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研究

2024-11-12 00:00:00梁艳萍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20期

摘要:在文旅融合新时代,高校图书馆肩负着公共文化建设和服务大众的使命。文章结合国内外理论实践系统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文旅融合大趋势下开展延伸服务的必要性,主要从研学、文化、观光旅游服务3个维度探讨了延伸服务的形式,指出高校图书馆在深化延伸服务过程中面临管理、安全、资源不足、服务转型等一系列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通过树立文旅新理念,构建高效有序的服务机制,扩大合作和储备人才等措施来推动其稳步发展。

关键词:文旅融合;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文旅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梁艳萍(1981—),女,馆员,学士;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与服务。

0 引言

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指出,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进校园的常态化机制,推动高校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向社会开放。2023年9月,新版《图书馆服务宣言》发布,强化了对全社会普遍开放、对全体公民平等服务、彰显人文关怀3个服务理念,增加了保护传承优秀文化典籍和坚持可持续发展条款[1]。因此,在文旅融合趋势日益显著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如何更有效地提升服务社会的效能,推动自身并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议题。

文旅融合是文化资源和旅游要素在特定空间的有机嫁接和创造转化,它强调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促进,以实现优势叠加,达到协同效应。根据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和肖永英[2]、张伟庆[3]等学者的观点,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不局限于一定的内容、对象和空间范围,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拓宽的概念,可以概括为在原有基础服务上开展的所有新型服务的总称。笔者认为,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延伸服务是在确保自身基础服务稳定开展的前提下,依托馆舍和优势资源为研学者、文化爱好者、观光旅游者等社会用户提供富有文化内涵的创新型服务。

1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经济文化水平的提升,文旅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知识传播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必须积极参与到文旅融合的大潮中。

1.1 文旅融合时代高校图书馆的责任和使命

高校图书馆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承载着向社会公众开放共享、促进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承的使命。进入文旅发展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应具备前瞻性思维,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4],提质增效,增强文化影响力和创新力,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传承发展优秀文化。高校图书馆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石,其延伸服务不仅有助于推动全民阅读,培养公众的阅读习惯,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还可以推动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加强与社会的互动,增强图书馆影响力,推动其持续发展。

1.2 国外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研究与实践

在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概念提出较早。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Westbrook和Waldaman就将图书馆延伸服务定义为超出参考咨询业务外的服务,1993年,他们将之重新界定为图书馆在馆舍之外提供的所有服务[5]。此后,经过钱伯林 (Chamberlin)[6]、马丁(Martin)[7] 等欧美学者的持续研究和实践,逐渐形成了成熟的理论,进入深化创新阶段。牛津大学图书馆对自身的定位是“全国性法定缴存图书馆”,对全世界的公民开放[8],其中心图书馆博德利图书馆是英格兰旅游局官方认定的具有质量保障的公众参观游览场所[9]。美国许多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空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延伸服务的水平和深度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10-11] 。与之相比,我国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理念和实践相对滞后,为解决发展困境,高校图书馆顺应大趋势发展延伸服务势在必行。

2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形式

2015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将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一项任务。但高校图书馆的首要任务仍是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为学校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深化服务,故在参与文旅服务方面既要有所作为,又不能冲击校园秩序。因此,围绕图书馆的职能、优势,结合柳英[9]、张晓阳[12]等的观点,文旅融合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可以从研学旅游、文化旅游、观光旅游3个维度开展延伸服务。

2.1 发挥教育效能,开展研学旅游

研学旅游是教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它巧妙融合了学习、观摩、交流、实践与游览等多重元素,能够实现游中学,学中游。近年来,研学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图书馆是高等院校知识资源中心,开展研学旅游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能为研学活动提供充足的知识资源,独有的特色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人文知识和社会变迁。其次,图书馆有专业的服务人员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为研学活动提供指导和建议。再次,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馆舍面积较大,功能区域多,其舒适的学习空间、雅致的文化展厅、宽敞的交流室、齐全的设施设备,可为研学活动提供理想的场地。研学旅游的主体对象是中小学生,图书馆浓厚的文化氛围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能让他们研有所悟、学有所感、行有所获,激发其上进心和进取心,同时,也能提升高校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因此,将高校图书馆纳入研学旅游的规划中,对于推动教育与旅游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2.2 挖掘的地方特色资源,开展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以特色资源为依托,让社会公众在观光、接触、体验中感悟文化的魅力,是深入体验异国异地文化、追寻名人踪迹及参与当地文化活动的旅行方式[13]。高校图书馆作为资源与文化的重要载体,保存了大量所在地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地方特色资源,如文物文献、古建筑、传统技艺、民族文化等,既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开办特色资源馆,也可以融合多种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当地人文特色的阅读新场馆。高校往往是名人聚集或造访地,他们的生平事迹、手稿、书画等通常保留在图书馆中,为公众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学习资源,如南开大学的木斋图书馆和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高校图书馆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举办文化活动,如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校庆策划举办的 “百廿湘农,春华秋实”二十四节气文艺作品展,吸引了众多研学者和文化爱好者。综上所述,图书馆将成为探索地域文化、名人名家和传统技艺的独特窗口。

