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管弦 海纳百川

2024-11-10 00:00
上海艺术评论 2024年5期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十年来,上海民族乐团坚持以“民族音乐、当代气质、国际表达”为宗旨,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担当融入民族音乐事业发展,先后推出《海上生民乐》《共同家园》《外滩故事》《栀子花开了》《国乐咏中华》等一系列风格多样、主题各异的海派民乐原创品牌。为积极贯彻新时代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上海的地方文化治理政策,乐团根据自身特点开展艺术创新与多元实践,积极推进传统民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传统民乐和当代审美融合的理念体系,进一步彰显上海城市精神品格,推动中国民乐走向世界。

创新驱动,构建当代民乐的话语体系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

上海民族乐团成立于1952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现代大型民族乐团,凭借着一如既往的创新精神,在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历程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建团初期,在政府指导下,乐团音乐家大多来自民间业余丝竹国乐团,深受江南音乐文化影响的民间艺人转化为职业民乐音乐家,艺术创作呈现“人民性”的鲜明时代特征,同时奠定了乐团以音色柔美、风格鲜明、演奏精湛而著称的演奏风格。改革开放初期,乐团进入创作繁荣期,涌现一批大型民族管弦乐合奏、协奏作品,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原创曲目在全国民族管弦乐创作比赛、“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获奖,并在海内外广泛流传。进入21世纪,历经转企改制,乐团归入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管理,创立专业的演出季,迈入委约创作模式与普及音乐会演出的发展期。在“以演出为中心”的改革措施下,一方面促进了民族音乐走向市场走向大众,另一方面显露出“创演资金单一”“原创精品缺乏”“表演形式固化”等演出市场困境与压力。

2014年,新时代文艺思想首次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双创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强调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核心内容,推动中国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海积极响应国家文艺发展战略,2015年出台《关于推进上海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激励原创、鼓励演出、珍惜人才、集聚人才”为原则,深入推进符合不同艺术种类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并推行“一团一策”工作方案,为各院团的人才培养、多元创作和市场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7年,提出“上海文创50条”,聚焦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等文化治理目标,进一步激发上海文化的创新创造活力。对于上海民族乐团来说,财政的支持和经费的保障,使乐团拥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间,激发了艺术创作活力;而“一团一策”所倡导的个性化、精准化的创新措施和演艺新业态的发展规划,给乐团带来了彰显中华传统国乐、进一步探索实践的崭新契机。

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大音华章》音乐会首演。在刚任团长的罗小慈策划下,乐团首次与导演合作,结合灯光、舞美、服饰等舞台制作团队,以整体性的舞台呈现传统民乐表演。笔者撰写《民乐,我要你好看起来!》1评论道:“《大音华章》突出显现了当代民乐的发展思路,以中国古代美学的寓言式的寓意,通过音乐传递与画面讲述,勾画出一幅真挚素雅的山水画卷。”如果说,《大音华章》由传统大型音乐会转向舞台制作是海派民乐的萌芽,那么,原创力作《海上生民乐》是开启当代海派民乐创作之路的里程碑。

2016年,乐团首次提出“音乐现场”概念,创作首演了大型民乐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在第18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上惊艳亮相。通过视听结合的呈现形式,全面展示海派民乐传承、融合、创新的艺术特征与品质魅力。至此,“音乐现场”为民族音乐的舞台打开思路。2017年,乐团先后推出《冬日彩虹》《栀子花开了》并收获了一批偏爱清新时尚的年轻观众;同年,首次委约德国作曲家克里斯蒂安·佑斯特,创作并指挥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上海奥德赛·外滩故事》,进一步提升民乐的国际影响力。2018年,音乐会版《海上生民乐》远赴欧洲巡演,获得国际声誉;同年,推出聚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家园》音乐现场。2019年,乐团委约青年作曲家李博禅创作民族音乐史诗《英雄》为国庆70周年献礼;同年,《锦绣中华·最忆是江南》共同谱写长三角一体化。2020年,民族音乐史诗《紫禁城》和《共饮江河水》深入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滋养。2021年,乐团委约王云飞创作《国乐咏中华》音乐会,以富有历史纵深感的角度叙述中国故事。2023年,《云之上—让听觉从东方出发》又一次展现“海派民乐”的全球化视野。2024年,国内首个AI创作的民乐音乐会《零·壹|中国色》首演,展示科技与民乐的创新融合。

