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饱和时代:销售“事”而不是销售“物”

2024-11-09 00:00晏昱凌
中国眼镜科技 2024年9期

“世界上只有两家便利店,7-11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在日本,每天大约有2400万名顾客走进7-11便利店,相当于互联网一天的活跃用户量。不仅如此,受经济环境影响,过去几年日本便利店的业绩普遍下滑,而7-11便利店的日均销售额却比同行高出15万日元。

现如今,7-11便利店已经在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8万多家门店,足以窥见其在便利店业态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那么,在消费饱和市场的当下,7-11便利店究竟是如何通过差异化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的?本c0febbb4aa55e1a05496b78623923662文将与大家分享7-11便利店创始人铃木敏文的经营哲学,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销售“事”的法则

7-11的核心方法在于,不是去销售“物”,而是去销售“事”。在这一理念中,商品不再是交易的终点,而是连接消费者需求和生活体验的媒介。

举个例子。过去,人们旅行的目的往往很简单——游览名胜古迹,享受异地风情,即“物”的体现。如今,人们更希望通过旅行来探索自我,体验不同的生活哲学,甚至寻找解决生活中困惑的途径。比如,前往西藏寻求心灵的净化,到阿那亚感受理想社区生活,或是去乌镇领略古今文化的碰撞,这些都是所谓的“事”。

铃木敏文曾在书中分享,其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观察发现,在海边的7-11便利店,梅干饭团的销量远超过其它类型的饭团。探究原因发现,这一便利店的主要客群是钓鱼爱好者,不论是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阳光灿烂的冬天,他们十分需要能够经受时间考验、不易变质的食物。相对而言,梅干饭团比普通饭团更耐存放,恰好满足了这一群体的需求。在此预测下,凡是海边的7-11便利店都在货架上明确标注了“梅干饭团跟钓鱼更配”的文字,不仅凸显了产品特点,更传递出对消费者特定需求的了解与关注。这种细致入微的体验设计,让消费者感受到个性化服务的温暖,从而增强了忠诚度和复购率。

消费饱和时代的“心灵满足”

如今,全世界已经进入了消费饱和时代,满足消费者的头脑,不如去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对此,铃木敏文认为,传统的促销手段已不奏效,消费者不再只是追求价格低廉,而是需要合理化的购买理由,一个让自己感到安心的消费借口。

以7-11的黄金饭团为例,这种比普通饭团更为精致且价格稍高的饭团,什么时候卖得最好呢?答案很简单,许多职场人士结束了一周的工作都想奖励一下辛苦的自己,一般会在周末下意识地购买更好、更贵的东西,于是黄金饭团在周末就会热销。通过将黄金饭团定位为“周末的自我奖励”,7-11成功地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合理化的购买理由,使其愿意在周末为自己的小小奢侈买单。

这种策略的关键在于,商家需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内在需求和情感动机,然后通过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帮助消费者找到消费的正当性,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这既是一种营销手段,也是一种对消费者心理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铃木敏文还注意到,现代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在关注口味和质量的基础上,还在意食品背后的故事和所传达的生活态度。因此,7-11推出了一系列符合现代生活理念的健康食品和有机产品,这些产品既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更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态度。

写在最后

进入消费饱和时代,商家需要通过“物”看到消费者所追求的“事”,预测消费者行为,去创造他们希望获得的体验。零售业的未来不仅在于商品的创新,更在于对消费者心理的洞察和满足。

聚焦眼镜行业,不少品牌也在“事”上频频“亮剑”:例如,蔡司光学通过与英国咖啡品牌COSTA咖啡、中国健身品牌超级猩猩健身开展合作,向消费者传递人文关怀,引领他们重新审视生活,发现世界的不凡之处;海昌隐形眼镜携手热门IP形象,打造出一系列联名产品,和年轻人形成某种生活上和情感上的链接;暴龙眼镜在业态布局上持续加码,以限时快闪空间构建出契合新生代消费者期待的体验;星创视界开创专为运动人群定制的视觉优化服务方案,围绕运动人群打造一系列的运动文化活动,让消费者感受到的不只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带来的附加价值和社交属性。

随着最基础的视力矫正功能被满足,消费者对于眼镜的需求开始从功能性向舒适性、时尚性递进,这就要求商家在售卖眼镜的同时也要深入了解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挖掘他们背后的动机和情感,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情境化的服务。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眼镜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用销售“事”的理念真正触动消费者内心,撬动消费新潜能,打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资料

[1] 《零售的哲学》,作者:铃木敏文

[2] 《7-ELEVEn经营哲学:销售要具像化,卖消费理由而非商品》,作者: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