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沪产电视剧的创作理路、审美旨趣与发展趋势

2024-11-10 00:00
上海艺术评论 2024年5期

沪产电视剧在中国电视剧版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时代沪产电视剧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实现文学经典与影视艺术的双向奔赴。家国情怀的立意传达、海派文化的兼容并蓄、女性题材的浪漫书写,成就了沪产电视剧的审美旨趣。沪产电视剧持续擦亮“上海出品”这一金字招牌,以文旅融合增强上海城市IP塑造,增强了全球叙事能力,以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全方位、立体化的向全球展现出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品格和城市风貌。

新时代沪产电视剧的创作,自觉承担起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的神圣使命,其高质量创新发展成为新常态,在“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与“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引领下,涌现出一大批以人民为主角,展现时代风貌,讴歌新时代的优秀沪产电视剧,如《光荣与梦想》《功勋》《大江大河》《风吹半夏》《超越》《小欢喜》《三十而已》《心居》《梦华录》《破晓东方》《人生之路》《繁花》《城中之城》等。在观照小人物命运的同时,书写大时代的发展,成为沪产影像创作的新高峰。

新时代沪产电视剧的创作理路

“电视剧作为大众文艺样式,自诞生之日起,就以生动描摹生活、塑造鲜活人物、引发情感共鸣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1优秀沪产电视剧是上海形象的重要载体,在呼应时代发展的同时,更回应了时代的关切。中国广播电视联合会李京盛副会长指出:新时代沪产电视剧,既能体察上海人的情绪心态和人生况味,更能洞察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轨迹。在梳理新时代沪产电视剧创作经验时,我们欣喜地发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实现文学与影视的双向奔赴和融合发展,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品是其成功的法宝。

1.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达成“温暖现实主义”的浪漫书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新时代沪产电视剧创作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既着眼于上海弄堂里的人间烟火,更有体现中华民族重大历史时期的伟大作品。沪产电视剧在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中,讴歌新时代人民的奋斗,刻画出最美时代人物,描绘了新时代小人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沪产电视剧中以“小”字剧为代表的有:《小欢喜》《小别离》《小舍得》《小敏家》,这些成为沪产电视剧的品牌标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学品格。教育问题和住房问题更是当下都市年轻人关注的热门话题,能引发观众的共情共鸣。新时代沪产电视剧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以更具质感的美学风格加以表达,让观众在品味都市生活气象万千的同时,更能品味出岁月静好中的生活况味。

2.文学经典与影视艺术的双向奔赴,彰显沪产电视剧的独特艺术魅力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自开埠至今,一直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地方,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成就了这座城市”。2海派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就在于其海纳百川、敢为人先的这股精神气,而海派文化更成为近代以来引领中国文艺界发展的先锋,更是一面旗帜。多年来,“上海出品”的电视剧在文学名著、网络文学作品的滋养下,不断汲取创作灵感,从而得以转化,可以说,沪产电视剧已经走出了“文学与影视双向奔赴”的特色路径,这也是沪产剧得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来源。如根据关汉卿的元杂剧改编的《梦华录》,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隐喻并启示着当代女性职场与情感的心意相通;对路遥两篇文学名著《平凡的世界》和《人生》的改编,为新时代电视剧改编文学名著,提供了新路径和新借鉴;由王家卫执导、改编自金宇澄创作的同名长篇小说《繁花》,以沪语版播出,成为2024年开年的现象级电视剧代表。对网络文学作品的改编,也是新时代沪产电视剧创作的亮点之一。如改编自网络长篇小说的《大江大河》,以全景式展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的历程。《庆余年》也改编自网络小说,以“穿越”式叙事,架起了古人与当代人在价值理念沟通的桥梁纽带。

3.工匠精神的代际传承,激发出沪产电视剧创作的不竭动力。

从《大浦东》到《大江大河》、从《平凡的世界》到《人生之路》、从《心居》到《安家》等,无论是反映改革开放的上海,还是对沪上人家平凡生活的书写,都具有十足上海出品的味道和浓浓的海派风情。新时代沪产电视剧创作的不竭动力,源自上海本土艺术创作者们始终秉承的“工匠精神”。既有像谢晋导演为代表的上海老艺术家,又有像当下以傅东育为代表的导演,更有像王丽萍等编剧,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对艺术地执着追求,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到了艺术的真谛。新时代沪产电视剧源源不断地涌现优秀作品,得益于“工匠精神”和优良的传承体系。正是通过一代代艺术创作者的传承,沪产电视剧才能经久不衰。

