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范导式”教学实践探究

2024-11-10 00:00:00陈圣方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4年9期

摘要 “范导式”教学以生成性教学理念为基础,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促进其内在知识与经验的转化,进而深化学科的育人价值。美术学科具有独特的学科特性,既需要教师有机适度地“范”,又需要教师适机巧妙地“导”。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围绕“范导式”教学的四个关键要素——真实性情境、发展性任务、多元化意义协商、创造性应用,进行探索和实践。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关键词 范导式 初中美术 教学实践 综合探索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范导式”教学主张以学生为本,注重课堂的生成性、建构性和灵动性,倡导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合作开展针对关键问题的意义理解与协商,形成结构化的知识并加以创造性利用。这一理念与《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强调的课程理念高度契合。

新课标提出要“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通过“综合·探索”,学生将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与自然、社会、科技、人文相结合,进行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提升核心素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美术“综合·探索”课程既强调课堂的开放性,又注重师生关系的平等性。基于此,笔者以“综合·探索”课程“盛世·汴梁”为例,深入探讨“范导式”教学在课程中的实际应用。

一、分析教学现状,确定学习主题

“盛世·汴梁”是苏少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的第五课,属于“综合·探索”的艺术实践课程。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课程涉及临摹实践环节,临摹内容包括城墙古韵、繁华街道、运输工具、百姓生活等方面。基于以往的学习经历,学生对《清明上河图》已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因此,笔者以“画说盛世,解密繁华”为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并适当地引入现代商业经济模式、社会生活方式、交通、建筑以及科技发展等内容,通过比较古今之变,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古人的智慧。

本课的教学设计通常先由教师对《清明上河图》进行整体展示,然后引导学生重点赏析城门、虹桥、沿河街道、孙羊正店等局部,最后进行整体回顾(图1至图3)。近年来,随着跨学科教学理念的推广,教师尝试综合历史、政治、语文、音乐等学科知识,借助戏剧表演、情景模拟等艺术形式,开展“学科融合”式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这两种教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拉近了学生与授课内容的距离,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1.“老师分析、学生欣赏”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是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最终让学生仅留下“走马观花”式的印象。

2.是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促使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主MdyOP+UL59LfP64u9lWWy0Ux6PN/9dSaWx5RTk4dTYw=动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探究与总结。

3.是否过于强调综合性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探索”的过程,从而偏离了美术学科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导致课堂氛围看似活跃,实际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

二、明确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思路

本次课程学习目标的确立是在“范导式”教学视域下,以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等为基础,同时强调了目标的清晰化、合理化和可操作性。具体目标如下:

1.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深入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理解作品的艺术、历史和社会价值,培养跨学科的分析思维。

2.学生能通过联想和重组等方式将作品进行创造性转化,合作创作出具有深刻内涵的美术作品,理解美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贡献,提升实践能力。

3.学生能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深入感知艺术的魅力,理解艺术与人类社会、历史文明的紧密联系,提升综合探索与学习迁移的能力。

基于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对传统教学设计弊端的分析,本课程围绕学习目标,采用“范导式”教学为指导方向,以“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课程为实践基础,重新整合教材内容。课程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构建“北宋穿越之旅”情境,贯穿“整体感知、画面解读、局部特写、观察技法、交流笔墨、创意实践”等教学活动,设计了“整体→分段→局部→整体”的欣赏流程。通过仔细观察、探究和创意临摹作品,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了解北宋时期的人文风貌和城市面貌,深刻感悟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理解美术如何反映不同时代、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学生还将学习艺术家观察、思考和表现的方式,运用现代工具、材料和媒介进行创作,表达个人的想法、观念和情感。最终,将这种“灵活、立体、多元、范导相宜”的教学理念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根据教学设计,本节课围绕《清明上河图》,将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初识画卷”“走进画卷”“走近画卷”和“走出画卷”,并依据“范导式”教学流程展开(图4)。同时,将“范导式”教学四大要素——真实性情境、发展性任务、多元化意义协商、创造性应用有机结合,贯穿于课程的整个环节。这种设计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以及商业、交通、建筑、城防文化等内容,并对《清明上河图》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深入解读。

三、落实教学实践,加强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增进学习趣味性

在“范导式”美术教学中,除了要为学生提供系统且具有目的性和科学性的参考依据,还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有助于学生感知和理解的教学情境。根据课堂的特点,适当调整情境,确保其符合教学目标,并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相适应,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在本次课程的引入环节,利用裸眼VR短视频创设多媒体情境,通过生动的音像资料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他们从多角度观察和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在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后,创设问题情境:“如果让你穿越到古代,你最想回到哪个时代?为什么?”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贯穿本课整个教学过程的“北宋穿越之旅”情境,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二)任务驱动,提高探究自主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发展性学习任务巧妙地融入创设的情境当中,有效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基于教学情境与学科知识的结合,本课程设计了环环相扣的探究问题和学习任务。具体任务如下:

1.观察人物的衣着和造型,以此判断其身份和职业。

2.探寻汴京的美食。

3.分析汴梁建筑的精巧设计及交通的发达程度。

根据这些任务线索,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如:“画中有哪些不同身份的人?”“穿越到汴梁后可以品尝哪些‘网红美食’?”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清单(表1)。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科知识的关键点、问题的疑难点以及学生认知的模糊点,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引导。

发展性任务设计示例:观察人物衣着、造型,判断其身份职业。

《清明上河图》中的众多人物,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画中人物的活动,感受画家对当时百姓的生活细节以及衣着变化的细腻观察(图5至图11)。

教师:北宋的行业众多,有“五行八作”之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老师提供的线索图仔细观察画面,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1,找到画中有哪些不同身份的人物。将信息记录在对应的表格内。

学生A:我发现画中有个修车铺,门口有个修车师傅。

教师:他的衣着、造型有什么特点?

