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和指导意义

2024-11-11 00:00周鹏罗文东
重庆社会科学 2024年10期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研判中国历史方位,提出引领时代潮流和建设美好世界的新思想,擘画民族复兴、强国建设和文明转型的新蓝图,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并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而且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和新阶段,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世界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4)010-0079-0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4.010.006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把握世界的发展大势,准确研判中国的历史方位,科学回答“人类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共产党向何处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党执政三大规律的认识,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思想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而且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和新阶段,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文献综述

党的十九大以来,理论界、学术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和指导意义问题保持了较高的关注热度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阐释。从总体看,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

第一,从评判依据、生成依据、表现形式等视角开展新思想的原创性贡献研究。韩庆祥认为,新历史方位、新时代背景、新时代课题、新主要矛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贡献何以可能的四大根据,提出系统为基的战略辩证法是理解原创性贡献的哲学范式,理论和历史维度的呈现是对原创性贡献的具体阐释[2]。孙来斌认为,标志性、系统性和初始性是评判一种思想是否具有原创性贡献的特征,提出把握剧烈跳动的时代脉搏、植根伟大变革的中国实践、融通OoCqU9Gv0oNTPoJmaYDvBA==浓厚强大的思想文化血脉、坚持守正创新的思想原则、富于创新特质的理论主体是原创性贡献的形成条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是原创性贡献的突出表现;原创性贡献的重大意义在于标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彰显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3]。

第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视角开展新思想的原创性贡献研究。王伟光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集中体现在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攀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新高峰三个方面,颇具代表性和说服力[4]。马云志、杨永强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突出体现在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生性地振兴了科学社会主义、创制性地升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5]。

第三,从发展史、世界意义等视角开展新思想的原创性贡献研究。肖贵清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维度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维度看,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维度看,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6]。杨晓慧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向新境界,提出的关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规律、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系统论述和睿智思想,在中华民族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和历史地位[7]。

第四,从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等视角开展新思想的原创性贡献研究。冯颜利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体现在从“八个明确”至“十个明确”、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党百年奋斗的“十大历史经验”、“一个时代课题”到“三个时代课题”的准确把握和科学回答、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系统展现、“两个确立”及其决定性意义等一系列原创性贡献中[8]。吴家庆、陈德祥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共同体思想、政党建设学说,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政治经济学、国家治理学说、现代化理论等方面都实现了创造性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9]。

从已有研究成果看,学者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和指导意义的研究阐释呈现多角度和多层面的态势,形成了一定共识,但在研究视域、理论逻辑、思想伟力、实践成就等方面还有待拓展和深化。尤其要坚持从国际与国内相联系、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和方法,不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和指导意义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

二、引领时代潮流和建设美好世界的新思想

问题是时代之声,时代是理论之母,理论是行动之旗。马克思主义总是在和一定时代的现实世界的接触和结合中,在研究不同时代提出的最迫切需要解答的重大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引领时代才能走向世界。要立足时代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10]66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一个需要新的思想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新的思想理论的时代。世界的变革、时代的进步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和强大动力。

(一)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思想

从国际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敏锐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创立和发展的。回顾历史,当今世界格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秩序逐步演变的结果。1919—1921年间,帝国主义列强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基础上形成了横跨亚、非、拉的世界统治秩序,美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西方阵营的主导者;同时,列宁领导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建立了雅尔塔体系,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世界格局;新中国成立后,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和发展中国家的力量。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美国试图建立由它独霸的单极世界。进入新世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逐步演变,新兴市场国家和一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其国际影响不断增强,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地位有所减弱,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这是一百多年来国际力量对比和世界格局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

另一方面,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尤为突出。由于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地缘政治博弈、贸易摩擦和科技战,深海、极地、外太空、互联网等“新疆域”争夺、国际规制主导权较量、国家治理模式竞争等全面展开。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贫富分化愈益严重,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面临挑战。信息化进程加快,但数字鸿沟扩大,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性安全威胁上升。特别是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敏锐把握中国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为解决世界经济、国际安全、全球治理等重大问题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全球发展、安全、文4443f22780332be46fa6b3d83221bdece0e5b43d0c2e39c93fee8131b2baadfc明三大倡议,“以同球共济精神珍爱和呵护地球”等建设美好世界的新理念和新方案,发挥着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重要作用。

