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引路,强化作文指导效果

2024-11-08 00:00:00李永清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4年11期
关键词:教师应作文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占据了一个既关键又具挑战性的位置,它既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路上的难点。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不仅是语言表达的试炼场,更是对思维逻辑能力、理解能力及创意展现能力的综合考验。教师应采取更为精准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方法为导向,优化作文指导过程,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

一、指导学生融入情境

良好的情境能帮助学生维持灵活的思维状态,促使学生深入挖掘内心世界,拓宽视野,从而获取更为丰富多元的写作素材。这种情境不仅能够让学生自由表达思想、情感和创意,还能拓宽他们的想象空间,使作文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框架和模式。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的作文训练效果将会得到显著提升。

以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的教学为例,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联想力。为了迅速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首先要明确作文的方向,聚焦于“未来生活”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接着,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精心设计情境导入,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关于“未来生活”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未来生活的多彩。在视频观看结束后,教师应鼓励学生依托所见所感,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构建自己心目中的未来世界。此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自由描绘未来生活的图景。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间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想法与创意。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提升写作能力,还能在探索与创造中获得成长的乐趣与成就感。

二、指导学生感悟生活

作文的质量与学生的思维状态、情感表达以及联想能力相关。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面对生活感悟类题材时,教师需深刻认识到,学生的直觉思维往往能更直接、更纯粹地触及生活的本质。对于生活中的感悟,无论是直观可感的,还是抽象无形的,都无处不在。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捕捉生活中的感悟点,引导学生去审视、去思考。

以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创新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深度思考。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精心准备一些“二十年前后的家乡”对比图,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并深入体会家乡的变迁。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审视这些对比图,不仅要关注显而易见的变化,更要挖掘背后所蕴含的社会进步、文化演变及人情冷暖等深层次内涵。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表达自己对家乡变化的独特见解与情感体验。这一过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感悟,使他们对家乡的认知从表面走向深刻,从单一走向多元。

三、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在小学语文作文指导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这种互动模式不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充满启发性的作文创作环境,还促进了学生间的思维交流与碰撞,激发了更多新颖的写作灵感,从而在活跃思维的同时,构建出更加个性化、富有创意的写作思路。

以习作《""""让生活更美好》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作文的题目,接着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作文的题目可以填上哪些词语,使得我们的生活因此而更加美好呢?”学生的好奇心被瞬间点燃,踊跃发言,提出诸如“美食、美景、美事”等丰富多样的答案。随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那么,美食、美景、美事各自指的是什么?它们又是如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呢?在这背后,是否隐藏着令人动容的故事或温暖的瞬间?现在,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与同学分享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吧!”在这一开放性作文题目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创意,创编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有的学生聚焦于人物的美好品质,讲述这些品质如何温暖人心、激励成长;有的学生则通过叙述一件温馨感人的事件,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互助,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积极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创作灵感与心得,相互启发,共同完成了对作文主题的丰富与深化。他们不仅补充了“____让生活更美好”这一题目的多种可能性,还通过创编合理且多彩的故事内容,锻炼了自己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指导学生掌握仿写方法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着重引导学生掌握仿写技巧,这是有效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仿写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教师基于适宜素材的选择,指导学生深入理解并内化优秀作品的精髓,让学生在创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进而形成独特的表达风格,真正提升写作水平。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运用仿写策略能有效促进学生句式运用能力的快速提升。例如,通过仿写“我是一株小小草,我要为大自然注入一丝活力”的经典句式,学生以“我是……,要为……”为框架,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创作,如“我是一朵小小花儿,我要为大自然增添一份美丽”等句子应运而生,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句式掌握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此外,扩写训练作为仿写教学的延伸,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挖掘思想情感,提升语言表现力。如,以“我敬佩诸葛亮”为主题进行扩写,学生因个人阅读体验和理解差异,展现出多样化的内容,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情感传递能力,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值得注意的是,仿写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在模仿中融入创新。教师应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定期整合学生积累的素材,选取相似主题进行仿写训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实现能力的飞跃。例如,在学习完《鲁滨逊漂流记》后,教师可以以“最喜欢的人”为主题,鼓励学生借鉴文中人物塑造和情节构建的方法,结合个人感悟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主动搜集资料,整合信息,最终在仿写的基础上高质量完成写作,这不仅降低了写作难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仿写对于提升作文水平的作用。

总而言之,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调整教学策略,更新教学理念,通过多样化、高效的指导方法,为学生提供更清晰的写作指引。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使作文指导过程更加生动高效,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教师应作文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护患情境会话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