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拓展《复活(节选)》

2024-11-11 00:00:00

《复活》是托尔斯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通过“忏悔”和“宽恕”,走向了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展现了人性由丧失到复归的过程。作为一部能让人看到希望、看到光的作品,《复活》中的“光”是如何重现的呢?托尔斯泰的名言和他英雄暮年的经历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思维纵横

“人”与“兽”较量中的精神复活

力 冈

《复活》写的是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精神的复活,尤其是聂赫留朵夫精神的复活,在聂赫留朵夫身上,精神的人与兽性的人经常在较量。

聂赫留朵夫的复活

聂赫留朵夫大学时期是一个纯洁、热诚、朝气蓬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后,他过起了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兽性的人统治了他,精神的人被压制了。他第二次见到玛丝洛娃后的七八年,便是兽性的人统治着他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不仅欺骗了玛丝洛娃,还无情地将她抛弃,使她沦落到后来的悲惨境地。直到在法庭上巧遇玛丝洛娃,回想当年自己的种种不堪行径,他才终于良心发现。精神的人开始苏醒,渐渐战胜了兽性的人。

精神的人在聂赫留朵夫身上一旦苏醒,他对一切的感觉都不同了。在玛丝洛娃面前,他常常有羞愧的感觉,因为他明白,她的苦难是他造成的;他在农民面前也有这样的感觉,因为他明白,他的贵族生活靠的是农民的血汗。他感到自己又卑鄙又可耻,认识到自己一贯的所作所为给底层民众带来了苦难,自己这一阶层许多人的所作所为也是这样。

精神的人一旦复活,聂赫留朵夫就开始从全新的视角观察社会、制度、法律和宗教。事实上,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的互动只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纽带,小说的大量篇幅写的是聂赫留朵夫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和见解,也可以说是托尔斯泰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和见解。聂赫留朵夫是托尔斯泰的代表者,是托尔斯泰思想、感情的载体。

聂赫留朵夫精神的人复活的过程,也是他深刻认识社会和背叛贵族阶级的过程。托尔斯泰正是通过聂赫留朵夫思想觉醒的过程,深刻揭露和批判了贵族社会。

人性的复活

托尔斯泰宣扬人性,不是否定阶级性,而是反对兽性。聂赫留朵夫的精神的人,也就是人性的人。在聂赫留朵夫身上,人性的人经常与兽性的人较量。当兽性的人占上风时,人性的人就被压抑了;等到人性的人复活了,兽性的人就败退了。在具体的人身上是这样,在整个人类历史、人类社会也是如此。

《复活》是人性的人复活,也就是人性的复活,它意在唤醒全社会各阶级的人性。

文学以情感人。《复活》充满着感人至深的各种情感——对劳苦大众和弱小者的同情和爱护之心、对统治者的愤恨、对贵族的憎恶、对革命者的敬意、对官办教会的蔑视……这一切都表现得异常分明、异常强烈、异常真挚,这一切都是人性的感情。无怪乎《复活》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而成为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不朽名著。

(有删改)

归纳整理

托尔斯泰极富哲理的 [名言名句]

1.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教育观)

2.没有钱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钱过剩则更加悲哀。(金钱观)

3.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成功和失败。(热情与责任)

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书籍与智慧)

5.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科学的事业)

6.人类被赋予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精神成长)

7.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越愈小。(自我认知)

知识链接

“我们的兄弟”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晚年陷入了孤独和苦闷之中:他与家人思想上的距离使他苦恼,无法逃避的世俗交际使他苦恼,那些疲于应付的美国人和时尚人物的来访使他苦恼,家中强迫他过的那种“奢侈”生活也使他苦恼。

或许是因为临死前的一阵狂热旋风把他刮出了门,他开始了四处流浪,最终病倒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城里。弥留之际,躺在病榻上的托尔斯泰痛哭流涕。他的泪不是为自己流,而是为所有不幸的人。他哽咽道:“大地上有千百万生灵正在忍受煎熬,但你们为何都在这里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呢?”

1910年11月20日早上6点多,他所提到的“解脱”终于到来了,“死亡,是一种幸福的死亡……”这场战斗终于结束了,这是他以八十二年的人生为战场的战斗,所有生命的力量、一切精神和道德都加入了这场悲壮而光荣的征战。

曾经,托尔斯泰不止一次将自己的翅膀折断,但他始终坚持飞翔。每次重新起飞时,他都努力地挥动理智和信仰的巨大翅膀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之中。可是,他始终没有找到他想要的那份宁静。因为天空并非存在于我们之外,它就在我们心中。

托尔斯泰不属于有虚荣心的精英,他也不属于一切教派,他的整个人生都在竭尽所能地向着一种越来越远的理想前进。托尔斯泰不跟思想的特权者说话,他的话只说给普通人听——他是我们的良知。他说出的俱是普通人的想法,写下的尽是我们平庸之辈所能感知到的东西。

对于我们而言,他并非骄傲自大的大师,也不是凭借自己的艺术和才智而高高在上的天才。他是——正如他在信中所自称的那个,一切名字中最美丽、最贴心的名字——“我们的兄弟”。

(节选自《读书就是回家(信念篇)》)

感悟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是的,那些如星光般璀璨的英雄,他们即使深受苦难,却依旧热爱生活,奋斗不息。托尔斯泰像一把燃烧不息的火炬,用夺目的光彩照耀阴霾重重的黄昏;他更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用真诚坦白、善良博爱照亮人间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