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信息采纳行为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以CiteSpace软件为研究手段,对我国信息采纳行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探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特征,信息质量、信源可信度、信息有用性等信息因素,信息素养、信息需求、用户感知等个人因素,社会影响、技术环境等环境因素是信息采纳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CiteSpace;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高慧(199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用户行为。
0 引言
信息采纳行为的本质是一种决策,它连接了信息寻求、检索、选择与吸收利用等各个阶段,是主体有目的地分析、评价、选择、接受和利用信息的过程,该过程最终会影响主体的后续行为[1]。信息采纳行为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AnNguyen和Christy等[2]学者先后提出了这一概念,自那时起,学者们开始对信息采纳行为展开深入探索,信息采纳行为已成为图书情报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目前,对信息采纳行为的研究大多是基于现有理论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王兴兰等[3]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健康信念模型和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研究了大学生健康科普短视频信息采纳行为的驱动因素;耿荣娜[4]基于UTAUT模型,分析了社会化电子商务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这些研究为信息采纳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方向,但目前还缺乏对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整合性分析。鉴于此,本文在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对我国信息采纳行为研究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系统地综述了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信息采纳行为研究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为了确保保证原始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真实性,本文的数据样本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以“信息采纳”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日期为2024年6月13日。随后,对检索结果进行了人工筛选与去重,最终确定了303篇文献作为数据来源进行样本分析。
1.2 研究工具及研究方法
CiteSpace软件是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可视化分析软件,可以绘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知识图谱,简单直观地展现科学知识领域的全景信息[5]。本文数据分析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知识图谱法,通过对信息采纳行为研究的文献年代、期刊分布进行统计,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关键词、时区分布进行可视化绘制,以此对信息采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2 研究现状
2.1 信息采纳行为研究现状
2.1.1 年代分布
文献发文量的时间变化是衡量某一学术领域研究发展的重要指标,对文献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相应的分布曲线图,对于分析该领域的热点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信息采纳行为研究始于2010年,即宋雪雁[1]在《情报科学》上发表的信息采纳概念及影响因素研究。通过文献发表年度趋势图可知(见图1),该研究领域经历了初期的缓慢接受(2010—2013年)、中期的波动增长(2014—2016年)以及后期的快速发展(2017—2024年)3个阶段,总体呈增长趋势,已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2.1.2 作者共现
通过CiteSpace软件生成的作者共现图谱,可以发现该领域的研究团队及主要研究力量,如图2所示。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位作者,节点越大,代表该作者对信息采纳行为研究领域的贡献越大[6]。连线代表作者之间有合作关系,作者们围绕信息采纳行为展开研究,部分作者之间形成了规模较小的合作网络,通常是同一院校的同事或师生,尚未形成较大的合作网络。其中,发文量≥3篇的作者共有8名,分别为宋雪雁、彭丽、孙竹梅、林萍、吕健超、徐鹏宇和刘春明,此外,笔者发现,吉林大学宋雪雁是信息采纳行为领域发文量最多作者,同时也是研究信心采纳行为领域最早作者,却没有合作成员。总体来说,信息采纳行为的研究群体,合作人数较少,合作强度较弱,所形成的合作网络规模也较小,为加大合作强度,形成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还需各个研究机构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推动更加密切的合作。
2.1.3 关键词突现
