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师阅读不仅是激发全民阅读热情的核心环节,也是构筑学习型社会的关键动力。作为教育强国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阅读是确保教育强国战略有序前进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中小学教师阅读面临着政策实施的策略空间不精准、自主阅读的内在激励缺乏、教育负担的重压、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阅读内容的局限性等现实问题。为有效解决问题,需采取以下路径:政策内容精准化、教师培训专业化、制度架构完善化、资金投入扩大化、阅读内容丰富化以及阅读氛围书香化。这些路径旨在提高教师阅读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全民阅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加速教育强国的建设。
[关键词] 教育强国;教师阅读;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4634(2024)05-0077-0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把教育强国提高为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任务,认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1]。党的二十大基于新的时代背景对教育强国做了更加全面、系统的部署和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2]。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3]。教育强国战略细化到中小学教师发展层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阅读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不仅与教师个体的专业化、能力的提高以及教师的成长息息相关,还与教育质量的高低密切联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通过主动建构知识来理解世界,而阅读正是教师作为学习者主动建构和更新教育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框架下,教师阅读是教师不断建构和完善自身教育认知结构的过程。阅读是一个带有行为趋向的动词,当其加入教师这一主语和教育强国这一背景时,阅读的内涵便得到了聚焦和丰富。中小学教师阅读是针对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能动性的阅读活动,是指教师通过阅读专业性和开放性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认知水平、涵养自身的道德素养、获得审美体验和生命感悟,最终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和素养的提高。教育强国背景下教师阅读呈现出以下特点:专业性与系列性、博雅性与多样性、情境性与情感性、开放性与统整性、发展性与终身性。
总之,在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教师阅读成为了链接教师个人发展和职业成长的桥梁。通过主动建构和完善教育认知结构,教师不仅能够提升专业能力,还能促进自我成长和专业素养的提高,为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
1教育强国背景下教师阅读的价值彰显
1.1教育强国战略观念的有效落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升“教育强国”到国家政策层面[2]。所谓“教育强国”,是指国家具有强大的教育综合实力、教育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和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教育治理能力、教育国际竞争力和教育影响力[4],教育强国本质上是教育自身强与教育功能强的统一[5]。综合来说就是对内教育质量要高、发展要全面,对外教育影响力要大。教育强国作为一个教育领域的政策导向被提出,其落实需要全方位的努力。
优先发展教育,加速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是落实教育强国战略观念的重点任务。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建设涵盖多个维度:在教育制度层面,要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在教育目的层面,重视立德树人、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教育;在教育内容层面,要求课程类型多样、开发科学、实施合理、评价多元,推进课程改革;在教育手段和媒介方面,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的优势,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水平;在学生发展层面,应坚持多元全面,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在教师层面,建设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需要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技能与素养。掌握知识和增强技能内在地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扩大阅读面、拓宽阅读渠道和提高阅读水平。因此,中小学教师阅读和教育强国观念就构成了层层递进、紧密联系的关系网络(如图1所示)。反过来,教师阅读能够促进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这是贯彻“教育强国”理念、实现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
1.2教育强国指标体系的组成部分
