企业、机构等存在关联,就可以启用长臂管理。
在美国具有全球优势的领域讲“自由竞争”,而在美国失去优势的领域讲“实力”——超越美国经济和企业竞争优势,运用美国国家综合实力为美国谋取利益。这是典型的丛林法则。
任何一个国家,在成为“食利者”之后,必然逐步丧失市场竞争优势。正是这个原因,美国在依靠优势地位疯狂攫取全球高额利益的同时,正逐步在越来越多的产业失去了全球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比如,华尔街奇迹演变为“金融泡沫”,硅谷奇迹演变为“硅谷泡沫”,产业转移演变为制造业“空壳化”,脱实向虚使得大批就业者演变为“零工”,高消费脱离个人财富积累演变为“全民负债”,无度的军事支出和国债演变为“失控的国家债务”,等等。
超越财富创造、公众利益、平等交换和自由市场,超越竞争优势,用国家力量收割全球,都是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
在真实的世界市场上,没有什么真正的自由贸易和竞争。要么是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的带着垄断优势的“自由竞争”,要么是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带着歧视条款的“自由竞争”
市场经济的经典名言是“顾客是上帝”。发展中国家整体是发达国家的“顾客”,它们何曾真正享受过“上帝”的待遇?华为、TikTok、中国新能源汽车证明了它们的虚伪和双标。
中国通过实践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不同制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经典案例。
用国家营销观念孕育企业营销观念
中国根据自己的制度、文化、理论和道路,塑造了既有别于发达国家,也有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营销观念。它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灵魂。
1.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用市场机制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激发全社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2.以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始终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3.以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4.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优势,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有序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提高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
5.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6.始终将开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7.始终坚守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8.在发展中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解决好人民最关心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9.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持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某种意义上,中国向发达国家学习有多难,发达国家理解和接受中国的经验就有多难,而且只会更难。由此视角,就可以理解它们对于中国的实践和成功何以如此重视。
回归技术和产品创新,打破强大品牌壁垒,打造创新根基
市场机制失灵的最主要方式是企业超越技术和产品创新、超越产品价值、超越自由竞争,获得定价权。在市场营销中,强大品牌是经由市场机制建立垄断性定价权的基本途径。本质上,塑造强大品牌是企业借助市场机制获取超额利润的利器。
借助市场机制,中国建立了全球最齐全的产业体系。而这个最齐全的产业体系,不仅贡献了全球最低的成本,还贡献了在重压之下全球最活跃的技术和产品创新,贡献了支撑中国制造业称雄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贡献了一大批世界级规模的产业龙头企业。中国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所占比例,已经超越美国。
中国制造主要是推动1—N技术和产品创新。如果把这个性质的创新分为10个级别,那么中国制造主要集中在1—7级别。而这个范围内的技术和产品创新,最容易得到跨国公司的“支持”。跨国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创新,主要集中在8—10级别。它们既可以通过“支持”中国企业创新,从价值链、供应链上谋取更高利益,也可以保持自己在产业链上的垄断地位。这是它们视角下的“双赢”。
美国之所以开始对中国制造“卡脖子”,原因是部分中国龙头企业开始在技术和产品上突破1—7级别,不仅向8—10级别挺进,还开始向0—1技术和产品创新挺进。
这是中国市场充满活力的坚实基础。
用国家营销引领企业营销
中国式营销本质上是国家营销。它由国家营销观念孕育,并由国家战略引领。
在西方国家,也产生了所谓社会营销观念,但其命运与乌托邦一样,无法改变基本的事实。而中国让几亿人脱贫,让全体民众整体上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正是基于国家营销。
如何处理私人资本与大众利益的关系是一个世界命题,中国已经为世界给出了中国方案。
从经济上,中国的历朝历代,都存在富裕群体、小康群体、贫困群体,既有过消灭富裕群体的事实,也有过消灭贫困群体走向大同的理想,但从未发生过消灭贫困群体的事实。中国用国家营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就是实现这个理想。
国家营销主要由国家战略承载。一方面它成就国家品牌,另一方面它成就国家繁荣。从历史视角来看,塑造国家品牌既来自国家行为的长期积淀,也会受到即时行为的影响。
比如,有鉴于美国的全球霸权行为,以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视角,美国的国家品牌整体上经历了一个由美好、强大、仰慕到破灭的过程。虽然中国人依然认为美国国家品牌十分强大,但那更多是一个军事概念、科技概念,是一个综合国力概念,而从心理和情感上,已经发生质变。
从长远视野来看,塑造国家品牌,来自国家战略的表现及其影响力。
无论是一个强国维护其国家品牌,还是一个弱国复兴或塑造其国家品牌,都需要依靠长远的国家战略。所谓预则兴,不预则废。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有无国家战略、有无政府参与,而在于政府的治国理政能力。中国政府通过深刻洞察市场逻辑、市场趋势和市场治理,将政府目标融入市场机制和市场逻辑,并借助专业的市场治理,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中国是后发国家。中国完全可以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借助市场机制发展经济达到目标。任何国家都有产业政策、都有发展目标,不能因为中国制定了更为宏伟的产业规划、更为显著的激励政策,就说三道四,就否认其合理性。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国家战略,不仅像西方国家一样落实在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上,还为企业提供了更多、更大、更确定的战略机会。
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已经向世界证明,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引导力量、调节力量和动力来源。
1.中国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发挥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将资源配置到效益更好的环节,对企业施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通过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的灵敏反应,及时协调生产和需求。
2.通过国家战略为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提供战略空间。
中国对创造国家财富,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采取战略规划的方法。政府将战略规划和工具用于指导国家未来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推出9个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还推出一系列区域、产业国家战略规划。它们都如期完成,多数还超额完成。
比如,中国通过五年规划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引导社会各界坚定信心,通过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持续推进,有力推动了国家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战略部署,党的十五大至十九大进一步提出更高要求。
再比如,中国通过“八五”至“十三五”6个五年规划,持续推进小康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保证了战略目标的如期实现。
与此同时,五年规划也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途径。“十三五”规划对共建“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军民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都进行了专门部署。
3.中国全盘考虑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整体布局区域、产业和基础设施因素,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科学的方法和工具。
随着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加深和经验积累,五年规划的目标、性质、作用、内容、实施方式等也得到相应优化。实践证明,五年规划的探索和创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和国内外形势重大变化,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反映了我国发展理念、政府职能等方面的重大变革,较好地发挥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作用。
4.国家战略和国家政策的制定过程,是对世情、国情再认识、再深化的过程,是统一认识、汇集众智、理清思路的过程。
比如,中国在每次五年规划制定过程中,一般要经历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提出基本思路、起草规划文本、广泛征求意见等阶段,每个阶段都动员各部门、各地方和社会各界广泛深度参与。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有利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进规划的落地实施,对提高五年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操作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国家战略和五年规划的持续迭代、创新和深化战略过程中,政府治国理政的认识在升华、洞察力在提高、能力在积累、体系在完善、体制在优化,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逐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作者单位:金珞欣,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毛振宇,河南财经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