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性纪实类影像的演进与创新

2024-11-11 00:00:00王廷轩
艺术传播研究 2024年6期

[摘 要]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多维度协调发展。纪实类影像作为国家战略性叙事的重要载体,不仅反映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还承载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道德标准。以纪录片的制作与传播为主要案例,可以看出这类内容在激发情感共鸣、国家认同与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纪实类影像的叙事方式与视觉表现正在革新,非线性叙事、多重视角和沉浸式体验成为新的趋势。然而,纪实类影像也持续面临着信息过载、真实性危机和资金短缺等方面的挑战。未来,纪实类影像应注重跨媒介整合和叙事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利用VR、AR等数字技术提升观众体验。此外,政府的支持与市场的需求能为纪实类影像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面对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纪实类影像有望在推动社会变革与文化传播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 纪实类影像 国家战略性影像 数字技术创新

“人类文明新形态”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人类文明新形态及其话语体系的创造与建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需要从价值定位、契机判据、内容重点、实践战略等多重维度去把握。 参见刘勇、邱雨:《人类文明新形态话语体系建构的多维阐释》,《思想教育研究》2022年第8期。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万象与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如何通过叙事话语的创新表达和体系化建设,把中国形象、中国故事、中国声音更加全面、形象、有温度地传递出来,已成为文化建设、艺术创作、国际传播等方面研究的重要议题。

毫无疑问,影像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大众艺术形式,也是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篇章、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载体。因此,内容上讲好中国故事、功能上服务国之所需、质量上具备“高峰”特征的“国家战略性影像” 胡智锋、兰健华:《国家战略性影像与中国特色叙事话语建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4年第4期。概念的提出是必要且适时的。

“国家战略性影像”由重大主题类影像、纪实类影像和艺术类影像三种重要范式构成。纪实类影像作为其中之一,以具备有说服力的真实感、有共识性的价值观、有指向性的叙事逻辑的重大主题类纪录片 潘婷婷:《重大主题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建构》,《视听》2019年第4期。为代表,是存储国家记忆、回答时代之问、传播中国形象、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媒介。

一、作为“国家相册”的纪实类影像

中国的纪实类影像,通常涵盖各类真实反映国家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发展成就、时代风貌的影像,包括各类媒体平台出品的纪录片、专题片以及大众上传的生活类短视频等。 胡智锋、兰健华:《国家战略性影像与中国特色叙事话语建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4年第4期。一个国家没有它们,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在凝聚了数千年文明史的华夏大地上,纪实类影像不仅可反映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还承载着国家的价值观和理念,展现着民众的生活与情感。随着时代的发展,纪实类影像在凝聚民族情感、构建价值观和传播国家形象等方面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

纪实类影像通过情感共鸣,引导观众认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这种情感凝聚力有助于加强民族团结、提升国民自豪感,进而形成共同的民族价值观。仅以纪录片为例: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国共有70多部抗战题材纪录片相继热播,其中《东方主战场》《大后方》《七三一》等播出后收视率持续走高; 何苏六主编《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24页。2017年,央视集中播出了一批弘扬时代主旋律的电视纪录片,如《将改革进行到底》《巡视利剑》《大国外交》《辉煌中国》《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等,在全社会获得强烈反响,为党的十九大召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上书,第58页。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走在大路上》《第一日》《祖国在召唤》等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壮丽历程;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山河岁月》《敢教日月换新天》《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等通过深入挖掘党的伟大事迹和崇高精神,向观众展现了一幅幅雄伟壮丽、激励人心的画卷。 胡智锋、谢晋宇:《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新景观与新观察》,《传媒》2024年第5期。这些纪实类影像为当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见证。这种呈现方式不仅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轨迹,也有助于人们形成关于当前社会进步的文化记忆。同时,这些影像资料也为后代留存了珍贵的历史遗产,有助于构建属于中华民族的当代文化记忆。 王廷轩:《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国纪录片的文化功能》,《现代视听》2024年第3期。