总之,在原创曲目发展中,乐团始终坚持将民族音乐艺术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开放、多元、包容、创新的气质相融合,充分挖掘民乐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形成独特的海派民乐风格。“海派民乐”创作要勇于创新,要有“绝不重复自己”的勇气和决心。2在创新理念的驱动下,上海民族乐团将艺术灵感向创作、表演和舞台呈现等多重维度的多元化延伸,不断用当下的视角打破传统定式框架,以无限想象突破舞台艺术边界,积极构建当代民乐的话语体系。

尊古开今,弘扬当代民乐的美学风范

美是一种依托于时代的意识形态。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正式提出“中华美学精神”概念,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明确提出“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美学命题。

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乐团在策划曲目时,擅长挖掘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只有守住根和魂,民族音乐的创新才有厚度。民族交响史诗《英雄》以中华上古英雄为灵感,运用现代民族管弦乐的创作手法,砥砺民族精神、传承英雄情怀。《国乐咏中华》以“大同天下、海纳百川”的创作视角,咏叹中华国乐的文人精神和时代价值。当乐队奏出钟鼓齐鸣的声响与中庸平和的音调,表达了对五千年中华礼乐精神内涵的崇敬与遥想,更是对中华文明的寻根与回望。

中华美学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乐团在音色表达上,擅长探寻中国音乐之韵,追溯乐器的本源音色,呈现江南“诗意”气质。《汲古》中的骨笛、吹奏出人类文明的远古之声;《流水》中的古琴象征中国自古以来文人奏乐与自然共生的精神追求;民族管弦乐《楚风颂歌》以编钟领奏,代表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国乐咏中华》充分运用琵琶、阮和现代箜篌等为代表的弹拨乐,用“推拉吟揉”的独有音色来表现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锦绣中华·最忆是江南》主题音乐会,分别由笛箫、古筝、琵琶、二胡与民族管弦乐队,共同呈现江南的“诗意”“壮意”和“快意”。

中华美学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乐团在舞台制作上,尤为重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驻场版《海上生民乐》堪称中国民乐器的“百科全书”,全面展示了民族乐器吹拉弹打—吹管乐、拉弦乐、弹拨乐、打击乐各个声部的器乐品种,并在大屏幕配上每样乐器的中英双语字幕介绍,达到国际化、人性化的艺术普及功效。演员的服饰妆容借鉴了唐宋美学的当代极简风尚,令人联想到仙气飘飘的林中君子。通过多媒体光影投射,上海博物馆的馆藏珍品《浮玉山居图》(元·钱选)、敦煌壁画中的天人伎乐图等影像跃然观众眼前。在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乐团携《海上生民乐》多次出访,作为中国和希腊建交45周年的专场演出亮相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后赴欧洲四国八城巡演,又在墨西哥瓜纳华托塞万提斯国际艺术节等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当悠久、壮阔、创新、唯美的民族音乐与引人入胜的舞台现场交相辉映时,海外观众无不叹为观止。

可见,作为中国民乐的文化传播者,上海民族乐团在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融合的创新探索中,形成当代民乐的审美范式,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美轮美奂的中国美学意境。