CiteSpace能够利用突变词探测算法,将一定时间内频次变化率高的突变词从大量主题词中探测出来,从而揭示出某一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变化情况[7]。笔者对信息采纳行为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关键词突现,得到突现强度最高的25个关键词,形成关键词突变表,Year代表统计开始的年份,Strength表示突现词的突现强度;Begin表示该关键词突现开始的时间;End表示结束的时间,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突现强度最高的关键词是微信,在2018—2020年,关于以微信为研究情境的信息采纳行为研究受到的关注较多;突现时间较长的关键词包括采纳意愿、信息质量、感知有用性,三者均为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这表明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在较长时间内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线健康社区”和“健康传播”这两个关键词突现于2018年并持续至今,说明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寻求健康信息,因此,健康信息采纳行为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未来研究的趋势。
2.1.4 关键词聚类
运用CiteSpace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密切相关的研究主题汇集在一起形成类团,从而反映研究领域的分支组成。笔者对关于信息采纳行为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得出13个关于信息采纳行为高频关键词的聚类点:信息采纳、社交媒体、采纳意愿、微信公众号、影响因素、支持向量机、信息质量、信息行为、健康传播、utaut模型、移动互联网、结构方程模型和购买意愿。笔者将聚类结果进一步归纳为:信息行为(信息采纳、信息行为、健康传播)、影响因素(影响因素、采纳意愿、信息质量、购买意愿)、模型理论(支持向量机、utaut模型、结构方程模型)以及媒介(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移动互联网)4个类别(见图4)。
2.1.5 时区分布
通过上述关键词聚类分析可以对我国信息采纳行为研究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然而,具体研究内容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为明确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了解其演进发展方向,笔者利用CiteSpace构建关键词时区视图,以反映不同研究主题随时间的演变趋势(见图5)。由图5可知:2010—2013年节点数量相对较少,表明信息采纳行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较少,该阶段主要是在信息行为背景下对信息采纳行为进行研究,其中“信息行为”“信息行为模型”“信息接收”是代表性关键词;2014年之后时区视图中的节点与连线均更加密集,表明信息采纳行为研究开始快速发展,该阶段中,互联网开始普及,信息采纳行为研究开始引入微博等社交网站作为其研究情境,其中“社交网站”“社会化媒体”“社交媒体” 是代表性关键词;2017年至今,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内容也进一步延伸,研究热点包含影响因素(“在线评论”“感知风险”“用户认知”等)、理论模型(“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信任理论”等)以及新兴媒介(“在线健康社区”“在线问答社区”“健康类短视频”等)。
2.2 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2.2.1 关键词共现
关键词是文献内容的精练与核心观点的标识,是对一篇文献精髓内容的总结概括[8],关键词的词频和中介中心性是揭示研究热点的重要指标,词频可反映某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和重要内容,中介中心性体现节点在网络中作为中介的重要程度。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可以发现“影响因素”“健康信息”“采纳意愿”“在线评论”“社交媒体”等关键词是信息采纳行为的研究热点,其中“影响因素”的频次和中介中心性均较大,其累计出现频次已经达到51次、中介中心性达到0.33,因此,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热度较高且影响力较大(见图6)。
2.2.2 关键词抽取与词频分析
结合文献回顾与关键词共现频次分析,笔者将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相关关键词抽取出来,剔除共现频数少于2次的关键词,得到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关键词共现频次表。“采纳意愿”的频次和中介中心性均较大,说明其在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中的核心地位不可忽视,刘春明[9]、李娟娟[10]、任乐毅[11]、段尧清[12]等多位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研究情境发现采纳意愿对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采纳意愿是采纳行为的中介变量。此外“信息质量”“个性化推荐”“感知有用性”“信任”“感知风险”等关键词也是信息采纳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韩敏[13]、许孝君[14]、唐旭丽[15]、韩世曦[16]等多位研究者在各自的实证研究中证实,这些因素对用户的信息采纳行为有着显著影响,如表1所示。
3 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基于上述对信息采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现状的分析,系统阅读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相关文献,笔者将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归纳为信息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3方面。
3.1 信息因素
信息因素是影响信息采纳行为的直接因素,涵盖了信息质量、信源可信度和信息有用性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决定了用户对信息的初步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采纳行为。
3.1.1 信息质量
