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大棚芹菜栽培技术

2024-11-08 00:00:00高芳
新农业 2024年5期

芹菜原产自地中海沿岸及瑞典等地,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在东北地区,芹菜是春、夏、秋三季露地生产的主要蔬菜之一,在保护地栽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芹菜质地鲜嫩,营养丰富,每百克食用部分约含有蛋白质1.3克、脂肪0.2克、糖3.7克、钙0.05克、硷0.04克,以及大量的挥发油,营养价值丰富,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1 芹菜的生长条件

对温度的要求:芹菜是耐寒蔬菜,喜冷凉,怕炎热。4℃就能使种子发芽,幼苗阶段能抵抗-5~-3℃的低温。整个生长期适宜温度为15~20℃,高于21℃容易生长不良,长时间超过25℃容易造成徒长。所以,芹菜适合在早春和晚秋的塑料大棚内栽培。

对湿度的要求:芹菜的根系较浅,生长迅速,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因此要求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有利于芹菜的优质、高产。

对光照的要求:芹菜要求长日照,但整个生育期不得有强烈的日光暴晒,否则会灼伤叶片。因此,芹菜生长的中后期如果遇到强光,要适当遮光,保证芹菜品质和产量。

对土壤肥料的要求:芹菜适宜在有机质含量高的中性土壤中栽培,因其生长期较短,要增施速效氮肥。

2 芹菜的栽培技术

2.1 品种的选择

东北地区芹菜的品种很多,栽培面积较大的,有细皮白、棒芹菜、大糙皮和实心芹菜四种。辽宁地区主要种植的芹菜品种为实心芹、菊花大叶、四季西芹、中芹一号等。其中实心芹菜最适于塑料大棚栽培。该品种植株高大,叶片和茎部为深绿色,茎基部黄绿色,叶柄组织充实,肉质脆,纤维较多,品质中等。在塑料大棚中栽培,表现为耐低温,抗病,亩产0.4万~0.6万公斤。

2.2 春季早熟栽培

培育壮苗:春大棚芹菜,多在前一年的夏季育苗,7月上、中旬播种较为适宜。

播种方法:芹菜的种子非常细小,每克种子1000~1400粒,播种以后,发芽、出苗都比较困难,如果育苗设备不好,会使出苗率大幅降低。芹菜播种季节通常高温多雨,因此育苗畦要做成小高畦,四周挖出排水沟。结合整地,每畦施入50公斤腐熟的有机肥,土壤与肥料要充分混合。

在播种前3~4天,要用35℃的温水泡籽4~6小时,然后将种子捞出,控去水分,用湿布包好,进行催芽。催芽温度需要保持在22~25℃,2~3天芽子就可以出齐。播种前2~3小时,在准备好的苗床上灌底水3~5厘米。水渗下去以后,床面上撒一层3~4毫米厚的细田土,播种后畦面再覆盖5毫米厚的细田土。

播种后的管理:播种后,畦面上要搭荫棚以防止太阳暴晒,造成水分大量蒸发,影响出全苗。如遇雨天,要在棚上搭一层塑料薄膜,以免雨水冲毁床面或造成小苗受涝。经过15~20天,苗子出齐后可陆续拆掉凉棚,进行幼苗锻炼,使其能够适应自然条件。

水肥管理:芹菜幼苗阶段,水、肥不宜过大,要控制幼苗徒长。分苗前,苗床要浇一次水,避免起苗时伤根。分苗后,浇一次稳苗水进行蹲苗。如果不是过分干旱,定植前不宜给水,把苗子蹲成颜色深绿、叶柄粗短、根系健壮的壮苗。苗期如遇阴雨天气,要及时排水,并在行间追施少量硫铵,增加苗期营养,提高抗涝能力。

定植:大棚的定植时间有两个,一个是春季,一个是秋季。若选择春季定植,通常需要在1月中旬烤地,2月上旬定植。秋季定植通常在9月下旬进行,大棚内覆盖越冬。这种方式虽然比较费工,但春天缓苗早,上市早。以上两种定植方式均可采用,也可根据栽培习惯和越冬覆盖设备情况合理选择。

定植方法:定植前一天,苗床要浇一次透水,防止起苗时伤根。由于定植密度较大,可采用平畦干栽的方式。定植深度一般以不埋没苗子心叶为宜。

越冬管理:进行秋季定植后,通常5~6天即可缓苗,这时要浇一次缓苗水,1~2天后进行一次深中耕,保墒蹲苗。越冬前不再给水,保证根系充分发育,控制地上部的生长,为安全越冬打下基础。缓苗后,如果发现苗子变黄脱肥,可结合浇水,每亩施用15公斤硫铵,然后中耕,继续蹲苗。直到小雪(节气),苗子基本停止生长,在土壤即将封冻时,浇一次冻水,使土壤封冻,防止漏风走苗。等到12月中下旬开始扣棚,进入返青期管理。

返青后管理:扣棚前期,因外界气温较低,芹菜的生长非常缓慢,直到二月下旬,心叶开始生长,表土解冻,可中耕一次,提高地温,促进返青。棚内气温保持20~25℃,可不进行通风。3月初,芹菜新生的嫩叶生长加速,外界气温逐渐升高,要适量通风,棚内最高气温不要超过28℃。进入3月中旬,芹菜的生长速度加快,中午要加大通风量,降低棚内温湿度,最高气温不得超过25℃。

水肥管理:芹菜返青开始,结合浇水,每亩可追施1000~1500公斤的粪稀。芹菜长到15厘米高时,再追一次肥。到3月中旬,芹菜生长速度加快,要求水肥充足,每隔6~8天浇一次水、追一次肥,直到收获前一周停止给水。这一阶段共需追肥3~4次,每次追硫铵15公斤左右。总之,芹菜生长的中、后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不能脱肥,否则会使芹菜纤维过多,组织老化,降低品质和产量。

3 秋季延后栽培

秋季延后栽培指的是在9月上、中旬定植,11月下旬收获,经过短期贮存,可在新年前上市。

育苗:秋季延后芹菜的播种时间通常在六月下旬或7月上旬,比春季提前栽培早7~10天。其播种方式和苗期管理可参照春季早熟栽培的育苗方法。

定植密度:因秋季延后栽培芹菜生长时间短,因此密度要大。1米宽的畦可栽10行,株距10~12厘米,每亩约5.5万株。

定植后的管理:秋季延后芹菜栽培时期恰好气温由高向低过渡,因此,后期的防寒保温工作非常重要。定植初期,可按自然温度变化管理。9月下旬,气温降低,需要扣棚保温。扣棚初期,两侧薄膜不可全部放下,要使芹菜对大棚环境有一段适应时间。当外界最低气温降到6~8℃时,可放下底脚,但中午仍要大通风,防止棚内温湿度过高。

水肥:9月上旬定植后,不需更长的蹲苗时间,采取以促为主、蹲促结合的方式管理。扣棚之前浇一遍水,每亩施硫铵15~20公斤,之后进行中耕保墒。从扣棚后直到放下底脚前,根据墒情浇水1~2次。底脚放下以后直到收获,一般不再浇水,以免降低土壤温度和增加棚内的空气湿度,不利于芹菜的正常生长。

收获:芹菜虽有较强的耐寒力,但地上部的茎、叶在0~1℃时容易受冻变黑。所以,芹菜生长后期要注意棚内温度变化,当夜间棚内气温降到2℃时,要及时收获。如果短期贮存,要把芹菜捆好,根朝下,在棚内码齐,根部培上3~5厘米厚的湿土,上边盖上草帘,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防止受冻,这样能够贮存10~15天,可在新年前上市。

作者单位:凤城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