教育强国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教育强国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育强国策略实施的有效标准。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利于教育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教育的服务能力、治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教师发展水平体现在教育强国指标的各个层面,而提高阅读水平是中小学教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教育强国指标体系的分类方式多样。有论者基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将新时代教育强国指标体系分为国民教育、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投入与保障以及中国特色教育指标体系,旨在评估中国教育的发展质量和整体水平[6]。无论是教育质量评估、终身教育发展、教育资源利用,还是推进中国特色教育的发展,教师都是其核心要素,也是衡量其发展程度的指标。另有论者从自身强、支撑强、认同强3个维度,以及规模、质量、制度三维框架,将教育强国的指标划分为本体指标、价值指标和认同指标3种类型[7]。本体论中强调教师素养的重要性,提升素养需通过阅读等途径获取知识和技能。
学者们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需要和教育强国建设应然相结合的角度阐发了教育强国指标体系不同的分类标准和依据。教育强国的指标体系可以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包括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制度、教育质量;微观层面包括学校建设、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水平。但无论以什么样的指标评价,教师素养始终是其中的关键部分。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师与经典阅读”论坛上提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素养,提高教课的水平,就需要多读经典,多积累相关知识[8]。中小学教师关乎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阅读亦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素养的重要方式,因此,中小学教师阅读也是教育强国指标体系微观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1.3教育强国建设过程的助推力量
教师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柱。2024年全国两会提出“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之强支撑教育之强”[3]。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方向层面上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战略层面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总体策略;体系层面上,坚持构建高质量的教育发展体系;环境层面上,在全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进构建学习型社会;教师层面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教师个人的阅读能够推动整个教师队伍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并对教师个体产生积极的影响。阅读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路径,通向教师的专业成长和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形成。教师通过阅读可以获取丰富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文化科学等领域的知识,树立科学的、专业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意识。教育强国与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是统筹推进的关系,在信息化时代,中小学教师要持续学习和读书思考,以沉淀教育理念,把握教育精髓,高效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推动科技和人才助力教育强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阅读能够助推全民阅读,增加阅读群体,形成良好的社会阅读氛围,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而这个推进过程也是教育强国建设落实必须经历的阶段,推进过程如图2所示。
2教育强国背景下教师阅读的现实困境
2.1政策颁布与执行策略空间不精准
国家通过顶层设计,制定并颁布相关政策文件,全面规划教育的发展方向,既从宏观层面确定了教育的总体目标和战略,又从微观层面细化了实施策略,确保教育发展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国家层面颁布了一系列促进中小学教师阅读的政策文件(如表1所示),尤其是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突出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建设,提出要更加重视阅读内容和信息技术[9]。2023年,《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国培计划”和地方各级教师培训中,加强对教师阅读的指导培训[10]。此外,近年来颁布的全民阅读政策亦凸显了教师阅读的重要性。
从地方层面看,各个省份都颁布了促进全民阅读的相关条例和决策(如表2所示),在落实国家政策的同时,积极建构本土化和特色化的促进阅读的方案。教师阅读作为全民阅读的一部分,同样受到了重视和支持。
不同的教育政策所承载的价值观将导向不同的教育目标,即教育政策的制定带有显著的价值负载(value-laden)特质,同时,教育的目标本身总是多元的、可辩论的、模糊的[11]。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政策对象的反馈影响,预期目标与实际效果之间往往存在着策略空间。这里的“策略空间”可以理解为政策对象作为行动主体,在与政策制定部门的互动中,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采取的策略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各行为主体利用政策体系内的结构性限制所提供的协商机会[12],在同一政策环境下,都追求着自己的利益最大化[13]。当“策略空间”较大时,尽管国家和地方政策大力倡导教师阅读,实际上教师阅读的实施却踟蹰不前。当前,中小学教师在学校同时承担着教学和非教学工作,日均工作时间长,缺乏阅读时间,一些阅读活动如读书交流会、名著导读、师生共读等未能落到实处,阻碍了相关教师阅读政策的有效落实。
2.2教师缺乏自主阅读的内在激励
