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明的奇幻梦境中,出现了活泼可爱的小兔子、腾云驾雾的龙和娇艳欲滴的鲜花,它们都属于非遗面塑艺术。非遗面塑的形式多种多样,北京、上海、山西、山东、天津、陕西等地的面人和面花都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
这一古老而又家常的艺术形式,不仅是传统美术和技艺的展现,更是文化与历史的深邃积淀,蕴含着无数匠人的智慧。让我们一起踏上充满惊喜的非遗面塑探索之旅,了解那些背后的故事与奥秘!
旅程第一站:
初识面塑
非遗面塑,这一源自中国民间、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中的艺术瑰宝,是以面粉、糯米粉等为主要原料制成面团,通过巧手和专用的塑形工具捏、搓、揉、掀,精心塑造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年画娃娃等形象的手工技艺。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与民俗风情的生动展现,给人们带来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
面塑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宋代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记载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征伐孟获,以面塑人形恐吓敌人,称之为蛮头(馒头),成为面塑雏形最早的民间记载。
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面塑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它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还曾作为宫廷御用食品和寺庙祭祀的供品,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与变迁。
旅程第二站:
欣赏色彩的魔法
面塑艺术在色彩构成上,鲜明地划分为素色与彩色两大流派。
素色面塑,亦称本色面塑,采用未经染色的白面直接塑造,摒弃繁复的色彩装饰,以质朴无华著称。在面塑的细微之处,轻施粉黛作为点缀,使得整个作品既素雅又不失喜庆。晋北的定襄、吕梁,陕西的华县,河北的磁县,是素色面塑艺术流传的主要地区。
彩色面塑,以其绚丽多彩、生动活泼著称。这一流派在色彩运用上极为讲究,颜色鲜艳、搭配巧妙,大胆而不失和谐,营造出一种喜庆、明快、华丽的视觉效果,不仅深刻体现了民俗文化的浓厚氛围,还兼具高度的艺术审美价值。当今彩色面塑已成为面塑艺术中最为常见且受欢迎的形式之一。山西合阳面塑深谙此道,流传着“三分塑,七分彩”的说法,充分强调了色彩在面塑艺术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不可替代的作用。
旅程第三站:
感受形状的奥秘
面塑在造型特征上,主要可分为圆雕型面塑、浮雕型面塑和仿生型面塑三大类。
圆雕型面塑完全立足于三维空间,以立体形态展现其独特魅力。晋南闻喜地区的“枣山馍”是圆雕型面塑的杰出代表,其形态多变,结构复杂,常盘绕至三到四层,表面精心扦插各式人物、动物、花卉等装饰物,栩栩如生,蔚为壮观。
浮雕型面塑巧妙地融合了圆雕的立体感和绘画的平面美,通过在二维平面上进行起位、点缀或精细雕刻,创造出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的艺术作品。山西定襄地区的圆饼形花馍与寿糕,就是此类面塑的典范。
仿生型面塑更加注重对自然物象的模仿与再现。艺术家们运用抽象与象征的手法,选取寓意吉祥的禽畜、神兽等形象作为创作题材,如龙、凤、老虎、狮子、火蝎子等,通过面塑的形式赋予它们新的生命与意义。
旅程第四站:
体验情感的传递
面塑是物质形态的艺术展现,更是情感与文化的深刻传递者。在制作过程中,艺术家们倾注心血与情感,将对生活的感悟、对家人的思念、对节日的庆祝、对神灵的崇拜等复杂情感,通过灵巧的双手一一融入面团之中。
面塑的情感传递,还体现在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上。无论是节日庆典中的花馍、寿糕,还是婚丧嫁娶中的各类面塑装饰,都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与地方特色。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山西省吕梁市的一个村庄会举行面塑供会,家家户户把供桌、供盘抬到街上,展示手艺的同时还会产生订单呢。
这些面塑作品,让人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从而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这趟奇妙的“面团”之旅中,你是否感受到了非遗面塑的魅力?
如果你想亲身体验面塑制作,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多面团变形的奇迹,很简单,只要你的家中有面粉、水……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