纪实类影像作为一种“影像史学”式的载体,在反映建构媒介的人与媒介本身的同时,更从侧面反映了文化价值整体转型的历史轨迹。 徐和建:《讲好中国故事:主流媒体微纪录片的场域、视角与叙事》,《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12期。通过对真实事件的展现和对人物的塑造,纪实类影像有助于建立国家认同与社会道德标准,引导公众的价值取向。首先,纪实类影像不仅是客观现实的一种再现,它还通过选材、剪辑和叙事结构来传达特定的价值观。仍以纪录片为例,《英雄儿女》重点呈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以强调国家在面对外部威胁时的生命力,可以说是一部英雄的赞歌,也是对历史的深沉致敬。这种有意的选择不仅能让观众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悲壮,更悄然激起了对国家及民族的认同感。其次,纪实类影像通过对重大事件的叙述和对英雄人物的描绘,帮助观众加深对国家历史的理解。例如,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从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20世纪90年代有关“姓社姓资”的争论,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重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以与时俱进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历史进程,不仅让观众了解到改革的背景和重要性,也在无形中塑造了他们对决策者的崇敬和信任,进而使其增强对新时代发展的信心。再者,重大主题类纪录片还可通过对社会道德标准的强调,引导公众的价值取向。例如,纪录片《摆脱贫困》关注了始终坚守在扶贫岗位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驻村干部,以及部队官兵、医护人员的事迹,讲述了中国东部9省市的14个城市帮扶中西部14个省区市的对口协作,包括了中央国家机关、民主党派、金融机构、高等院校、中央企业等定点扶贫,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尤其是电商平台等凝聚力量、合力攻坚的故事。“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个千金重诺,在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中得以实现,进而使对社会正义和道德价值的共识更加坚定。由此,该片所构建和展现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大大增强了观众对国家扶贫工作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又如,纪录片《北京2022》讲述了运动员们不断挑战自我、坚持不懈追逐奥运梦想的故事,其所引发的情感共鸣不仅能让观众感受到自己作为国家一分子的自豪,也增进了人们对国家奋斗目标的认同,可以说以体育健儿的奋斗故事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

在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既包括自我认同,也包括他者认同。在对外传播国家形象方面,纪实类影像不仅能够展示国家历史、文化和成就,更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国家可以通过这一载体,有效地向世界呈现其价值观、发展理念和社会风貌,从而增强国际社会的相关认知和理解。首先,纪实类影像通过影像艺术的形式,可生动地呈现国家的文化特色,强化国家形象的塑造。例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对我国饮食文化的深入探讨,展示了我国丰富的地域文化及其各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作品不仅让国内观众感到自豪,也让外国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的文化多样性,从而形成对中国文化整体的积极印象。其次,纪实类影像常常聚焦国家在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成就,以此展示国家的发展潜力和未来图景。例如,纪录片《超级工程》通过详细记录中国在桥梁、高速铁路、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建设过程,展示了国家的工程能力和创新精神。这种直观的呈现形式,有助于打破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加深外界对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的认可与信任。再者,纪实类影像不仅是对事实的记录,更是对价值观的传播。通过叙述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选择和付出,纪实类影像能够传达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和社会理想。例如,《复兴之路》通过讲述中国从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变迁,强调了国家的崛起意志与人民的奋斗精神,其所激发的情感共鸣不仅有助于凝聚国内观众的认同,也能引起国际观众的共鸣从而增进其对中国社会价031d587244653d7195d290ff8bd123e2值观的理解。最后,纪实类影像还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展示与对比,促进国际上的相互理解。例如,《通向繁荣之路》通过介绍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如何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互利共赢,展示了开放、包容的合作精神。这种文化的交流有助于消除误解和偏见,巩固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传递出中国为推动全球发展作出贡献的积极形象。

二、纪实类影像的发展与演进

人类文明新形态下的纪实类影像应该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体,涉及技术、文化、社会、伦理等多个层面。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相关技术的发展,纪实类影像不仅要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更要成为推动社会变革、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这样的背景下,纪实类影像会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内容上也将更加多样化。