(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方面,经过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一是经济总量从2010年起就稳居世界第二,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比1952年增长了190多倍;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国,拥有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成为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国家,2023年人均GDP达89 358元(折合为1.27万美元)①。二是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占比过半,经济增长点更为多元;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4年位居全国首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明显,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率显著提高,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经济发展动力、方式等重大问题;政府与市场关系更为顺畅,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构建增强了对国际经济风险的抵御能力,扩大内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证我国经济更有活力、效率和更可持续。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2023年货物贸易进出口额比1950年增长了5 364倍,占世界比重升至12.4%②。成为制造业、外汇储备和货物贸易额第一大国,商品消费额、外资流入第二大国。

另一方面,新时代是我国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和矛盾凸显期叠加的重要历史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转化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某些发展不够的老问题未完全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新问题又纷至沓36dc9aea74ad7377fd8ae2d488eee98eab9a5b6282aa50249649ed2680537b7e来,而其他国家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世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创举。同时,国内外敌对势力加大对我“西化”“分化”和渗透、攻击的力度,妄图推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我们面临着“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等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历史担当,提出统筹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取得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三)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思想

从党内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建设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截至2023年底,党员规模扩大到9 918.5万人③,知识年龄结构不断优化,新中国成立之前出生的干部逐渐退出领导岗位,20世纪60至70年代出生的党员成为干部队伍的主体。党员干部的新老交替,保持了党的生机活力,保证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但是,由于执政环境和社会条件已经并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党面临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等方面的考验和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方面的危险,党内存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等方面不纯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决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党的各项建设同向综合发力,以顽强意志正风肃纪、反腐惩恶,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找到了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律的新答案,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进一步解决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等大党独有的难题。

从总体上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围绕新的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并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

三、擘画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和文明转型的新蓝图

作为具有100多万年人类史、5000多年文明史、占世界1/5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进行着世界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探索。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教育迅速发展,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我国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和动力源,连续多年我们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全球性大国,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影响世界发展的程度和能力不断增强。中国向何处去?中国为人类如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在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的高度,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大局观、角色观,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一)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科学指南

新思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历史性的重大命题进行了系统阐述,指明了民族复兴的基本内涵、实现路径、战略步骤、目标任务,振奋起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吹响了向民族复兴进军的时代号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目标是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全面建成富强+++7swcy73d5YvbJLMyhMg==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中华民族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坚持人民至上,增进人民福祉,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要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愿同各国人民实现各自梦想相互帮助、相互支持,为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作出更大贡献。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不断为人民造福。为实现这一伟大梦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宏伟蓝图,作出务实高效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接续推进的历史过程。党的十九大提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11]29从2020年到2050年,前后两个15年的接续奋斗,目标分别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渐进式的战略安排,既立足中国实际,也适应世界潮流,把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并确定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目标、高标准和时间表、路线图。我们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现行标准下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超过17%①,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摆脱贫困、达到小康的梦想变成现实。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21这就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使命任务,发出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强音。

(二)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武器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而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为如何唤醒“睡狮”、实现民族复兴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给出的答案。“我们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13]我们在战略上不断完善,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坚实战略支撑;我们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主动的精神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性,更有基于自身国情的特性,展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属性,标明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等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五个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理论概括和实践指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正确道路,开辟了广阔前景。我国只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过西方发达国家长达数百年的现代化历程,创造了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世界奇迹,而且避免了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贫富两极分化、对外侵略扩张、生态环境破坏等深重灾难,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我们将坚持正确的方向、正确的理论、正确的道路不动摇’。‘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新助力,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作出新贡献’”[14]。

(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遵循

文明作为相对于蒙昧、野蛮的综合性范畴,表征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达到的进步状态,是评判人的活动和社会制度等是否先进合理的重要尺度,从古至今占据着历史和道义的制高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协调发展,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并对人类文明新形态进行持续的丰富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发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他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坚定走自己的道路,具有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个结合’是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相互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15]2-6。