信息质量源于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是指用户感知到的信息价值,主要包含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真实性等具体维度[17]。在数字化时代,用户对信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高质量的信息能够显著提升用户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莫敏等[18]基于信息采纳模型发现,信息内容质量和信息表达质量会通过感知有用性对采纳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刘建准等[19]基于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模型发现,信息质量对用户信息采纳意向产生正向影响。
3.1.2 信源可信度
信源可信度是指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和权威性。用户在决定是否采纳信息时,通常会考虑信息来源是否可信,来自权威机构或知名专家的信息往往更容易被用户接受和采纳。王玖玲等[20]认为,信源可信度会对数字青年群体的信息有用性感知起到显著正面影响,而信息有用性感知会进一步正向影响信息采纳意愿;姚乐野等[21]也认为信源可信度决定互联网用户信息有用性的感知水平,进而影响其信息采纳行为。
3.1.3 信息有用性
信息有用性是指信息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高有用性的信息更容易被用户采纳。李力等[22]基于信息采纳模型和启发式—系统式模型发现,信息有用性在表达质量对用户采纳意愿的影响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徐恺英等[23]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发现,信息有用性会对用户移动服务阅读使用态度产生正向影响,而使用态度会对用户采纳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3.2 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是指用户在信息采纳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包括信息素养、信息需求、用户感知和用户认知等方面,这些因素决定了用户如何解读和处理信息,影响其最终的采纳行为。
3.2.1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个人基于信息行为中准确的表达和认识信息偶数,借助适当工具来搜寻信息、组织和进行利用,在此期间由各类态度、观念和伦理道德组成的思想意识,进而形成一种综合品质和能力[24]。研究表明,信息素养高的用户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和评估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采纳决策。付少雄[25]基于问卷调查法发现,短视频用户的健康信息素养显著负面影响其虚假健康信息采纳行为;陈泓妤[26]也采用该查问卷法发现,信息素养会对健康焦虑人群的采纳意愿产生正向影响。
3.2.2 信息需求
信息需求是指用户在特定情境下对信息的渴望和需求程度。信息需求的强弱直接影响用户信息采纳的积极性和决策过程,强烈的信息需求通常会提高用户的积极性,使其更加主动地寻找和采纳信息。孟焕丽[27]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老年群体的健康信息需求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采纳意愿;刘威[28]通过对551户农户的实地调查验证了不同信息需求对农户互联网采纳行为的影响效果。
3.2.3 用户感知
用户感知是指用户感知到信息、群体、环境等因素而产生的心理变化[29],信息采纳中的用户感知包括感知风险、感知信任和感知有用性等。感知风险增加了用户负面结果预期,史波等[30]经实证研究发现,风险感知越大,社会化媒体用户信息采纳意图越小;感知信任增加了用户对信息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初彦伯等[31]基于问卷调查发现,信任显著正向影响社交媒体健康信息用户的采纳意愿;感知有用性提升了用户对信息的实际价值预期,陈媛等[32]发现,感知有用性对移动短视频UGC信息流广告用户信息采纳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3.2.4 用户认知
用户认知是指用户处理和理解信息的能力,包括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认知能力强的用户能够更快地理解和评估信息,从而做出更为准确的采纳决策。张向先[33]认为,用户认知水平是影响政务新媒体用户信息采纳的关键因素之一;李娟娟[34]基于扎根理论发现,用户认知会影响信息采纳意愿进而影响信息采纳行为。
3.3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指用户所在的外部环境对其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包括社会影响和技术环境等方面,这些因素决定了用户的信息采纳行为在不同环境下的差异和特征。
3.3.1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是指用户在使用系统过程中受到来自周围社会群体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包括亲朋好友的建议、社会网络的意见以及大众媒体的宣传等,社会影响通常会改变个体对信息的信任度和态度,进而影响其采纳行为。宋雪雁等[1]认为他人信念、态度和意见等人际影响会对用户的信息采纳意向产生显著影响;李欣颖等[35]经实证研究证实,社会影响对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意愿有显著正向作用。
3.3.2 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用户获取和处理信息所依赖的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这包括信息系统的硬件设施、软件平台及网络环境等,良好的技术环境能够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渠道,从而促进其信息采纳行为。杨青飏[36]发现,平台因素可以通过影响用户认知而间接影响健康信息采纳意愿;张生太等[37]也发现,高水平的个性化推荐会降低用户的信息获取成本和平台使用成本,提高用户的满意度,进而提高其信息采纳意愿。
4 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分析
