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近几年我参与了人民美术出版社新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艺术·美术》的编写工作。在编写过程中,我进一步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的重要论述,对美育和艺术教育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教材编写中,我也与许多工作在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有了更多的交流和讨论,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和学校美育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获得了许多收获和体会。在此,我简略谈谈对美育与艺术教育的一些认识和教材编写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艺术教育在美育中的方位与价值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和美育已走过百年历程。百年来,学校与社会美育交织推进,曾经举步维艰。蔡元培当年绘制的“美育”蓝图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语境中,难以真正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艺术教育有了全新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认识。进入新时代,美育迎来了百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机。
美育对人才培养的独特价值是什么?艺术教育在美育中的意义是什么?新时代艺术教育的面相与内核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的过程中,艺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所说:“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你们提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学习这封回信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的相关论述,能够对美育与艺术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方式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是美育的价值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把艺术作为生产的一种特殊的方式,从哲学的高度阐释了艺术是使人的被异化的生命向自己的真正的社会存在复归的一种方式。因为人在艺术和审美的状态中,想象力、创造力和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意志得以充分发挥和实现,理性与感性得以平衡,形成有机的统一,从而使人得到全面发展。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精神的独特呈现方式。艺术教材的编写、艺术课程的设置与艺术教育既是审美文化教育,更是对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而审美感知能力当然也包含了对体现文化精神的艺术形态的感知。
我们认为美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审美知识教育和逻辑思维培养,其核心应是艺术美感教育。因为艺术本质上是审美意识的视觉(或听觉)文本,是通过特定的媒介、语言、形式、风格对审美情感、心绪、思想观念的表达。“艺术是情感的符号”,因此要让学生首先懂得如何去感受符号、分析符号。所以,艺术课程重在通过艺术实践和鉴赏,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视觉感受力、形式分析能力。正因如此,艺术课程当然应该包含实践课程与鉴赏课程。即便是欣赏课,也应重在培养学生对作品形式的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与创造能力,始终是艺术教育最重要的价值所在。只有通过审美教育与实践,才能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激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探究欲和丰富的想象力,润泽心灵世界,培育创新意识与能力。并不是说其他学科和课程不能实现这样一种教育目标,而是说艺术教育是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和途径。
二是美育与艺术教育是润化心灵的春雨。“礼乐并重”是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与教育的重要内容。“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在孔子看来,社会治理应“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不仅如此,还应“礼乐并重”,因为孔子认为“礼别异,乐合同”。没有“乐”的并举,过分重“礼”,可能造成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而只有采取外在的刚性规约机制(礼)与重在情操培育和心灵润化的“乐”(艺术)的双重并重,才可能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所以,在今天我们要构建美好社会,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艺术与美育责无旁贷。
三是艺术教育是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百年前,蔡元培先生指出:“文化进步的国民,既要实施科学的教育,尤要实施美育。”在他看来,要建构现代国家,必须要首先塑造现代国民人格。而人格塑造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教育。他认为美术与音乐等艺术可以超越人类之恶,丰富美感与涵养德性。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艺术教育的目的。在我们的教育中,还存在以工具理性取代人文理性、以功利主义取代精神价值、以成绩至上挤压人格培养的现象。而艺术教育无疑是黏合感性与理性、知识与思维、智性与人性的重要手段。我们的教育要避免培养“单向度”的人,更要避免培养无情、无义、无趣之人,而应造就有识、有情、有义、有趣之人。艺术教育给人以识、给人以情、给人以义,更能给人以趣。因此,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离不开美育与艺术教育。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在艺术教材编写和艺术教学中,不能将立德树人扁平化、简单化、概念化,而应该将思政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融入审美性、生动性、适龄性、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中,通过审美的方式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任何简单化、口号化、说教化的方式不仅难以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而且有损艺术教育的效用。
