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思路 开阔视野

2024-11-08 00:00:00程楠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4年11期
关键词:教师应写作能力习作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学习与个人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应剖析教学需求,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作文指导策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需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开阔其写作视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引导他们创作出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表达流畅的优秀作文。

一、叙述,提高表达能力

小学生在作文创作中常常面临主旨把握不准、内容偏离主题、逻辑松散等问题,基于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进行口语表达与叙述练习。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说”的能力培养,“说”是“写”的基石。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着重训练学生将个人经历、感受以清晰、有条理、逻辑严密的方式说出来。可以说,“写”是“说”的精练与升华,学生只需从丰富的口语表达中筛选出恰当的词句进行写作即可。

以习作《____即景》的教学为例,面对这一主题,许多学生不知从何下笔。教师应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同学们,回忆一下,今天上学的路上,你们的耳朵捕捉到了哪些声音?鼻子嗅到了什么气息?眼睛见证了哪些难忘的画面?请选择那个触动你心灵的景色,作为你作文的起点。”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开始积极分享自己上学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从晨曦中的第一缕阳光到街角那熟悉的花香,从匆匆行人的身影到路边静默的树木,每一个细节都成为他们作文的宝贵素材。这一过程不仅帮助学生克服了写作初期的迷茫,还为他们后续的作文创作垫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教师布置的作文任务得以更加顺利地完成。

二、反思总结,借鉴写作方法

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在作文指导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与总结能力。在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教师应精心挑选一些优秀的文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些作品中独特的构思、生动的语言、合理的结构等,为学生提供可借鉴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与这些优秀作品进行对比,反思自身在表达、逻辑、创意等方面的不足之处,从而在不断的反思与学习中,实现作文能力的显著提升。

以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的教学为例,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结合单元知识点,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来丰富作文表达。在学生完成习作后,师生共同评选出优秀作品,置于教室的读书角,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品读,以此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学习、自我反思与提升。许多学生会在作文中描绘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城市建筑的“高楼林立”成为共通的景象描绘,车辆增多的“车水马龙”亦是常见之笔,这体现了学生对家乡未来发展的憧憬。然而,在精选的优秀作文中有更为独特的视角与表达。有的学生以夜色为线索,通过对比二十年前后家乡夜空的变化,展现现代生活的丰富多彩与家乡经济的迅猛增长,这种时间维度的跨越与情感的描绘令人耳目一新。有的学生则运用色彩作为隐喻,以“白色”象征日益严峻的白色污染问题,这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刻的环保意识,还将作文的思想内涵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激发了其他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深刻思考。这样的优秀作品展示不仅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到自身写作中的不足,更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使他们在未来的写作中勇于尝试新颖的表达方式与深刻的主题挖掘,从而在不断的借鉴与反思中,实现写作能力的飞跃。

三、搭建支架,提高作文水平

教师在作文指导中搭建策略支架,有助于学生高效地完成作文任务,稳步提升写作水平。首先,教师应设计导入环节,明确教学重点。接着,教师应明确学生的写作目标,并引入针对性的写作策略,为学生的写作指明方向。随后,教师应运用思维导图这一直观工具构建作文构思框架,引导学生自主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初步构思,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力。最后,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构思,结合师生点评,共同优化总结,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深化理解,实现作文能力的有效提升。

以习作《介绍一种事物》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以课文《鲸》精准定位作文的核心要点。接着,教师明确写作任务,以“某一种动物”作为具体描述对象,引导学生聚焦主题。随后,教师以表格的形式系统地传授写作要点与技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清晰。然后,教师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构思,培养其逻辑思维与创造力,让文章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严谨。最后,教师让学生在班级中积极分享自己的创意,而后进行生生互评和教师点评,并及时总结反馈。这一教学方法展现出高度的开放性,要求教师灵活搭建策略支架,并有效融入作文教学之中,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导评结合,提升作文品质

在教材中,很多单元都精心设置了习作环节,这样的设计贴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水平,与阅读单元相辅相成。习作单元的编排遵循“激发习作兴趣、明确习作目标、拓宽习作思路、指导习作方法、促进修改分享”的思路,旨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习作环节具有以下特点:一,全面展现从灵感激发到作品完成的完整写作流程。二,清晰界定并强化各阶段写作训练的关键要素。三,系统指导多样化的写作策略与技巧。基于这些特点,教师应灵活采取“导评结合”的教学策略,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质量,促进其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作文教学中,“导”的核心在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深刻解读与精准把握,并以此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正确、科学、高效的写作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写作前进行细致的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行文结构,明确写作目标,并引导学生精选素材,确保内容充实且切题。同时,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应持续关注,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即时的指导与修正,鼓励学生边思边写,不断优化写作框架,创作出高质量的作文。而“评”则是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科学地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文。这种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审视自己的作品,发现不足,同时学习并借鉴他人的优点。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可以灵活运用多种策略,通过积极的反馈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并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同时提供具体的改进方向。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深刻认识到作文教学的核心价值,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指导策略,鼓励学生多叙述多表达、总结与反思,构建支架,并实施“导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作文质量。

猜你喜欢
教师应写作能力习作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4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2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习作展示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