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4日,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并被成功送入预定环月轨道。此次嫦娥六号执行的任务,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采样之后,月背呈现一个“中”字。随后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发了一条微博:“我看‘中’!”这个“中”字,形象而有力量,让很多人共情,不少网友评论道:“祝贺!中,中,中!”“中!咱航天非常中!”
如果说“中”字带来的是力量,中国红带给我们的就是自豪。有一个细节,在表取完成后,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我们知道,五星红旗已经多次登上月球,比如早在2013年12月15日,“玉兔号”迈出它在月球上的第一步,五星红旗就随之登上月球。但是,这一次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意义非凡,值得铭记。这面国旗并不简单,它耐腐蚀、耐高温、耐低温。而且,这面国旗是科研人员通过一年多时间攻关,利用玄武岩熔融拉丝技术制作而成的。需要先把玄武岩粉碎、熔化,然后拉成头发丝直径大概三分之一的细丝,再纺成线、织成布。这其中,真是满满的科技含量。
“月背‘软着陆’,‘嫦娥’硬功夫。”其实,从发射到着陆,从采样到返回,每一个环节都离不了硬核功夫。以嫦娥六号“挖土”为例,如何提高“挖土”效率?对此,研制团队采用了机械臂提速、采样路径优化等方式,实现了高效高能。
2024年是中国探月工程立项20周年。20年来,中国航天锚定目标,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一次次取得里程碑意义的新成就。这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的生动例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此次嫦娥六号的成功也让人们对中国航天事业增添了更多信心与期待。
(摘编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素材解读
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成功采集月壤,这一“历史性的”“了不起的”创举,不仅代表着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技术突破,更为人类探月补上了一块重要拼图。这背后当然离不开中国的硬核科技,不仅是发射,连携带的五星红旗都是科技感十足。而自从探月工程立项以来,中国航天取得了很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生动诠释了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中国速度”。我们相信,随着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中国航天也必将行稳致远。
适用话题
中国航天、硬核科技、中国速度、航天强国……
运用示范
过去20年里,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从初探月宫到详细勘察,从月面观测到月背探秘,从遥感观测到取样返回……这是中国无数科研人员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见证。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长期跟随到自主在握,中国航天所展现的中国智慧、中国速度、中国精度,让国人振奋,也让世界惊叹。嫦娥六号在月球上亮出五星红旗,采集月球背面的土壤后留下“中”的印迹,这意味着祖国正向着航天强国、科技强国迈进,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