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促使纪实类影像在内容和主题上不断拓展。这种主题的多样化不仅反映了观众需求的变化,也体现了制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敏锐观察。过去,纪实类影像的关注点往往集中于历史事件、科学发现或文化现象,这些主题固然重要,但在某种程度上说,其表达视野相对专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多元化,单一的主题已无法充分满足人们的观看和思考需求。因此,创作者们开始意识到,探讨更广泛的社会及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能够引起更深层次的共鸣。具体来说,一方面,纪实类影像越来越关注社会问题,如城乡差距、教育公平、性别平等。这些主题不仅与观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还涉及更广泛的社会伦理和公正的问题。例如,《乡村里的中国》以二十四节气为点、三个农民家庭为线,展现了深沉厚重的乡土文化与喧嚣繁华的城市文明的碰撞。另一方面,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危机的加剧,大量纪实类影像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呼吁公众重视自然生态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例如,《行进中的美丽中国》记录生态环境之变、绿色发展之路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此外,科技进步也是现代纪录片的重要表现主题之一。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纪实类影像开始探索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影响与挑战。例如,《AI先行者》从AI生态全链路视角为大众揭秘了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既包括积极的一面,也不回避潜在的风险。这种多样化的主题选择,可帮助观众更全面地理解科技在生活中的角色和在未来的可能性。

随着社交媒体和数字化平台的迅速发展,纪实类影像的观众角色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不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变成了会积极讨论和反馈的参与者。“网生代”正在或将要成为主流受众,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纪实类影像的未来。张同道:《2018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纪录片的传播方式,也深刻影响了观众的观看体验和社交互动。传统上,纪实类影像的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但如今这种角色变得相当主动——比如,社交媒体平台使他们能够即时分享自己的观点、感受和经验。具体来讲,首先,这种转变使观众意识到他们的声音同样重要,从而增强了自身对内容的参与感。同时,许多纪实类影像开始利用流媒体平台进行放映并开放讨论空间,为观众创造出新的参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观众不仅可以观看影片,还可以通过评论区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创作团队或其他观众进行交流。这种形式突破了传统观影方式的局限,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的互动环境。其次,这种互动性不仅使观众更积极地参与讨论,还可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当观众能够在社交平台上找到志同道合的群体,分享彼此的看法,形成共鸣时,他们对纪实类影像及其主题的认同感也随之增强。这种归属感使得观众更愿意传播这些影像的内容,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影像的影响力。最后,观众的积极参与为纪实类影像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动力。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观看体验和思考,能够有效地吸引更多人关注相关的影像内容。制作团队也能够通过观众的评论和建议,了解各类话题的受欢迎程度和观众关注的焦点,从而在后续的作品中作出相应调整。这种创作与反馈的循环,使得纪实类影像能够更贴近观众的需求与期望。

在数字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纪实类影像的制作手法和传播渠道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清摄影、无人机航拍、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纪实类影像能够以更生动、更直观的方式展现复杂的主题。这些技术不仅丰富了视觉效果,还强化了观众的沉浸感和参与感。下面就几个有代表性的领域稍作展开。第一,高清摄影技术的普及,让纪实类影像的画面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相比于传统的拍摄方式,高清摄影能够捕捉更微妙的细节和更丰富的色彩,使得观众在观看时能够更好地体验到场景的真实感。这种清晰的视觉体验,能够有效增强观众对影像内容的理解效果与情感共鸣。例如,采用了8K超高清视频技术的纪录片《万物之生》通过高分辨率的影像,让观众可以更加逼真地感受到画面中的精微之趣,仿佛身临其境,产生更强烈的代入感。第二,无人机航拍技术的发展,为纪实类影像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拍摄方式。通过高空俯瞰视角,制作者可以展现宏大的场景与广阔的视野,这在以往的拍摄中是难以实现的。这方面的创新不仅丰富了纪实类影像的视觉效果,也为其叙事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第三,VR和AR技术的引入,开启了纪实类影像创作的新纪元。VR技术可以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让他们在观看时“进一步”置身于影像所描绘的世界中。这种深度的参与感不仅提升了观众的体验水平,也使纪实类影像的叙事更加生动。第四,在技术驱动与创新的背景下,AI也正成为纪实类影像的重要工具。对它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制作效率,还丰富了叙事和内容呈现方式。比如,正在制作的《中国史》采用最新的数字人技术建立人物模型,借助AIGC的赋能还原历史场景,通过“超写实”人物动画尽可能地去接近和再现历史。