二、坚持新时代教材编写的价值导向
在新的时代编写新的教材具有特殊的意义。艺术教材的编写是实施与加强美育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工作。艺术教材在推动艺术教育和美育中的价值与意义,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刻认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与宏伟目标,并从五个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阐释。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对教育的使命和任务用了不少篇幅加以阐述。这对我们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在教材编写中要严格对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化价值引领,将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文化内涵融入教材中,凸显新时代特征、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要明确新时代教材的价值导向,就要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立场。这一文艺观是对20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实践经验和文艺传统的高度归纳与总结,也是对人类优秀的艺术创作思想与传统艺术实践精神的凝练与升华。人民性是中国当代主流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属,必然也是基础教育在内的艺术教材编写的重要路标、尺度和价值导向。
二是要认识并体现中国艺术的整体性。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体系,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教育目标,但最终都指向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中国理论的创新者以及中国未来的开创者。知中国、爱中国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
知中国、爱中国,首先就要知中国文化、爱中国文化。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是中国文化、中国审美精神最直观、最生动、最鲜活的呈现。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教材毫无疑问就是透视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中国文化艺术是整体性的。以往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包括在教材的编写中,对中国文化的整体性认识不足,强调不够。一说到中国文化,似乎就指延绵千百年的根植于农耕文明的传统文化;一说到中国艺术,立马就指向了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古代艺术。其实,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条延绵的河,有不同的河段,每一段都有它的面相与精神,但是在整体上是前后连接、传承有序、不可分割的。中国艺术与中国文化一样,非常清晰地呈现了传统艺术、现代以来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反映革命精神的艺术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滋养下的艺术这三种艺术形态所构成的整体面貌。三者承前启后,缺一不可。但是每一种艺术形态都有其鲜明的面相与底色。中国的传统艺术有不同的类型和形态,本身很丰富博大。但是在整体格局中,那种以“天人合一”为基本哲学观,以“神遇”“心斋”为审美态度,以道、气、神、韵、意、趣等为基本范畴,以抒情、写意、表现为呈现方式的艺术形态占据着主导地位,建构了世界艺坛上独特的艺术体系。但是,如果仅仅将中国艺术局限于此,显然是偏颇的。
事实上,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现当代艺术在传承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守正创新,实现了现当代的转换,形成了革命性与现实性、人民性与写实性、真实性与想象性、传承性与创新性、现代性与本土性相统一的艺术风貌与品格。特别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艺术界得到了更全面的落实,大批“思想精深、技艺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作品为民众奉献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也开创了中国艺术发展的新局面,彰显了反映革命精神的艺术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滋养下的艺术的独特魅力,二者与中国传统艺术构成整体性面貌,显示了中国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转换与创新的活力。中国的艺术是一条源远流长、生息不灭的河,古代传统与现代传统相互关联,彼此接榫。现代艺术文化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古代和现代、中国和西方艺术的互相诠释与对话。
而且我们还要清晰地认识到,当代人的知识结构、观念意识和艺术审美趣味主要是由现代文化艺术体系提供的。所以,艺术教材的编写和艺术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不能以惯性思维来设置与实施,无论是在欣赏、表现、设计、综合的各个环节,还是在教学资源使用、教学内容上,都应有中国艺术的整体性意识,使学生在艺术的鉴赏、体验、融合的过程中,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富性、整体性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三是新时代的新编教材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形塑时代面貌。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教材总是折射出一个阶段的时代气息与精神。新教材应有新时代的面相和气质。教材编写不应循规蹈矩,而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力求理念、体例、内容、形式的创新。编写好新时代的艺术教材,在总结以往教材编写经验、传承优良传统的前提下,必须切合当下,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新时代的新气象、新面貌、新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内涵与属性的具体阐释,也必然是新编艺术教材的基石与尺度。面向世界与面向未来,是新编教材应有的视野与姿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属性,也应是新教材必须具有的基本底色与基本品格。有了这种底色与品格,教材才有时代特色与中国精神,也才能面向未来和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四是对标新课标,创新教材体系。新课标就是指导教材体例建构、内容编写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本,也是审核和评价教材的标准。
