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谷准低温储藏技术应用

2024-11-08 00:00:00程莉冯秋月
新农业 2024年5期

确保库存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随着国家持续加大粮食仓储设施投资力度,推进粮仓建设,粮食收储企业普遍建有标准平房仓,标准平房仓优势明显,仓房防潮、气密、隔热性能高,能够实现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监控、谷物冷却等科学储粮手段。辽宁省是粳稻谷重要种植基地,水稻是辽宁第二大粮食作物,近几年辽宁全省种植面积稳定在近800万亩,2023年水稻产量412.9万吨,每年稻谷收储量较高。全面推广实施稻谷低温储藏技术,对确保稻谷保鲜储粮具有重要价值。

1 低温储粮技术实施要点

确保应用低温储粮效果。首先要在稻谷入库前做好清仓,同时对仓内通风设施以及储粮辅助设施进行全面维护,选择好隔热材料。确保按照进行入库粮食全面质量检测。其次要利用低温入仓和夏季空调制冷机组降温方式,使粮食温度始终处于准低温水平。第三要充分利用夜间低温天气进行辅助降温,有效缓解白天高温在粮仓中的积热。

通过低温储粮技术应用,可以有效抑制粮食呼吸作用和虫霉活动,减少因水分损耗、虫霉危害产生的数量损失和异常,同时也改善了仓内作业环境,减轻了一线仓储人员的工作强度,达到粮食安全储藏及保证品质良好的要求。

2 低温储粮抽样检测

2.1 样品抽取

应用准低温储藏技术,要对粮食品质适时抽样检测,是实现科学、绿色、保鲜储粮的关键。为了使扦样的点位能准确的反应稻谷储藏期间品质的变化情况,按照国家标准《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 5491-1985,设定了扦样区域和点位。粮面下15cm为粮食表层点位,距地面20cm处为底层点位,如粮堆较高,粮堆中间设三层扦样点。设点扦取样品后,上层扦取点样14个,混合形成集合样品4个,中间三层扦取点样42个,混合形成集合样品4个,下层抽取点样14个,混合形成集合样品4个,仓门1个,合计13个样品。

2.2 水分检测

按照国家标准《粮食、油料检验 水分测定法》GB5497-85第2法,定温定时烘干法。将集合样品按照标准《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5491-85,用分样器分为实验室样品,从实验室样品中分取50g左右试样,除去大样杂质和矿物质,用电动粉碎机粉碎(通过细度1.5mm圆孔筛不少于90%)后,立即放入广口瓶中密封保存。

2.3 稻谷脂肪酸值测定

采用国家标准《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69-2006,附录A稻谷脂肪酸值测定方法。取混合均匀的实验室样品,用实验砻谷机脱壳,再取混合均匀的糙米约80g,用锤式旋风磨粉碎,粉碎后的样品应一次性通过CQ16(相当于40目)筛的达到95%以上。将粉碎的样品(筛上筛下的样品)经充分混合后装入磨口瓶中备用。称取制备好的试样约10g,精确到0.01g,置于250mL具塞磨口锥形瓶中,按操作方法添加试剂、震荡、提取、收集、滴定,计算脂肪酸值的含量。

2.4 品尝评分值的测定

采用国家标准《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69-2006,附录B稻谷品评试验方法。取混均后的净稻谷样品500g,用实验砻谷机脱壳制成糙米,取适量糙米用实验碾米机制成标准一级大米(对照国家标准“精碾”样品)。称取10g已制备好的大米试样于饭盒中,用约30mL水搅拌淘洗一次,再用30mL蒸馏水冲洗一次,尽量将余水倾尽。加入蒸馏水12mL,饭盒盖严备用。蒸锅内加入适量水,用电炉加热至沸腾,将加好水的饭盒均匀放在蒸屉上,盖上锅盖,蒸煮40min,停止加热后焖10min。将米饭盒从蒸锅内取出,由符合方法要求的品评人员,趁热品尝。记录品尝结果。

3 准低温储粮对粮食品质的变化影响

通过对准低温储粮仓进仓粳稻谷的水分、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的跟踪监测,得出准低温储存条件下,粮食表层和仓门附近水分下降比较快、脂肪酸值随储存时间延长而缓慢升高、品尝评分值随储存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其他点位样品水分缓慢下降,脂肪酸值和品尝评分值指标变化很小,粮堆中心点位变化微乎其微。

控制和保持粮食储藏品质,做好粮堆品质变化情况的监测,是安全、绿色、保鲜储粮的关键。粮食储存品质在储存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而不同的部位往往是不一致的。试验数据看出粮食表层和仓门附近的稻谷水分下降较快,脂肪酸值缓慢升高,品尝评分值缓慢降低,这与粮堆表层的空气流动、接触外界温度有关;而内部点位的粮食水分下降缓慢,脂肪酸值变化趋势是缓慢升高,品尝评分值变化趋势缓慢降低。由此认为粮堆表层和仓门附近是粮堆的敏感区域,是储粮品质变化的重点,在准低温储粮条件下,适时监测该区域的粮食品质变化,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可提高储粮粮堆“品质”整体的控制水平,达到绿色储粮和保鲜储粮的目标。

作者单位:沈阳市苏家屯区乡村振兴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