展现多元文化与全球视野已成为国家战略性纪实类影像创作的重要趋势。这种趋势不仅反映了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也强调了在面对全球性挑战时跨文化合作的必要性。一方面,我们需要充分理解和领悟“中国声音,世界表达”的理念及其价值;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传播的对象——国际受众的复杂性和多元化存在,从而体悟传媒之国际传播的“本土化”理念。 胡智锋、刘俊:《主体·诉求·渠道·类型:四重维度论如何提高中国传媒的国际传播力》,《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4期。随着经济、科技和信息流动的加速,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越发频繁。人们通过旅行、社交媒体和各种数字化平台,能够更容易地接触到其他文化的思想、艺术和价值观。这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促使纪实类影像创作者意识到,单一文化视角是难以全面反映复杂的人类社会问题的。越来越多的纪实类影像开始从全球视角出发,展示其他文化的独特性与多样性。例如,微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在历史和现实的“穿越”中讲述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内核的“丝路精神”。牛梦迪:《5G+4K:为“一带一路”传媒合作带来新机遇》,《光明日报》2019年4月24日第9版。在全球化时代,纪实类影像特别需要强调跨文化理解与尊重,尤其是在涉及社会公正、文化冲突等敏感话题时。此类影像可以通过个人故事、历史背景与文化传统的交织,展示不同群体的经历与观点,从而促进观众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视角下,纪实类影像在探讨全球性问题时,往往不局限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的视角,而是寻求展现该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这种综合视角使得观众能够意识到,许多问题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例如,在探讨气候变化这样的全球性议题时,纪录片《气候大会之旅》既照顾到了中国观众的理解程度,又照顾到了国际观众的接受程度;这样的叙述不仅提供了多维度的信息,还会鼓励观众对全球合作的必要性进行深入思考。

三、纪实类影像的创新实践

在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视野下,纪实类影像的创新实践正以多元化的方式发展。

身处数字化迅速演进的时代,纪实类影像的叙事方式与视觉表现正经历着深层次的革新。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技术的进步,也体现了观众对内容日益多元化的需求。通过非线性叙事、多重视角和沉浸式体验等手法,纪实类影像能够更生动地传达真实故事,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首先来看非线性叙事。传统的纪实类影像通常采用线性叙事,将事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呈现;而非线性叙事通过碎片化的时间线、不同的叙述角度,可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更主动地参与到故事的构建中。例如,纪录片《人生一串》采用非线性叙事的方式,通过表现不同城市和地区的美食摊位,展示了各地人们对美食的热爱和生活方式。该片每一集都聚焦于不同的城市,每个地方的美食背后也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与故事;通过多个视角交叉呈现,能让观众感受到不同的人文背景和情感联系。然后再看多重视角叙事手法。这种手法允许观众从不同的角色出发理解同一事件的不同面向。例如,在纪录片《我的诗篇》中,创作者通过多位普通人的生活故事,展现了当代中国的变迁。其每个故事都是从不同的视角讲述的,观众由此得以全面了解我国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再者,如前所述,随着拍摄技术的不断进步,视觉表现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例如,纪录片《航拍中国》通过无人机航拍手段以空中视角俯瞰祖国大地,展现了中国壮丽的自然风光和迅猛的城市发展图景。这种高空拍摄不仅增强了视觉冲击力,还让观众对国家的建设成就有了十分直观的感受。亦如前文所提到的,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沉浸式体验日益全面,观众可以通过VR等技术,与影像内容进行互动。尽管相关的技术应用在国内还处于探索阶段,但一些项目已经展现出一定的发展潜力。例如,中国首部VR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能让观众“亲临”留守儿童所在的山村现场——这种沉浸式的体验使得观众不再只是山村事迹的观察者,而更能在视觉与情感上与留守儿童产生深刻联结。

