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大肠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比值(RELC)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黔东南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结果分为不良结局组(41例)和无不良结局组(79例)。比较不同特征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阴道RELC,比较两组孕妇的阴道RELC,分析阴道RELC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年龄、孕次、产次、剖宫史、流产史产妇的阴道RE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阴道炎产妇的阴道RELC高于无阴道炎产妇(P<0.05)。不良结局组孕妇的阴道RELC高于无不良结局组(P<0.05)。阴道RELC与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羊水污染、新生儿早发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均呈正相关(r值=0.789、0.852、0.931、0.896、0.823、0.874,均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阴道RELC与不良妊娠结局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妊娠结局预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医师可根据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对RELC较高的孕妇进行针对性监测和管理,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21.0099.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21.030
妊娠期糖尿病是由于糖代谢异常而首次发生的糖尿病,可能会引发产妇感染、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等并发症,还会对新生儿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出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胰岛素分泌过多等情况,严重威胁母体及新生儿生命安全[1]。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因糖代谢功能异常、合并症较多等因素,易发生内分泌功能失调、免疫状态变化,导致阴道微生态失衡而感染,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2]。女性在妊娠期阶段,体内雌激素激增、局部血液循环增加、饮食运动等行为习惯发生改变,与非妊娠期相比,阴道菌群存在一定差异,且随着妊娠期间多种激素水平发生变化,阴道菌群在不同妊娠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道内的微生物处于平衡稳态。其中,乳酸杆菌作为阴道菌群中的主要有益菌,能通过代谢产生乳酸等有益物质,使阴道环境维持在适宜的酸性状态,可有效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维持阴道的健康状态[3]。然而,大肠杆菌等有害菌若过度生长,会破坏阴道微生态的平衡,引发细菌性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疾病,长期微生态失衡还可能与宫颈癌等严重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关联[4]。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阴道微生态的失衡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早产、胎膜早破、羊水污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在阴道微生态失衡的情况下明显增加[5]。有研究表明,在影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中,大肠杆菌起关键作用[6]。通过对 阴道大肠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比值(RELC)的研究,可更准确地了解阴道微生态的变化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揭示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同时,考察RELC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预测和干预不良妊娠结局提供新的依据和思路。基于此,本研究选取12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临床资料,探讨阴道RELC与妊娠期尿病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黔东南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结果分为不良结局组(41例)和无不良结局组(79例)。不良结局组产妇年龄26~30岁,平均年龄(28.5±3.2)岁; BMI 25~27 kg/m²,平均BMI(26.8±2.1)kg/m²;孕周31~33周,平均孕周(32.1±2.8)周;孕次1~3次,平均孕次(1.8±0.9)次。无不良结局组产妇年龄27~29岁,平均年龄(27.8±3.5)岁; BMI 25~28 kg/m²,平均BMI(26.2±2.3)kg/m²;孕周32~34周,
平均孕周(33.5±2.6)周;孕次1~3次,平均孕次(1.6±0.8)次。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黔东南州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6],且经临床检查确诊;⑵年龄22~45岁;
⑶规律产检且于黔东南州第二人民医院自然分娩;⑷无精神系统疾病,可正常沟通。排除标准:⑴存在其他严重妊合并症者,如妊娠高血压症、胆汁淤积综合征等;⑵存
在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皮肤系统等疾病;⑶存在尿路感染、肠道感染等其他感染性疾病者;
⑷存在阴道外伤者;⑸采样前7天内服用过抗生素或应用过阴道内抑菌药物者;⑹采样前2天内有性生活史者。
1.2 研究方法 收集不同特征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年龄(≤35岁、 >35岁)、孕次(<2次、 ≥2次)、产次(<2次、 ≥2次)、剖宫产史(有、无)、流产史(有、无)、阴道炎(有、无)。
收集所有产妇34~40孕周的阴道拭子样本:将未涂抹润滑液的窥阴器置入阴道,采用无菌拭子在距离阴道口4~5 cm处的阴道后侧壁蘸取阴道分泌物。将阴道拭子前段折断,保存于滴有1 mL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送往中心实验室进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检测,计算得到RELC。在操作过程中避免采样拭子前段样本污染。
记录产妇出现的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羊水污染、新生儿早发感染。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不同年龄、孕次、产次、剖宫产史、流产史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阴道RELC。⑵比较不良结局组和无不良结局组孕妇的阴道RELC。⑶分析阴道RELC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羊水污染、新生儿早发感染)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阴道RELC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检验,∣r∣值越大表示变量间关系越紧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特征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阴道RELC比较 不同年龄、孕次、产次、剖宫史、流产史产妇的阴道REL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阴道炎产妇的阴道RELC值高于无阴道炎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结局组和无不良结局组孕妇的阴道RELC比较 不良结局组孕妇的阴道RELC高于无不良结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阴道RELC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阴道RELC与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羊水污染、新生儿早发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均呈正相关(均P<0.05),见表3。