新时代沪产电视剧的审美旨趣

新时代沪产电视剧在国内电视剧独具辨识度,其成功之处在于吸纳海派文化这一强大基因,并植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沃土之中;家国叙事的创作理念与艺术追求传承至今,构筑起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女性题材沪产剧对女性形象的浪漫化书写,成就着沪产剧的审美气质。

1.海派文化的兼容并蓄,成就沪产电视剧的艺术品质。

“海派的词源,曾出自画坛的争论,也曾出自梨园的竞争,但就其精神气质而言,乃是指上述这种兼收并蓄,不拘一格,容纳百川,开风气之先的海量与气派”。3上海有着积淀深厚的人文底蕴,新时代沪产剧的优秀基因植根于海派文化的底色中。以全新视野展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发展成就的沪产电视剧有《大江大河》《风吹半夏》《大博弈》;精准捕捉到当代都市人所面临的生存状态的沪产电视剧有《小欢喜》《小别离》《小舍得》《小敏家》;探讨都市女性面临的多种人生选择的沪产电视剧有《三十而已》《二十不惑》;被誉为中国科幻剧开山之作的有《三体》;重大历史题材剧《特赦1959》《光荣与梦想》《破晓东方》;英模剧《功勋》;反腐剧《猎狐》;文学名著改编剧《平凡的世界》《人生之路》《繁花》等。由此可见,新时代沪产剧在题材上更加多元且具有主动意识,捕捉社会热点议题的同时更能照拂不同阶层人群的生活状态,在内容上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思考时代的发展,更能洞察当下中国社会的进步轨迹。新时代沪产电视剧既立足上海特色,又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视野和追求。尤其是海派文化的兼容并蓄,成为新时代沪产电视剧汲取不竭的创作源泉和创作灵感。

2.家国叙事的立意传达,铸就沪产电视剧的卓越品格。

“影视剧‘家国叙事’源自中国‘家国一体’的文化潜意识,在承继经典文学‘家国叙事’的传统中建构,历经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本土民族叙事的经典模式之一”。4我国古典戏曲及小说“家国同构”的创作理念早已有之,且传承至今,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中较为深厚的“家国一体”理念。早期海派电视剧如《上海的早晨》《上海一家人》《上海屋檐下》,新时代沪产电视剧《老酒馆》《大江大河》《功勋》《超越》《破晓东方》《人生之路》等都是从个体到国家之间形成的“家国同构”的互文效应,也是沪产电视剧较为典型的审美特质。尤其像《大江大河》《风吹半夏》《平凡的世界》《人生之路》《大博弈》《大浦东》《繁花》……将小人物的命运与时代、国家、民族的发展进步交织在一起,小人物反映大时代的发展,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成就小人物的光荣与梦想。

3.女性题材的浪漫书写,造就沪产电视剧的审美气质。

新时代女性题材沪产剧对女性形象的浪漫化书写,造就了沪产剧的审美气质,也是沪产女性题材剧最为擅长的内容和艺术风格。无论是关注当下女性婚姻地位问题的《我的前半生》,还是专注于女性职场中的境遇议题的《安家》,乃至探讨三十多岁职场女性重新出发话题的《三十而已》,以及《二十不惑》《心居》《风吹半夏》《梦华录》等作品,都探讨当代女性面临的多种人生选择与抉择,是现实生活中不同女性的真实写照。新时代沪产电视剧中女性角色不再以类型化、扁平化呈现,而是观照现实中新时代女性形象,呈现出更加复杂化、多元化的新取向,丰富了电视荧屏。女性题材沪产电视剧在传统镜像叙事语境中不断得以升华,从而摆脱了“他者”的视角,并建构着新时代自立、自强、自我认同的女性形象,在自我凝视中,完成了沪产电视剧中独具特色的女性主义叙事的突破和成长。

新时代沪产电视剧的发展趋势

新时代沪产电视剧以创新性的现实主义表达,通过影视艺术的美学转化,描绘着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人文景观和气象变迁,或隐或显地传递着人的精神气质、生活方式。尤其是上海电视剧持续打造“沪产电视剧”这一最具竞争力的品牌,在讲好上海故事、中国故事的同时,更展示了上海的精彩,推动沪产电视剧创作迈上新起点。

