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村有棵古银杏树,传说是道人张天师所植,树高38.8米,直径1.94米。古银杏旁边有座张王庙,据《镇江市果树志》记载,树庙同年。张王庙是南朝梁时所建,可想而知,这棵银杏的年龄,已有1500多年。
华山村“银杏王”之所以活了千余年,是当地村民代代守望和努力维护的结果。据居民冷百生回忆,抗战时期,他爷爷冷增昌是华山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他的爸爸、革命烈士冷成林当时也是地下党,曾担任过华成乡副乡长、农会主任等职。他听他老妈妈说,当年日军放火烧张王庙时,是他爷爷安排人,躲在石桥头附近的河沟里,用火油桶放鞭炮,声音像打机关枪,大喊“新四军来了!”吓得日军慌忙撤退,这才救下了银杏树。
古银杏树,是江苏省乃至全国银杏之最,被村民们视为“神树”。它的神奇之处有三:神奇一,树庙同庚,庙被烧,它却安然无恙。1937年12月,日军久保田部队杀了8人后,放火烧了张王庙。烧了三天三夜,十余里外的姚家桥都能看到,它却毫发无损,流传有仙人掌扇替树灭火之说。神奇二,树被雷击,屹立不倒。神奇三,自古以来,成千上万人以红绳缠树“过继”给古树,祈福平安。
而今,村民解小祥成了古树的守护神。
解小祥70多岁了,是华山村的文保员。解小祥原是葛村人,40多年前,与前妻离婚的他,来到华山村做了上门女婿,因其热心文保工作,恰巧华山村文物古迹也多,村里便让他担任文保员。说起他爱文保、护乡愁的故事,那真像满架的葡萄,一嘟噜一嘟噜的。
自打到华山村后,解小祥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古银杏树。早些年,有的村民把牛拴在树上,在树下烧香,祈求吉利。树上拴牛及烟火熏烤,会给树的生长带来不利,他见了就上前制止,一些村民不买他的账,常常闹得不欢而散。
有个朱姓村民在古银杏树前砌了两层楼房,为接收电视信号方便,将一根电线接在树枝上。结果某天大雨,一个响雷从天而降,朱家房子遭雷击起火,银杏树也有一根侧枝折了。雨过天晴,镇长和文化站长等人齐集树下,请来园林局工人要将折的树枝锯下。解小祥觉得,银杏树枝虽折但未断,能从古树上吸取营养而生长,这树枝也有上千年的历史啊,岂能乱锯。他挺身而出,对镇长说:“这树枝坚决不能锯,要锯就先锯我!”解小祥誓死护树,有理有据,镇长也无奈,只得依他。
有一年,村上要修柏油路,树在路边,根长碍事。村长要派人挖去长树根。这一挖不影响古树的生长吗?解小祥闻知,急得上火,嘴上起了泡,劝说不行,他就给报社和文物局打电话,把话说得很重,说村上有人破坏古树。在有关部门的劝说下,村长也想通了,修路老板最终没在古银杏树旁铺柏油,而是移位且铺了砖头。
解小祥护乡愁的故事还多着呢,我们到他家里走访,但见房屋多年失修,已经老旧了,且屋里空荡荡的没啥家具。解小祥因事外出了,儿媳妇在家。儿媳妇抱怨:公公把家当旅馆,整天在村里转,眼睛盯着古屋古树,但凡不爱护古物的,他都要管,劝说不行,就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让他们来处理。
儿媳妇说的是实话,解小祥几十年如一日,倾注文保,庇护乡愁。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70多岁的他,觉得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在带新手、培养接班人的同时,加大了文保的力度。村里的张王庙、龙脊街、天和永号、禹王古井、张家大院、神女冢、南宋古井、马脊墩土墩墓等古迹遗址和中共山北县委县政府旧址、冷遹故居等革命文物之地,都留下他辛勤巡察的汗水和奔波的足迹。
(责任编辑徐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