文章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研究信息采纳行为领域的文献关键词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回顾,梳理了信息、个人和环境3个方面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笔者将从研究内容、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3个角度来阐述当前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4.1 研究内容
就当前研究来看,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并非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相互交织,共同影响信息采纳行为的最终效果。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直接影响用户对信息的认知和态度,高质量且可信的信息更容易被用户信任和接受,而用户的认知能力、知识背景和态度在信息处理和判断中起着关键作用,认知能力较强的用户更能有效地评估信息的价值,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与此同时,环境因素如社会支持和技术环境会对用户的认知和态度产生重要影响,社会支持可以强化或改变用户对信息的看法,技术环境可以直接影响用户信息的获取和使用体验。此外,信息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会通过影响信息采纳意愿进而影响信息采纳行为,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影响网络,从而决定信息采纳行为的效果。
4.2 理论模型
目前,大多研究者是依托于已有理论模型对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如信息采纳模型、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等经典理论模型,研究者基于特定的研究情境和研究对象,抽取部分或全部理论模型要素组合形成新的实证模型。例如,邓胜利等[38]结合信息采纳模型和技术接受模型,证明感知有用性、主观规范与采纳意愿呈正相关,感知风险与采纳意愿呈负相关。这些经典理论模型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框架,使研究者能够从不同维度探讨信息采纳行为的驱动机制和影响因素,通过灵活运用和创新组合模型的要素,研究者能够构建出更加适应特定研究情境的信息采纳影响因素模型。
4.3 研究方法
信息采纳行为的研究方法多以调查问卷为主,通过设计结构化问卷收集大量样本数据,以分析不同因素对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数据收集快速且样本量大,能够为研究提供有力的统计支持,但数据缺乏多样性可能会导致无法全面捕捉所有相关因素和变量。部分研究者采用扎根理论,通过深入访谈和文本分析构建出影响因素模型,这有助于发现新的影响因素和理论假设,但这种方法样本量有限且资源需求较高。少数研究者将两种研究方法相结合,这种混合研究方法能够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有助于构建更为完善的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值得借鉴。
5 研究启示
针对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未来研究应注意以下3个方面:
第一,通过CiteSpace软件生成的作者共现图谱发现,信息采纳行为领域的合作规模较小,研究群体无论在合作强度还是合作人数上均较少。未来研究者可以通过建立跨学科合作机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以及共享数据和资源等方式,促进不同机构之间的协作,增强研究的全面性和创新性,进而提升信息采纳行为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力,推动该领域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第二,在信息采纳行为研究中,除了传统的信息采纳模型、技术接受模型、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计划行为理论等经典模型外,应积极尝试引入和创造新的理论模型。结合特定研究情境和研究对象,创新组合多样化的理论模型要素,构建更具解释力和预测力的研究模型。此外,研究者可以在实际研究中更多地采用扎根理论,发现新因素和新关系,进而提出新的假设和理论。
第三,信息采纳行为研究应结合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通过混合研究方法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定量研究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可以揭示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普遍性和规律性;定性研究通过深入访谈和案例分析,可以揭示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具体性和情境性。两种方法相结合,有助于构建更为完善的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提高研究的解释力和应用性。
参考文献
[1]宋雪雁,王萍.信息采纳行为概念及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科学,2010(5):760-762,767.
[2]宋雪雁.用户信息采纳行为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3]王兴兰,胡虹,肖廷超.大学生健康科普短视频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情报探索,2023(2):84-89.
[4]耿荣娜,张向先,郭顺利.社会化电子商务用户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科学,2017(10):160-166.
[5]石琳.语言治理研究的演化路径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2):233-240.
[6]徐修德,刘钒.基于CiteSpace的国内知识服务研究分析[J].图书情报导刊,2020(7):26-33.
[7]张宇婷,孙换.外来者劣势研究脉络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151-160.
