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长制是完善河湖管护体系、确保水安全的管理制度。推行“河湖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河湖长制的实施,打破了“行政壁垒”,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执行力,解决复杂水问题,改善河湖面貌,对推动河湖流域实现水美岸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阜新市黄家沟水美乡村为基本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并与践行河湖长制的相关人士进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和探究阜新市新时代的河湖长制发展取得的典型成效,值得同行借鉴和思考。
黄家沟村拥有一山、两河、九湖与千亩松林,青山如黛,绿水相依,其中松涛湖水域超过45万平方米,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松涛湖原名四合水库,于1958年修建,治理前的四合水库路面和墙体基本是黄泥乱柳,杂乱不堪。西支河道,隶属于四官营子河,河段全长3.61千米。治理前河道防洪排涝标准低,缺少水系管理,水环境较差。东支河道是四官营子流域九营子河支流,河长3.4千米,治理前防洪标准不达标,河沟内杂草丛生,水环境脏乱差。
黄家沟村多年来通过对四合水库及东西支河道进行除险加固、清淤扩容、生态修复,形成了今天的以石元素为主流风格的松涛湖水系景观。如今,松涛湖水域总面积为45万平方米,其面积大的特点成了阜新市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松涛湖水域生态环境和谐,吸引了许多鸟类、鱼类在此栖息,是许多候鸟的摇篮与天堂,每到初春,更有百鸟翔集的景观出现。松涛湖碧水粼粼,鱼儿悠游。湖畔上的青松翠柳在微微的春风中轻轻摇摆,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一山两河与千亩松林,在青山如黛、绿水相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景里,松涛湖呈现出了“九湖十二桥”的别样风景,游客可在湖边闲庭信步,看遍红花绿柳。
2013年,西支河道按照“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治河理念,结合两岸的实际情况,打造了千米滨水生态景观。通过河底下挖及修建蓄水建筑物,使其形成连续水面,治理河段达到二十年一遇的洪水标准。东支河道在治理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河道的自然形态和周边自然环境,通过水系与自然的融合,对河道周边进行美化、绿化,形成交错纵横的水上人行交通网,构造景观节点,打造园林式河道,治理河段也达到了二十年一遇的洪水标准。
如今的黄家沟村通过一系列的河湖治理保护与创新,立足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以水系、村庄为重点,以水系连通、清淤扩容、水景观水文化建设等措施为抓手,统一规划山水林田路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实现“河畅、安全、水清、景美、宜居、活力、幸福”的水美乡村。
3.1 样板背景
细河区四合镇黄家沟村位于阜新市区西北部,与城市交通主骨架四合大街联通。区域面积5.79平方千米,全村有村民520户、1625人,人均耕地不足2.3亩。20世纪80年代,因优势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村民多以大田种植或外出打工为生,黄家沟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里缺乏产业支撑,各类基础设施落后,村容风貌更是无从谈起,乡村治理面临诸多挑战。
3.2 转型发展
黄家沟村以党建引领产业转型,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打造乡村振兴的“黄家沟样本”。2022年黄家沟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8万元,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文化村和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辽宁省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5.79平方千米的黄家沟全域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已全面开放,游客年均达到30万人次,成为辽宁、蒙东地区的旅游消费热点。
黄家沟村党总支部充分意识到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以政治领导核心的作用推动着村庄的发展,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思路,采用改革的方法促进发展,用发展的方式治理乡村。根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持续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东、西支河道治理前后如图3、图4。
在2012年,根据国家绿色发展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黄家沟村面临着“东广产业”的搬迁。村委会选择“退二进三”的策略,利用工业遗址和自然资源建设全域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努力打造“最美乡村”品牌。黄家沟村创新地推进了土地“三权分置”,将整村土地流转给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全域旅游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黄家沟全域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成为全国PPP示范项目,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承建”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大胆尝试多元化融资发展之路。目前,已有阜新黄家沟旅游度假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进驻运营。黄家沟村按照全域旅游理念规划产业,以项目方式运营发展,充分利用村内的山、河、湖、松林等自然资源,围绕建设全域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的目标,打造“乡村旅游+文化全域旅游”的新产品和新业态。同时,村庄投入了大量资金,聘请国家级旅游专家指导规划,并委托权威机构进行规划设计,确保度假区设计的科学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黄家沟村34.5千米的村路已全部实现硬化,全部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两侧全部绿化,村域绿化覆盖率超过68%。要把“石文化”和“木文化”充分融入到5.79平方千米的黄家沟旅游度假区的生态规划建设当中。在村内水域上建起12座景观拱桥,使黄家沟呈现出“九湖十二桥”的别样风景。
3.3 筹划未来
黄家沟村坚守初心,谋划未来,结合细河区“三区三基地”建设,制定未来五年的建设发展规划,注重与现有的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和土地整合项目相结合,推动生态旅游康养基地的建设;同时,致力于发展康养产业和绿色能源产业,以推动细河经济带的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阜新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