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研究

2024-11-10 00:00:00黄娅婷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4年9期

摘要 红色文化融入高中美术校本课程,是加强高中生革命历史教育、思政教育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重要途径。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培根铸魂,也体现了高中美术课程体系的独特性。目前,红色文化在高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应用仍有待加强。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明确课程开发的原则与对策是推动红色文化融入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校本课程高中美术

高中美术课程的合理设置是实现高中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过程中,改进和完善高中美术课程内容至关重要。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深化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红色文化融入高中美术校本课程,是教师以娄底红色文化为载体,充分挖掘和利用其丰富的资源优势,推动革命历史教育、思政教育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开展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

教育部于2023年6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校本课程的开发应遵循“整体设计,协同育人;因地制宜,体现特色;以管促建,提升质量”的基本原则。因此,红色文化融入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可行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整合性原则。

(一)可行性原则

校本课程应充分利用娄底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其中适合的美术元素,并结合学校自身特点,突出优势,从而提高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率。

(二)主体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基于学校”“提升教师”“为了学生”为主要依据,遵循主体性原则,确保尊重各方的主体地位,促使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实现共同发展。

(三)协调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充分考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之间的关系,全面协调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各方因素,确保各主体间的合作,实现整体的协调发展。

(四)整合性原则

任何学科都并非孤立存在。在娄底红色文化融入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打破学科壁垒,深度挖掘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同时,还要注重将其与学生的情绪、品德、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以及观察、思维、认知等智力因素进行深度整合。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三个关键点

《意见》强调,地方课程建设要注重挖掘并利用具有地方或学校特色的自然、社会、文化等方面资源的育人价值,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本课程建设要注重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兴趣爱好,发展特长,体现多元一体的理念;要注重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选择性,丰富载体形式,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因此,娄底红色文化融入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围绕以下三个重点展开。

(一)课程开发注重红色文化传承

娄底红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充分考虑“传播娄底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特点。不仅要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实践上凸显三大红色主题,还要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创新机制、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构建课程体系,力求实现课程开发的多元化和丰富性,充分展现红色文化的传承。

(二)教学内容凸显红色元素

随着新时代美育课程观念的更新,娄底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将从“探索与创作”“审美与思考”“文化与理解”三个角度,围绕三大红色主题进行设计与开发(表1)。

(三)教学活动体现红色文化育人的特点

娄底红色文化美术校本课程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无论是教学策略的选择,还是教学评价的方式都要体现红色文化育人的特点。教师应通过营造学习氛围、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等方式,让其在课堂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路径及课程实践

想要在教学活动中凸显娄底红色文化,需要创设红色文化浓厚的教学情境。笔者依托本地的红色文化遗产——蔡和森同志纪念馆,通过追寻红色故事、探访红色足迹、欣赏红色美术作品以及表现红色文化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一)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1.微视频赏析,激发学习兴趣

微视频是一种兼具趣味性和针对性的教学资源。笔者通过微视频生动再现了娄底革命先烈们刺破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使学生直观、立体地感受到娄底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不但认识、了解了杰出共产主义战士蔡和森,更对其产生了深深的敬仰之情。

2.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

在课前八分钟,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听我讲家乡红色故事”活动。首先,由学生讲述自己搜集整理的娄底地区红色故事,然后,其他学生根据语言表达能力、现场感染力等评分标准对其进行综合打分,共同评选出“红色故事之星”。此活动旨在激发学生搜集和阅读红色文化故事的兴趣,通过传颂娄底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感受信仰的力量,深化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推动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承。

3.搜集资料,增强情感体验

搜集、整理资料是高中生的必备技能之一。笔者组织学生在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进行实地教学,指导他们掌握快速查阅资料的方法。同时,带领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文献检索,完成关于蔡和森的图文资料整理。当学生搜集的资料不够全面时,笔者会适时地对资料进行补充。最后,学生需将搜集好的资料利用表格进行归类梳理,聚焦重点内容并在课堂上展示。