[8]查先进,张晋朝,严亚兰.基于国外图书情报领域六种主流期刊的网络信息行为研究综述[J].情报学报,2014(7):752-764.
[9]刘春明,王丹,周杨.高校教师移动学习平台信息采纳行为研究[J].情报科学,2024(2):109-118.
[10]李娟娟,郭顺利.认知视域下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J].情报科学,2022(2):91-98.
[11]任乐毅,周雅婷.科普类短视频受众信息采纳行为研究[J].青年记者,2023(4):50-53.
[12]段尧清,刘宇明,蔡诗茜,等.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用户信息采纳行为影响研究:信息采纳意向的中介效应[J].现代情报,2019(2):85-93.
[13]韩敏.健康科普短视频信息采纳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22.
[14]许孝君,王露.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采纳和持续搜寻行为研究[J].情报科学,2022(8):152-159.
[15]唐旭丽,张斌,张岩.在线健康社区用户的信息采纳意愿研究:基于健康素养和信任的视角[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8(3):102-112.
[16]韩世曦,曾粤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数字青年微信公众平台健康信息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1(6):83-92.
[17]周孝宇.信息质量对移动跨境电商平台用户采纳意向的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8.
[18]莫敏,匡宇扬,朱庆华,等.在线问诊信息用户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情报,2022(6):57-68.
[19]刘建准,黄金凡,石密.信息生态视角下在线医疗社区用户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文献与数据学报,2023(3):72-86.
[20]王玖玲,汤书昆.数字青年对科普网红的科普信息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科普研究,2023(4):35-46,107-108.
[21]姚乐野,张钰鑫,吴茜.用户人格特质对互联网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2(24):30-38.
[22]李力,韩平,张弘,等.启发-系统式线索对移动短视频用户健康信息采纳的影响研究:基于SEM和QCA的混合方法[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23(1):73-86.
[23]徐恺英,崔伟,洪旭东,等.图书馆移动阅读用户接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15):43-50.
[24]张亚莉.信息素养内涵的建构[J].图书馆论坛, 2005(5): 53-55,117.
[25]付少雄,孙岚,邓胜利,等.应对理论视角下短视频用户虚假健康信息采纳的动因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23(6):100-110.
[26]陈泓妤.健康焦虑人群在线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24.
[27]孟焕丽.老年群体健康信息获取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24.
[28]刘威.不同信息需求对农户互联网采纳行为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6):662-667.
[29]于艺浩,闫慧.在线用户信息采纳影响因素元综合研究[J].图书馆建设,2023(5):95-105,117.
[30]史波,毛鸿影.公共危机中社会化媒体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科学,2016(8):36-41.
[31]初彦伯,王萍,胡姝姝.社交媒体健康信息用户信任形成机理研究[J].现代情报,2024(3):1-19.
[32]陈媛,郭沫含.移动短视频UGC信息流广告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21(11):25-32.
[33]张向先,耿荣娜,郭顺利.政务新媒体用户信息采纳行为及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10):62-68.
[34]李娟娟,郭顺利.认知视域下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J].情报科学,2022(2):91-98.
[35]李欣颖,徐恺英,盛盼盼.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18):133-139.
[36]杨青飏.微博用户健康信息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医学与社会,2023(4):100-105.
[37]张生太,杨阳,袁艺玮,等.短视频个性化推荐对用户信息采纳意愿的影响[J].科研管理,2024(4):175-184.
[38]邓胜利,管弦.基于问答平台的用户健康信息获取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科学,2016(11):53-59.
(编辑 何琳)
Research progress and insight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formation adoption behavior based on knowledge graph
Gao Hui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literature related to information adoption behavior collected by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as the data source and CiteSpace software as the research tool to visually analyze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information adoption behavior in China, explor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is fiel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formation adoption behavior have comprehensive and complex characteristics. Information factors such as information quality, source credibility, and information usefulness, personal factors such as information literacy, information needs, and user perceptio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social influence and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formation adoption behavior.
Key words: information adoption behavior; influencing factors; CiteSpace;knowledge 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