学生A:他正挽着袖子在修理车轮。

教师:你能说一说画家在刻画这一人物时的笔墨线条是怎样的吗?

学生A:人物描绘得很精细,但有些线条略显简略。

教师:这正说明此画既有工笔的细致又有写意的轻松活泼。

教师总结:张择端运用笔墨线条对画中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等进行了生动地刻画。在此画所描绘的800多个人物中,有骑马的官吏、挑担的农民、坐在轿子里的达官贵人、沿街做生意的商贩……无论造型还是数量都相当丰富。

本环节的课程设计聚焦于初中美术“审美感知”与“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将画家的表现技法、造型绘画等艺术语言转化为发展性任务,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单向讲授课程的枯燥模式。由此可见,学习任务的设计在教育中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传递教学内容的手段,更是引导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方法和核心能力的关键环节。

(三)多元协商,强化思维重组性

“范导式”教学强调师生之间进行民主、平等、有效的对话与协商,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互动、开放的氛围。在本课中,教师并未直接讲解作品的取材、构图和内涵,而是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基于发展性任务进行深入思考与平等协商,并展开激烈探讨。这些问题和任务有利于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去参与课堂,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让学生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交流辩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多元化意义协商问题设计如下:

1.张择端是如何进行取材的?

2.张择端是如何进行构图的?

3.作品仅仅表现了盛世的繁华吗?背后又隐藏了哪些深意?

多元化意义协商问题设计示例:张择端是如何进行取材的?

教师:在面对众多的人物、建筑、船只……张择端是如何取材的呢?

学生B:画感兴趣的。

学生C:选印象深刻的。

教师:张择端是将所看到的景、人、物一个不落地全部绘制到画面当中吗?桥下撞船的事故并不是每天都会发生,为何会被绘制到画面中?

学生D: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物。

学生E:运用艺术语言进行加工处理。

教师总结:张择端是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筛选与艺术加工,从而合情合理地绘制到画面中。

本环节贯彻“以人为本”的协商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在课程主题与现实生活之间建立多维联系,与教师平等对话。同时,要求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在意义协商中建构逻辑思维,形成自身知识结构,从而提升意义协商的有效性。

(四)创造性应用,提升实践迁移性

创造性应用能够促进知识内化,培养学生正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本课程的设计中,教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分析画面,并自由选取画中人物进行临摹与勾勒(图12至图14)。学生还可以从多层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生活及个人经历出发,将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与自然、社会、科技和人文相结合。

创造性应用设计示例: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分析画面。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各学科的知识,从艺术、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和判断作品的价值。

学生F:画中的差役都晌午了还不出门,院子里卧着的一匹吃饱喝足的白马,正在等待主人起身出行。吏卒们等得昏昏欲睡,公文箱散乱地放在两边,差役神情疲惫,无精打采。通过这些画面,可以感受到北宋末年冗官冗兵和拖沓低效的吏治局面。

学生G:画卷中虹桥下的货船危机与桥上互不相让的文武官员,巧妙地暗示了北宋末年的政局冲突。

学生H:据资料记载,“上河图”中的“河”指的是汴河。北宋上半叶,每到清明时节,朝廷按惯例打开汴河口,接通黄河和汴河,将南方物资逆流而上,从宿州运往开封。水的重要意义在于“取水利”,即利用水资源造福于人(图15)。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幅画也反映了宋代对水资源的控制和利用达到了巅峰,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高超能力。

学生I:我发现了一种古代的“黑科技”——测风仪,它由一根木杆和顶端的十字木架组成,架上装有鸟形物件(图16)。人们通过观察鸟头的朝向来判断风向。虽然原理看似简单,但在当时要实现这样的效果并不容易。

……

教师总结:同学们观察到了许多细节,也提出了很多想法,讲得都合情合理。这说明我们在看待问题时,可以从多角度综合考虑,这样才能得到更全面的认识。

传统教学更多关注书本知识的传授,而“范导式”教学倡导的创造性应用,更强调“科学、技术、社会”的结合。通过“范导”引领,学生可以探索文化现象,从新的角度理解艺术作品。在提升艺术修养的同时,学生还能直观感受其中的历史与人文,拓展高阶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在初中美术“综合·探索”课堂中,融入并践行“范导式”教学理念是一种新型课堂教学形式的实践探索。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主张:“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通过科学合理的示范引导,教师将课堂内容趣味化、立体化,提升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和协商意识。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个人成长需求,也为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更多保障。

参考文献

[1]朱志平.范导式教学[M].江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0: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8.

[3]戎颖.谈《盛世·汴梁》的“学科融合”法教学[J].高考,2019(1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