2.3 构建人文景观,开展观光旅游

人文景观是自然与人类共创的佳作,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和艺术性,它蕴含着某种精神和独特的风情,可以使人拓宽眼界、增长知识,获取精神力量[14]。国内外许多高校图书馆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特色鲜明的建筑和优美宜人的环境,具备构建人文景观开展观光旅游的潜力。摩洛哥卡鲁因大学图书馆因其历史价值成为独具魅力的游览地;牛津大学的博德利图书馆以其几百年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我国武汉大学的老图书馆将多彩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根植于建筑,与樱花景观融合,彰显着传统与自然的和谐美;北京大学的博雅塔、未名湖与图书馆组成的“一塔湖图”,成为北京大学校园最具有代表性、最醒目的一景。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且深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景观,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层次的提高和对旅游美好体验的追求,高校图书馆的观光旅游将成为文旅融合的重要一环。

3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深化延伸服务面临的挑战

在文旅融合政策推动、教育理念转变、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等因素的共同驱使下,高校图书馆相继对社会开放,积极开展延伸服务,既提供了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务,又促进了高校与地方的融合发展和图书馆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文旅融合是一个新兴领域,相关政策和制度尚未跟上实践的步伐,高校图书馆在向社会公众开放,提供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指导和支持,因此,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系列难题。

3.1 资源分配与管理压力

延伸服务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扩大、资源需求更加多样化,对资源分配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平衡繁重的教学支持、科研服务任务与日益增多的文旅活动安排,平衡师生对安静环境的需求与游客随时到访参观、使用图书馆需求等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3.2 人身安全与数据安全

作为文旅活动的组织者或参与者,高校图书馆需明确自身在活动中的权益与责任,积极应对法律层面的挑战,确保活动合法合规,保护师生和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另外,社会化服务意味着更多外部用户的接入,这可能对图书馆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构成威胁,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方法和措施来保护图书馆、用户的数据安全。

3.3 人力、资金与设施限制

扩大服务范围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改善设施、增加资源采购、提升服务质量等,而高校图书馆的经费往往有限,难以满足所有需求,无形中会限制延伸服务的深入开展。

3.4 服务模式的转型挑战

从主要服务师生到兼顾社会公众,高校图书馆需要调整原来的服务模式,包括开放时间、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以适应不同群体的需求。

4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延伸服务优化建议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不仅能够促进校内文化教育发展,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还能为区域旅游事业提供助力。面对挑战图书馆须积极应对,以创新和发展的姿态融入其中。

4.1 树立文旅融合新理念,积极参与服务

文旅融合是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高校图书馆承担着文化建设的任务,要做好文旅服务,必须自上而下地树立文旅融合新理念,将其纳入图书馆的发展战略规划中。首先,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层和全体馆员要树立文旅融合新思维,通过理论学习和参观体验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聚焦文旅融合目标定位,使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这一思想入脑入心,从而树立文旅融合新理念[15]。其次,在行动上深化高校图书馆文旅服务,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工作思路,开设特色馆藏、规划文旅空间、创设人文服务,在实践中考虑读者和游客的切身需要,构建休闲服务设施,如设置休息间、咖啡吧、开水间,准备应急用的雨具、纸巾等。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思想上树立文旅融合新观念,才能更好地指导行动。

4.2 构建高效有序的文旅服务机制,发挥双重功效

建立并创新文旅服务机制,协调文旅服务与教科研活动的冲突,使图书馆的双重功效得到高效发SUjr6oJcSKiQ20c7jp+Rjw==挥。一是科学规划,将图书馆文旅服务的流程制度化,确保服务的一致性和规范性,结合自身优势和教科研安排有序规划与当地文化旅游特色相契合的项目,使其既有利于延伸服务开展与发挥,又不干扰教科研活动和学生学习,实现服务创新与核心职能的和谐共存。例如,在时间上,灵活调整文旅服务项目的时间和内容,建立预约制;在空间规划上,进行功能分区,划定专门的文旅服务区域;在内容上,选择与教科研和学生学习内容相辅相成的文旅服务主题,将文旅服务项目与学校的教育活动相结合。二是启动文旅安全保障机制。完善图书馆文旅服务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保障措施、开展线上线下安全宣传教育、制定应急预案,和公安、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建立合作,保障读者、馆员及资源的安全。三是畅通协作机制。畅通高校图书馆文旅融合协作机制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图书馆、文旅部门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图书馆开展文旅服务。其次,成立由图书馆、文旅部门、旅游企业等多方参与的沟通、协调机构,保证服务项目顺利实施。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高校图书馆将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延伸服务机制,助力文旅事业的繁荣发展。