动机是以内驱力和诱因为必要条件而存在的[14]。在心理学视角下,动机包括内部和外部两种类型。内部动机源于个人兴趣和需求,驱使个体自觉主动地完成任务;外部动机是指行为由外界环境、压力、期望等因素驱动,与外部奖励相关联。教师阅读行为受到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双重作用,在内部动机强于外部动机的情况下,教师的阅读行为就会自然而然、积极主动地发生,形成一种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行为。反之,教师阅读则会具有浓厚的功利性,只为完成任务而读书。
中小学教师缺乏自主阅读的内在动机体现在许多方面:第一,教师没有形成积极阅读的意识,忽视了阅读对于教师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阅读时间方面,有学者基于《小学教师阅读情况调查表》对3 310名中小学教师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已经很少读书”和“每天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教师占调查总量的67.7%。在读书原因方面,“为了工作能力的提高必须读书充实自我”占65.86%,“教育教学上遇到难题需要求助各类书籍去解决”占55.29%,而“纯粹是爱好,喜欢读书”仅占44.41%[15]78,可见教师阅读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第二,浅读现象泛滥。受短视频、碎片化阅读的影响,部分教师倾向于利用课外时间观看短视频。这种碎片化和娱乐化的浅读,正不断地挤压着教师的人文阅读和经典阅读,并逐渐演变成习惯。第三,对阅读生活缺乏正确的认识。由于缺乏对阅读生活的正确理解和受到外界媒体环境的影响,关于阅读生活的讨论往往被过分简化和美化。但是,阅读生活绝不仅仅是一种乐趣,还需要不懈努力和深入思考。
2.3教育负担过重引发的外部应激
中小学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在教育领域起着核心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对教育的期待与日俱增,教师的角色和职责也日益泛化。有学者在调查影响中小学教师阅读的主要因素时发现,“因为工作和生活负担原因,没有时间读书”占75.53%[15]78。中小学教师面临的负担呈现多样化,从教育任务来看,教师在完成教书育人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之外,不但要承担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的职责,同时还要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间协调关系。从教育对象来看,教师所面对的是个性化、多样化的学生,需要考虑学生的个性。从教育任务来看,教师不仅需要完成日常教学、教研、学生管理、专业发展等任务,还要承担教学之外的任务,例如报表填报、文明城市创建、街道社区事务、脱贫信息采集等。
推行“双减”政策后,教师面临日常事务增多、工作难度增大、工作时间延长等问题。例如,课后延时服务的“5+2”模式增加了他们的工作时间和任务量。有学者通过对教师工作强度的本体维度进行分析,发现教师工作强度指数总体较高(M=3.55),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有79.50%的教师每天工作时长超过8小时[16]。当前,教师在工作中的自主性尚未得到广泛接受和充分尊重,有时还会受到全社会的干预和监控[17]。教师的自主空间被压缩,外部压力增大。教师的大部分精力都消耗在教学和非教学任务中,教师的阅读空间被限制,教师的自主阅读面临一定的挑战。
2.4资源配置不均造成的环境限制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要“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18]。教育强国建设要求教育协调发展,体现教育公平。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是实现教育强国的重要条件,有利于教育的和谐发展。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是影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区域分配不均。东部、南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达,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逐渐建立并完善数字阅读智库、配置人工智能助读等先进设施,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还停留在单一的纸质阅读阶段。第二,城乡分配不均。有论者采用Leslie矩阵的队列要素法和实地访谈法开展研究,提出2031年义务教育将总体进入以城市教育为主体的时代,教育资源配置应因地制宜、因时而动[19]。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从客观上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阅读时间、资源较少,阅读场地较小,领导对教师的阅读活动关注程度较低,阅读气氛也比较淡薄。在主观方面,乡村教师在阅读意识、阅读内容的广度、阅读方法的科学性、阅读的获得感与成就感等方面也相对较弱。第三,校与校资源分配不均。同一个地区的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相比,前者通常拥有更优质的师资和生源、更丰富的教学成果,并且有充足的资金建设基础设施,为教师提供更舒适的阅读和学习环境。
2.5阅读内容局限造成的认知c7834a14dea442e9d2bac2be03ea42e4短缺
我国中小学教师在专业素养阅读方面存在较大的空白区域,教师阅读内容的局限性导致了教师认知的短缺。教师阅读本身具有博雅性与多样性的特征,根据实际调查,教师最喜欢的书籍类别依次是休闲类、时政类、文学类、科普类、传记类以及教育理论类[20]。可见,中小学教师对书籍的选择存在着“实用功利型”与“兴趣爱好型”相结合的倾向。从实用功利的取向来说,中小学教师倾向于将阅读视为达成特定目标的手段,而非知识和思想拓展的途径。有学者对中小学教师阅读的主要内容展开调查,发现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教育观念类和教育心理学类的书籍[15]78。教师在阅读学习时,不应局限于教育领域,也不能局限于形式化的理论术语。因为这种阅读选择限制了教师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从个人爱好取向来说,中小学教师阅读存在“舒适区”。他们通常偏向于选择与自己爱好相适应的书籍,这可能会造成教师知识单一化,限制视野的拓展,削弱他们作为教育创新者和引领者的能力。因此,应鼓励中小学教师跳出舒适区,探索多样化阅读,进行覆盖多主题、多领域和跨文化的阅读,彰显出教师阅读的博雅性与多样性。这不仅对于促进教育创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认知水平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于拓宽教师的视野、促进文化理解和教育的国际化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3教育强国背景下教师阅读的变革路向