1.类型多元,持续擦亮“上海出品”金字品牌

新时代语境下,沪产电视剧伴随着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红色文化向着新海派文化的融合延展,沪产电视剧创作类型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拓展、创新、丰富,在关注社会现实的同时,更能主动深挖社会议题。“她题材”电视剧是沪产剧的代表类型之一,以《三十而已》《二十不惑》《梦华录》《风吹半夏》等为代表。都市题材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城中之城》《烟火人家》等,主动对当下社会中的婚姻关系、道德人伦展开深刻的探讨与反思。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红色基因植根于其血脉之中。《破晓东方》生动还原了中国共产党从解放上海、接管上海到治理上海的全过程。新时代沪产剧不但类型多元,故事内容也不断拓展。以《我的前半生》《三十而已》《繁花》《城中之城》《承欢记》等表现上海本土故事,不断呈现新海派文化的创新表达;更多的沪产剧表现与上海有关或者以上海为圆心辐射全国的故事表达,如“改编自路遥中篇小说《人生》的沪产剧《人生之路》,就在后半段,将故事地点从陕北转移到上海,在改革开放的语境中,开启了以高加林为代表的青年们的‘上海方案’”;5新时代沪产剧多元化创作发展趋势,关注不同阶层人物命运的起伏、紧跟社会现实热点、创作出更多沪产剧的精品,使得“上海出品”电视剧这块金字品牌得以延续辉煌。

2.赋能文旅融合,增强上海城市IP塑造

沪产电视剧赋能上海文旅融合,推动文旅消费的持续增长,拉动上海经济增长点,为增强上海029579acfb34be1ec59a4e2110d9fa9a0dad06c0a41d4e37ebc169da8e5e54a0这座国际大都市的IP效应,做出了最好示范。一部《繁花》带火了老上海,让无数观众不仅仅回望这座繁华依旧的国际大都市,更以实际行动到上海旅游,感受这座城市的山河岁月及世事变迁。《承欢记》是一部将上海特色美食、住宿、景点、购物、娱乐等旅游元素集中展示的电视剧,无论是麦承欢上下班的乍浦路桥、承欢奶奶喜欢的国际饭店的蝴蝶酥,还是陪父母散步的外滩、外白渡桥等,都可以让游客按图索骥,跟着“承欢”去打卡。2024年4月20日,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指导下,推出了“和承欢记一起乐游上海”等活动。这种以沪产电视剧促上海本地文旅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文旅融合,打造城市品牌形象的范例。新时代沪产电视剧对上海城市文化的深掘,带动了上海文旅的持续发展,以沪产剧赋能文旅融合的探索,城市文旅获得新的机遇,为当下城市文旅与经济人文共生,提供了全新的实践范本。

3.走出去,树立电视剧海外传播新范式。

21世纪以来,多部优秀沪产电视剧“走出去”已经取得良好的示范效应。早在2011年底,《媳妇的美好时代》就已经走出国门,在非洲的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和肯尼亚播出;该剧在日本播出后,受到不同年龄段观众的欢迎。入选“海外推广优秀国产影视作品”的《三十而已》被日本、韩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购买了翻拍版权,受到亚洲多国乃至欧洲部分国家观众的收视好评。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沪产科幻剧《三体》,在国内多平台播出的同时,也登录腾讯视频海外站WeTV播出,并面向亚洲部分国家,以及欧洲、北美、大洋洲等全球播出;在海外网络平台Youtube、Twitter上,海外“三体”迷们还围绕剧作还原、创作水平等展开热议。科幻剧《三体》在国外取得良好口碑,已成为沪产电视剧海外传播的典范。沪产电视剧植根于文化底蕴深厚的海派文化,强化地域特色,从而增强了全球叙事能力和精品化多元化的品质,沪产剧的海外影响力在逐年提升,尤其是新时代过程对外传播发展中,沪产电视剧在海外多国的出口、播出,正以强劲而有力的品质逐步成为上海故事、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的强大载体,以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全方位、立体化地向全球展现出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品格和风貌。

结语

新时代沪产电视剧应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充分汲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红色文化的精华,创作出更多体现这座国际大都市品格和城市精神的精品剧,讲好上海故事、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沪产电视剧艺术创作迈向新的高峰。

本文系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度面上课题“传统美育思想融入新时代首都成人高校教育实践研究”(项目编号:MS202307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北京开放大学副教授

方世忠.新时代的沪产电视剧:光影描摹人间烟火,真情绘就时代画卷[J].上海艺术评论,2023(04).

于仰飞,李烨.海派电视剧艺术发展流变与审美范式探析[J].上海艺术评论, 2023(04).

高惠珠.海派:源流与特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2).

李金秋.模式建构与网络转型—中国影视剧“家国叙事”传统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3).

于仰飞.温暖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浪漫化抒写—评电视剧《人生之路》[J].上海视觉,2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