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统整,拾级而学

2024-11-12 00:00:00易晓阳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10期
关键词:统整量表评价

摘 要

在现行统编语文教材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框架下,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对单元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评价进行多维统整,旨在通过这一策略实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整体性,促进其知识、能力的结构化生成,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为例,详细阐述了这一教学理念的实践路径及其成效。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单元整体教学 统整 结构化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教育教学活动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强化学科实践,倡导“做中学”及主题化、项目式学习,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基于统编教材的双线组元形式,对单元教学进行多维统整,并以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统整教材内容,形成核心任务

1.单元文本分析

本单元包含三篇现代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往事依依》《再塑生命的人》,以及“整本书阅读”推荐名著《朝花夕拾》。这些文本通过回忆往昔的人、事、景、物,展现人物形象,抒发作者情感,体现了散文的独特魅力。同时,单元写作训练聚焦于“写作要突出中心”,通过具体例文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围绕中心选材与组织内容。

在语文要素方面,本单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默读技巧,还强调梳理文章内容、概括中心,并特别关注标题、开头、结尾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2.提炼核心概念

本单元内容可归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整体感知与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与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审美体验,并学会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与思想内涵。基于此,笔者提炼出两大核心概念:一是回忆性散文需选择能表现人物特征的事件来展现人物性情与品质,二是借助关键词句把握文章大意。

3.确定情境任务

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笔者确定核心任务为“完成习作《我的老师》”,并通过布置班级“学习园地”中的“人物小像”专栏展示学习成果。具体分解为以下子任务:

(1)课文学习:用表格梳理回忆性散文的典型事件、人物特点及作者情感,归纳写人技巧;同时整理《〈论语〉十二章》,理解修身与为学之道。

(2)专题讨论:围绕尊敬老师、珍惜学习机会等主题展开讨论,深化认知。

(3)完成习作:通过“我‘画’你猜”游戏,选择熟悉的人物进行“画像”,并撰写习作《我的老师》。

(4)布置班级:挑选优秀作品,布置“学习园地”专栏。

二、统整读写活动,开展主题学习

1. 细化课时安排

基于单元任务群,笔者细化课时安排如下:

课段1:阅读与梳理(2课时),涉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往事依依》《再塑生命的人》三篇回忆性散文的学习,通过默读梳理基本内容,初步认识明师形象。

课段2:鉴赏与探究(2课时),采用比较阅读方法,比较写人技巧,领略明师风采,理解作者情感。

课段3:迁移与运用(3课时),阅读《〈论语〉十二章》和《朝花夕拾》,迁移写人方法,聆听明师教诲。

课段4:表达与交流(2课时),以读导写,学习如何突出中心进行写作,书写身边的明师形象。

2.落实学习活动

以课段2为例,笔者设计了以下具体学习活动:

(1)主问题引导:提出诸如“怎样围绕中心选材与组织内容?”“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等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探究。

(2)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交流理解与感悟,共同解决疑惑。

(3)展示与评价:邀请学生代表分享学习成果,教师及同学给予及时反馈与评价,促进学习成果的共享与提升。

3.学段螺旋上升

遵循由浅入深、由学到用的原则,笔者在不同学段合理设计了学习内容与形式。例如,在课段3中,学生需结合前期学到的写人技巧,阅读《朝花夕拾》并积累新的写人手法;随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如何写出人物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小论文。这一过程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还促进了其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统整评价形式,有效促学促教

1. 宏观评价方案

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笔者制定了单元整体教学评价方案(如表1所示),从宏观角度考量各素养模块的评价要求与方式。通过设计评价量表,教师在不同课段即时观察,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典型表现,以实现教学过程的即时反馈。

表1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评价方案

[评价指标 评价要求 评价方式 知识积累 熟练运用默读的方法进行阅读;构建关于如何写出人物特点的知识 设计量表,对默读的速度、方式,获取的信息量等进行合理评价;完成知识图式建构 思维品质 深度思考修身、为学的价值意义 设计量表,对小论文的完成情况进行合理评价 表达交流 借助实物投影、PPT等方式作主题展示;能在讨论会上积极发言、准确流畅表达 设计量表,对展示、讨论时的表现进行合理评价 写作能力 抓住人物特点,并能准确写出 编制作文标准,评价典型事例、描写手法、人物特点 语文实践 在具体情境任务中表现综合能力 参与布置“学习园地”中的“人物小像”专栏,力求有创意 ]

2.微观评价工具

针对具体环节任务,笔者设计了微观层面的评价工具,如“写作能力”模块的评价量表(表2),提前告知学生评价方法及标准,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形成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

表2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写作要突出中心”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评价要求 自我评价

★★★

★★ 同伴评价

★★★

★★ 教师

建议 星级

评价 评价

描述 星级

评价 评价

描述 材料

选择 围绕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对选定材料进行剪裁加工;合理安排先后次序,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详略

安排 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 技巧

运用 采用具体的方法、技巧突出中心,如开门见山、篇末点明题旨、前后呼应、铺垫渲染、抑扬对比等 语言

表达 语言通畅,有细致描写,能营造出画面感,并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

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评价的多维统整,本单元整体教学得以有效开展。这一教学策略不仅促进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实践性、整体性体验,还显著提升了其知识积累、能力发展水平及思维品质,为未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统整量表评价
统整教学的策略研究
构建适合学科核心素养转化的课程统整设计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42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统整经典细品析 多维阅读提素养
对小学数学学科统整的探索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1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