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阴道菌群平衡与不良妊娠结果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妇产科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乳酸杆菌是阴道菌群中的优势菌种,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产生乳酸等物质,有效维持阴道的酸碱度在 3.8~4.5。这种酸性环境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保障阴道的健康和正常功能。有研究表明,当阴道内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时,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数量会异常增加,而乳酸杆菌数量会相应减少,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衡[7]。有研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早产产妇中,阴道内乳酸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而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 [8]。因此,妊娠期糖尿病阴道内菌群失衡可能与不良妊娠结局具有相关性,涉及多方面的生理病理过程。深入研究阴道RELC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对早期预防和干预不良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同时,了解阴道微生态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可帮助医生更精准地评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妊娠风险,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孕次、产次、剖宫史、流产史产妇的阴道RE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阴道炎产妇的阴道RELC高于无阴道炎产妇。这提示大肠杆菌可能与阴道炎呈正相关性,与鲁锦等[9]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不良结局组孕妇的阴道RELC大于无不良结局组;阴道RELC与早产、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羊水污染、新生儿早发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均呈正相关,说明阴道RELC与不良妊1ecb879fd7d1e327c596679579c4341a娠结局的发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分析原因如下:⑴乳酸杆菌数量的减少可能导致其对阴道环境的调节能力下降,使阴道局部的免疫防御功能受损,从而增加早产的风险。⑵胎膜早破是妊娠期间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羊水流失等,严重威胁母婴安全。最新研究发现,大肠杆菌可能通过黏附在胎膜上,破坏胎膜的结构完整性,或通过其代谢产物引发局部的炎症反应,导致胎膜的韧性降低,最终造成胎膜早破[10]。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糖代谢异常,为大肠杆菌的生长提供更适宜的环境,进一步促使大肠杆菌的繁殖和对胎膜的侵害。⑶绒毛膜羊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宫内感染疾病,可引起孕妇发热、腹痛等症状,同时也会对胎儿造成严重的影响,如胎儿窘迫、早产、神经系统损伤等。当阴道内菌群失衡时,有害菌可能上行感染至宫腔,引发绒毛膜羊膜炎[11]。而自然分娩的新生儿在通过产道时,也可能因接触到感染的阴道分泌物而发生感染,增加患病的风险。⑷妊娠期糖尿病阴道内菌群失衡也与孕妇发生宫内发育迟缓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相关。宫内发育迟缓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影响胎儿的体格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有研究表明,阴道内菌群失衡可能通过影响母体的营养代谢、内分泌调节及胎盘的功能等多个途径,导致胎儿获取的营养不足,从而引发宫内发育迟缓[12]。最新研究显示阴道内菌群失衡可能通过影响局部的免疫微环境、激素代谢等因素,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过程。⑸入侵宫内的致病菌会污染羊水,引起胎儿肺部、脐血管感染等并发症,进而导致围生儿发生窒息、感染等危险。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阴道RELC与不良妊娠结局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妊娠结局预测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临床实践中,医师可根据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对RELC的孕妇进行针对性监测和管理,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吴红花.重视妊娠期高血糖分类及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J].中华医学杂志, 2022, 102(6): 389-392.
杨昕晖,彭笑笑,马丽丽,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同孕周阴道菌群变化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前瞻性队列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24, 27(29): 3587-3594.
王永霞,刘银秀,张洁,等.复合益生菌粉对妊娠糖尿病高危孕妇血生化指标及阴道菌群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24, 10(7): 25-30.
许云,姚金翠,孔木飞,等.孕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情况及不良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4, 19(4): 463-467.
邱霓,韦玉岚,潘春红,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衡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21, 33(4): 458-463, 468.
杨志芬,王春洋. 2021年妊娠期糖尿病相关诊疗指南解读[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2(9): 993-997, 1021.
孙微,单小飞,巴特,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尿路感染病原菌特征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4, 19(5): 570-573.
张璐,徐佳佳.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中晚期阴道微生态特点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0, 31(1): 53-54, 59.
鲁锦,周玲,徐敏芹,等.先兆早产,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及正常妊娠女性阴道菌群分布的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0, 20(4): 747-751.
李修敏,张靖靖,朱同娥.孕晚期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内菌群变化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 32(4): 884-888.
李亚妮,肖景,华计静,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晚期阴道微生态状况、血清网膜素、促代谢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 2022, 51(11): 1372-1375.
翁应纯,许远芳,杨帅.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阴道微生态失衡对降低胎膜早破的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 12(6): 56-60.
1作者简介:杨玉琼,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产科疾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