在教育强国的背景下,为解决中小学教师阅读的现实问题,需要以政策内容、教师培训、制度架构、资金投入、阅读内容和阅读氛围6个方面为抓手,变革教师阅读的发展路向(如图3所示),以中小学教师阅读带动全民阅读,构建学习型社会,助力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
3.1政策内容精准化,增强操作的实效性
政策是实践的指挥棒,2023年的全国教育会议突出了读书活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培养对阅读的热爱、选择优质书籍并提升阅读技巧。唐景丽代表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提出“深入推动青少年学生阅读”[21]。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示范者,教师阅读政策的落实是推进教师和学生阅读的“发动机”。但在我国的公共政策执行中,往往会发生“空传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政策工具不足、协调机制不完善造成的[22]。而政策内容的精细化,有助于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
第一,在制定中小学教师阅读政策之前,要开展针对性的调研活动,听取多方意见。即以事实数据为基础,考虑多方面的意见,准确识别问题并制定针对性强、可行性强的策略。众多不同的价值观不断涌现,在包容和融合的同时,也产生了冲突。因此,在制定有关中小学教师的阅读政策时要开阔眼界,考虑到时代背景和不同主体的需要。
第二,在中小学教师阅读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顾后瞻前。既要借鉴现行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精细化和实用性原则,又要致力于创建更加精确和操作性强的政策框架。因此,政策的制定可以采取层次化的方法。在政策的宏观层面明确中小学教师阅读的整体目标和方向时,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加强”和“提高”这类表意广泛、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具体指导性的词语。为弥补这一不足,在政策制定的中观和微观层面应进一步细化这些目标。考虑到不同学科和级别的教师面临的教学挑战和专业成长需求的差异,政策中应包含为这些不同群体定制的阅读书单和资源建议。通过提供具体可行的步骤和措施,使政策内容更加明确和容易落实。
3.2教师培训专业化,提高自我驱动意识
2023年发布的《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需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阅读技能培训,将阅读指导能力纳入“国培计划”和地方各级教师培训,同时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设立“教师阅读指导能力培训”专题,增强教师培训的专业性[10]。2024年全国两会上,高金凤代表提出“建立教师科学素养发展标准、开发教师用书”,强调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专业化[23]。
专业性这一教师阅读的特征需要专业化的教师培训提供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知识,激发教师的求知欲。通过参与专业化的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能更好地认识阅读在个人和职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而提高对阅读的热情。然而,目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的现象。有学者将其称之为“学用之困”,其典型特征是学不管用、用不管学、学用脱节,具体表现为学不为用、学不愿用、学不会用、学不能用、学不敢用5种情况[24]。将培训知识转化为实践,破解“学用之困”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第一,提供长期的专业支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培训方法,丰富培训的内容。教师的学习、内化和转化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需要构建一个适合中小学教师全面学习的培训体系,这包括定期举行跟进培训,提供实时的教学指导和反馈。第二,鼓励中小学教师开拓个性化阅读之路,提高教师的阅读素养。比如,厦门思明小学的一位教师在教学和阅读实践中探索出“R+TIP”项目式学习研究,即阅读+主题+跨学科+实践的研究[25]。第三,培养中小学教师“发展改进的素养”。这种素养蕴含着反思发展、研究改进和自我调节的丰富内涵[26],可以通过集体和个体教学反思、开展中小学教学研究和定期更新教师资格的途径培养教师的“发展改进素养”。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破解教师培训的“学用之困”,让教师们在共同成长中爱上阅读,增强内在动力,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3.3制度架构完善化,逐步落实减负增能
“双减”政策的出台,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在学生减负的同时保障教师的效益是促进教师阅读的关键步骤。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建议实施有效措施,减轻中小学教师的行政负担,让他们能够专注于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27]。
落实“减负增能”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第一,要完善制度架构。重新评估相关政策,例如行政任务和课外辅导责任,分析其对教师工作负担的影响。评估完成后应采取相应的举措来完善制度,如减少教师的非教学工作量、明确教学与非教学职责的界限、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引入灵活的评估机制和减少对标准化测试的依赖等。第二,赋权与增能相结合。一方面,赋权学校,赋予其在课后服务体系设计、师资配备和管理方法上的自主性,创造一个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条件;另一方面,增能教师,不断提高教师的学习力、教学力和评价力,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智慧支撑[28]。第三,促进家、校、社合作。在由政府、学校、家庭及市场组成的多维度和多层次的互动利益结构中,需周全地考虑并有条理地规划教师的参与,构建一个涵盖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利益表达机制。
