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我有幸作为全国地方戏演员唯一代表参会。会后,习近平总书记走到每位代表面前和大家亲切握手。当他走到我面前时,对我说:你是上海的茅善玉;又对其他代表说:沪剧是上海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长期坚持现代戏的创作演出,好!说完又问我:你最近在创作什么戏?我回答道:在创作一部叫《敦煌女儿》的戏,是根据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事迹去创作编写的。总书记,您说好吗?总书记说:敦煌我没有去过,但樊锦诗我认识,很好,祝你成功!
总书记的鼓励让我心潮澎湃,下决心要把这部戏做好。其实,早在2012年我们就着手创作《敦煌女儿》了。记得2011年,《解放日报》有一篇报道:《甘愿用一生守护敦煌—樊锦诗》。我被樊锦诗那种实事求是、踏实做人、追求真理的精神打动。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报告文学《祁连山下》,那篇文章写了敦煌第一代守护神常书鸿,他的精彩一生,也让我印象深刻。虽然我没有去过敦煌,但一代代敦煌守护者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大发展,社会利益日趋多元,也萌动了人们的浮躁心态。樊院长那种能沉下心来做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和樊院长第一次见面是在2012年的“两会”会场上,我用上海话和她打招呼,她也用上海话回我:晓得的,你是上海沪剧院院长,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我不想,我的生活很简单,洞窟、办公室、图书馆,没有什么好写的(在这9u4PTBZp5VsKG4U2nhllHg==之前,我已经请人和樊院长打过招呼,想创作以她的一生为主题的沪剧,但是没有成功)。这时,身边宝钢集团老总听了我们的谈话后对我说:茅院长,你的想法很好,应该写。又和樊院长说:你同意她。樊院长没有马上答应,只是让我先去敦煌看看。回到上海,我马上组建创作班子。4月3日就出发去敦煌,拉开了《敦煌女儿》创作的大幕。
2013年《敦煌女儿》第一次试演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给了我们很大打击。大家认为:沪剧传统特色是“小儿、小女、小情调”,和大西北戈壁沙漠的气质不符……在重重打击下,我有点泄气和沮丧,但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告诉我:“这肯定是个好题材,值得我们文艺工作者去关注。”
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功去抒写人民,要发扬工匠精神去创作。我进一步认识到:《敦煌女儿》值得做。作品不好看,不是题材不好,是我们还没有做到位。回顾沪剧历史,也有不少表现“大海、大漠、大事件”的作品,如《罗汉钱》《星星之火》《红灯记》《芦荡火种》等。沪剧的血脉就是:“与时代同行,与城市同步”,而我们的时代,就需要像《敦煌女儿》这样的戏。
会后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更是给了我勇气和力量。回上海后我立刻重组剧组,集结团队。再次从江南出发,沿着河西走廊,重走丝绸之路,去感受那片广袤的大地和飞沙。感受敦煌莫高窟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情怀。我们邀请到了国家一级编剧杨林、刘锦云,导演张曼君,音乐创作汝金山,舞美刘杏林,灯光邢辛,服装王玲,形体姚晓明等创作团队前后八次分别奔赴敦煌,体验生活。我们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到人民中去,向生活学习。”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来打造精品力作。
《敦煌女儿》演绎了樊锦诗从上海小姑娘到“敦煌学”大学者的数十年人生历程。通过不同叙事场景下的几场戏集中展现其学术修养、知识分子风骨和对敦煌的爱。整部戏以倒叙与闪回相结合的方式构筑剧情走向与叙事情节,叙事方式穿插跳跃犹如电影蒙太奇的时空变化与拼接。开场时是满头华发的樊锦诗回顾扎根敦煌50年的历程;随时间线 “穿越”回刚刚大学毕业时与常书鸿的三击掌的活泼少女,表现了她对学术研究满怀憧憬和对未来艰苦生活充满信心;随着剧情发展,是中年樊锦诗的睿智沉静、独当一面,表现她对待学术研究时的一丝不苟……通过巧妙演绎和自如跳转恰到好处地将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地呈现出来。整部戏不戏说,所有的事件都是真实的。
十年磨一剑,《敦煌女儿》获得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2022年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同年,改编的电影被评为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敦煌女儿》的成功验证了总书记所说的:“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发扬“工匠精神”,从“高原”走向“高峰”。
我始终牢记总书记“传承、创新”的嘱托,让沪剧始终能“与时代同步”。沪剧是可以做大题材、大事件的。我们关注火热的生活,创排了《陈毅在上海》《邓世昌》这类既正能量又好看的戏。为纪念甲午战争120年,我们排演了《邓世昌》。这部戏以阳刚之气,重塑了邓世昌及其将领们不畏生死、保家卫国的英雄主义形象。
这十年里,我们为推动沪剧走出上海做了很多努力。记得《邓世昌》去北京大学演出,演出前,我担心观众看不懂,担心他们不喜欢。演出后,北大学子对这部戏好评如潮。更让我感动的是,在卸台的时候,因为礼堂外灯光比较暗,学生自发站在两边,用手机给我们打灯,让我们以后再来。
因为《邓世昌》的成功,我又和北京大学签订了三年演出协议。第二年带去《敦煌女儿》,第三年演出《雷雨》,这几部戏轰动了北大校园,清华也请我们去演出……我们还去甘肃敦煌、兰州,海南三亚,陕西西安及山西等地演出,都获得了好评。通过这些演出,沪剧走出了上海,也扩大了影响力。
经过多年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创作出更多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民,展现新时代风采的作品,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让更多的人喜欢沪剧。
作者 上海沪剧院原院长,沪剧表演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