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上海戏曲界自觉自为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厚植传统戏曲沃土,弘扬现实主义精神,以构建精品创作机制为抓手,激发“戏曲源头”的内生力;立足上海、放眼全国,促进优势资源的整合和转化,擦亮“戏曲大码头”品牌;瞄准行业发展制高点,主动出击、谋求发展,以“破圈”思维激活内容生产和业态创新,探索出一条卓有成效的发展路径。
不忘本来:以构建精品创作机制为抓手,激发“戏曲源头”的内生力
自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者,上海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指导文艺创作实践。2015年5月,出台了《关于推进上海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财政经费保障等问题推出多项举措。随后,在充分尊重艺术发展规律及不同文艺院团个性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一团一策”模式,从目标、创作、演出、管理、保障与考核等方面,对上海国有文艺院团作出了精准定位,并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2016年,上海市委宣传部提出了“十三五”期间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百部精品的奋斗目标。在舞台艺术领域,从2016年至2020年,由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舞台艺术推进小组主办、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承办,面向上海18家国有文艺院团及各大民营院团,先后召开了8次“上海市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剧本研讨会”。其中,2016年的研讨会以“舞台精品创作会议”“现实题材作品研发研讨”“青年创作会议”“优秀保留作品复排计划研讨”为主题,研发确立了36部重点创作选题,涵盖23部原创作品、13部复排作品。此后以每年一到两次的频率,邀请全国专家进行综合性剧本研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由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编制的《上海文艺创作“百部精品”舞台艺术重点选题汇编(2016—2021)》,收录了2016年至2021年间上海舞台艺术重点选题98部,从研发选题、孵化剧本、遴选主创团队、提供创作咨询到开展研讨论证,有计划地组织推进舞台艺术重点项目创作。 此外,上海各院团先后建立艺术委员会制度、设立艺术总监或艺术指导岗位,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还新增设了选题孵化研发资助项目,为精品力作的顺利推出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优质的研发土壤,做实做强上海作为“戏曲源头”的内生力和影响力。
其一,通过复排或改编经典剧目,持续激发海派戏曲的恒常魅力和当代价值。除去常规演出搬演的众多骨子老戏,上海各戏曲院团每年均推出至少一部复排或改编的经典作品,如上海昆剧团完整版“临川四梦”“元曲四大家”工程(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离魂》、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全本《长生殿》、全本《牡丹亭》、《拜月亭记》、《蝴蝶梦》、《目连救母》、《狮吼记》、《琵琶记》,上海京剧院连台本戏《七侠五义》(上本)、《黑旋风李逵》、《潇湘夜雨》、《杨排风》、《一捧雪》、《智取威虎山》、“尚长荣三部曲”(《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上海越剧院《碧玉簪》《珍珠塔》《盘夫索夫》《追鱼》《西厢记》《梁祝》《红楼梦》《早春二月》《家》《春香传》,上海淮剧团《白蛇传》《王宝钏》《赵五娘》《女审》《杨门女将》《水漫泗洲》《三女抢板》《哑女告状》《琵琶寿》《八女投江》,上海沪剧院《芦荡火种》《借黄糠》《大雷雨》《家·瑞珏》《江姐》、上海滑稽剧团《乌鸦与麻雀》,上海评弹团《四大美人》《三盗芭蕉扇》《七侠五义》等,以经典剧目的艺术魅力吸引观众,通过“以演代训”磨炼青年演员基本功,让经典复排成为青年人才走向成熟的“加速器”,既为本剧种赢得了市场,又有效推动了戏曲人才的代际传承。
其二,通过新创剧目的研发、孵化及创排,回应时代的主题和人民的需求,推动剧种的守正创新。这些新创剧目中,尤其以一批主题性创作的成果最为显著和集中。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节点,上海各戏曲院团科学编制重大题材、重点题材专项创作规划,不断提高创作生产组织化程度,极大地提升了原创精品的产出效能,先后创作了京剧《浴火黎明》《换人间》《红色特工》、昆剧《自有后来人》、越剧《山海情深》《好八连》、沪剧《敦煌女儿》《陈毅在上海》《一号机密》、淮剧《浦东人家》《闯上海》《寒梅》《火种》、评弹《战·无硝烟》《千里江山图》等一批既深刻反映上海城市文脉,又高扬时代精神的主旋律精品力作。此外,京剧《春秋二胥》《金缕曲》《新龙门客栈》、淮剧《武训先生》、昆剧《景阳钟》《川上吟》《春江花月夜》《浣纱记传奇》、越剧《双飞翼》《铜雀台》《甄嬛传》《素女与魃》《海上光启》、沪剧《邓世昌》《心归何处》《同舟》、滑稽戏《毛里有病》《行善·缺德》《今天他休息》《弄堂里向》《宝兴里》、评弹《董竹君》《林徽因》《医圣》《繁花》,小剧场实验京剧《草芥》《一坛金》《春水渡》《鹿鸣》、昆剧《椅子》《长安雪》《东海波臣》、越剧《洞君娶妻》《再生·缘》《宴祭》《假如我不是嵇康》、淮剧《孔乙己》《画的画》《秀才·审妻》等,均是各剧种在这十年中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作品。