中华文明通过中国式现代化获取现代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依托中华文明生成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是生长于中华大地、赓续古老文明,而不是照搬照抄他国、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即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社会主义文明。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5]10的新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推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等七项重要任务,充分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和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个原则和七个着力等重要论述,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是新时代文化繁荣和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

四、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总结历史、展望未来,以宽广的世界眼光、深邃的历史思维和博大的天下情怀、强烈的大国担当,既关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又主张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进步事业而不懈奋斗,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给当代中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和世界的和平繁荣安全指明了正确方向和道路,不仅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但马克思主义必须民族化才能深入人心,必须时代化才能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17]85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17]48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只有结合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中华优秀文化推进理论创新,才能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才能在中国大地上不断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和改变世界的伟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党领导人民追求科学真理、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过程。经过一百年的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两个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更契合中华民族的“水土”,才能正确回答当代中国的具体问题,从而得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形成更好指导当代中国实践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社会主义充满活力,关键在于通过“两个结合”而具备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的事业,之所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并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坚持了“两个结合”,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得以开启,我们的文化主体性得以巩固。“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16]9我们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又提出“第二个结合”,这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进一步“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16]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正确走向,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和实践要求,全面系统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论和有效对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18]

(二)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新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科学分析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发展中国家的成败得失以及发达国家的矛盾问题中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贯通、国际与国内的联系中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强党、强国、强军等时代课题,以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思想体系全面涵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顶层设计、四梁八柱等基本问题,并依据新的实践情况对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总结概括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六个必须坚持”,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容、基本方略、实践成果和精髓要义,形成了一个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领域的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的本质特征。这一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是引领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

新思想不仅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规律的认识,而且进一步揭示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系统的而不是零散的丰富、发展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六个必须坚持”,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新的时代内容和民族形式,彰显了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和精神品质。又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提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全面扩大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思想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21世纪世界的创新成果,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再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出新时代强军目标和战略;提出维护和落实中央对香港澳门的全面管治权;提出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等思想观点,都是从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变化出发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捍卫和巩固世界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三)开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多年来,不断与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指导各国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斗争。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断探索前进,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早在20世纪初,列宁就指出:“因为具体的社会政治形势改变了,迫切的直接行动的任务也有了极大的改变,因此,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也就不能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18]如果说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他们的首要任务是阐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变革;进入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阶段,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理论基础,并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理论到制度的飞跃;那么,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次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科学指南,并终将实现社会主义由初级向高级的过渡。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了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划分为空想社会主义形成、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十月革命胜利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苏联模式产生、新中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改革开放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六个时间段,强调“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16]80。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多年的伟大变革,我们党领导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进入第七个时间段,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1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伟大旗帜,而且越出一国的范围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乃至人类的历史发展产生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曾几何时,所谓的“历史终结论”“中国崩溃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甚嚣尘上。30多年过去了,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蓬勃发展,使世界上更多的人正视和相信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两种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斗争和较量,逐步发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10]37当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更加充分地展示出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世界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73.

[2] 韩庆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和历史地位[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2):12-25.

[3] 孙来斌.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4):16-26+157.

[4] 王伟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9):4-16.

[5] 马云志,杨永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J].理论学刊,2019(1):12-18.

[6] 肖贵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J].求索,2022(6):13-21.

[7] 杨晓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2):10-11.

[8] 冯颜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J].河南社会科学,2022(2):1-9.

[9] 吴家庆,陈德祥.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7):5-14+163.

[10]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1.

[13]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李强主持 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N].人民日报,2023-02-08(1).

[14] 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5-6.

[15]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16]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17] 习近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J].求是,2023(20):4-9.

[18] 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85.

[19]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0.

On th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Era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s its corehas keenly grasped the general trend of the world development, accurately studied and judged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of China, proposed new concepts to lead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nd build a better world and brought forward new blueprints for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new path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nation and civilization transformation, thus making an original contribution to upholding anddeveloping Marxismas well as making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not only achieves a new breakthrough in adapting Marxism to the Chinese context and the needs of the times and promotes the cause of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to make historic achievements and changes, but also opens up a new frontier and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which has contributed Chinese wisdom and solutions to the world socialist movement and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Key Words: Marxism;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Modern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World soci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