(二)开展红色文化研学,丰富课程体系

1.探寻红色足迹,培养文化自信

娄底拥有深厚的革命历史,留下了无数动人的篇章和红色足迹。学校通过开展探寻红色足迹活动,使学生对红色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在对家乡文化产生认同感的同时,也提升了文化自信。在“探寻娄底红色足迹——参观蔡和森同志纪念馆”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欣赏雕塑作品《蔡和森同志光辉一家》,使他们了解蔡和森的革命历程,感受无产阶级革命家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并完成了“蔡和森”红色文化研学任务单。学生还寻访了本地其他红色人物,搜集红色故事及影像资料等。这些红色文化研学活动不仅为学生带来了深刻的精神洗礼,还使红色基因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图1)。

2.融合地方戏曲文化,感受革命情怀

花鼓戏吸收了不同地区的艺术特色和民间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通过欣赏花鼓戏《蔡和森求学记》,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蔡和森儒雅、率真的气质与风度,与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不仅有助于激发个人思考,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蔡和森追求真理、坚守信仰的精神(图2)。

3.赏析红色美术作品,激发创作灵感

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具备艺术性和欣赏性,更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意义。因此,探究美术作品的艺术性、表现形式和创作背景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深刻的内涵。基于此,笔者设计了娄底红色文化美术鉴赏环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对比鉴赏法欣赏与蔡和森同志相关的红色美术作品。学生需结合画家的创作背景、创作内容、作品内涵等进行思考与讨论,并从技法、构图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表2)。

(三)融合党史学习,创新教学机制

艺术创作过程包括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在引导学生创作艺术作品表现红色文化时,应结合地方党史的学习,使学生在美术创作中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究红色文化,通过将党史知识与个人艺术构思相结合,深化对艺术作品内涵的理解。

1.红色代表人物造像

想要为红色代表人物造像,学生必须深入了解所描绘人物的生平事迹及其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地位。教师应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革命先烈胸怀天下、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精神品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了解蔡和森的英勇事迹,展示他与友人仅存的几张珍贵照片及相关艺术作品。通过开展“为家乡英烈造像”活动,学生运用水彩画技法,缅怀蔡和森同志,传承其伟大的革命精神(图3)。

2.红色遗址写生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司令部旧址位于娄底市新化县奉家镇上团村,是新化县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对本土红色遗址的写生,学生能够加深对家乡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同时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图4)。

笔者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观察,运用多种形式和技法进行创作,用手中的画笔描绘最美的“红色娄底”。

3.红色故事主题创作

在美术作品中,具有故事情节的作品往往更能吸引观众,而充满叙事性的绘画形式能够更加细腻地展现故事情节。学生通过叙事性绘画,将党史故事与美术知识和技能相结合进行主题创作,深入挖掘家乡红色文化的内涵,领略家乡的红色魅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娄底红色美术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以目标为导向,从作品的立意入手,收集素材,鼓励学生像艺术家一样进行思考与创作。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探讨,学生设计草图,确定构图和表现技法,反复打磨调整,最终完成作品。为此,学校举办了“坚守红色根脉——师生艺术作品展”,通过展览,师生们成功运用艺术语言传播娄底红色故事,同时也坚定了学生自觉传承家乡红色文化的信念(图6、图7)。

四、校本课程开发及教学的改进方向

(一)变革教学方式

202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要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面推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因此,教师应首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设计与方法,深化教学改革,提升红色文化美术教学质量。其次,要依托娄底红色教育基地建立指导支持机制,聚焦核心素养,结合综合素质评价,不断完善并推动教学实践模式。最后,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与多样化的美术活动滋养学生的身心,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提升红色素养

红色美育是否能够贯彻落实关键在于教师。红色文化融入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红色文化素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提升:一是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二是增强美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育人”责任感。

(三)加强过程设计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对作品形式、技法特点、创作理念及创作背景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理解艺术家完整的创作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像艺术家一样创作”。教师需精心设计教学目标与过程,合理运用“任务单”,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性创作活动,帮助学生体会并应用艺术大师的情感与创作思路,继而鼓励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创作风格,将个人生活经历与情感融入艺术创作中。

将娄底红色文化与高中美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美术教育新模式,不仅丰富了美术教学内容,拓宽了美术教学范围,还有效增强了学生对红色基因的传承意识,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推动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的实现。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2023年度首届湖南省教育基础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娄底红色文化融入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Y20230533)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