其三,以精品力作为载体,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海文化“走出去”。十年来,上海各戏曲院团在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各种竞演、展演和巡演的同时,把握每一次海外合作、访问和交流的机会,在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比利时、奥地利、捷克、丹麦、希腊、俄罗斯、罗马尼亚等海外舞台频频登台亮相:昆剧“临川四梦”完成世界巡演已逾70场,上座率高达95%;淮剧《百年中国梦》赴美国巡演12场;京剧《霸王别姬》赴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普林斯顿大学巡演,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在纽约主流院线上映,并摘获金·卢米埃尔奖;上海昆剧团受希腊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戏曲节邀请,在雅典新建成的国家歌剧院为当地观众上演传统大戏《白蛇传·雷峰塔》及折子戏《三岔口》《游园惊梦》《天下乐·嫁妹》《西游记·借扇》;实验昆剧《椅子》先后亮相俄罗斯“金萝卜”戏剧节、阿尔巴尼亚斯坎帕国际当代戏剧节;民营剧团张军昆曲艺术中心携昆曲《我,哈姆雷特》赴英国、美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演出;上海京剧院“京剧《五百年后孙悟空》赴日巡演”入选中宣部文艺院团“走出去”海外巡演重点扶持项目,赴日本连演8场,并联合上海昆剧团在日本举办“梅兰芳访日演出100周年纪念公演”;上海评弹团携“四大美人”“四大名著”系列作品先后赴日本、美国进行交流演出,跨洋传播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沪剧电影《雷雨》在第十五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颁奖典礼上荣获“中华文化传播力奖”;3D越剧电影《西厢记》参加第3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荣获“艺术贡献奖”,并与同为“上海出品”的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昆剧电影《景阳钟》、沪剧电影《挑山女人》、越剧电影《白蛇传》一齐亮相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引发西方影迷关注……这种“走出去”在不断拓宽上海戏曲从业者艺术视野的同时,也持续提升着上海作为“戏曲源头”的国内外影响力。
吸收外来:促进优势资源整合和转化,擦亮“戏曲大码头”品牌
十年来,上海作为“戏曲大码头”的地位日益凸显。一方面,通过举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东方名家名剧月、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等一系列高质量艺术节庆与展演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国内优秀戏曲剧目来沪交流汇演。这些作品持续充实着上海戏曲演出市场,提高了戏曲艺术的受众数量和市场占有率,在良性竞争机制中激励了上海戏曲艺术创作的繁荣。另一方面,通过刚性、柔性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方式,以及举办全国青年戏剧人才研修班、全国青年戏剧创作会议等全国性、高层次的人才研修班、研讨交流会,为上海戏曲发展不断揽蓄优秀人才、汇聚优质资源,不仅拓宽了上海本土戏曲从业者的艺术视野,为他们带来了新观念、新方法,还为上海戏曲艺术事业的长远发展积蓄了力量、打开了格局。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重大国际文化活动,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国际艺术节。自1999年创办以来,以“节”带“演”,不断加强引领性、创新性,除引进国外优质艺术创作外,还持续推出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剧种的经典剧目和新创剧目,借助这个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标志性平台,进一步打响上海“戏曲大码头”的国内外知名度。
上海小剧场戏曲节是由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文汇报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性小剧场戏曲竞演平台。自2015年创办以来,共收到涵盖80余个剧种在内的近500部申报剧目,最终92部剧目登台献演。其中,第七届申报剧目数量多达近百部,较前一年增长了40%。十年来,它聚焦以年轻观众为核心的新观众群体,推出了一批“既传承经典,也面向未来”的实验性精品力作。2021年,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升级为“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不仅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的小剧场戏曲展演平台,还助推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剧场戏曲“大码头”。
“东方名家名剧月”是由上海浦东新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专业戏剧展演平台,其前身为2008年创办的“迎世博·长三角名家名剧月”。上海世博会后,正式更名为“东方名家名剧月”,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四届。活动以“聚焦新剧目、展示新成果、培养新观众”为宗旨,致力为优秀剧团和剧目搭建平台,吸引了京剧、昆剧、越剧、沪剧、淮剧、粤剧、曲剧、川剧、甬剧、黄梅戏、滑稽戏、评弹、南音、新昌调腔、秦腔等30余个剧种参加展演,超过百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相继参演,成为上海戏曲演出市场的一个重要品牌,东方艺术中心亦被授予“地方戏曲展演中心”称号。