三、教材编写力求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思政与艺术的关系。无论是艺术教材的编写还是课堂教学,探索艺术课程融入思政的新模式都应充分体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的特色,真正实现以美化人、以美育人的艺术教育价值。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学内容与方式应尽可能以美的内容、美的形式温润孩童的心灵。审美教育的根本是美感教育,是心灵孕育和人格塑造。努力将思政和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融入审美性、生动性、适龄性、趣味性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之中,才能通过审美的方式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二是知识教育与审美感受力的关系。美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审美知识教育和逻辑思维培养,其核心应是艺术美感教育。审美感受力与表现力必须通过审美实践来培养与提升。而艺术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认真领会马克思关于艺术和艺术生产的论述。在马克思看来,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种精神生产离不开实践的方式,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精神观念、情感转化为可感的形式(文本)。美育与艺术教育就是通过审美教育与实践,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激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探究欲、丰富的想象,进而润泽其心灵世界,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三是交叉与融合的关系。新课标非常重视不同艺术门类之间和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在教材编写中,我们首先要处理好艺术内部的交叉与融合。不管是音乐、美术,还是其他艺术,都有各自的媒介、语言和表现特性,但也有共同的规律。在教材编写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着重以比较的方法与视野,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异同,同时处理好艺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艺术是特定时代文化语境中的产物,与社会和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关联性。特别是在当代,各学科都在以极大的热情高扬超越精神,主动跨界融合。艺术当然也不例外。
但是,强调融合并非要消解掉艺术自身的主体性。在教材编写中,我们强调艺术本身是平台、窗口、容器的意涵,着重于呈现艺术与自然、生活、社会、历史、民族文化、家国观念、科学技术的密切关系,而非游离于艺术之外去讲历史、社会、自然等。如果因强调融合,失去了艺术的主体性,就削弱了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四是中外艺术文化的关系。教材编写在充分尊重中国艺术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对中国现当代艺术新的精神和创作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让学生了解革命艺术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艺术新成就,及其体现出的新精神。同时,要以开放的视野,对世界优秀的艺术成果给予应有的介绍与评价,力求通过艺术教学,让学生理解文明互鉴是推动文化和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五是历史性与当代性的关系。如前所述,中国艺术具有传统艺术、反映革命精神的艺术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滋养下的艺术共同组成的整体性。三者彼此相连,前两者是基于传统文脉之上的观念创新与形态创新,建构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现代艺术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精神品格。我们在编写教材时着力凸显这三个板块相辅相成的关系,特别凸显新时代以来中国艺术的新风貌与精神气象,通过教材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整体观。
六是趣味性与逻辑性关系。教材要形成知识的逻辑性与系统化,但基础教育艺术教材必须以生动、感性的形式来呈现美的理念与知识,否则无异于学科意义上的美学课。因而在教材编写中,我们力求内容的递进性、关联性、系统性、整体性、当代性、趣味性,在避免碎片化的拼贴、组合的同时,强调艺术作品的生动性、经典性和文字语言表达的精炼性和优美感。
七是理念与实施的关系。教材是理念的视觉呈现,理念或者说价值取向很重要,但是如何将理念融入课程的内容和过程之中,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让教师好讲好教,让学生喜欢读教材并读得懂教材,是教材编写过程中始终需要关注的问题。
八是整体性与“颜值性”的关系。我们认为艺术教材和艺术课程教学本身就要追求而且应该具有美感。比如艺术教材的文字表述,需要尽可能有温度、有美感、有诗意,并且单元与单元之间要有一种整体性的面相。我们努力追求教材的美图、美文、美色、美形的有机统一,力求教材与教学美感的整体性。
教材的编写过程,也是我自己和教材编写组全体人员学习、交流和探索的过程。人美版美术新教材已开始使用,是否真正具有新面貌、新特色、新品质,使用教材的师生是否满意,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我们希望,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得到师生们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不断完善,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好用的、最美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