跨媒体整合与多元传播是当今纪实类影像传播的重要趋势——特别是在数字技术迅速迭代的背景下。这种整合不仅提升了内容的传播效果,还为观众提供了更丰富的参与体验。内容生产的融合互通、传播方式上的融合互联,更催生出可以跨媒介传播的媒介产品。 罗华:《融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叙事策略的演变与创新》,《当代电视》2020年第10期。制作者通过多种平台进行内容的发布,形成了多维度的传播网络,使得纪实类影像能够更广泛地触达不同的受众群体。在传统的传播模式中,纪实类影像通常通过电视或电影院等单一渠道播放。然而,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创作者可以将同一内容在多个平台上发布。例如,纪录片《中国》依托湖南广电的双平台优势,在湖南卫视和互联网视频平台“芒果TV”同时首播,并在社交媒体上开展多点宣传。这种多平台的策略不仅扩大了观众覆盖面,还促进了观众对内容的讨论和分享。跨媒体整合还表现在内容的再创作上。创作者可以根据不同平台的特性,对原有内容进行改编和延伸。例如,《守护解放西》的创作者除了制作完整的系列纪录片外,还推出了短视频剪辑、图文解读和互动式网页等发布形式。这种多样化的内容呈现方式,不仅能吸引不同类型的观众,还能通过不同的媒介形式优化信息的传递效果。同时,社交媒体在跨媒体传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例如,首播于2017年的纪录片《读书的力量》因为微博上的一条名为“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的热搜而于2023年再次走入大众视野并引发激烈讨论。这种跨越场域的历时性互动不仅增加了影片的曝光率,也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最后,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相关数据分析更为便捷。由此,创作者/传播者可以通过分析不同平台上的观众反馈、观看习惯和观影偏好,进行精准的内容投放。这种数据驱动策略不仅提高了内容的质量,也提升了观众的满意度。

随着短视频自媒体的兴起,参与式纪实类影像(participatory documentary) [美]比尔·尼科尔斯:《纪录片导论》,王迟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0年版,第29-30页。正成为一种热门的创作形式。它对纪实类影像的制作与观看模式的改变在于强调观众的主动参与与互动,或者说,使其观众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创作者。在这种模式下,观众甚至不再仅是积极的讨论者,而是成了故事叙述的一部分。这种方式不仅让观众的参与感再上一个台阶,也使得纪实类影像的内容更加贴近现实,能够更贴切地反映现实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随着数字技术的跃迁,参与式纪实类影像的实现变得更加可行。比如,社交媒体、移动设备等方面技术的普及,使得观众可以方便地录制和上传自己的素材,随时分享自己的故事,“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也成了这些纪实类影像的绝佳载体。参与式纪实类影像鼓励观众上传自己的生活视频并分享个人故事,从而让他们成为内容的共同创造者。2024年,以800余条“快手”短视频剪辑而成的纪录片《烟火人间》在院线公映,真正实现了短视频时代“人人皆可是纪录片导演”的美好愿景。该片制作者负责整理、剪辑碎片化的短视频素材,通过鲜活、生动、直接、朴素的自拍影像,呈现了一种奋力拼搏在社会生产第一线的当代中国百姓群像。同时,参与式纪实类影像能够更有效地反映社会现象,因为它直接来源于观众的生活和体验。例如,《最后的棒棒》中,创作者化身为一名初来乍到的棒棒(挑夫),跟着“师父”学习,体验棒棒的生活;观众跟随着其视角,体验着棒棒这个即将消失的职业背后的艰辛。这种参与不仅扩展了纪实类影像的叙事天地,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表达自己,促进了社会各界的沟通与理解。