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2019年5月20日至6月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在上海举行。艺术节期间,全国51台优秀剧目轮番登台,其中17个文华奖参评剧目、4个参演剧目为戏曲作品,涵盖14个剧种,吸引了近10万人次到剧场观看演出,近8万人次观看惠民演出,另有一亿多人次在线上关注,参与人数和社会关注度均创历届之最,实现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节宗旨,充分彰显了上海作为“戏曲大码头”的实力和地位。
“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演艺大世界·全国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是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主办的全国性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活动。2022年9月,来自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四川、陕西、内蒙古、上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8家院团携33部优秀作品在“演艺大世界”集中上演111场,推出43场艺术惠民活动和6场艺术实践教育活动。33部参演作品中,有三分之一曾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或入围第十七届文华奖终评,再次展现了上海作为“戏曲大码头”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在打造戏曲人才“大码头”方面,坚持以“刚柔并济”的人才揽蓄方式引进、汇聚高层次戏曲人才。一方面,通过刚性人才引进渠道,从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引进的优秀青年昆剧演员罗晨雪,经过十年的历练,已经成长为上海昆剧团新一代挑梁闺门旦,无论在唱腔艺术还是表演艺术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主演的《烟锁宫楼》《墙头马上》《牡丹亭》《长生殿》《自有后来人》等剧目频频收获不俗反响。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化合作以及举办高层次人才研修班等方式,柔性引进了一批国内外优秀艺术人才,为上海戏曲艺术发展集聚了丰富的人才资源、智力资源。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戏剧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青年戏剧人才研修班连续五年在沪开班。2014年,举办了全国青年戏剧评论家研修班;2015年,召开了全国青年戏剧创作会议,并在上海戏剧学院成立了全国戏剧创作高端人才研修中心。这些举措以探索实践型的高端艺术人才教学模式为目的,不少学员正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反哺着上海戏曲事业的发展,夯实了上海作为全国戏剧人才“大码头”的地位。
面向未来:打开“破圈突围”思维,推动新型业态破土吐绿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培根铸魂、守正创新,成为近十年来中国舞台艺术前行奋进的鲜明坐标和理论支撑。在新媒体、网络文化不可阻挡的发展态势下,传统舞台艺术如何将冲击力转化为内动力,借助新技术、新平台实现文艺创作破圈突围,推动新型业态破土吐绿,是上海戏曲院团及从业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其一,上海戏曲界敏锐地把握时代风向,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戏曲生态链上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搭建了一个个集宣传、推广及营销于一体的“互联网+”平台,成为上海戏曲走进观众、走向全国的重要媒介。目前,无论是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及所属院团为代表的国有戏曲院团,还是以上海文慧沪剧团、勤苑沪剧团、新东苑沪剧团、如意越剧团等为代表的民营戏曲院团,以及以天蟾逸夫舞台、宛平剧院、长江剧场等为代表的各大演出场所,以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为代表的研究机构,几乎都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号,部分团体还同步开通了专属网站和微博、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平台的官方认证号,并与大麦网、摩天轮、新浪网、微博戏剧频道、喜马拉雅FM等平台达成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这些新媒体平台,可以及时发布和更新演出信息、工作动态,图文并茂地展示最新的创作和研究成果,让人们能够便捷地获取活动资讯、购买票务,能够隔屏关注自己喜爱的演员和剧目,并通过发表评论参与相关话题的讨论,提升了人们对戏曲艺术的关注度、参与度,在良性的双向互动中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推广及营销效果。