3.4资金投入扩大化,基础设施区域均衡
图书馆作为我国文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学校图书馆,它是维护教师文化权益的关键设施。基础设置的完善,是促进教师阅读的重要环节。2022年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强调跨学科学习及学科间的相互关联[29],这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采纳开放式阅读,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教学设计。图书馆的建设使他们能够接触到多元的观点和信息,提升教师阅读的开放性和统整性。在建设图书馆方面,第一,要加大资金投入,丰富图书馆资源,改善图书馆的设施。这能为教师提供广泛的阅读选择,增强教师的阅读体验。第二,投资线上图书馆。这种数字化资源库使得教师能够随时随地访问所需信息,极大地增强了学习和教学的灵活性。第三,加大投资以促进教育基础设施的区域均衡。这包括在资源较少的地区增建或升级学校图书馆、电脑实验室等。通过这种投资,在城市和乡村、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之间,能更加均衡地分配教育资源,向所有教师开放均等的职业发展机遇。这不仅有利于培养教师的阅读习惯,还有助于推动教育平等,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
3.5阅读内容多样化,丰富国际书籍阅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教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30]如果说最好的投资是投资大脑的话,那么对教师而言,投资大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适宜地进行专业阅读[31]。2017年颁布的《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指出:教师具有传播知识、真理和思想的历史使命,以及塑造灵魂、生命和人的时代重任[32]。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提出“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教育家型教师”,教师要具备“勤学笃行”的躬耕态度,对教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33]。教师的使命和发展决定了教师阅读的博雅性和多样性。丰富中小学教师阅读,第一,应鼓励教师跨学科阅读。例如,一位数学教师阅读文学作品,能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新的故事讲述方式,这不仅有助于拓宽他们的知识范围,还能激发教学方法的创新。第二,阅读专业发展文献。如阅读最新的教育理论和研究趋势,能够帮助教师保持最前沿的教学理念,更好地把握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第三,围绕专题进行阅读。由于教师阅读还具备系列性的特征,学科知识的广泛性和教师自身接受能力的有限性使得教师在阅读时需要围绕特定的专题进行,通过链接相关的群文,形成一个连续的学习序列,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和质量。第四,关注国际教育、开拓国际视野。广泛阅读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书籍文献,全面和深入地理解世界,促进教师批判性思维和同理心的发展。现代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接触国际化的教育资源提供了渠道,线上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助于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提供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3.6阅读氛围书香化,丰富阅读媒介资源
阅读应成为教师基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34]。教师阅读具有情境性和情感性的特征,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能够极大地激发教师的阅读热情。因此,创建一个充满书香、鼓励阅读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第一,优化阅读环境。学校和社区可采取多重措施。如设立图书角和阅览室,并提供适宜的照明设备和舒适的座椅。第二,丰富阅读媒介。丰富阅读媒介能够激发教师的阅读兴趣,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选择合适的媒介进行阅读。与新媒介技术相区别,学校的读书小组、读书俱乐部等也是阅读媒介的类型。第三,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算毕业”[35],生命的每一步都是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也正是教师阅读发展性和终身性的体现。要营造终身学习的社会环境,设置教师阅读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考核要求,促进中小学教师形成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行为,让阅读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5-36.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4-03-07].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3]李强.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EB/OL].(2024-03-12)[2024-03-07].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3/content_6939153.htm.
[4]张炜,周洪宇.教育强国建设:指数与指向[J].教育研究,2022,43(1):146-159.
[5]石中英.教育强国:概念辨析、历史脉络与路径方法——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1):9-18.
