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结构意识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2024-11-12 00:00:00刘晓宁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10期
关键词:语篇导图笔者

摘 要

语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资源,语篇结构是英语阅读教学文本研读的出发点和基础。本文结合阅读教学实例,探讨教师引导学生从语篇结构的角度理解语篇主旨的具体路径,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篇结构意识,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其英语素养和文化意识。

关键词

语篇 语篇结构 阅读教学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意义建构和语言学习的基本单位是语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言学习基于语篇。语篇承载了主题、情境和内容,并以其特有的内在逻辑结构、文体特征和语言形式,组织和呈现信息,从而表达主题意义。语篇结构是语篇研读的出发点和基础,教师应基于语篇结构进行分析,理解语篇在不同维度中的表达意义,领悟语篇各层次的价值,从而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的价值,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笔者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阅读策略,如在阅读中缺乏背景知识,不会抓关键句,不会运用扫读等方法快速掌握大意和分析句子结构等;部分教师则缺少系统化、专业化的语篇结构知识掌握能力,语篇结构意识淡薄。基于以上问题和思考,笔者在班级中开展了为期一学年的实验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语篇结构意识和运用能力,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一、 培养学生的语篇结构意识

语篇结构可分为宏观和微观结构组织。通过对文章体裁、文本特征的把握,初步形成对文章基本结构的认知,形成宏观语篇结构意识;再深度剖析文本中各成分间的微观组织结构,如衔接手段、对主题意义的表达方式等,不断形成微观语篇结构意识。由此,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建立语篇结构意识分析语篇,了解主题意义的表达,从而形成新的内容图示和结构图示,达到迁移这一目的。在此过程中,就语篇的结构类型而言,常见的有议论(argumentation)、描写(description)、说明(exposition)和叙事(narration)等结构类型。译林版英语教材主要以叙事结构和说明结构为主。以下以该版教材为例。

1.语篇整体意识的培养

笔者通过研读语篇,结合不同语篇类型设计教学活动。以八年级(下)Unit3 Online tours的导游词语篇教学为例,该语篇属于说明文的范畴,主要是对“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 hours”这个网站功能进行介绍,其结构属于说明型,以“一般到具体”的结构呈现。因此,笔者在整体阅读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查找导游词的段首、段中和段尾,发现相关的段落起始句,把握基本脉络;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整合、归纳出语篇的主要内容,把握语篇的谋篇布局。依据语篇类型设计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炼语篇结构,并形成该类语篇的初步结构意识,有利于学生在遇到同类型语篇时自主进行迁移运用。

2.语篇逻辑意识的培养

语篇中的语句排列往往是符合逻辑发展顺序的,一般以四种方式呈现:顺序(step)、层次(stack)、连环(chain)、平衡(balance)。作者在传递信息时考虑的先后顺序决定了语篇的逻辑发展顺序,该特征在初中教材中尤为突出。笔者通过让学生在语篇阅读中定位主题句的方法,引导学生推断主题意义,进一步阅读语篇感受作者围绕主题开展的细节描写或论述,再次论证主题意义。基于语篇主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句与段、段与文本之间的逻辑关系,加强对学生语篇逻辑意识的培养。

例如,九年级(上)Unit3 Teenage problems的信件语篇教学,该语篇的语句排列属于层次(stack)方式呈现,即句子层层积累,而又上下照应。因此,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寻找Millie语篇的主题句,并寻找语篇中支撑这个主题句的不同层次,把握语篇的主旨大意。

3.语篇衔接意识的培养

语篇衔接是语篇表层的形式连接,指一个语篇中的每个成分之间必须有某种形式使之互相联系。在语篇中起纽带作用的手段主要有语法衔接、词汇衔接和逻辑联系语衔接。语法衔接主要侧重使用照应、替代、省略等手段达到语言之间的连贯。词汇衔接以语义场的形式达成与语篇主题的一致性,从而提高语言之间的紧密性。逻辑联系语衔接的功能是凸显两个或多个句子之间的某种逻辑关系,常见的有因果关系(because,so,since)、并列关系(and,also)、时间关系(when,before,after)、转折关系(but,however)、顺序关系(first,second,then,finally)等。在语篇教学中强调语句之间和段落之间的衔接,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篇的主题意义,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语篇结构

在学生形成一定的语篇意识后,笔者基于语篇结构,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多层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梳理语篇的脉络,分析语篇所表达的主题意义,挖掘语篇的深层次内涵。

1.绘制思维导图,形成语篇框架

在阅读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语篇内容得以实现可视化、结构化和系统化,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师可训练学生提取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完成文本内容的概括总结。以九年级(上)Unit7 Films的人物传记语篇教学为例,该语篇以时间推移为明线,串联人物的出生、职业发展、死亡等信息,条理清晰。笔者通过设计时间轴式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语篇结构,提取关键信息形成框架。时间轴式的思维导图有利于提高学生结合时间点梳理、整合关键信息的能力,形成结构化知识网图,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其他类型语篇的解读活动中,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对语篇结构的提炼水平和表达能力。

2.开展仿写活动,内化结构意识

读后仿写是指学生在充分理解阅读材料后,以材料框架为基础进行模仿与创造。仿写有助于加强学生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在研读语篇的基础上,结合单元话题和语篇话题,引导学生挖掘写作素材。读后仿写使学生以语篇理解为起点,将知识灵活地整合内化,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形成具备个人风格的形式和内容。学生从学习理解语篇到迁移运用语篇结构,真正做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通过实验教学,笔者执教班级的学生阅读能力和成绩均较上学年有所提升。实践证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篇结构意识是提高学生英语素养和思维能力的有效路径。语言离不开语篇,语篇离不开内容,内容离不开主题。现实生活中的语篇类型丰富多彩,不同语篇类型在功能、结构、语言特征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因此,教师多维度研读语篇,设定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的教学目标,通过在师生、生生之间开展语篇分析,使学生在语篇中学习知识、应用语言,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为其形成阅读策略提供依据,而且对其高阶思维的培养将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为学生精选不同类型的语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推动学生领悟语篇背后的多元文化,强化审美意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语篇导图笔者
烃思维导图
高中数理化(2022年2期)2022-02-22 02:17:00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6
语篇特征探析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2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
性能相差达32%
微型计算机(2009年3期)2009-01-22 02: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