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是一所北京市级示范高职院校,其公共艺术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针对不同专业的非艺术类高职学生,构建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协同推进的艺术课程模式。从美育普及与职教特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探索构建信息化环境下职业教育公共艺术课程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 公共艺术 三种课堂职业教育
一、背景及现状
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总书记的要求既是加强美育的目标与任务,也是实施美育的路径与方法。2023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中指出:“充分发挥相关学科的美育功能。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融合……”这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要深入挖掘和展现这些学科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和审美元素,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五年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各教研室协同合作,全面落实《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围绕“立德树人”这一课题,深入开展研究和实践,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育人形式,形成了第一课堂(美育知识)、第二课堂(美育实践)、第三课堂(艺术研学)三种课堂协同推进、互为补充的公共艺术育人模式。这一模式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艺术课程建设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强化实践,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实施过程
(一)第一课堂
为加快信息化教学建设,学校于2022年搭建了“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网络教学平台”,并率先在公共艺术课程中完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构建了“坚持课程思政引领、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美育职业适切性”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学校以第一课堂为教学主阵地,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通过线上、线下并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公共艺术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
线上教学注重美育普及,由教师通过线上平台搭建精品课程,学生在线上自主学习。教师课前上传课程资源,运用信息化手段管理课堂、教学和评价等环节,提升课堂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聚焦内容交流和重难点答疑,并根据不同专业设计个性化情境任务。
线下教学突出职教特色,包含专题讲座与艺术实践,前者培养学生的审美精神与高尚品格,提升他们在艺术实践中的艺术品位;而实践部分采用模块化、项目式教学,让学生运用美育知识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1.人文精神品格——“有趣”
教学设计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审美能力、精神品格。线下理论课程侧重将抽象的美学问题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构建学生熟悉的情境,提出引发讨论与思考的美学问题。在“艺术概述——色彩”环节中,以畅销地毯中的敦煌色彩元素为例,强调“好用就是艺术感”。优秀的产品是工匠精神之美的具象化,能够满足市场和审美需求的工匠精神更易于传承与发扬。
2.工匠精神与红色基因——“经典”
本模块的思政要点在于理解传统技艺中“材美、技高、艺精”的工匠精神,认识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了解新文化运动以来美术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展现的时代精神与家国情怀。艺术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讲好中国故事。教学设计要注重“经典”,通过探讨中华经典艺术品或艺术形式的历史沿革、发展脉络及其时代烙印,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培养他们“知美爱党、知美爱国”的情怀。
3.职业道德操守——“共情”
本模块的思政目标是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公共艺术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在智慧养老专业的专题讲座中,师生通过探讨校徽校训的设计初衷,回顾中国医疗经典标识的设计理念和过程,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增强职业认同感,提高艺术实践水平。
线下教学实践采用核心任务驱动单元教学模式,结合职业需求设计实践内容。作为非艺术类高校,艺术实践课不以美术技法为主要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而是将美术实践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教师根据通识课程内容、针对不同专业设计具有职业特色的核心任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创作出体现个人风格和职业特色的作品。
在实践方法上,将美术学科知识与人工智能和新媒体技术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为学生实践提供数字化工具包,鼓励学生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创作,精准运用输入指令与AI交互,通过尝试不同风格的构图生成、优化作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尝试全新艺术形式和风格,特别是那些创意丰富但美术基础较弱的学生,能够借助智能化手段进行有效表达和实践。
以民生福祉学院相关专业的美术实践为例,在第一模块提出的线下课程单元实践任务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业认知、校园文化中抽取元素,设计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标识”,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践探索,鼓励学生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创作,并以PPT的形式展示交流。
围绕这一核心任务,教师设计了四个实践子任务:“图形的认知与组合”“工具的使用与实践”“小组的分工与合作”“作品的评价与展示”;理论部分涵盖“中外经典工艺美术与设计”“标识设计彰显中国特色”“公共卫生医疗事业中的美术”等相关专题,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知识。同时,教师还提供了传统工艺美术经典图案纹样素材库及图案排布模板等线上课程资源包,学生可根据需要从中选取素材。每个子任务都设有相应的评价标准,帮助学生在最终环节进行评价。
从实践效果来看,借助人工智能等辅助手段,很多小组都创作出了优秀的作品(图1)。教学评价阶段,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匿名评价等方式,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讨论与评价的积极性。
(二)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通过实践选修课与艺术社团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根据2022年《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要求,职业院校应将艺术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注重实践性,开设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拓展性艺术课程。学校在第二课堂中开设了十余种实践选修课和艺术社团活动,并对其进行课程化管理,内容涵盖教学大纲、能力培养、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课程建设,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作用,实现美育浸润,打造以体验与实践为主的“公共艺术实践课程”。
同时,实践选修课与艺术社团推动美育与其他学科融合,将美育融入育人全过程,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的美育元素,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注重将美育融入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帮助学生学会悦纳自我、珍爱生命、珍惜生活。
以“美在日常”社团为例,该社团通过八个专题讲解了日化用品的制作过程,其中前三个关于肥皂制作的专题,内容涉及肥皂的起源与发展、去污原理、油脂的性质及皂化反应等。这些跨学科学习内容不仅向学生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培养了学生享受美、表现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
“美在日常”社团活动融合了历史、科学、艺术、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通过跨学科学习,将美育第二课堂与真实生活紧密相连,引导学生热爱并创造美好生活。
(三)第三课堂
第三课堂通过研学的形式让学生走出校园,感受艺术,提升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基础学院依托“一校一品”优秀德育品牌“行走的课堂”,带领学生体验沉浸式艺术教育。通过走进大自然、艺术场馆、工厂车间和农田、林场等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增强审美意识,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综合素质,增进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1.策划出行主题,明确学习目标
出行的目的地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如博物馆、美术馆、传统手工艺传承基地等,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多种艺术形式与作品。同时,要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确保学生通过研学活动切实提升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2.开展学习实践,增强互动体验
在研学过程中,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体验、实践创作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艺术体验(图2)。例如,艺术工坊、艺术讲座等,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和创作过程。
3.艺术作品展览
在研学活动结束后,学院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艺术作品展示(图3),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第三课堂的艺术研学,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这种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效果
(一)满足学生多元学习需求
三种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满足了学生的美育需求,还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将数字化创作与实用产品相结合的实践对参与创业大赛文创赛道的高职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参与各类赛事时,因将作品融入美育元素而获得了多项北京市级奖项(表1)。
(二)提升学校美育水平
建设三种课堂相结合的艺术课程教学模式,增强公共艺术课程的职业教育适应性,并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有助于非艺术类职业院校通过公共艺术课程达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目标。
四、结语
基于“坚持课程思政引领、依托三种课堂相结合”的公共艺术美育课程,丰富了新时代职业院校美育课程的课堂形式、完善了非艺术类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内容。公共艺术课程对于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应该在艺术表现、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的基础上,探索全方位的美育育人途径,进一步优化信息化教学平台,不断拓宽具有职业特色的实践模块,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爱国精神、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与工匠精神,从而担当建设祖国的责任和使命。
本文为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2022年校级改革项目“职业院校公共素养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公共艺术数字化课堂为例”(项目编号:202239)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