四、纪实类影像的挑战与未来

在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视野中,纪实类影像既面临诸多挑战,也蕴含着未来发展的机遇。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数字互联时代,观众接触的信息量正呈指数式增长。这种信息过载导致观众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很难集中精力观看一部完整的纪录片。 陈小燕、周洁:《信息过载背景下的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功能探析》,《视听》2020年第11期。观众更倾向于短视频和碎片化内容,这对传统的长篇纪实类影像造成了冲击。同时,在社交媒体和个人影像普及的背景下,观众对影像内容的真实性时常持有一定的保留态度。尤其是伪纪录片和“深度伪造技术“(deepfake)的出现,使得观众更加难以判断何为真实、何为虚构。 林爱珺、林倩敏:《AI换脸的技术风险与多元规制》,《未来传播》2023年第1期。这种信任危机对纪实类影像的影响尤为显著,因为此类影像的核心价值就在于真实反映社会。再者,纪实类影像的制作往往需要较高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随着广告收入和观众付费意愿的降低,制作方更容易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这使得一些优秀的创作项目难以获得足够的支持,以至影响了内容的质量和多样性。

笔者认为,未来的纪实类影像将更加注重多元化的叙事方式和跨媒介整合。通过结合视频、音频、图文等多种形式,制作者可以创造出更具沉浸感的叙事体验。此外,利用社交媒体和互动平台,观众可以更积极地参与到对内容的讨论乃至创作中,形成更丰富的文化生态。新技术的应用将为纪实类影像带来新的创作可能性。这些技术能够提供更为生动的视觉体验,并提升观众的参与感。会有越来越多的纪实类影像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社会公正等,其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即创作者通过影像引发公众的关注和讨论,以此推动改革的深化。

政府和相关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将为纪实类影像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一方面,政府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给予税收优惠等措施,可以帮助制作方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若有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纪实类影像的创作与传播等方面的开放政策,将有望持续促进纪录片行业的良性发展。随着观众对内容质量和社会议题关注度的提升,纪录片市场对高质量纪实类影像的需求逐渐增加。这为制作方提供了新的机遇,使得有能力、有创意的团队更容易在市场中找到立足点。另外,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国际合作与交流将为纪实类影像的发展带来新的视野和灵感。通过参与国际影展、中外合拍等途径,国内创作者可以借鉴外来的创作经验和创作理念,提升自身的创作水平。

总而言之,在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视野下,纪实类影像面临着信息过载、真实性危机和经济压力等挑战,但与此同时,技术创新、多元化叙事和社会责任导向等趋势正为其未来发展带来机遇。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为这一领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只要积极应对挑战并抓住机遇,纪实类影像就有望继续发挥重要的社会作用。[HJ*4]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的国家战略性影像创作与传播研究”(编号:23ZD06)、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后电影时代电影界域研究”(编号:123310002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廷轩,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纪录片理论与实务、影视艺术与技术。

The Evolution and Innovation of National Strategic Documentary Im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eating a 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

Wang Tingxuan

Abstract:The“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emphasizes the multidimens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national strategic narrative,documentary images not only reflect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country,but also carry social values and moral standards.The 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documentarie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nspiring emotional resonance,national identity,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the narrative and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documentary images are undergoing innovation,and nonlinear storytelling,multiple perspectives,and immersive experiences have become new trends.However,documentary films continue to face challenges such as information overload,authenticity crisis,and funding shortage.In the future,documentary films should focus on cross media integration and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narrative methods,utilizing digital technologies such as VR and AR to enhance the audience’s viewing experience.In addition,government support and market demand have provide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ocumentary films.Faced with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times,documentary images are expected to continue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ocial change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words:New Form of Human Civilization;documentary;national strategic image;digital technology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