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当北京西山枫叶红遍的时候,在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红色文物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等4家单位联合主办的“永恒的丰碑——2017北京·红色文物保护公益宣传活动”中,安徽省无为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负责人左华获得了全国十大“红色文物保护感动人物”称号。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个称号得之不易,可说是每件文物都浸透他的汗水和辛劳。
2013年前后,坐落在无为县红庙镇涧边村的“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布展工作进入了关键时刻,县里派出几支队伍远赴北京、上海等地,征集布展需要的革命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但由于多数新四军老同志的革命文物已被国家级或者省、市级纪念馆多次征集,剩下的已非常稀少,所以这次征集收获甚少。身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左华得知这一消息,主动请缨,凭着父辈的战友情和自己的满腔热情,投入到红色历史文物、资料的征集工作中,努力为纪念馆建设贡献力量。
左华首先想到的是父亲的那些健在的老首长。左华的父亲左双山是1941年入伍的新四军老战士。几十年来,左双山和不少老领导及老战友经常走动,相互也比较熟悉。开国少将、曾担任七师五十七团团长、巢湖独立团团长、南京工程兵学校原校长顾鸿就是其中之一。以前顾老每次来无为都去左家小住一段时间,左华自然就成了他的“勤务兵”,老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2014年初,年已过百的顾鸿看到“勤务兵”左华上门为七师纪念馆征集文物时,二话不说就将自己的少将服和当年去延安学习的皮箱以及草席等非常有纪念价值的革命文物捐赠给了七师纪念馆。
新四军老战士、原南京军区副参谋长金星沐是无为人,也是左华父亲的老战友。当左华得知金老的姨侄供职于南京军区装备部计划部时,便通过他的联系,立即登门拜访90多岁的金老。代父亲向金老问好后,左华汇报了七师纪念馆布展工作遇到的困难,请求金老帮助协调有关部门划拨一些废旧武器装备给七师纪念馆,以丰富展品。金老对家乡的事情非常热心,当即表示帮忙解决,并吩咐姨侄尽快落实。
军队的重武器装备管理制度非常严格,即使是废旧的军械也需经多级政府和军队NqCpQzjBPekaH7HDbN9DZkh6TgHAWKBxUiDbJyzLnuo=相关部门审批方可划拨。左华按他们的要求,先找无为县的县委书记、县长汇报,然后从县政府递报告开始,不厌其烦地带着文件跑市政府、省政府、原南京军区装备部……经逐级报批,最后得到总装备部批准,为七师纪念馆征集了五九式坦克1辆、双37高炮1门、122榴弹炮1门、迫击炮10门、三八大盖步枪10支,丰富了七师纪念馆内的展品。纪念馆外还开辟了一块展示新中国军事武器发展历程的国防教育平台。
随着征集文物工作的不断深入,左华了解到七师的老战士大多离世,文物散落在其子女手中或流落异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不尽快征集,将会永远失落。于是他多方与老同志后代取得联系,电话问候,或登门拜访,热情邀请他们来无为寻访故地。只要老同志的后代来无为,左华总是以他的诚恳和热情,陪同他们重走父辈的革命之路,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开国中将、原七师师长谭希林已去世多年,左华与其女儿谭晓鹏取得联系并登门拜访。2018年,谭晓鹏终于和丈夫应邀来无为参观七师纪念馆,临别时将父亲1955年授衔的中将服、呢大衣、皮箱等赠送给了七师纪念馆。
开国中将、原七师参谋长、原武汉军区副司令林维先,抗战时期就是左华父亲的老领导。他的儿子林军、林毅曾多次代表父亲来无为看望左老,与左华关系甚好。2017年左华专程赴武汉,登门拜访林毅。在左华的精神感染下,林毅将他父亲1955年中将服、望远镜、军号赠送给了七师纪念馆。
开国少将、安徽省军区原副政委彭胜标,抗战时任七师挺进团政委。他女儿彭晓露写了纪念爸爸的回忆录《远去的身影》,左华读后便根据书中的信息,找到了在105医院当内科主任的彭晓露。半年以后,彭晓露和丈夫专程来到无为,见到父亲的塑像和两张照片在七师纪念馆展出时激动万分,后来主动捐献了父亲的少将服。
安徽芜湖军分区原顾问芮胜,曾担任无为县人武部部长,和左华父亲是老战友,两家也是多年的邻居。1945年8月,芮胜曾缴获一把日军指挥刀,一直收藏在家。如果能征集到这把指挥刀,就能更好地反映我军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历史事实,无疑意义重大。只可惜芮老已去世多年,指挥刀被其子芮进西收藏。左华多方打听,找到芮进西,几次上门表达愿望,终于征集到这把日军指挥刀。
为了丰富馆外武器展示平台,左华利用到京出差的机会,找到了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七师分会的王小戬、李湘滨、乔宇龙等领导,请求征集一架退役飞机。由于这些领导多次到无为寻访革命故地,亲身感受到无为人民和左华火一样的热情,对他的请求给予了积极回应,通过军中的关系,为无为争取了一架退役的强五战机。
左华坚持把打造七师纪念馆这个红色教育基地放在心上,不放过每个能给纪念馆添砖加瓦的机会。2017年的一天,左华偶然听到消息,有一枚废弃的鱼雷一直存放在芜湖造船厂仓库里。他便驱车来到芜湖造船厂,在证实消息属实之后,请求厂方将鱼雷送给七师纪念馆。该鱼雷的所有权属于海军,厂方做不了主。左华又不辞辛苦找到海军驻芜湖军事代表处、驻上海军事代表处,几经周折终于把鱼雷运回七师纪念馆的国防教育广场。
通过左华的不懈努力,无为市的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内展品琳琅满目,馆外的国防教育广场上重武器、新装备品种繁多,算得上市县级纪念馆中的翘楚。
(责任编辑李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