[6]刘复兴,董昕怡.论教育强国指标体系建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118-126.
[7]薛二勇,李健.教育强国建设的政策内涵、监测指标与战略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3(7):1-6.
[8]搜狐网.语文教师读什么书——“语文教师与经典阅读论坛”在上海书展举行[EB/OL].(2017-09-02)[2024-03-07].https://www.sohu.com/a/169018497_664237.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通知[EB/OL].(2017-12-11)[2024-03-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1712/t20171211_321026.html.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3-03-29)[2024-03-07].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3/29/content_5748940.htm.
[11]林小英.理解教育政策:现象、问题和价值[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4):42-52,184-185.
[12]林小英.中国教育政策过程中的策略空间:一个对政策变迁的解释框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130-148,191.
[13]林小英.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303-304.
[14]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69.
[15]郑持军.全民阅读视角下中小学教师阅读的现状与发展[J].出版发行研究,2017(11):77-79.
[16]李广,盖阔.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调查[J].教育研究,2023,44(10):54-65.
[17]于川,杨丽乐.“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工作负担的风险分析及其化解[J].当代教育论坛,2022(1):87-96.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3)[2024-03-07].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
[19]乔锦忠,沈敬轩,李汉东,等.2020—2035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资源配置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12):59-80.
[20]潘威.农村初中教师阅读现状调查研究——以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某中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2):58-62.
[21]蒋亦丰,阳锡叶.阅读之光如何点亮孩子梦想——会内会外热议深入推动青少年学生阅读[N].中国教育报,2024-03-06(6).
[22]李瑞昌.中国公共政策实施中的“政策空传”现象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12(3):59-85,180.
[23]冯琪.政协委员建言科学教育:建立教师科学素养发展标准、开发教师用书[N/OL].(2024-03-06)[2024-03-07].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09735910168381.html.
[24]李瑾瑜.教师培训的“学用之困”及其破解之策[J].中国教育学刊,2023(11):7-13.
[25]陈雪芳.阅读:教师素养发展的助推器[J].福建教育,2023(52):54-55.
[26]于庆奎,邓涛.国际视野下教师“发展改进”素养的培育路径与现实困境[J].比较教育学报,2023(1):118-132.
[27]中华网.蒋胜男委员:建议减轻中小学教师行政压力[EB/OL].(2024-02-29)[2024-03-07].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0229/46215048.html.
[28]代薇,谢静,崔晓楠.赋权与增能: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减负增效”路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2(3):35-40.
[2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EB/OL].(2022-04-08)[2024-03-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204/t20220420_619921.html.
[30]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名篇[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40.
[31]魏智渊.教师阅读地图[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1.
[3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2018-01-31)[2024-03-07].https://www.gov.cn/xinwen/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3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习近平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诚挚祝福[EB/OL].(2023-09-09)[2024-03-07].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9/content_6903083.htm.
[34]侯怀银.让阅读成为教师的基本生活方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4(2):34-35.
[35]陶行知.普世现代生活教育之路[J].重庆陶研文史,2014(1):4-13.
Teacher’s reading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n the context of a strong educational system: value,challenges,and reform paths
WANG Jin,FENG Ke-meng,ZHANG Jia-qi
(Faculty of Education,Henan University,Kaifeng,Henan475004,China)
Abstract
Teacher’s reading is not only the core link to stimulate the national reading enthusiasm,but also the key power to build a learning society.A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he indicator system of a strong educational country,teacher’s reading plays a vital role in ensuring the orderly progress of a strong educational country strategy.CurBIOP7fB9ywI+kq4GGoIb08BD3csQC4h4iWey7KFJtfc=rently,teachers’ reading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s faced with some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imprecise strategic spaces for policy implementation,lack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for independent reading,heavy educational burden,unbalanced resource allocation,and limitations of reading content.To effectively address these issues,the following paths should be taken:enhancing the precision of policy content,professionalizing teacher training,improving institutional structure,expanding financial investment,enriching reading content,and fostering a goodreading atmosphere.These pathways aim to enhanc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eacher’s reading,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wide reading and learning society,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educational system.
Keywords
a strong educational system;teacher’s reading;teacher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马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