多元融合,凸显当代民乐的时代精神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新时代以来,中国民族管弦乐创作愈发活跃,尤其在艺术形式的观念上,呈现出多元跨界和技术创新的时代诉求。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主体意识趋向回归,人们开始追求内在真实的需要,希望获得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另一方面,民族器乐现代建构相较于传统最根本的改变,是以作曲家的“作品文本为中心”之生存方式的变迁。3可见,数字时代的演艺市场,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趋向更为关注自我表达,表演者成为民乐演奏的中心主角,观众是可以身穿汉服、追求个性化、品质化体验的消费者。因此,在全新的视听舞台上,技艺精湛的民乐演奏家拥有精心设计的服装造型,结合丰富多样的民族室内乐组合表演形态,探索民族乐器与电声的融合之声,开拓多版本、驻场式、N刷观演的演出模式,增强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不断刷新人们对传统民乐的感受。与此同时,通过驻场演出、舞台制作、多方联动等颠覆传统的舞台呈现,为乐团更好地打造演奏人才梯队、磨炼幕后制作团队,形成良好的业界口碑。值得关注的是,乐团演奏家们对现代数字技术在音乐专业领域的运用与思考亦有所呈现。比如,将唢呐与电声结合的《穿越》,是一次国乐与摇滚的碰撞,更是一次声场平衡的试验。唢呐的音色极具个性特征,演奏家敢于在传统器乐音色的当代表达中寻求形式与观念上的突破,让唢呐与电声乐器达到一种近乎抗衡的较量。在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光影律动中,令观众达到现场听赏的审美顶峰。

除了技术层面的多元融合以外,民乐演出与剧场建筑的融合成为“海派民乐”新一轮的文化景观。自2021年推出驻场演出品牌《海上生民乐》,已创下演出125场的佳绩,被认为是既符合传统民乐发展规律,又适应当代审美语境,有助于普及发扬中国民乐的创新之举。4在历史悠久的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通过数字技术融合书法、国画等元素,将音乐、光影、舞台空间有机融合,形成与建筑穹顶墙体连为一体的光影视听效果,打破传统的听觉疆界,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享受。原创lROQaadIuvb6VomwVDZo0Q==新作《云之上—

让听觉从东方出发》《零·壹|中国色》都首演于1862时尚中心,这座由上海百年老船厂改造而成的演艺新空间,拥有得天独厚的滨江景观与后现代工业设计风格。结合剧场特有的表演区域,前者通过打破平面和单向听觉概念,构筑独具个性的360度沉浸式声场空间表达,凸显“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思想底蕴。后者是首次尝试科技与艺术双向赋能的首台国乐与AI跨界融合音乐会,既保留国乐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又注入现代科技的元素和活力,充分展示了综合美学的艺术追求。当观众一边聆听着曼妙民乐一边望向玻璃墙外,迷人的滨江外景与抽象的音乐声响形成现实与梦境的虚实观照,真切感受海派民乐赋予城市生活的诗意与想象。

结语

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国传统民乐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株奇葩,它蕴含中华民族悠远历史和古老文明的智慧和哲理。近几年,上海民族乐团的创新步伐从未停歇。一方面,体现了乐团对“海派民乐”原创品牌的积极探索与不断突破;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传统民乐院团探寻传统民乐和当代审美创造性融合的历史担当与责任。

上海包容和创新的城市精神,成就了中国民乐当代表达的文化土壤,当下也正适合对民乐舞台的呈现形式进行突破和创新的时机。5上海民族乐团的原创品牌创新实践,是根植当下的社会变迁和科技进步的时代语境,秉持民乐演奏为主体的艺术理念,辅以多媒体技术、服装道具等舞台表现手段,充分尊重艺术规律,把握合宜的融合尺度,围绕观众的心理需求为目标。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笔者建议中国民族音乐的当代表达,应更加充分发挥民族器乐的独特性,根据观众群体的文化需求,更为精准地细分民乐市场。紧扣时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守正不守旧,复古不泥古”的艺术态度,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美学风范。

作者 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陈洁.民乐,我要你好看起来![J/OL].上海民族乐团官方微信公众号,2015-12-18.

笔者与罗小慈团长的采访整理,2023年10月13日。

萧梅,闫旭.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绎[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23(9).

谷宇飞.《125场民乐驻演背后的当代表达—海上生民乐》热演启示录[N].音乐周报,2024-8-7(A4).

笔者与罗小慈团长的采访整理,2023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