4.3 积极联合各方力量,拓宽文旅服务支持

充足的经费是高校图书馆开展文旅服务的重要保障。为了提升文旅服务的质量,丰富游客的体验,图书馆需要对现有的设施进行升级或改造,如增设特色资源馆、文创产品展示区、游客休息区、多功能报告厅等,还需要购买专业设备、引进专业人才、加强馆员培训等。为此,图书馆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经费,一是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或专项资助。二是通过宣传自身的文旅服务和社会贡献,吸引企业和个人捐赠。三是与旅游企业建立合作,共同开发文旅项目,通过资源共享和利益分成的方式筹集经费。四是创设文旅品牌,开发富有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以实现盈利创收。充足的经费有助于图书馆拓宽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文旅需求。

4.4 储备复合型人才,加强人员培训

高校图书馆文旅服务的对象、内容和时间与传统的基础服务有很大差异,培养文旅复合型人才,配备相应的资源空间和人员,是确保文旅服务有条不紊地开展的保障。人才是核心驱动力,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能够促使高校图书馆文旅服务释放最大潜能[16]。因此,在招聘时,图书馆应优先考虑具有相关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文旅复合型人才,让其参与文旅融合服务项目的策划与实施,在实践中成长。同时,加强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以适应文旅融合新趋势,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有基本的文献整理、信息管理、咨询服务等工作能力,还须拥有高水平的资源整合、设计规划、跨界合作等能力。此外,根据文旅融合的发展水平,图书馆可以尝试组建由馆员、文化专家、旅游规划师等多领域专业人员组成的专班服务团队,提供从文旅活动策划、组织、实施到评估的一站式服务。

5 结语

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延伸服务不仅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范畴,还使它在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中的角色与功能不断深化。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在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时会面临许多挑战,面对挑战,图书馆应积极探索,不断践行服务新模式,在履行核心职能的同时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和服务。

参考文献

[1]屠淑敏,范并思.新时代,新使命,新目标:《图书馆服务宣言》修订记略[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3(6):3-10.

[2]肖永英,孙晓凤.美国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1): 15-20.

[3]张伟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研究现状及展望[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5): 78-83.

[4]孙志梅.文化传承视域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N].中国文化报,2023-11-21(003).

[5]BOFF C, SINGER C, STEARNS B. 5DQMevYuXBy1efO8pQayt7ztpziPeSx1kDZ1btkmI8U=Reaching out to the underserved: more than thirty years of outreach job ads[J].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06 (32): 137-147.

[6]CHAMBERLIN S B, INDREDGE J. Academic of new Mexico medical center library s health information [M]. Atlanta: Raven Systems and Research Inc., 1981.

[7]ARTIN W J. Outreach[J]. Library Review, 1984(1):22-28.

[8]林怡思.福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0.

[9]柳英.文旅融合:高校图书馆助力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径[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9(4): 55-58.

[10]王媛媛,包海燕.美国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开展及启示分析[J].图书馆界,2017(5): 1-4.

[11]孙晓凤.美国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案例研究及其启示[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6(3): 101-104.

[12]张晓阳,王楚楚,施雨,等.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创新延伸服务探讨[J].图书情报研究, 2021(1):74-79.

[13]肖宏,杨春宇,宋富娟.文化旅游概念与模式研究现状分析[J].旅游纵览,2013(18):60-61.

[14]康思本.图书馆文旅融合模式与路径系统研究 [J].图书馆,2020(6):61-66.

[15]黄俊,余凯璇.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文化旅游服务模式探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23(2):59-63.

[16]景晓璐.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化服务模式[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27):121-125,131.

(编辑 何琳)

Research on extended service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under thBY63pA9+ZPYpHiE4oFGCrBM2vVivIYZoKOT1/0SZT/c=e background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LIANG Yanping

(Library, 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university libraries shoulder the mission of public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serving the public.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 the necessity of extending servic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under the trend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oretical practice at home and abroad. It explores the main forms of extended services from three dimensions: research, culture, and tourism service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university libraries face a series of challenges in the process of deepening extended services, such as management, security, insufficient resources, and service transformation. In response to these challenges, a series of methods including establish of new concept of cultural tourism, build of an efficient and orderly service rules, expand of cooperation, and reserve of talents wer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ir steady development.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university library; extended service; cultural and tourism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