其二,上海戏曲界不断尝试打破自身艺术门类的边界,把构成戏曲的基本要素从戏曲框架中剥离出来,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艺术因子进行混搭、叠加乃至深度融合,形成多样化的“戏曲+”跨界模式,成为戏曲艺术“圈粉”、戏曲文化“出圈”传播的重要手段。除了通过戏曲电影创作推动“戏曲+电影”跨界融合外,还在沉浸式实景演出、戏曲歌曲编创等方面,对“戏曲+园林”以及“戏曲+流行歌曲”等跨界融合模式进行了探索,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无论从作品数量还是传播影响力来看,上海戏曲电影在过去十年均取得了爆发式的发展。“京剧电影工程”于2011年启动,由京、津、沪三地多家单位共同参与。在首批十部剧目中,上海京剧院承担了《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勘玉钏》三部剧目的拍摄任务。2017年起,京剧电影工程被列为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京剧《贞观盛事》《捉放曹》入选中宣部“京剧电影工程”第二批影片,上海京剧院再一次承担该项工程的电影拍摄任务。至此,上海京剧院前后共有5部作品入选“京剧电影工程”,在全国京剧院团中数量最多。2017年,宝山沪剧团的《挑山女人》在首演5年后拍摄成同名沪剧电影。2018年,上海京剧院拍摄了3D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上海越剧院推出3D越剧电影《西厢记》;上海昆剧团拍摄了3D昆剧电影《景阳钟》。2019年,上海沪剧院拍摄了沪剧电影《雷雨》;由越剧表演艺术家金静领衔的越剧电影《白蛇传》首映;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创立了全国第一条戏剧电影院线。2022年,上海沪剧院完成沪剧电影《敦煌女儿》的摄制。2023年,全国首部8K全景声昆剧电影《邯郸记》在国内外电影节摘获多项大奖……这些作品以创新的观念和手段,不断激活经典的当代生命力、提升精品的传播力,打开了戏曲欣赏和传播的新维度。
昆曲表演艺术家张军联手著名音乐家谭盾于2010年在上海朱家角课植园打造了国内首部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开创了上海戏曲文化与园林文化的跨界融合模式,至今驻演已逾十年 ,其高口碑的演出质量和实景效果一直受到市场的广泛肯定。2020年,由上海古猗园、上海昆剧团、上海市嘉定区图书馆共同主办的“昆曲为媒—阅读+美育碰撞古典园林”昆曲导赏活动在古猗园举行,上海昆剧团为此推出了“古猗园版”园林实景昆曲《牡丹亭》,在“戏曲+园林”的跨界融合中带领观众体味传统文化与古典园林之美。此外,地处上海豫园核心区域的“海上梨园”近年来也陆续推出了系列主题戏曲演出活动,先后引进了海上梨园版昆曲《妙玉与宝玉》、古戏楼版《红楼梦》、海上版昆曲《浮生六记》等驻场演出剧目,以“戏曲+园林”模式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演体验,是戏曲艺术与园林文化跨界融合、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一次探索。
除传统媒介外,戏曲与新兴媒介的融合也日益活跃。2018年,昆剧表演艺术家张军联手导演李小平携“水磨新调”新昆曲万人演唱会走进浦东奔驰中心。这场不同于传统昆曲表演的演唱会,除了将原有的“水磨新调”全面升级为现场乐队Live演出外,还融合电音、摇滚和爵士等多种流行音乐元素,邀请音乐人李泉、唱作人常石磊、古典美声歌唱家黄英等多位艺术家跨界合作,在传统艺术和流行文化的碰撞交流中吸引了一大批年轻观众。 2022年《武家坡2021》凭借“戏曲+流行音乐”的形式走红网络,这首戏歌由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硕士研究生李政宽根据京剧经典剧目《红鬃烈马》改编,以薛平贵视角自述了与王宝钏分离十八年的故事,歌词充满了主人公的自我反省和对女性的体谅与尊重,契合了当代审美价值的变化。同样以“戏曲+流行音乐”形式走红的,还有由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5位“00后”本科女生组成的“上戏416女团”。她们在新媒体平台发布的短视频,除了用戏腔演绎流行古风歌曲外,还记录了日常学习生活状态,向观众传播了京剧相关知识,在短视频平台上播放量超过5000万,点赞量超过250万。大量类似这样以“戏曲+流行音乐”进行创作的形式,已成为吸引年轻观众、掌握流量“密码”的重要手段,它们在不同艺术形态的冲撞、妥协和调和中,不断重新定义、传播着戏曲艺术和传统文化。
其三,上海戏曲界主动谋求发展新思路,致力拓展线上文艺新阵地、探索演艺新模式,直播、短视频等在线演艺平台成为观演互动的重要媒介。面对新冠疫情对线下演艺市场的冲击,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及所属各院团积极探索在线点播、直播等产业模式转型创新,深度挖掘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沪剧院、上海越剧院、上海淮剧团、上海评弹团六家戏曲院团和宛平剧院的特色资源优势,持续助力线上文艺内容供给,开展多轮线上活动。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春节期间,国家艺术基金公益放送的31部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中,上海京剧院现代京剧《换人间》获得了最高收视率,仅单次放送的同步观赏者就多达215万人次。许多民营戏曲院团也纷纷转向直播平台寻求新的生机,先后在抖音、快手、哔哩哔哩、微信视频号等直播平台开辟“第二剧场”。据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统计,包括文慧沪剧团、新东苑沪剧团、勤苑沪剧团、沪林沪剧艺术团在内的20个上海民营院团,在2022年4月初至5月底的两个月时间里,借助“云端”剧场共演出剧(节)目57个。这些院团不仅通过线上演出维持正常运营,还因此找到了普及和传承戏曲的新舞台。他们没有将“云演出”当作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而是将其视作一个探索、打造戏曲新业态的重要契机,持续输出优质内容,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以“破圈”思维大力推动戏曲传播和观演互动,为上海戏曲艺术事业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
作者单位 上海戏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